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狂魔」乾隆,為何我們很少讀過他的詩

2020-12-18 霖玥的歷史解讀
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

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是中國歷史作詩產量最高的人 ,他的一生共寫了四萬三千多首詩。可以說非常多了,被稱為「寫詩狂魔」。可是他的產量雖高,我們所知道的、經典的詩,卻幾乎沒有。這是為什麼?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詩的質量不好、精品少。從古至今能夠留下的、為我們所學習的詩詞,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詩文精美,含義深刻,韻味悠長。無論他們或豪放、或婉約……。而乾隆的詩,先讓我們欣賞算是萬首詩中,比較押韻的一首。「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這首詩看似簡單,其實細讀之下很是雅靜。尤其是「飛入蘆花看不見」是全詩的點睛之句,如果沒有這一句,前面幾句就很平淡無奇了。

這一句確是乾隆的臣子所作的,當時乾隆帝看到了美麗雪景,心情甚佳,不由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於是開始作詩,「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這時候突然卡住了,大臣們都知道皇上又詞窮了。都在想後面怎麼接下去,既不搶皇帝的風頭,又提高整首詩的水平。這時沈德潛接著說「飛入蘆花都不見」,一下子提高了整首詩的質量,簡單而又不失雅趣。這首詩也被選進小學語文課本中。可以看出如果沒有沈德潛補的最後一句,那麼乾隆作的詩就很普通了。還有很多類似的事,好像乾隆作不下去時。總是有身邊的臣子幫忙作下去,而且往往是點睛之句。

其二是乾隆是個很自戀的人,他的很多詩都被他收藏起來了。收錄在圓明園裡,最後,八國聯軍的兩場大火,把這些詩集燒毀了。

乾隆皇帝很愛作詩,也很愛收集名作

其三乾隆的詩內容很廣泛,其實很空泛。他的詩好像是是寫日記一樣,今天看見什麼就寫什麼,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很少有深意的詩。

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

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黃瓜》

小兒五歲會騎駝,乳餅為糧樂則那。

忽落輕莎翻得意,揶揄學父舞天魔。

——《過蒙古諸部落》

其三乾隆皇帝濫用虛詞,詞藻過於華麗。關於乾隆的詩,錢鍾書評價道:清高宗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兼酸與腐,極以文為詩之醜態者,為清高宗之六集。虛詞不能單獨成句,具有抽象性;但是若是用好了,能更好的修飾詩詞,具有錦上添花之效。乾隆則是過於修飾,言語拖沓,以至於其詩內容淺顯,有點俗氣。

蓋章狂魔乾隆

乾隆早年的詩,其實不錯的,不過產量比較少。晚年,寫的詩很多,有時一天13首。不過產量雖高,但質量不好。於是,這些詩留傳下來的很少。

相關焦點

  • 寫詩狂魔乾隆:寫了很多詩卻不像個詩人的「妙人」
    說起乾隆皇帝,避不開的一件事就是他的詩,乾隆皇帝他老人家有個有趣的世界第一:世界上寫詩最多的人。他一輩子作詩 41863 首,而《全唐詩》 2200 多位詩人合力,一共才 48000 餘首。好吧,寫詩狂魔實錘了。
  • 乾隆寫了四萬多首詩,為何網民知之甚少:哪是寫詩,完全是垃圾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把唐代所有詩人寫的詩加起來不到5萬首。如果我們把所有古代詩人一生寫詩的數量排行,一個乾隆皇帝就能幹掉所有對手。乾隆活了89歲,平均每年寫400多首歌。清人趙翼在《露簷雜記》一書中,記錄了乾隆詩詞的趣事。乾隆上過一次廁所,閒暇時寫了四首詩。用今天的話來說,乾隆是寫詩的「真愛」。
  • 詩歌狂魔乾隆帝,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但詩的質量一言難盡
    要說古代寫詩最多的人是誰?好多研究詩詞的人恐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陸遊。陸遊,一生共寫過9000多首詩,但古代寫詩最多的並不是陸遊,而是我們親愛的乾隆帝,據說他的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要知道整個《全唐詩》也就4萬來首,而且這4萬來首是2000多個詩人寫的。
  • 乾隆寫詩4萬首,卻無一首流傳!乾隆為何要寫這麼多詩?
    乾隆活了89歲,如果刨去9年的童年時間,那麼算寫詩80年的話,即29200天。一生寫詩4萬首,平均每天就要作詩1.37首。需要注意的是,乾隆還要泡妞、治政、旅遊等,可謂日理萬機,能寫出這麼多詩,絕對是勞模。然而,這裡卻有一個很諷刺的話題,即:乾隆寫詩4萬首,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
  • 文盲皇帝隨口吟的兩首詩成千古絕唱,而乾隆4萬多首沒一句比得過
    而且他們的才能,我們根本想像不到。有些皇帝非常喜歡寫詩,我們熟知的乾隆皇帝,就是一個非常喜歡寫詩的人。他的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麼用,他的詩作中,很少有精華部分,值得人們閱讀傳閱的。不說比起唐宋八大家,就是隨便一個沒怎麼讀過書的人,他的詩都遠超乾隆皇帝。
  • 乾隆每天都在寫詩,為何卻被吐槽附庸風雅,搞笑之作?
    史上寫詩最多的人,不是陸遊,也不是楊萬裡,更不是李白杜甫,而是聞所未聞的乾隆皇帝。我們都知道詩詞除了文人墨客喜歡之外,還備受統治者推崇,尤其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對詩詞更是痴迷至極。乾隆皇帝一生寫詩43630首詩,按乾隆活了88年來算,平均每天寫1.3首詩,這是什麼概念?整部《全唐詩》收入了2200多位詩人的詩,也才48000多首。
  • 誰說皇帝寫的詩大都能流芳千古,作為一代明君,我乾隆表示不服!
    說起乾隆,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代明君,又有多少人知道乾隆皇帝寫的詩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們乾隆皇帝也自詡是一個大才子,想寫詩來流傳千古呢,其實不知道也不奇怪,因為這個自詡大才子、寫詩四萬多首的人也沒有多少詩流傳下來啊。
  • 乾隆一生寫詩40000多首,在文學史上卻沒有一席之地
    網友吐槽乾隆的詩是打油詩。乾隆一生作詩4萬多首不如康熙12個字:「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不錯了,人家寫了4萬多首詩,沒有一首要你們背誦的。乾隆一生作詩4.5萬餘首,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寫詩保存下來最多的人。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僅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代人很少聽過
    當然這話不是指唐朝之後無好詩,而是說後來人想學作詩,必須先讀唐詩。李白的詩現存1000多首,《蜀道難》、《將進酒》《俠客行》都是經典名篇。 按道理說,李白的詩藝術價值應該相差不大。但李白曾經寫過一首特殊的四言詩,這首詩超越了其他任何的李白作品,被稱為「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為什麼呢?因為這首四言詩是唯一一首以李白書法真跡形式保存下來的,至於詩的內容,現代人很少聽過。
  • 乾隆一生寫詩4萬首,如何評價他的水平?網友:一言難盡
    當年看《還珠格格》時,其中就有個經典情節:乾隆要求小燕子背詩,小燕子背不出,紫薇急忙打圓場,當眾背了一首乾隆的「御詩」,乾隆驚喜不已,龍心大悅,然後放過了小燕子。那首御詩的名字,叫《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有沒有覺得這句很熟悉?唐朝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尾句是這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寫詩與讀詩
    寫詩與讀詩,必須是兩顆相通的詩心,才能碰撞出相鳴的火花。 就像唱歌與聽歌,你對著一個聾子唱,那肯定是白費聲情。 就像你彈古琴雅調,對著一頭牛彈,那註定是白費功夫。 就像金屬與木頭,你拿著鐵器敲在木塊上,肯定敲不出清脆的叮噹聲。
  • 乾隆皇帝寫詩數量驚人,原來皇帝也請了槍手,這些詩不都是他寫的
    今天我們進來談談乾隆皇帝,一個喜愛作詩的皇帝。乾隆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他在還沒登基之前就已經在眾多皇子比較突出,他上任之後更是使的國家吏治清明、維護國家統一等,當中他還修繕了前朝沒有完成的一些皇家園林,還修建了多處皇家園林。乾隆不管幹什麼事,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追求規模,好大喜功。
  • 大文青乾隆皇帝 寫詩四萬首 為何被流氓 和尚秒殺
    紀曉嵐出恭一次,乾隆帝作詩四首。某乎上有人如此調侃愛新覺羅·弘曆。確實,乾隆皇帝寫詩,那叫一個快,人生八十九年,寫詩四萬餘首。平均每年近四百五十首,每天一首多……李白鬥酒詩百篇,太白大才子比起他,就速度來講,連提鞋都不配。
  • 讀詩與寫詩的最好技巧
    我要講的內容分五個部分:第一,為什麼要學習詩歌;第二,什麼是詩;第三,詩有什麼特點;第四,如何讀詩。第五,如何寫詩。    先談第一個問題:為何要學詩。    現在,我先進行一個簡單的調查,喜歡詩歌的同學請舉手?(略)    那麼,現在想去火星的同學講舉手?(略)    兩個結果當然不同,去火星的人遠比寫詩的人多。
  •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和寫詩?
    我講述上面這個小例子是為了提醒大家,有多少詩人,就有多少寫詩的理由。很多詩人並不知道,或者無法清楚地表達出,究竟是什麼指引他們走向詩歌,並從一首詩歌走向更多。還有一些人不確定他們是不是應該試著接觸一下詩歌,詩是否值得他們冒這個險。歸根結蒂,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我們為什麼以及怎樣進入詩的國度。
  • 讀了乾隆「古題詠絕唱」和詩,終於明白為啥他的40000首會白寫了
    《珊瑚鉤詩話》寫道,「金陵鳳凰臺,古題詠唯謫仙為絕唱。」「絕唱」到什麼程度呢?後人的鳳凰臺詩,脫不去李白的影子,「鳳去臺空」、「三山二水」,幾乎成為詩中的標配。甚至有的詩人索性不詠鳳凰臺,而詠「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也有詩人用李白的韻,和李白的詩。乾隆也不甘寂寞,依韻和詩。
  • 古代寫詩最多的乾隆,但寫詩第二多的是誰 專家:乾隆沒法和他比
    他想出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我寫詩沒你好,但我可以從數量上超過你,這個人就是乾隆。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出生,於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他在位期間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還進行《四庫全書》的編撰等。
  • 乾隆一生做了幾萬首詩,為何只有一首選入小學教材?
    乾隆帝更是對吟詩作賦喜愛有加,據史記載,乾隆一生一共寫了四萬多首詩,要知道,乾隆一共活了89歲,折合成天數32000多天,除去童年的成長時間,能用來寫詩的時間不會超過30000天,按4萬首詩來算,平均每天寫詩要一首多。乾隆曾經自嘲地說了14個字:五集篇成四萬奇,自嫌點筆過多詞。可見乾隆對自己寫了這麼多首詩而感到無比的自傲,只是他不知道他的詩後人到底覺得他的詩有多爛。
  • 詩詞大會導師為何很少寫詩?其實康震酈波都愛寫,但作品老被群嘲
    但是關於詩詞大會,其實觀眾一直有一個靈魂拷問:「詩詞大會的導師們為何很少寫詩」?這個問題,貼吧上很多人問。 蒙曼、酈波、康震、王立群、楊雨幾位導師,都是古詩詞品鑑方面的高手,其中有好幾位還出過賞析類的圖書。但在節目中,不管是開場白還是結束語,大家幾乎都很默契地用古代詩作,很少用自己的詩。當然,酈波曾用過幾次,次數也不多。
  • 清朝的乾隆皇帝,為何愛給書畫名作題字蓋章?還被人稱為蓋章狂魔
    引言我們提起乾隆皇帝,大概會想到他是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皇帝,並且人稱「蓋章狂魔」,因為他有1000方印章,經常在收藏的名家書畫上蓋章,關鍵是有些印的章大的竟猶如碗大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共28個字,這位爺在上面寫了上萬字的感想,還在上面印了很多章,可以想見為何後人咬牙切齒的稱他為「蓋章狂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