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的小說在當代眾多作家中屬於一流,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可以說是無與倫比,可能有人會不服氣,認為筆者是在吹噓他,其實只要認真去讀他的作品會發現,他的小說不僅僅只是寫了一個單純的故事,更多的還是對於現實的思考,完整地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對於一位小說家來說,那就應該要有這樣的擔當,同時也是最能夠體現出小說的價值,如果小說只是一個單純的故事,也就會失去小說存在的意義,還不如去讀《故事會》。
我非常喜歡賈平凹先生的小說,特別是他早年間的中短小說,每一部都達到了出神入化境界,寫得活靈活現,例如《天狗》、《五魁》、《黑氏》、《雞窩窪人家》、《美穴地》等等,那都是可以傳世的名篇,那時讀得如痴如醉;儘管他後來的長篇小說顯得有些才氣不足,但是依舊還是為讀者貢獻了《浮躁》、《廢都》、《高興》等等,這種高水準的作品。
賈平凹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作家,不僅小說寫得好,另外散文更是超越的小說,讓他達到了另一個高度,其實散文是最難寫,賈平凹的散文很有靈氣,寫得也是活靈活現,這也正是他最為令人敬佩的一個地方,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讓人拍案叫絕。
其實除了小說和散文之外,賈平凹還寫過很多的詩歌,他早年還在讀大學時就開始創作詩歌,儘管他的詩歌名氣並不大,那完全是由於被小說和散文的光芒給掩蓋了,雖然很多網友認為賈平凹的詩歌水平一般,並不值得一讀,但是其中有一些經典之作,還是寫得很有韻味,譬如這首《鎖》,那就寫得難得的佳作。
城市裡人最多多一百個人也不見多家家門上都有鎖鎖了君子深山裡人最少少一個人就分外少門都是樹枝編的栓門的是一個竹棍深山裡沒有鐵鎖城市裡沒有秤錘
這首詩以一種風趣幽默的口吻描寫出了生活的本真,一把鎖只是一種形式,不能夠鎖住小人,只能鎖君子。所以看似在寫一把鎖,但更多的還是描寫了人們內心真實的世界,只有君子才會尊重一把鎖,對於那些小人來說,他們是不會理解,這麼一首看似不起眼的詩,但透出了的是人性,這也正是賈平凹作品最重要的一處特徵,只有像他那種大家才能夠寫出如此有趣的作品。
如果用賈平凹的小說和散文來做比較的話,這首詩的確不算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網友會認為他的詩歌水平一般,我不喜歡這種吹毛求疵的評論,畢竟他是小說家,不擅長寫詩,而他的小說在當代是無人能及,讀他的小說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就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也是最傳統的文人,不像現在的一些小說家,創作出來的作品那就是翻譯體,完全是在模仿西方,賈平凹不一樣,他繼承了明清小說的表現手法,同時又不斷創新,這才是當代小說家應該有的創作的精神。
小說是一段故事沒錯,但也是人生,賈平凹的在這兩者之間拿捏的恰到好處,每一部小說都與眾不同,孜孜不倦地描寫鄉村的變遷,把那裡的故事帶進了文學,寫了無數的農村的故事,但是從來沒有重複過主題,這一點也是極為難得,很多人可能有才華,但是寫多了也會缺少才氣,可是賈平凹沒有了,寫了一部又一部,這也是我最欣賞的一個地方,而他的詩歌,其實也是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