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那些處在人生迷茫中的朋友,建議你們沉下心來,好好看完這兩本書,看看這兩個得道的高僧,是怎麼做人處事的,相信你們對人生會有一個真正的領悟。)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自知所去不遠,安排完後事,靜等佛祖召喚。
那侍者將他扶到椅子上朝著西方坐下。印光大師微笑而坐,弟子提醒說:「侍者師父,還沒有坐端正。」大師連忙挺直了身子端身正坐,雙掌合什大聲念佛。侍者不敢遲延,趕緊報告妙真大和尚。
妙真聞訊趕來,含淚問候說:「師父,您感覺如何?弟子這就去……」
「不必了!蒙佛接引,正是印光徹底脫離紅塵,帶業往生淨土的機會,豈可貪戀紅塵?」
印光大師明白他的心意,必定是再去叫寺院僧醫昌明法師前來開藥方,當下果斷地拒絕了他,然後語重心長地囑咐說:「你如今只為住持和尚,要殫精竭慮維持靈巖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
「弟子領命,謹遵師父……教誨!」妙真連忙下跪,叩請師父開示指點。
印光大師閉目不語,只見嘴唇輕輕口翕動,讓人明白這是在念佛不止。妙真明白師父對他的最後遺言,頓時哽咽失聲,衝著身邊的侍者揮揮手。那侍者很機靈,立刻領悟了住持和尚的無言指示,趕緊轉身出去,叩開了各個僧房的師兄弟房門,告訴他們師父就要西去了,趕快過來念佛給老師父送行。
一聽印光大師就要西去了,那些僧眾儘管心裡早有思想準備,還是禁不住淚如泉湧,爭相趕赴印光大師的關房前面,也不等住持和尚吩咐,齊刷刷跪倒在地,大聲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舍利子……如是往生……觀天下蒼生……」
在一片悠揚肅穆的念佛聲中,寺院僧眾個個淚眼朦朧,眼前的椅子似乎變成一尊蓮座,他們的師父面目慈祥端坐在蓮座之上。妙真身為住持和尚心思縝密,他強忍悲傷,目不轉睛注視著師父的嘴唇。當他察覺師父的嘴唇似乎停止了細微的口翕動,即意識到師父很可能已經停止了呼吸,輕輕伸出手指一探,果然感覺不到了呼吸,忍不住放聲悲號:「師父……往生了!」
一聽印光大師涅槃,靈巖山寺的僧眾頓時沉入了深深的悲痛。妙真強忍哀傷,請寺院所有執事會同真達等人商量有關治喪事宜。真達說:「師父乃海內淨土泰鬥,皈依弟子數十萬遍布國內外,今日涅槃成佛,必須公告天下,讓遠近四方緇素前來瞻拜,然後再議定荼毗日期。」
真達的建議,立刻得到一致贊同。德森法師為人穩重,向來被印光大師委以弘化社出版流通經書文鈔的重任。他想起師父生前曾經交待過,這決議似乎違背了師父的意願,不得不硬著頭皮提醒說:
「師父涅槃成佛,弟子深感悲傷。然而,師父生前曾來信交代:『光大約不久了,故將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決不與現在僧同,瞎張羅,送訃文、開弔、求題跋,斂些大糞在頭上為榮。』師父此言,大約諸位師兄也曾有所耳聞。故此德森鬥膽,懇請三思而行,以免違背師父生前遺願。」
德森法師的話,讓真達他們不得不躊躇斟酌。以印光大師在全國佛教界的崇高地位,給他老人家風風光光治喪,絕不會有人表示反對。然而,印光大師生平嚴於律己崇尚節儉,這是天下共知的;而且,師父嚴詞拒絕為他舉行八十祝壽,至今還在大家心裡留下深刻印象,他們都曾聽到師父多次坦然陳述過死後喪事的安排。面對師父遺體,他們自然不敢違背,卻也不忍心草率褻瀆,於是商量兩全其美的辦法:及時在佛堂安排靈堂安排法事,將師父涅槃的消息公告天下,決不搞任何儀式,只接受四方緇素的瞻拜,然後擇日舉行荼毗。
第二天,蘇州、上海的報紙上刊登出印光法師逝世的消息,那些皈依弟子奔走相告:「印光大師涅槃往生啦!」爭相在家裡擺設香案祭奠,有的還是親自前往靈巖山寺祭拜。
一時之間,遠近四方前來祭拜印光大師的寺院代表,還有大師收錄的皈依弟子紛紛前往靈巖山寺,道路為之堵塞。由於日寇節節進犯,大半個中國戰火連天,許多遠方的寺院僧人居士不能前來,印光大師的佛教摯友圓瑛法師、太虛法師、弘一法師、虛雲法師,乃至大師最親近的高鶴年居士他們都不能通過日寇的封鎖線前來蘇州,只能發來唁電錶示哀悼,在他們各自的所在地設立靈堂進行祭拜,其規模宏大。(欲知印光大師在荼毗的時候,會出現什麼奇蹟,請看下一節)
(現有我師父靈悟法師所著的《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紙質版,想求請收藏的朋友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