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刷子到機器人 汽車塗裝技術發展史

2020-12-18 騰訊網

每個人遠遠看到一輛車,第一印象是它的車身顏色。擁有美麗亮澤的車漆是如今汽車製造的基礎標準之一,但在一百多年前,給車身上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靚麗程度也遠不如今天。車漆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呢?本期的好色主義,我將給大家講一講車漆的塗裝技術發展史。

十秒鐘了解全文

1、漆源於中國,工業革命後西方領先;

2、天然基料漆乾燥速度慢,影響造車效率,杜邦發明了乾燥快的硝基漆;

3、噴槍替代刷子,漆膜更加均勻;

4、從醇酸到丙烯酸,追求耐久和多樣性;

5、用漆泡澡的「浸塗」,用磷化和電泳追求漆面質量;

6、為了追求環保,更換水性漆;

7、現在和未來的塗裝技術越來越科幻,甚至將不用漆。

漆的主要作用是抗老化

漆的作用,大部分人的認知是賦予物品絢麗的顏色,但從工業製造的角度來講,顏色其實是次要需求,防鏽抗老化才是主要目的。汽車的車身從早期的鐵木結合,到如今的純金屬白車身,都需要漆來作為保護層。

漆層所要面對的挑戰,有日曬、風沙、雨淋等自然磨損,有刮、擦、碰撞等物理損壞,還有鹽分、動物糞便等侵蝕。在塗裝技術的進化中,慢慢地為車身開發出工藝越來越高效,且越來越耐久漂亮的皮膚,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源自中國的漆

漆的歷史非常久,令人汗顏的是,漆料技術的領先地位在工業革命之前,是屬於中國的。漆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進入戰國時代後,工匠用桐樹種子裡提煉桐油,再加入天然生漆製成混合塗料,不過當時的漆器是貴族的奢侈品。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開始設立官營漆業,油漆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第一部塗料技術著作《髹飾錄》就是明代漆匠黃成編著的。得益於技術發展和內外貿易,漆器在明代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手工業產業體系。

明代最為高精尖的桐油塗料,更是船舶製造業的關鍵。十六世紀西班牙學者門多薩在《大中華帝國史》裡提到:塗有桐油的中國船隻,壽命是歐洲船隻的兩倍。

十八世紀中葉,歐洲終於破解並掌握了桐油塗料技術,歐洲油漆產業逐漸成型。原料桐油除了用於漆,還是其它工業的重要原料,仍然由中國壟斷著,並且成為兩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工業原料,直到20世紀初,北美和南美移栽的桐樹形成規模,這才打破了中國的原料壟斷地位。

解決乾燥慢 不再耗時高達50天

船舶、火車和馬車等交通工具總在戶外使用,在風吹日曬雨淋下自然必須使用油漆,當汽車誕生後,作為交通工具自然也離不開油漆。20世紀初的汽車製造,使用的仍然是亞麻籽油等作為粘合劑的天然基料漆。

即便是開創生產線造車的福特,為了追求製造速度而近乎極端地只使用日本黑漆,因為其乾燥最快,但畢竟還屬於天然基料漆,漆層仍然需要一周多才能幹燥。

20年代,杜邦公司研究出了乾燥快速的硝基漆(又名硝化纖維漆),讓汽車製造商們眉開眼笑,再也不用這麼長周期的車漆施工了。

戰後的杜邦為了消化戰時建立的龐大產能設施,開始轉向以硝化纖維為基礎的非炸藥產品。1921年時,杜邦已經是硝酸鹽電影膠片製造業的領導者。在1921年7月一個炎熱的周五下午,杜邦電影工廠的一名工人在下班前將一桶硝酸鹽棉纖維留在碼頭上。周一早上再打開時卻發現,桶裡已經變成了一種清澈粘稠的液體,這就是後來硝基漆的基礎。

1924年,杜邦開發出DUCO硝基漆,以硝化棉為主要原料,加入合成樹脂、增塑劑、溶劑與稀釋劑調和而成。硝基漆最大的優點就是乾燥快,相比需要一周甚至幾周才能幹燥的天然基料漆,硝基漆只需要2個小時就能幹燥,大大提高了塗裝速度。1924年,通用汽車公司幾乎所有生產線都採用了Duco硝基漆。

硝基漆自然也有缺點,在潮溼環境下噴塗的話,塗膜會容易發白,失去光澤。成型的漆面對於石油基溶劑的抗腐蝕性很差,例如汽油就會損壞漆面,加油時漏出的油氣會加速周圍的漆面老化。

用噴槍淘汰刷子 解決漆層不均勻

漆面的強度和耐久性,除了漆料本身特性之外,塗裝方式也非常重要。噴槍的使用是塗裝技術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噴槍於1923年開始全面進入工業塗裝領域,1924年進入汽車行業。

德維比斯家族由此創立了專注於霧化技術的世界知名品牌DeVilbiss公司。後來艾倫·德維比斯醫生的兒子湯姆·德維比斯讓父親的發明不再局限於醫療領域,他將最初的霧化器改造成了噴槍,用於油漆噴塗。

在工業塗裝領域,刷子迅速被噴槍淘汰。DeVilbiss公司一百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霧化領域,目前已經是工業噴槍和醫療霧化器領域的領導者。

從醇酸到丙烯酸 更耐用更堅固

進入30年代,醇酸樹脂搪瓷塗料出現了,簡稱醇酸搪瓷漆,被引入汽車塗裝工序。車身金屬件噴塗這類塗料後進入烘烤箱烘乾,可以形成一層耐用度非常高的漆膜。與硝基漆相比,醇酸搪瓷漆的塗裝速度更快,僅需2至3步,而硝基漆則需要3至4步。搪瓷塗料不但乾燥速度快,而且耐受汽油等溶劑。

不過醇酸搪瓷的缺點是怕曬,在陽光下漆膜會被加速氧化,顏色很快就會褪色變暗淡,有時這個過程甚至可以在短短幾個月之內。醇酸樹脂雖然有缺點,但並沒有完全被淘汰,仍然是現今塗層技術中重要組成部分。

40年代出現了熱塑性丙烯酸漆,大大提高了漆面的裝飾性和耐久性。1955年,通用汽車公司開始使用新的丙烯酸樹脂塗裝汽車。這種塗料的流變性很獨特,需要以較低的固體含量進行噴塗,因此需要進行多層噴塗。這種看起來是缺點的特性,在當時卻是一種優點,因為它讓塗層中可以加入金屬薄片。丙烯酸清漆噴塗後初始粘度很低,使金屬薄片可以平整下來,形成反光層,隨後粘度快速提高,將金屬薄片固定。於是,金屬漆誕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的歐洲在丙烯酸塗料技術方面突飛猛進。這源於二戰後對歐洲軸心國的限制,在工業製造中限制使用一些化學材料,例如硝化漆所需要的硝化纖維,這種原料可以製造炸藥。

在這種限制下,這些國家的企業開始專注於搪瓷塗料技術,開發出了一種丙烯酸聚氨酯塗料體系。1980年歐洲塗料進入美國時,美國的汽車塗料體系遠不是歐洲的對手。

開始追求漆面品質

二戰後的二十年裡,是車身塗層質量提升的時期。此時在美國,汽車除了交通工具,還擁有提高社會地位的屬性,因此車主希望自己的車看起來更加高檔,這就需要車漆看起來更具光澤,色彩更加靚麗。

1947年開始,車企開始在噴塗前對金屬表面進行磷化處理,以此來提高漆層的附著力和耐腐蝕性。底漆也從噴塗更改為浸塗式,也就是把車身件浸入漆料池中,這樣更加均勻,塗裝也更全面,保證空腔等難以觸及的位置也能塗裝。

50年代,車企發現雖然使用浸塗法,但在之後的工序中,一部分的油漆還是會被溶劑洗掉,降低防鏽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57年,福特聯合PPG在喬治·布魯爾博士(George Brewer)的帶領下,開發出了現在普遍使用的電泳塗裝法。

隨後福特公司在196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陽極電泳塗裝車間。不過最初的技術存在缺陷,PPG公司在1973年推出了更優秀的陰極電泳塗裝系統以及相應的塗料。

漆面要持久靚麗 減少汙染換水性漆

70年代中後期,石油危機帶來的節能環保意識對塗料行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進入80年代,各國頒布了新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法規,這使得VOC含量高和耐久性較弱的丙烯酸漆塗料無法被市場接受。另外,消費者也希望車身漆面效果至少保持5年,這就需要解決漆面的耐用性。

有了透明漆層作為保護層後,內部的色漆就不需要以前那麼厚,只需要極其薄的一層起到裝飾作用即可。漆層中還加了紫外線吸收劑,保護透明層和底漆中的顏料,大幅提高底漆和色漆的壽命。

該塗裝技術在初期的成本較高,一般只用在高檔車型上。同時,透明漆層的耐久性也比較差,很快就會剝落,需要重新噴塗。不過在之後的十年裡,汽車行業和塗料行業通過努力改進塗料技術,不但降低了成本,還開發了更新的表面處理劑,大幅提高了透明層的壽命。

越來越神奇的塗裝技術

時至今日,塗裝技術越來越科幻。我們時常能看到一些奇葩的車身塗裝,例如絢麗的漸變車身,這已經是人工噴塗完全達不到的工藝水平。例如2019年廣州車展國內亮相的寶馬X6特別版,外觀採用特別的Vantablack VBx2塗層,號稱是全世界最黑的黑色,可吸收超過99%的可見光。

更未來的塗裝主流發展趨勢,業界有部分人認為免塗裝技術。這項技術其實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日常到的家電外殼其實就已經使用了免噴塗技術,外殼在注塑過程中就添加相應顏色的納米級金屬粉末,直接形成顏色絢麗、金屬質感的外殼,根本不再需要噴漆,極大地降低了噴塗所產生的的汙染。汽車上自然也有廣泛使用,例如飾條、格柵、後視鏡外殼等。

在金屬領域也是類似原理,也就是說,未來使用了免噴塗的金屬材料在出廠時就已經擁有保護層甚至顏色層。這項技術目前在航天及軍事領域有所使用,但距離民用還很遠,也無法做到提供多變的顏色。

總結

從刷子到噴槍再到機器人,從天然植物漆到高科技化合漆,從追求效率到追求品質再到追求環保健康,汽車工業對於塗裝技術的追求一直沒有停下來,科技程度越來越高。過去拿著刷子,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的油漆工們不會想到,今天的車漆已經如此先進,而且仍在發展。未來,將是更加環保、智能和高效的時代。

來源:汽車之家 衛江鵬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HE

END

相關焦點

  • 塗裝機器人!仿生馬桶塗層!這些黑科技你見過沒?
    阿克蘇諾貝爾——塗裝機器人 阿克蘇諾貝爾日前與法國早期創業公司Les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開發一種能夠在室內牆壁上工作的塗裝機器人。該技術將幫助塗裝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時使工作環境更安全。
  • 吉林: 汽車維修業表面塗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吉林發布《 汽車維修業表面塗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汽車維修業表面塗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指南1範圍本標準提供了汽車維修業表面塗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的指導,給出了治理技術的技術比較和經濟比較的有關信息。
  • 秉承「匠心」追求卓越 全國重點網媒走進昌河汽車洪源工廠
    上百億投入 打造一流現代化汽車製造基地昌河汽車洪源工廠坐落於江西景德鎮,建設項目總投資高達140億元,佔地面積達到7.4萬平米。步入廠區,劃分嚴格的道路連接著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車間。現代汽車工業的設計語言俯拾皆是,彰顯了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文化氛圍。
  • 機器人噴塗已實現工業噴塗噴槍自動化
    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象,大多數的汽車生產企業都在尋找出路,如何讓汽車的油漆噴塗高效的同時又能夠保證員工的安全問題,成了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高科技自動化塗裝生產設備,比如泰達機器人業表面處理和流體控制領域整體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解放了塗裝工人的雙手,其環保、高效、快捷、安全的生產方式將給企業產品帶來質的飛越。
  •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裝備製造業塗裝產業卓越企業、卓越人物獎項...
    軍工)等裝備製造業公司的生產(製造)副總、技術副總、塗裝工藝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採購主管等代表參加了此次盛會。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塗裝產業卓越企業」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汽車工業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平原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蘭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邁赫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泰達機器人有限公司
  • 由「機器人」到「人機器」人工智慧發展史
    那智慧機器人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又有幾個重要時期?同樣帶著以上的的疑問,讓我們來看看長達半個世紀的人工智慧發展史。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後30年智慧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50年代早期人們才注意到人類智能與機器之間的聯繫    人工智慧學科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由於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人們開始了具有真正意義的人工智慧的研究。
  • 塗裝生產線的「上下五千年」
    在我國塗裝生產線的發展趨勢經歷了由手工製作到生產流水線、到自動化生產線的發展趨勢全過程。在我國的噴漆工藝能夠 簡易梳理為;前解決→噴漆→乾燥或幹固→三廢解決。在我國的噴塗工業生產真實始於50年代前蘇聯技術性的引入以後。
  • 從機械傳動到人工智慧,來回顧一下「機器人」 的發展史?
    同樣在1928年,日本 生物學家Makoto Nishimura研發出了本土的第一個機器人Gakutensoku。現代自主型機器人研究現代型機器人的研究發展從20世紀中期開始。當時由於計算機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及原子能的開發需求,能夠投入生產的工業機器人應運而生。其
  • 塗裝噴漆室有機廢氣VOC治理技術研究
    近兩年,汽車整車廠周圍的居民投訴量與日俱增,國家出臺了新環保法、大氣保護法等,部分地區地方標準相繼出臺,環境保護已然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的新高度。為支撐國家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某司作為環保急先鋒,立即著手對汽車整車塗裝車間有機廢氣VOC 進行治理。有機汙染物種類繁多,特性各異,因此相應採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冷凝法、吸收法、燃燒法、催化法、吸附法等。
  • 《中國機器人》書寫行業發展史
    《中國機器人》書寫行業發展史 發表時間:2017-06-26   來源:人民日報   由遼寧出版集團、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首部記錄中國機器人研發歷程的長篇報告文學
  • 工業機器人噴塗集成應用簡析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曾於1987年對工業機器人給出了定義「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具有自動控制的操作和移動功能,能夠完成各種作業的可編程操作機」,ISO8373對工業機器人作出了更具體的解釋「機器人具備自動控制及可再編程、多用途功能,機器人操作機具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可編程軸,在工業自動化應用中,機器人的底座可固定也可移動」。
  • 2020年度中國塗裝生產線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瓊花人」以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施工工藝、及時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國內外眾多企業信任,我們的典型用戶有:日本五洲大氣社、日本山葉集團、韓國現代集團、香港亞美集團、泰國四環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鮑爾公司、青島海爾集團、廣東科龍電器集團、重慶宗申集團、一汽集團奔馳公司、湖北三江雷諾汽車公司、鐵道部機車總公司、重慶江南汽車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南京金城集團、江淮動力公司、北京福田汽車.....
  • 為什麼汽車噴點漆這麼貴?你要先知道汽車塗裝有多複雜!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塗裝工藝流程塗裝流程:前處理→底塗(C)→烘乾(B)→底塗打磨→密封膠→密封膠烘爐→中塗(C)→烘乾(B)→中塗打磨→噴塗色漆(C)→噴塗清漆(C)→烘乾(B)→檢查→結束(有問題就進行翻修)。
  • 4月車用塗料與塗裝產業聯動論壇實錄
    「十二五」期間,中國汽車年產量將達到2500萬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輛;截至到2014年,工程機械總保有量達650萬臺,城市軌道交通「十二五」建設規模為2500 km,總投資為1.2萬億元。
  • FMC China 2014攜手崑山環保局力推塗裝水性化發展
    活動上介紹了塗裝生產線改造的技術條件、水性塗料的技術應用、資金投入、成功應用案例分析,另外安排了沙龍討論、現場參觀等。本次活動得到崑山環保局的大力支持,副局長範興榮在講話中提到:崑山油漆噴塗企業甚多,涉及電子產品外殼油漆噴塗、家具行業、汽車輪轂噴漆、自行車噴塗等行業,用漆量大,環保處理難度大、處理成本高。
  • 來看看綠色塗裝的汽車吧
    作為一個汽車編輯,我當然忍不住去看看有哪些車型會提供綠色的塗裝,這一查不要緊,感覺綠色塗裝的潮流在汽車界也悄悄的流行著。提到汽車的綠色塗裝,最先讓我想起來的有兩種:一種是義大利式的鮮豔和騷氣——當年蘭博基尼蓋拉多最漂亮的就是蘋果綠色配色,和這款車的搭配可謂是一絕。
  •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遠程操作員設計的最初工作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初期的放射性物質。在典型的實施方式中,人在一個位置移動機械手臂和手,並且這些運動被操縱器在另一位置複製。工業機器人技術可以看作是數控技術和遠程操作員技術的結合。數控技術提供了可編程工業機器的概念,而遠程操作員技術為機械臂的概念做出了貢獻,以完成有用的工作。
  • 2020年全球噴塗加工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噴塗機器人...
    世界油漆塗料工業協會2019年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塗料市場銷售額為1728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建築行業、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所導致的。其中亞太地區為全球主要的塗料消費市場,其佔比達57%。同時,在歐洲和北美的市場份額下降到36%。按區域來看,美國上榜企業5家,日本2家,荷蘭、德國、印度各1家。
  • 華山論劍|「機器人」抓生產、「神車」保健康,長安汽車科技抗疫超...
    經過了將近20年加速的、幾何級的發展後,在又一個十年開始之際,諸多先進技術加入到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之中,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3D列印……與病毒博弈的過程,如同一場對過去的總結與升華,人類的智慧被激發到了頂點。汽車行業也不例外,尤其是起步較晚的自主品牌。
  • 大眾聯合機器人巨頭庫卡 研究電動汽車機器人服務
    [摘要]大眾集團與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上周五發表聲明稱,雙方將擴大合作,並為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新型機器人系統,以更好的服務廣大用戶。據汽車新聞網站autonews報導,大眾集團與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上周五發表聲明稱,雙方將擴大合作,並為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新型機器人系統,以更好的服務廣大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