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古代男風和同性戀不是一回事!

2020-12-11 鳳凰網讀書

如果歷史可以是段子,那古時男風也可以成為飯後談資。

「分桃」和「斷袖」從而何來?「跪舔」的來源居然與之有關?李世民因此與兒子大吵一架?

男風也有浪漫故事:比如前田利常為崛尾忠晴大興土木,苻堅為慕容衝種了數萬棵梧桐……

說到男風,很多人可能會繞道而行。但這篇「古代的男風」,不涉及價值批評。

張佳瑋以近乎戲謔的筆觸,告知讀者野史傳說中另一種事實:男風不等於同性愛戀,「只是一種獵奇的性癖好」。因此這種關係並非所謂性別解放,而是將男性困在一個女性形象的牢籠中。  

書籍《世界上有趣的事情太多》人送牌匾「人生苦短,必須性感;處心積慮,不如有趣」,以歷史傳說為指引,情色為味精,悲憫為彼岸。選文可作獵奇者的街頭讀物、典故控的消遣指南。

電影《霜花店》劇照

01

在中國,好男風這件事。古已有之。但是古代人對這種事,缺乏尊重,很少有對等關係的同性戀伴侶被記載,通常是某位貴人,配一位男寵或孌童。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頭說「雜說孌童始黃帝」,栽贓給我們老祖宗了。

春秋時衛靈公有男寵彌子瑕,恩愛非常,彌子瑕吃了個桃覺得好,留一半給衛靈公,都讓人感動——這叫做分桃;加上後來漢哀帝為了不打擾他家男寵董賢睡覺,劃拉掉半截袖子,合成「分桃斷袖」,算個成語了。其他如魏王家那位龍陽君,和清初偷窺巡按屁股被處死的胡天保——也就是兔兒爺,湊在一起,就是男風代言人了。

《史記·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很直白地討論過若干男寵。司馬遷開篇就說:「諺曰:

『力田不如逢年,善事不如癒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非只女子靠美色來媚好上頭,仕宦也有啊。然後就點名了:

漢武帝家的韓嫣與李延年。韓嫣是「常與上臥起」,直接為漢武帝暖床了。李延年是跟司馬遷一樣挨了一刀,但人腦筋活絡,仗著有漂亮妹妹,也是「與上臥起,甚貴幸」,漢武帝睡覺真是忙得很。

最微妙的是這段: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聊了一溜兒男寵,忽然甩出來衛霍的名字,就很邪惡了。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中,衛青是「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這個「和柔自媚」,稍微咂摸咂摸,便覺得邪惡。《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裡則說漢武帝跟衛青關係好,「上踞廁而視之」。反過來漢武帝見汲黯(西漢名臣),「不冠不見」,就很正經。漢武帝跟衛青蹲著廁所見面,這個未免露骨,蘇軾評論得最為尖酸刻薄:「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這大概是中文裡頭,最早隱含「跪舔」二字的吐槽了……

02

不是每個喜好男風的都養得起孌童,於是有男娼。當年建康,六朝金粉,宋齊梁陳不僅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積累的男女娼妓也不少。把美少年比作菖蒲花,算是公元6世紀很流行的比喻。

但從政治正確角度看,這事兒在中國古代,並不能光明正大。李世民跟他太子李承乾鬧翻的重大契機,就是個男寵。

「有太常樂人年十餘歲,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寵幸,號曰稱心。太宗知而大怒,收稱心殺之,坐稱心死者又數人。」

換言之,名義上,傳統觀念裡,這還不是合法的伴侶,是皇室醜事。私下裡有,可以,但到底是不合法理的。 

兩宋時節,汴梁和臨安也有男妓。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的男妓,起的多半類似於女人名字,鶯鶯燕燕。有男子很直接,是直接賣身的,所謂「至於男子舉體自貸,進退怡然」。這事兒半合法了一陣子。政和年間,宋徽宗只許自己去嫖李師師,不許大家去找男娼,規定「男為娼,杖一百,告者賞錢五十貫」,五十貫錢,放在《水滸傳》裡,這筆錢都能在黃泥岡買下十擔酒喝啦。

還是《水滸傳》裡,有這麼個細節:石秀殺了裴如海,把他屍首衣服剝了,與一個道人的屍首,一起赤身裸體擱在後巷。當案孔目就稟告知府說:「眼見得著和尚裸形赤體,必是和那頭陀幹甚不公不法的事,互相殺死。」

話說得很隱約,意思卻也到位了,強調和尚和頭陀沒穿衣服「幹不公不法的事」。說明那時候民間覺得,兩個男人赤身裸體,那必然就是做「不公不法的事」,但不願意細說。

明朝之後,這事兒就流行起來了。仕宦或富貴人家,許多養童子,做什麼用呢?李漁極口誇自己家兩位童子很美貌,就是他的男寵。《金瓶梅》裡,西門慶就有個書童,在書房裡亂來,那書童「口噙香茶桂花餅,身上燻得噴鼻香」,很脂粉氣。

這裡有個很明顯的傾向:中國古代好男風的那些位,大多也兼好女色,而且他們好的男寵,其實也很女性化。

因為中國古代,其實並沒有如今日那麼嚴格的「同性戀」這一想法,包括審美上亦是。

對大多數而言,好男風,更多是種獵奇的性癖好。其實孌童們很悽涼:他們並不是同性戀伴侶,而是妓女的男性版,是玩物。所以在明面上從未被提倡,在私下裡也從未被禁絕。只要不影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老爺養個孌童,跟納個妾也沒什麼區別。

明朝學者沈德符認為,1429年宣德皇帝規定的禁娼令,起了一個巨大作用:官員不能找妓女,於是轉而禍害男娼了,孌童之風於是大盛。類似的,太平天國起義期間,因為對男女大防很謹嚴,所以諸王身邊,都有好看的童子。比如,僧格林沁抓住李開芳後,情景如是:

「(僧王)單令開芳進見。開芳戴黃綢繡花帽,穿月白袖短襖,紅褲紅鞋,三十二三歲。伺候兩童十六七歲,穿大紅繡花衣褲,紅鞋,美如女子;左右揮扇,隨開芳直入帳中。」

這兩位「美如女子」的童子是做什麼的,不言而喻了。

03

與明末差不多時候的日本,此風也很盛。

比如16世紀中前期,大諸侯關東之虎武田信玄,男女問題上一直亂七八糟,近侍裡就有春日大隈之子春日源助,也就是後來的名將高坂昌信。這二位的感情,有信玄的一封道歉書作證。天文十五年即1546年7月5日,信玄手書,大概意思:

我以前勾引彌七郎,他總是推三阻四,我沒能上手,我以前沒叫彌七郎陪睡過,今晚不知怎麼他就睡在這裡了。我如果再想其他各種方法討好你,你反而懷疑,所以我就不多說啦。這事我如果說謊,就讓一二三大明神、山神、大菩薩們都來懲罰我吧!——說穿了,保證書,賭咒發誓,著實誠懇得讓人可憐呢。

按《寧固齋談叢》,另一個傳說是這樣的:

出雲國的松江城主崛尾忠晴十六七歲時俊美無比,大他六歲的加賀百萬石大名前田利常對他傾心不已,於是安排了一場五人夜宴,三位陪臣中間很識趣地遁走,前田利常就笨嘴拙舌地跟崛尾忠晴聊起了月亮,崛尾忠晴一臉不愛聽的樣子,揚長而去,前田利常只覺得天旋地轉,坐臥難安,大有今日男孩子「我說了不該說的話,搞砸了」之慨嘆。

嗣後不久,忠晴傳了信來:要擇日拜訪利常,表達被宴請的謝意。利常於是大興土木,專門造了迎賓室屋,眼巴巴望眼欲穿,等人家來。到了當日,來的不是忠晴,而是使者:「家主重病,無法踐約。」利常大失所望,氣急敗壞,黯然神傷,踢狗罵雞,拿家裡人撒氣。黃昏時分,聽說使者又來了,「必須面見大人」。利常翻身起床,不衫不履,光著腳直衝玄關,一路罵家臣「不許攔著我!」衝到門前,嚷:「使者何在?」那使者一抬鬥笠,原來就是忠晴本人:「在這兒!」

好吧,到此為止,算是個很甜蜜的故事,不是嗎?

乾隆年間,一度把男風這事兒當作有傷風化論罪,算是第一次把模模糊糊的男風問題給明確化了,但鄭板橋因為某男寵屁股好看,不捨得治罪打他的屁股。袁枚《子不語》裡公開聊男風故事,士紳官員們還是照舊。

清末民初捧角兒,各地軍閥包佔一些旦角兒的事情,大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霸王別姬》裡程蝶衣被袁四爺佔了便宜的事兒,那時並不鮮見。在老百姓眼裡,這事兒就是傷風敗俗有傷風化。在老北京,「兔兒爺」就是被人看不起,而在達官貴人那裡,這就是玩兒,與娼妓並無區別。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新中國成立後,支持男風的士紳官員們倒下了,孌童鴉片姨太太,就當做舊文化糟粕,斬釘截鐵地粉碎了。加上新中國成立初期,主流思想是以人民大眾視角出發的,於是對這類事兒,認定為傷風敗俗,幾乎是零容忍,連帶對同性戀本身產生了壓制。實際上,從1949年直至2001年,同性戀是被「中國精神病學協會」分類為精神病的。

當然,時代昌明科學進步,到現在,同性戀的概念逐漸被世界明白,了解、寬容與支持的聲音也響亮起來,但這其實,還有別於中國古代的男風。因為如上所述,中國古代諸位男風愛好者,也許並沒有清晰的同性戀概念:他們大多數只是把男性伴侶,那些童子、男寵或男妓,當做妓女的變體而已。

中國古典小說,是同性戀而又顯得比較純粹的,大概只有《儒林外史》裡的杜慎卿。當日他與季葦蕭聊天,季如是說:

「這人生得飄逸風流,確又是個男美,不是像個婦人。我最惱人稱讚美男子,動不動說像個女人,這最可笑。如果要像女人,不如去看女人了。天下原有另一種男美,只是人不知道。」

杜慎卿對這話引為知己。雖然季當時有開玩笑的口吻,卻是中國古代少見的,並不把同性對象當做女人的談論,多多少少,算是對另一種性向的尊重了。

04

最後,講一段最妖治的傳說。

眾所周知,苻堅和王猛,是劉備和諸葛亮之後,又一對魚水之情的君臣。苻堅對王猛的盲目信賴,王猛對苻堅的嘔心瀝血,都是千古傳奇。但這裡,有一組足以讓王猛都忌憚的事兒。

《晉書》載:

初,堅之滅燕,衝姊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後庭。衝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鹹懼為亂,王猛切諫,堅乃出衝。長安又謠曰:「鳳皇鳳皇止阿房。」堅以鳳皇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乃植桐竹數十萬株與阿房城以待之。

苻堅滅燕國時,俘了燕國皇子慕容衝。這位少爺,年少時子鳳皇,極為俊美,十二歲就被苻堅寵幸了。長安人都唱歌了:「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雌,指的是慕容衝的姐姐清河公主。

王猛覺得這事兒大有問題,懇切進諫,苻堅依依不捨,將慕容衝送了阿房城居住。愛唱歌的長安人又說了:「鳳皇鳳皇止阿房。」苻堅太在意慕容衝,覺得鳳凰太尊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吃,於是在阿房城外,種植了數萬棵梧桐與竹子——為一個心愛的人做到這樣,真也是至矣盡矣。世人都曉得苻堅不聽王猛進諫,南下徵伐東晉,投鞭斷流,最後風聲鶴唳,卻很少注意這茬:苻堅對慕容衝的愛,王猛也無法阻斷。

但是,這個故事的結局並不太美好。

慕容衝起兵反苻堅,逼近長安。長安城頭,苻堅看著慕容衝,只能嘆氣:「這小子哪兒出來的,強盛成這樣?!」於是朝慕容衝罵將起來:「你輩群奴,正該去放牧牛羊,幹嗎來送死?」慕容衝答:「奴就奴了,奴就奴罷,我已經厭倦了為奴之苦,要把你取而代之。」

狠話放完了,來軟的了。苻堅派使者,送一領錦袍給慕容衝,稱詔旨說:「古人交戰,使者在中間往來。卿遠來諸事草創,能不勞苦嗎?現贈送一領錦袍,以表明本心。朕對卿的恩分如何?一夜之間,怎會出現這樣的變故!」這是動之以情了,慕容衝回答得還是很強硬:「孤現在心在天下,豈能顧念一領錦袍的小恩惠。如果能知天命,就可以君臣束手,停了交戰,早點把皇帝送出來,自然會寬赦苻式,以酬報舊好。」

他們的命運無比奇異。

公元385年秋天,苻堅被姚萇逼殺,同年慕容衝稱帝。然而不到一年,慕容衝被部下刺殺,他和苻堅這對歡喜冤家,相愛相殺,前後死期,也不過差了一年。阿房城的梧桐與竹子都還在呢。做基友做到先後稱帝,也就這兩位了吧。

相關閱讀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張佳瑋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男風」和搞基是一回事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從來不看明清豔情小說的值班編輯 / 馬馬馬從現存歷史資料和文學作品中看,中國古代的同性風氣主要出現在男性之間。到了明清兩代,男風文化蔚為大觀,成了當時社會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布衣的性或情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為家庭婚姻制度的一種補充。閩地的「契兄弟」、「契父子」習俗,更是將同性關係以「偽血緣」的方式變成了社會常態。不過,中國古代的男風文化,尤其是晚明至清代的同性關係,與其說是「戀愛」,不如說是「狎妓」的變體。大部分情況下,地位高的「攻」和地位低的「受」之間毫無平等可言。
  • 古代盛行男風?女風的興盛也難以想像
    作者:小熊眾所周知,古代是男風十分盛行的時代,從詩經到漢朝的斷袖之癖,對同性戀相當認可,不管是公卿還是百姓,甚至在春秋還有夫妻共同享用一個美貌童僕的例子。從商朝到明清,但凡有點權勢的都非常喜好男風。同性戀在清朝更加泛濫,像鄭板橋在《板橋自敘》中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餘好色,尤喜餘桃口齒,椒風弄兒之戲。」比起被大眾更為寬容的男風,女風就顯得神秘的多。
  • 古代的同性戀是如何找伴侶的?
    沒有手機,沒有朋友圈,沒有陌陌,沒有傑克帝,古代的同性戀是如何找伴侶的?他們會因為通訊手段匱乏而找不到伴侶嗎?他們是不是也像今日的同性戀一樣,大腦中天生一部高靈敏度GAY雷達,擁有在十米開外嗅探出前面的人是否是同性戀的技能?在近代以前,我國的傳統社會對同性戀情保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
  • 紅樓夢唯一的同性戀,不是薛蟠,也不是寶玉,剛喜歡上女人就死了
    中國古代,長期以來一直有著非常濃厚的男男之風。為此,還留下了不少知名典故,比如分桃斷袖。分桃指的是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靈公非常寵愛彌子瑕,連個桃子都要和彌子瑕分著吃。而斷袖指的則是漢朝皇帝漢哀帝和寵臣董賢大被同眠時,因為袖子被董賢壓住了,而哀帝劉欣可能是急著上廁所啥的,想起身又不願意吵醒董賢,於是斷袖而起(古代的袖子是套在衣服上的筒狀部分,是可以直接弄斷的,應該不是百度百科上所說的拿劍割斷。除開分桃斷袖,還有個非常出名的典故——龍陽之好,說的是戰國時期龍陽君得寵於魏安釐王的事。
  • 男同性戀並不是現代才有,《紅樓夢》裡有描寫,鄭板橋都喜好男風
    說起同性戀,大家一定都會想到耽美之類的詞語,而同性戀這種概念並不是只有現代才有的,從很早之前的古代,就開始有了同性戀這一概念,而古代對於同性戀的稱呼有很多,斷袖、龍陽、餘桃、兔兒等,都是古時用來指代男同性戀的詞語,而除了男同性戀,自然也有女同性戀,而古人對於女同性戀也有「磨鏡」、「契若金蘭」、
  • 中國古代同性戀繪畫題材的隱晦表達
    雖然古代中國擁有漫長的、在全世界都比較少見的「寬容」的同性戀環境,但中國古代的同性戀題材繪畫的時間和門類分布極不平衡。直到明末清初才漸入高潮,不但是異性戀題材,同性戀題材也粉墨登場。本文要揭示的是捲軸畫,它們不但數量要少得多,認定上也頗有困難。
  • 從《紅樓夢》盛行男風談古代為何忌諱女同性戀
    《戰國策·魏策》中也記錄了魏王與龍陽君不可描述的男男關係,因而有「龍陽之好」這個詞。所以《紅樓夢》寫到男風問題也就不奇怪了。而且,古代男人玩男人也並不一定就是同性戀,說起來倒像今天的「雙性戀」,在他們看來,只要長得好看,女人跟男人並沒有什麼區別。
  • 古代男風現象!在魏晉南北朝掀起高潮,究竟是何原因?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男風文化曾經有過三個高峰:春秋戰國、漢魏六朝及明清兩代。本文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風為切入點,敘述男風文化的表現及影響。
  • 賈府的學堂為什麼烏煙瘴氣,男風盛行,甚至大打出手?
    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當時盛行的男風。從現存史料、小說來看,中國古代的同性關係主要存在於男男之間。女同性戀自然也有,史料中也有若干記載。如漢武帝時期的皇后陳阿嬌因失寵尋求同性的撫慰,「使女巫著男子衣冠幃帶,與後寢居,相處若夫婦。」「上聞窮治,謂女而男淫」。但整體而言,古代女子交際範圍狹窄,社會上大範圍的同性戀風氣不太可能。
  • 中國男妓史:福建明代男風特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對同性戀所持的態度至多是中性的,也就是不褒不貶,歷史記載中沒有對同性戀進行頌揚。而同性戀關係多以享樂和獵色為特點,從來不對維繫封建社會的家庭倫理構成任何挑戰或威脅。中國的傳統禮教是不利於同性戀的,但中國同性戀靠依附主流婚姻制度而得以生存。"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國古代的同性戀者都要有傳統家庭,轉接香火,男子必須結婚生子,在完成這一任務之後,同性戀的男子好男風就沒有什麼約束了。
  • 古代元旦和春節是一回事嗎?
    古代元旦和春節是一回事嗎按照現在的說法,元旦和春節並不是一回事,但在古書上的元旦就是今天的春節,即農曆新年的通稱。之所以有如此一說,是由於1912年改用現行公曆(格里曆)把格里曆新年稱為元旦」,而把傳統的元旦稱為「春節」了,這是一種移花接木的方法,很容易造成不知真相的人們所誤解,認為古書上的元旦就是現今的格里曆元旦」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此「元旦」非彼「元旦」,古元旦即今天的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的年節,而格里曆元旦(民間俗稱陽曆年)是從西方傳來的,並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同性戀記載
    研究中國的同性戀,不能不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同性戀。研究記載了許多同性戀事跡的悠悠青史,至少可以使人們了解同性戀這一社會現象的長期性和複雜性,了解它的影響深遠、源遠流長。   有些人總認為同性戀是由於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現代社會的一大弊病,但看看歷史,就可以知道,自從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同性戀就史不絕書了。
  • 你知道嗎?性別不是非男即女
    提到性別,很多人第一反應,人不就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嗎?但是現在越來越多數據告訴我們,人並非非男既女,之前臉書的性別選項給出了56種非傳統性別。有人說金星後來和漢斯結婚,那她是不是同性戀呢,其實也不是,因為她心理性別是女性,所以她其實是跨性別異性戀。FTMftm是female to male 的簡稱,即跨性別男性,翻譯過來就是,生理性別是女性但是心理性別是男性。
  • 山東一男男同性戀「染艾」高危 16歲男同被感染
    「在我們今年篩查結果中,10名來接受篩查的男男同性戀中就有1人感染愛滋病毒。」市中區疾控中心艾防科科長李輝說,剛剛查出的一名男男感染者只有16歲。  在英雄山廣場,面對500多名大學生,李輝還進行了一場「廣場公開課」,她告訴志願者們,今年活動主題仍為「行動起來,向『零』愛滋邁進」,但達成這樣的目標仍面臨艱巨的挑戰。
  • 紅樓夢裡酷愛男風的美男子
    《紅樓夢》是典型的偶像劇,裡面的人物無一不是俊男靚女。而且裡面的男人很少有男子漢大丈夫氣,尤其是青年男子大多有些女兒態。許多人有同性戀傾向。下面分析一下有同性戀傾向的男人們。1.馮淵。馮淵是一個小鄉宦之子,自幼父母早亡。他獨自一人守著些薄產過日。
  • 《紅樓夢》裡的兩種同性戀模式
    【編者按】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全景式描繪了封建社會的世間百態,作為在古代一直存在的男風(即同性戀)現象也包含其中。本文通過對《紅樓夢》描寫的兩種男性同性戀模式,即以薛蟠、賈璉為代表的性慾的「本我」模式和以賈寶玉、秦鍾為代表的精神的「柏拉圖」模式的對比分析,向讀者展示了其有關尊嚴覺醒、人文啟蒙的生命情懷。
  • 從聖經看同性戀:同性戀罪源於舊約所多瑪
    在西方文化影響下,華人基督教會陸續開始對同性戀議題的關切,甚至出現同性戀教會與同性戀牧者。在網上,也出現不少同性戀基督徒公開自己身份,現在已經來到歷史的關鍵點,同性戀議題不再是道德與法律上的議題,更是「屬靈上」的議題,若不嚴正看待,將對教會帶來極大影響。
  • 對於同性戀,我們可以改變看他的眼光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哪怕你是男(女)的,他也是男(女)的,你們也不用偷偷摸摸。01「中國沒有同性戀」去年有個轟動的新聞。有個男孩初入職場後,被女上司性騷擾了三個月。他不堪其擾,最終表明了自己是同性戀,但女上司依然不管不顧的堅持對他進行性騷擾。
  • 霸道總裁漢武帝,十全武功乾隆帝,這些歷史人物竟然都是同性戀!
    今天小編給大家聊一聊同性戀,不說當下,小編給你們講講古人的戀愛故事。哈哈哈、、、無論古今中外,在世界歷史名人當中,並不乏同性戀者,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名垂青史,例如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 王兒德,米雷,漢高祖,路易十三世等等。
  • 西方歷史上同性戀黃金時代的隕落與餘暉
    也正是對「男性美」和「知識」的高度崇尚,使得古希臘的文明具有了太陽般的光輝和海洋般的浩博。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同性之間愛的關係僅存在於男性貴族和男性自由民之間。奴隸無權進入到這種關係中來。當時社會存在男童性奴和男妓,為同樣痴迷於男風而無法擁有貴族條件的自由民男子提供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