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間地頭 鄉村振興服務隊成了壽光菜農的「貼心人」

2020-12-09 齊魯網

齊魯網濰坊1月12日訊2018年,山東省共選派省直部門單位近千名黨員幹部,成立100個工作隊,服務17市、49個縣(市、區)、50個鄉鎮(街道)、250個村、170戶民營企業和30戶省屬企業。去年9月底,「千名幹部下基層」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了壽光市紀臺鎮,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走到菜農身邊,擼起袖子加油幹,通過立足災後重建,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大棚裡,把好的政策及時傳達給菜農。

董月得是壽光市紀臺鎮鳳凰莊子村的村民。一大早,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工作人員又一次來到董月得的大棚裡了解恢復生產的情況。記者了解到,原先,董月得由於手裡沒有足夠的資金,恢復生產時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2018年10月初,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工作人員領著銀行的工作人員來到他的大棚裡進行了現場考察,並及時地把貸款政策告訴了他。「辛虧他們來得及時,這個貸款政策對於我來說真是『及時雨』。」董月得告訴記者,「隨後,我立即貸了6萬塊錢的款。僱來機械,把大棚修復了,又重新訂購了苗子,把新苗全部栽上了。你看,這新苗長得多好啊!」

有了新苗,就意味著有了收入,生活也就重新燃起了希望。目前,董月得棚裡的作物再有10多天就能採摘了。據他估計,用不了一年的時間,他申請的貸款就能全部還完。記者了解到,得到鄉村振興服務隊及時幫助的菜農遠不止董月得一人。2018年9月底,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壽光紀臺鎮,深入一線了解情況,掌握一手材料,協助鳳凰莊子村申請了部分貼息貸款。單單在這一個村,就有40多戶居民靠這筆貸款及時地修復了大棚,恢復了生產,過上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有了好的政策,菜農及時補種新苗,種下的作物豐收在即。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鄉村振興服務隊在紀臺鎮的實地調查研究中發現,鎮上作為冬暖式蔬菜大棚發展比較早的地區,老式大棚多,棚齡大,面積小,收益逐年遞減,先發優勢正在消失,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對紀臺鎮來講,利用災後重建的關鍵時機推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一號工程」,也是服務隊的工作重點。於是,通過多次座談,鄉村振興服務隊提出了建議:根據壽光市對災後重建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儘快把過去的老棚、舊棚徹底改造,根據實際情況建造一批高標準的現代化大棚。

借災後重建之機將大棚升級改造,從而帶動產業升級,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服務隊提出的這個「金點子」與紀臺鎮黨委政府的通盤考慮一拍即合。時不我待,說幹就幹!於是,鄉村振興服務隊成員多次與紀臺鎮黨委政府共商共議,研究工作思路,爭取政策支持,向群眾宣傳鄉村振興的理念和政策,引導啟發群眾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主動投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於是,壽光市紀臺鎮宋家莊子村村北的400畝舊大棚將借著好政策的推動順勢實現「大升級」,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宋家莊子村通過拆舊棚、建新棚的整合和升級之後,將建設一批高標準的農業示範大棚,切實解決農民面臨的「高投入、低產出」等實際問題。

目前,鄉村振興服務隊在壽光紀臺鎮緊緊圍繞山東省委「五個聚焦」的要求,立足當地,主動服務,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同。壽光市紀臺鎮黨委書記劉玉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鄉村振興服務隊在這個關鍵時刻來到我們身邊,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受到鎮上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據悉,山東從省直部門(單位)選派近千名優秀幹部,組成100個鄉村振興服務隊和高質量發展服務隊,分別到農村、民營企業、省管企業開展服務工作,助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任務。此次選派幹部服務時間為兩年,服務期間幹部與派出單位工作脫鉤,不承擔派出單位的工作。按照職責要求,服務期間,實行服務項目制管理,聚焦助力、服務發展的職責定位,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企施策,不參與服務單位的決策和管理工作,服務不幹預,幫辦不包辦。廣大幹部將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擼起袖子加油幹,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劉蓓 濰坊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壽光:省派稻田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留下實幹足跡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自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壽光市稻田鎮以來,他們撲下身子、凝心聚力,堅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以助力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五個振興」要求,辦實事、聚民心、強基層、促穩定,助力鄉村振興
  • 山東壽光:發揮產業優勢,向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奮進
    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蔬菜年播種面積60萬畝,年產450萬噸。近年來,壽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生產標準化、農業智慧化、蔬菜品牌化、農民職業化、鄉村宜居化「五化」發展為抓手,突出全域打造、統籌推進,在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上不斷探索。緊扣「生產標準化」內核,搶佔現代農業制高點質量興農,標準先行。行業標準何以如此重要?
  • 83歲老黨員朱振華自辦「菜農熱線」
    (「菜農熱線」:0536-5223025)   人民視覺 在山東壽光,菜農們有個貼心人,大家都尊稱一句「朱老師」。 朱老師名叫朱振華,細高個兒,長眉毛,頭髮厚實,夾雜些許銀絲,一開口聲如洪鐘。看起來六十開外,不成想,老爺子手指一比畫:八十三啦!
  • 蔬菜價格走低,壽光的情況怎麼樣?
    壽光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0多萬畝,種植西紅柿、彩椒、尖椒、黃瓜、絲瓜、茄子等蔬菜成為大部分壽光農民賴以為生的支柱產業。當前全國蔬菜價格大幅下跌,壽光蔬菜能否獨善其身,走出蔬菜低價圍城呢?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深入壽光市田間地頭進行了採訪調查。  蔬菜產量增加但價格走低  5月23日早晨5點多,天空仍然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 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希望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在淄博市和沂源縣的大力支持下,校企三方強強聯手、協同努力,讓山財大鄉村振興學院茁壯成長,越辦越好。希望學院能夠明確目標,突出特色,開拓創新,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理論教育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產業教育實踐基地、對外交流的宣傳基地,努力建設成為現代產業標杆學院和鄉村振興樣板學院,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 萬燈齊亮田間地頭 炫目2019戰旗村大地藝術節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網成都1月29日電 (吳平華)1月28日晚,2019戰旗村大地藝術節炫目開燈,超萬彩色燈齊亮田間地頭,當晚即吸引數萬遊客前往觀看、拍照留念。據悉,這是目前在四川鄉村規模最大的燈會,將持續亮燈30天之久。2019戰旗村大地藝術節開燈。
  • 四海高朋聚楊凌,論道鄉村新思路 走近「2019鄉村振興楊凌論壇...
    論壇以「產業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分為主旨演講、經驗交流、專家對話、信息發布四個篇章,下面帶您走近「2019鄉村振興(楊凌)論壇」的高光時刻!圖為論壇主旨演講環節。同時,姜部長詳盡地闡述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農業特色產業『3 X』工程」等陝西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增加了現場基層幹部對陝西省鄉村振興工作的認識和信心。陝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姜鋒致辭。
  • 「第一書記」傾情基層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5月,董學勇被組織選派擔任孟寺鎮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身兼數職,圍繞抓鄉風促文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深入田間村頭,全面體察民情,與群眾肩並肩勞動,面對面交流,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大辦各類惠民實事,助力鄉村振興朝著康莊大道闊步邁進。
  • 欒川法院: 「四官」服務接地氣 田間地頭忙普法
    欒川法院: 「四官」服務接地氣 田間地頭忙普法 2020-10-23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紀實⑤: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紀實⑤:助力鄉村振興,給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五月的齊魯大地,麥穗飽滿、豐收在望。古老的田野,因為注入了科技的力量,煥發出新的生機。2018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6月視察山東時,總書記對山東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 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將「深化農業科技『展翅』行動」作為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納入鄉村振興戰略「1+1+5+N」政策規劃體系,統籌謀劃、紮實推進。
  • 風雨無阻聚焦科技服務 砥礪前行助力鄉村振興 ——吉林省科技助力...
    風雨無阻聚焦科技服務 砥礪前行助力鄉村振興 ——吉林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赴撫鬆開展服務活動 2020-09-09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呂勝男 通訊員 閔迎春)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促進產業發展、實現農村興旺的動力源泉,必須以先鋒隊的姿態站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寧大科院「鄉村振興實訓基地」落地慈谿五姓村 小村振興有了「最強...
    五姓村村委會北面是成片的稻田,效益不高,團隊提出植入「稻蝦共生」「稻蟹共生」等新的產業模式,並做出一份詳細的建議書,將現代農業觀光與鄉村旅遊建設結合,提升產業價值,預計直接效益可翻倍。課堂開到田間,實驗室搬進鄉村,「鄉村振興實訓基地」連接著寧大科院50多個專業學科以及一萬多名大學生的智力資源,他們成為小村發展的「最強大腦」。
  • 榛子樹長出了新葉 蘭山區鄉村振興服務二隊工作紀實
    【編者按】蘭山區鄉村振興服務二隊緊貼片區實際,深化鄉村振興理論和政策引導,深入調研片區實際,找準問題,精準施策,積極破題集體產業振興,夯實組織基礎。"榛子樹長出新葉來了!"4月24日一大早,石牛欄村的閔書記給服務隊帶來個好消息。
  • 馮麗:用「鄉土情結」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領,特別是需要一大批有「鄉土情結」的基層幹部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用心用情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 區域黨建聯合體促鄉村振興的「仁裡實踐」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仁裡集鎮按照齊河抓好鄉村振興「1+ 10+1」工作體系,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產業帶動,實施了「總支+支部+黨員」和「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通過建立黨建聯合體,實現了「小支部,大智慧」,為全縣鄉村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 壽光受災三天四夜無人報,一夜輿論譁然,菜農們該如何自救?
    受颱風「溫比亞」影響,壽光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導致嚴重洪澇災害。災情發生後,壽光市各級黨委、政府立即行動,開展應急救災工作,組織指導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努力降低災害損失。一夜間,壽光壽光上各大媒體熱搜,那麼農民該如何自救呢?
  • 淨鄉風 留鄉愁 聚鄉情——江西萍鄉鄉村振興重「走心」
    新華社南昌4月6日電題:淨鄉風 留鄉愁 聚鄉情——江西萍鄉鄉村振興重「走心」新華社記者賴星清明時節,漫步在鄉村小道上,感受文明新風拂面;流連於民俗館,觸摸鄉村歷史文脈;在屋場貼心會上,求索鄉村善治之路……在江西省萍鄉市,當地正以更加「走心」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山東壽光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
    這裡是鄉村振興的良田沃土,曾叫響全國的壽光模式,以蔬菜產業化為引領,帶動工業、服務業齊頭並進,引來觀摩者無數。壽光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背景下,壽光又有何新作為?初夏時節,記者來到壽光,一探究竟。
  • 幹部是群眾的貼心人——章丘區聖井街道扛穩「鄉村振興」旗幟促發展
    幹部是群眾的貼心人——章丘區聖井街道扛穩「鄉村振興」旗幟促發展車流不息的章丘世紀大道,從聖井街道蔡家村的村莊前向遠方的城市延伸。下步交匯的路口,沿著新鋪成的「四好公路」,步行五分鐘的時間,就來到了金果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門口,醒目的行楷書體「臥園」二字,讓人聯想起「章丘八景」中的詩句「臥看東嶺曉月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