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是群眾的貼心人——章丘區聖井街道扛穩「鄉村振興」旗幟促發展

2020-12-13 魯網

幹部是群眾的貼心人——章丘區聖井街道扛穩「鄉村振興」旗幟促發展

車流不息的章丘世紀大道,從聖井街道蔡家村的村莊前向遠方的城市延伸。下步交匯的路口,沿著新鋪成的「四好公路」,步行五分鐘的時間,就來到了金果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門口,醒目的行楷書體「臥園」二字,讓人聯想起「章丘八景」中的詩句「臥看東嶺曉月明」的意境。藍天白雲映襯著簡約樸實的門面,踏進園區,鄉村振興的田園氣息迎面而來。

  魯網8月15日訊 車流不息的章丘世紀大道,從聖井街道蔡家村的村莊前向遠方的城市延伸。下步交匯的路口,沿著新鋪成的「四好公路」,步行五分鐘的時間,就來到了金果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門口,醒目的行楷書體「臥園」二字,讓人聯想起「章丘八景」中的詩句「臥看東嶺曉月明」的意境。藍天白雲映襯著簡約樸實的門面,踏進園區,鄉村振興的田園氣息迎面而來。

   

  「志」在鄉村。「我們這個園區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生態農業園區,所種植的農產品以『果』為主,突出『特色』主題,目前種植的特色農產品有火龍果、無花果、黃金蜜桃、多個品種的葡萄等等。我們主要是採取冬暖大棚的栽培形式,也保留了露天栽培的方式。針對果品的不同屬性,對其進行育苗、嫁接、培壯,使所生產的果品達到最佳的效果,並且在四季都能生產、採摘,走向市場,在滿足大眾化需求的同時,也為園區走出一條特色化路子預留了成長的空間」。作為大學生回家鄉、投身「鄉村振興」的創業者蔡全新來說,園區的成長浸透著辛勤的汗水,也實現著個人回報家鄉的理想。

   

   

   

   

   

  「扶」在政策。「大學生回家鄉創業,帶動農民增收是關鍵。金果樂種植合作社認真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在成立之初,村裡幫助合作社分析研究,也跑遍了周邊的農業園區,對農產品市場做了充分調研,最終在『北方市場種植火龍果、無花果等南方水果、反季節上市』上達成一致的看法。通過由露天到冬暖大棚的不斷嘗試,目前,已實現了效益翻倍」。據該村支部書記蔡東林介紹,2017年初,在了解「三農」政策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大學生回家鄉創業的做法,通過上級農業政策的幫扶,村裡協調流轉了160餘畝土地,進行「特色農業」種植的嘗試。經過「網際網路+」的運營模式,目前,火龍果、無花果、黃金蜜桃、多個品種葡萄成為市場「新寵」,鄉村振興帶來的「惠民效應」日漸凸顯。

   

   

   

  「幹」在職位 。「按照街道的統籌安排,我們整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為群眾提供了更寬敞的健身娛樂場地;對村莊的人居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並推行衛生環境『街長制』,讓『乾乾淨淨』成為自覺;完成改廁任務,提升了居家衛生條件;新修『四好公路』1000餘米,讓出行更加便捷;每天完成巡河任務並微信上傳,確保了河道暢通;每月1次走訪貧困戶,對脫貧攻堅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讓村莊的發展『一個也不能掉隊』;下步村裡還要實現街巷『戶戶通』。我們是村幹部,我們就要履職盡責」。是的,在1100口人的村莊裡,處理好繁瑣的村莊事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村幹部的「追求和目標」。

   

   

  「領」在前列。「扛穩鄉村振興這面旗幟,離不開黨建引領。黨員幹部的作為在哪裡,鄉村振興的閃光點就在哪裡體現。只有把黨員幹部的辛苦指數擺出來,才能換來村莊群眾的幸福指數;只有把『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變成『三馬駕車、並駕齊驅』,我們才能實現『產業高地、新城聖井』的面貌更上一層樓」。聖井街道的黨員幹部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進社區、進園區、進校區,座談、走訪、交流、落實。開門聽民聲,聚智促提升,「走出去」借鑑,請進來「重塑」,讓政策「潤物有聲」,讓聖井一路「花開綻放」。(本網記者)

   

   

   

   

責任編輯:徐英淦

新聞關鍵詞:

種植;合作社;村莊;鄉村振興;黨員幹部;聖井街道;無花果;章丘;火龍;大學生

相關焦點

  • 章丘區聖井街道:瞄準監督靶心 收集意見建議
    章丘區聖井街道紀工委在駐地企業進行走訪時與企業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聖井街道紀工委緊緊圍繞「持續加快產業高地新城聖井建設,爭當濟東新區強勢崛起的排頭兵」這一發展定位和「1443」發展思路工作,瞄準監督靶心,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面對面地和企業主「拉家常」,及時了解問題、收集意見建議。
  • 做產業發展的帶頭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記鄉村振興服務隊...
    山東省「萬名幹部下基層」會議召開後,王恩意響應號召積極報名,成為鄉村振興服務隊萊蕪區四隊的1名隊員,和10名同事一起入駐萊蕪區高莊街道辦事處,負責5個村的鄉村振興。充分發揮組織委員作用,推動支部黨建全面過硬服務隊到位後第一時間成立了黨支部,王恩意由於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被推選為組織委員。
  • 「貨郎幹部」——新時期鄉村振興發展的紐帶
    他們是年貨節的組織者——淄博市派駐鄉村振興服務隊博山3隊的服務隊員們。為期一天的年貨節一直持續到日落,博山鎮11個村、70多位村民帶來了40多種優質的農產品,物美價廉。鄉村振興服務隊員們各盡其能,通過消費扶貧這一模式,幫助當地百姓拓展了脫貧新路子。
  • 濟南市章丘區:築牢鄉村振興壓艙石 讓公共文化服務留「根」塑「形」
    修建築夢閣,通過圖文並茂形式把中華民族「復興夢」與村「振興路」融合,引領向高人不斷「向新」發展;編纂《向高村志》,記錄向高村人「革」舊出新、創新發展之路;創作村歌,訴說向高村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湖畔小村」到「文明新村」的嬗變,讓向高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我們石匣村已連續兩年成功舉辦『過半年』暨鄉村振興戲劇節活動。
  • 在千裡沃野上書寫鄉村振興煙臺篇章|全市幹部群眾掀起學習貫徹黨的...
    連日來,我市幹部群眾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廣大農業工作者紛紛表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將團結一心、努力奮鬥,推動鄉村振興在希望的田野上美麗綻放。「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並全面融入到工作中。」
  • 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努力打造齊魯鄉村振興示範地
    【實踐者風採】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有一條古香古色的美食街,遊客絡繹不絕,在這裡既可以打卡龍山豆腐、黃家烤肉等章丘特色美食,也能品嘗到具有全國各地風味的地方小吃,成為章丘區發展「夜經濟」消費模式新地標。
  • 城子街街道: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為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城子街街道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結合本地實際,以突出重點、整治亂點、關注熱點、打造亮點為主線,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走進城子街街道百合村二社張秀英家,映入眼帘的是乾淨的客廳,窗臺上的綠植枝繁葉茂,廚房物品擺放整齊。
  • 深入田間地頭 鄉村振興服務隊成了壽光菜農的「貼心人」
    齊魯網濰坊1月12日訊2018年,山東省共選派省直部門單位近千名黨員幹部,成立100個工作隊,服務17市、49個縣(市、區)、50個鄉鎮(街道)、250個村、170戶民營企業和30戶省屬企業。去年9月底,「千名幹部下基層」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了壽光市紀臺鎮,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走到菜農身邊,擼起袖子加油幹,通過立足災後重建,全力助推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大棚裡,把好的政策及時傳達給菜農。董月得是壽光市紀臺鎮鳳凰莊子村的村民。一大早,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工作人員又一次來到董月得的大棚裡了解恢復生產的情況。
  • 黃淦芳:當好疫情防控「守門人」做群眾「貼心人」
    黃淦芳:當好疫情防控「守門人」做群眾「貼心人」 2020-12-14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助力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成功舉辦
    日前,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濟南市章丘區委宣傳部指導,濟南市章丘區文化和旅遊局、章丘區旅遊發展中心和官莊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濟南市章丘區官莊街道石匣村、山東石匣古村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辦,濟南市章丘區戲劇家協會、濟南市章丘區章丘梆子劇團、山東鴻藝章丘梆子博物館有限公司協辦的石匣「過半年」暨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在山東章丘石匣古村隆重舉辦
  • 馮麗:用「鄉土情結」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領,特別是需要一大批有「鄉土情結」的基層幹部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用心用情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 長安王曲:城市更新+鄉村振興 爭創西安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
    城市更新+鄉村振興 近年來,王曲街道緊緊圍繞「三三三」戰略和區委、區政府各項重點工作,以推進城鄉一體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效、產業創新、產業升級,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為美好王曲發展助力添彩。
  • 仁懷市蒼龍街道「四園」聯動繪就鄉村振興美景
    仁懷市蒼龍街道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立足農業資源基礎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花園、果園、菜園、家園」為主的「四園」聯動經濟,實現了農業產業接二連三,質量和效益雙提高目標,開闢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新路徑。  城郊「花園」扮美新農村。每年的春天,位於蒼龍街道水塘村的千畝桃花競相綻放,在春風的吹拂下,桃花翩翩起舞的景色美不勝收。
  • 寧德處級幹部擔任首批鄉村振興領航員
    人才向一線下沉,幹事熱情往鄉村迸發。21日,寧德市首批28名市級鄉村振興領航員正式出徵,奔赴鄉村發展第一線,履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職責,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資源,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寧德市委啟動實施「鄉村振興領航計劃」,選派一批臨近退休的處級幹部退出領導崗位或提前退休,投身到鄉村振興一線,推動鄉村振興創特色、走前頭、出實效。經過組織慎重考慮、嚴格挑選,寧德從67位報名的市直單位處級幹部中選出28位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代表,其中,正處級幹部9位、副處級幹部19位。
  • 群眾參與 群眾評判 德陽市旌陽鄉村振興這樣幹
    「只要人人都參與,人人都行動,發展就會更快更好,因為鄉村振興,不是要我幹,而是我要積極主動幹! 」  「紅伏村的村民都是當家人,項目落地,我們全力支持,鄉村治理,我們齊心協力,重塑鄉風文明,爭創幸福家庭,我們人人參與!我們要加油幹,努力幹,主動幹,才對得起這片土地累積的榮譽和汗水。」
  • 來濟南市章丘區官莊街道石匣村「過半年」,聽戲曲、賞美景、吃美食...
    8月9日上午,官莊街道石匣村「過半年」暨第二屆鄉村振興戲劇節開幕,鑼鼓喧天、戲曲繞梁,傳統文化煥發嶄新生機。,專家、學者、媒體記者、黨員群眾代表。開幕儀式由官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華清國主持。官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景峰介紹官莊街道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及本次過半年及戲劇節活動內容。張景峰在發言中提到,以石匣村為代表的南部山區旅遊產業板塊,是官莊街道著眼全域提升、拉開發展框架的「三大片區」之一。
  • 順德舉行掛職幹部座談會 駐村幹部搶麥熱議鄉村振興
    佛山日報訊 記者郭東霓、覃徵鵬報導:昨日是2019年首個工作日,順德區舉行掛職幹部座談會,談感受聽建言,為順德加強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集思廣益。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表示,掛職幹部要珍惜機會,好好汲取順德這片沃土上的營養,用心、用腿、用新媒體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善於學習、大膽實踐、勤於總結,共同推動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呂勝男 通訊員 閔迎春)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促進產業發展、實現農村興旺的動力源泉,必須以先鋒隊的姿態站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淨鄉風 留鄉愁 聚鄉情——江西萍鄉鄉村振興重「走心」
    新華社南昌4月6日電題:淨鄉風 留鄉愁 聚鄉情——江西萍鄉鄉村振興重「走心」新華社記者賴星清明時節,漫步在鄉村小道上,感受文明新風拂面;流連於民俗館,觸摸鄉村歷史文脈;在屋場貼心會上,求索鄉村善治之路……在江西省萍鄉市,當地正以更加「走心」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 濟南市章丘區黃河有個「黃河鄉村記憶館」
    濟南市章丘區的黃河街道,作為沿黃流域9個省區唯一以「黃河」命名的行政單位,為了給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場所,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充分的宣傳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讓灘區群眾更好的留住鄉愁,在深入推進灘區遷建項目的同時,除了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配套了圖書閱覽室、書畫創作室、舞蹈排練室、市民大講堂等,還建設了一處「黃河鄉村記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