傅抱石的寫生足跡

2020-09-24 金陵藝訊

▲傅抱石 萬竿煙雨 1945年

傅抱石先生是中國當代的藝術大師,他的山水畫以雄渾恣肆的藝術風格徵服了新中國初期的無數觀者,也影響至今。傅抱石作為20世紀中國山水畫壇的革新者,他的藝術是用傳統筆墨來重新面對大自然之後的天才創造,其風格的形成是以寫生為門徑的,尤其是他的一生中四次比較重要的寫生實踐,對他的藝術風格生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每次的寫生足跡都對其畫風促成一個重大的轉變,也產生了一批經典作品。

▲傅抱石 棗園春色 1960年

20世紀40年代的重慶金剛坡時期奠基了傅抱石山水畫的寫生品格;1957年的東歐寫生使傅抱石山水畫風格的寫生筆墨元素進一步成熟和體系化;1960年的長徵寫生又使傅抱石的山水畫藝術取材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拓;1961年的東北三省寫生則最終促成了傅抱石山水畫風超越寫生與寫實,走進了大實大虛的宏大境界,從而完成了其最終的典型風格面貌。

▲傅抱石 天池飛瀑 1961年

四川一草一木皆為入畫粉本

1940年,傅抱石跟隨郭沫若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文化工作委員會從湖北武漢輾轉流徙到四川重慶,寓居在沙坪垻金剛坡下的賴家橋。初到重慶的第一年政治部工作沒有展開,傅抱石就同時在西遷至沙坪垻的中央大學和國立藝專兼職教授中國美術史,這個時期傅抱石著書撰文之餘,開始致力於山水畫藝術的探索,迎來了他繪畫風格的一個奠基期。金剛坡地處重慶西郊的群山之中,傅抱石所租的岑氏家宅距離賴家橋二裡許,是個獨門大院,為茂林修竹以及叢樹溪水環繞,背靠綿延的山巒岡陵,坡下為梯田與農舍,一派蜀地田園風光。後來工作委員會解散,傅抱石便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和畫畫上來。從學校到宿舍有數十裡山路,無論寒暑傅抱石都堅持步行往來,為的就是飽覽蜀地風光。

▲傅抱石 苦瓜煉丹臺詩意 104.960.1cm 1956年作

傅抱石認為四川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是入畫的粉本」,他把天地造化之神秀都收諸筆下,所以居住重慶金剛坡任教中大藝術系時期,傅抱石的山水畫突然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轉變。此前傅抱石畫風受石濤風格影響比較大,同時他也學習了四王的畫風,完全是傳統的面貌。但是寓居巴蜀之後,傅抱石忽然轉向以表現溪瀑雨霧為擅長,創作出了《瀟瀟暮雨》《萬竿煙雨》等早期代表作品,其中化實為虛的處理手法,寫生的基調、水墨造型方法以及獨特的抱石皴法都開始初見端倪,傅抱石山水畫風中的許多基本的風格元素已經初具,他的山水畫格調奠基就在這個時期。應該說,傅抱石山水畫雄渾恣肆的整體面貌,其形成是與四川地區的山川雄偉峻厚、雄秀幽奇密不可分的,蜀地崇山峻岭蔓延起伏,團塊包裹中見出巖漿流溢之意態;激流飛瀑縱切河谷,水流落差大、速度快,蘊蓄著巨大的能量,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飛動氣勢,這些都與後來傅抱石山水畫藝術的總體特徵吻合,應該說是蜀地的雄奇孕育了傅抱石的山水畫風。

▲傅抱石 鏡泊飛泉 1962年

1957年,已經在全國畫壇逐漸形成影響的傅抱石,被委任為新中國第一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率領特偉、陽太陽、王臨乙、劉繼卣等四名成員赴東歐訪問並採風。期間他們參觀了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的自然風光、人文古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面貌,在為期三個多月的時間裡,傅抱石畫了大量寫生和速寫,並創作作品49幅,舉辦了展覽、出版了畫集。這次東歐之行是新中國時期畫界提倡用寫生改造中國畫的一個重要行動,同時也是傅抱石探討中國畫變革的深度實踐。這次的嘗試他不但要用中國畫的筆和紙來直接描繪現實社會中的新事物,而且還是當代西方國家的山川、植被以及教堂、工廠、酒店等建築,這都完全需要創造全新的筆墨形式來表現,傅抱石筆下描繪了西方樹種、乾涸的河床,這些藝術形象都是傳統筆墨所從未涉足的領域。傅抱石這個時期的藝術探索使他的山水畫寫生和寫實的面貌更加強烈,也促使了他的寫生筆墨更加成熟和體系化,為其總體風格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

▲傅抱石 布拉格城堡 1957年

▲傅抱石 哥德瓦爾德廣場 39x50.7cm 1957年

▲傅抱石 塔特拉山最高峰 1959年

▲傅抱石 羅馬尼亞海軍節艦艇表演 1957作

東北壯麗景觀盡顯造化之奇

▲傅抱石、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500x900cm 1959年9月5日 人民大會堂藏

196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召集傅抱石和關山月為人民大會堂重畫他們初創後並不太滿意的鴻篇巨製《江山如此多嬌》,後全國人大出於政治考慮取消了創作任務。這年6月在國務院辦公廳的安排下,傅抱石與關山月同赴東北遊覽寫生。

▲林海雪原 1961年

這次活動為期近四個月的時間,行程四千多裡,傅、關二公暢遊東北三省,登長白山、瞰鏡泊湖,遊牡丹江、覽松花江,林海雪原、鏡泊飛瀑這些壯麗的景觀都一起奔入傅抱石的如椽巨筆之下,盡顯天地造化之奇。這次的壯遊傅抱石自稱為「茲遊奇絕冠平生」,關東山水使傅抱石的江南山水畫風因加注入了北派山水畫的宏大壯麗而更具氣勢,尤其是這段時期他創作的泉瀑系列,如《天池飛瀑》《鏡泊飛泉》等作品,更是想落天外、蕩人魂魄,觀之令人滌蕩襟懷、澡雪精神。

▲傅抱石 呵!長白山 1961年

以上四次遊歷是對傅抱石總體藝術風格產生了重大影響,或曰促成其風格生成的重要寫生實踐。此外在傅抱石的一生之中還有過三次遠遊:1959年6月傅抱石應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謁毛澤東故居,這次寫生是為創作《韶山組畫》搜集素材,為期9天;1962年傅抱石患病,經浙江省有關方面安排,傅抱石攜全家到杭州療養,為期半年。養病中創作不輟,後出《浙江寫生集》;1963年傅抱石又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回江西省親遊歷,會晤新朋舊友以及畫界同道,遊革命聖地,作《黃洋界》《井岡山》《長徵第一橋》等作品。相比之下,雖則這三次的遊歷的時間也並不為短,還創作了一些作品,但在傅抱石藝術風格的形成作用上,影響不如前述四次。如果把這幾次的寫生創作排列開來,簡直就組成了一部傅抱石的藝術史。

▲傅抱石 井岡山 1964年

▲傅抱石 觀瀑圖 1945年

▲傅抱石 大滌草堂圖 1945年

專注於了解藝術家及藝術品資訊

微信掃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傅抱石的紅色路
    這次訪問除了使傅抱石成為最先引導中國畫走向世界的畫家之一,對傅抱石來講可謂受益匪淺:以寫生為主的創作方式,成了傅抱石後來八年生命歷程中的主要創作狀態,從而構成了他第二個「黃金八年」最為重要的特色。對此,傅抱石自稱「在此之前,還沒有過對景寫生的習慣,一點把握也沒有」,並提出了中國畫寫生的四個步驟:遊、悟、記、寫。東歐之行回國後,傅抱石受邀前往陳毅家做客。
  • 五十年代的張大千與傅抱石:一追摹唐人,一壯遊寫生
    五十年代的張大千與傅抱石:一追摹唐人,一壯遊寫生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20-08-09 17:47 來源:澎湃新聞
  • 評展|藝術總會有陪襯,比如傅抱石與那些並列的「寫生」
    看到同樣講「政治掛帥、古為今用」的傅抱石的山水作品和畫院集體創作的山水畫並置,我們還是能立刻斷定藝術性的孰優孰劣。藝術,還是關乎氣韻的!評星:四星展覽標題,「再造山河」,已然氣勢撼人。本次展覽討論的國畫改造主要聚焦全國四個地區(京津、江南、西北和嶺南)的寫生實踐。
  • 五十年代的張大千與傅抱石:一追摹唐人,一壯遊寫生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上世紀五十年代張大千僑居巴西時追摹唐人作品開創了新的潑彩畫法的《仙山樓閣》、傅抱石壯遊寫生的系列畫作、董其昌的二十頁曾被故宮博物館收藏的《書畫合璧山水小景冊》等近日將在嘉德春拍亮相。據介紹,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嘉德春拍將於本周末舉行。
  • 歷史上的今天 畫家傅抱石去世
    > 在55年前的今天,1965年9月29日(農曆1965年9月5日),畫家傅抱石傅抱石傅抱石是現代山水畫大家,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便是他與關山月合作的傑作。傅抱石原名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1904年,卒於1965年。生在江西南昌。傅抱石出身貧寒,少年時代在磁器店裡當學徒,因體弱多病而被辭退。在家中附近的裱畫店裡有位左師傅成為傅抱石的啟蒙老師。
  • 【國畫周刊】趙啟斌 | 石魯與傅抱石繪畫思想差異性比較研究
    傅抱石能積極發掘出新的繪畫題材和主題,如毛主席詩意畫系列、東歐異域風情寫生、東北寫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山水畫寫生,同時他也保留了以楚辭、唐詩為代表的傳統詩意畫創作,保留了高士、仕女畫創作的傳統繪畫題材,從中充分體現出自己的繪畫審美傾向,傾瀉自己的激情、感悟和理想。傅抱石這一繪畫思路的形成,顯然和他對傳統與創新的關係認識有關,不盡同於石魯在這一方面的觀點和看法。
  • 疑是銀河落九天:傅抱石的《二老觀瀑圖》
    在東北寫生之後,傅抱石以東北鏡泊湖、長白山天池瀑布為原型,又創作出了為數不菲的泉瀑題材的山水畫作品。他在這一類泉瀑意象中表達出來的驚人氣勢,深偉壯闊的精神境象,用水、用墨的出神入化,均深深震撼了觀者的心靈,這是傅抱石晚年創作的又一類型的泉瀑題材的山水畫作品。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畫大家羅建泉寫生藝術
    1960年傅抱石、錢松嵒等江蘇國畫院十三名畫家曾有過2萬三千裡長途寫生,是一次開宗立派的長徵從此以傅抱石為首的「新金陵畫派」墊定了在美術界領頭地位。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尋著畫壇先輩的足跡,建泉先生2020年6月6日開始青海、甘肅、陝西寫生之旅。從青海湖 、 翡翠湖、大柴旦雅丹、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鳴沙山、嘉峪關、 張掖七彩丹霞、祁連山脈 、崑崙山脈、黃河壺口、華山、黃帝陵一路前行。
  • 新中國繪畫歷史上最重要的山水畫家——傅抱石
    這也是為什麼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紀念傅抱石的原因。從傅抱石的家鄉新餘到世界範圍內,傅抱石早已經成為一張響噹噹的中國文化名片。傅抱石 生前的創作歷程1904年——十月五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1959年傅抱石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國畫1959年——六月,「中國畫展」在巴基斯坦喀拉蚩開幕,展出山水畫《春》、《夏》、《秋》、《冬》及《羅馬尼亞一車站》;到湖南長沙、韶山寫生,後出版寫生畫集《韶山》,收入《韶山全圖》、《毛主席故居》組畫。七月至九月,在北京與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製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毛澤東主席親為題句。
  • 傅抱石|中國畫壇奇才的一生
    從此,傅瑞麟不但公開刻章賺錢,還把自己的名字更為傅抱石。傅抱石舊照後來傅抱石說,他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江有感而發。1925年,年僅22歲的傅抱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國畫源流述概》,這是一部關於傳統繪畫變遷史的學術研究著作。後來傅抱石的兒子說:「別人學畫畫是從毛筆開始,我父親不是,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中國一千多年的繪畫發展史。」
  • 「一帶一路」建設者的足跡—大路畫家西部行寫生作品選
    「一帶一路」建設者的足跡—大路畫家西部行寫生作品選 作者:大路美協 來源:強國學習中國鐵建大路美協多次組織「一帶一路」寫生團沿西部工程施工現場採風寫生,大路畫家深切感受到「一帶一路」建設者們吃苦奉獻的精神風貌。
  • 山水畫代表畫家「傅抱石」作品欣賞
    傅抱石: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琵琶行》《琵琶行》是傅抱石人物畫為內容,合作畫幅大畫,題目叫《江山如此多嬌》《茅山雄姿》此幅《茅山雄姿》便是1965年初夏,傅抱石應邀赴南京東南方向的句容茅山寫生後的創作
  • 用藝術之力助力脫貧攻堅 2020新餘傅抱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在京開展
    「江山如此多嬌」2020新餘傅抱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現場(央廣網記者 魏文欣 攝)央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記者魏文欣)10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江西新餘市委、新餘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舉辦的「聚焦脫貧攻堅、走向小康生活
  • 中國畫需要寫生嗎?
    1960年,歷時近三個月的「二萬三千裡寫生」活動堪稱新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次壯舉。江蘇省國畫院的畫家們採用寫生的方式描繪祖國山河新貌,表現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生動詮釋了寫生對中國畫圖式嬗變的影響。20世紀二三十年代,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呂斯百、陳之佛等畫壇名流雲集南京,對中國畫的發展有著發出個性化的論述。這裡以呂鳳子和徐悲鴻為例。
  • 藝壇隱者張聖時:傅抱石先生唯一入室弟子
    說此人文學造詣、繪畫技藝皆爐火純青,少年時曾被著名文學家李廣田譽為「少年果戈理」,後來又成為傅抱石先生的唯一入室弟子。張聖時先生生於1922年,山東省金鄉縣人。父親張義方,畫得一手好山水。母親姚敏芝,曾在濟南女子師範就讀,知書達理。就是這樣一個書香門第,為張聖時後來深厚的文學、繪畫造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聖時10歲便開始跟父親學畫,14歲考入泰安省立三中,繪畫成績名列第一。
  • 走近巨匠 | 傅抱石幸遇伯樂徐悲鴻
    傅抱石夫婦立即準備著作、手稿、畫作、印章等,興奮得幾乎一夜沒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與廖氏叔侄一起趕往徐悲鴻下榻的江西大旅社。主賓相見後,廖興仁說傅抱石志向遠大又多才多藝,倘能有名家指路,日後定會前途無量。
  • 傅抱石:千古畫筆未盡才,畫壇巨匠的的遺憾與不甘
    體貼的羅時慧從不拿家裡的瑣事煩擾丈夫,當傅抱石潛心創作時,她總是悄悄地離去,替他關好房門,然後守在廳堂不準別人打擾他。平淡且幸福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省一中一些老師便聯名告到省教育廳,要求將只有中專師範學歷的傅抱石辭退。傅抱石失業後,家庭陷入困頓。儘管羅時慧從不說家中沒錢,但傅抱石還是從她那開始出現補丁的衣服中感覺到了。
  • 傅抱石的「大膽落墨」與「小心收拾」
    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李可染等二十世紀大家,都在巴山蜀水間發現了最適入畫的美和最宜表現個人風格的樣式,這一點從黃賓虹與傅抱石的作品、經歷中表現的最為充分。1932年秋,69歲的黃賓虹應友人之邀入蜀遊歷、寫生、講學,其間上峨嵋、遊青城,樂不思返,時間竟長達一年,得畫稿千餘幅,此次蜀地之遊使黃賓虹從真山水中了悟了他晚年變法之「理」。
  • 傅抱石最美山水100幅欣賞
    但因為是毛澤東形象,其慣用的筆墨技法無法得以充分展現,循規蹈矩,寫實工整。為了增強圖幅的精神內涵,傅抱石特意抄錄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一詞,突出了其題材本身的政治意義。籍廣宣傅此幀乃從高閣北望延安大橋,惜未能將聖地人民光榮之革命傳統,獻身祖國之幹勁作萬一之描繪,斯足慚悚耳!十月十一日,傅抱石西安並記。鈐印:抱石私印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是傅抱石山水畫創作的鼎盛時期。
  • 揭秘畫家傅抱石對篆刻執著與痴迷
    如果說傅抱石的篆刻發源於民間和自學,那麼,通過撰寫《摹印學》和對《二金蝶堂印譜》與《黃牧甫自存印譜》的深入研習,他的篆刻藝術有了質的飛躍。 傅抱石學生的叔叔張老闆邀請傅抱石到店裡懸牌刻印,並幫著出主意:如今的人重銅印而不重石印,銅印有富貴之氣,刻石印不如刻銅印。而秦漢璽印中就有鑿印一說,傅抱石也正想嘗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