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的國畫為何級別最高?史學家:只因他是打破筆墨束縛第一人

2020-12-07 小雅娛樂秀

傅抱石的國畫為何級別最高?史學家:只因他是打破筆墨束縛第一人

傅抱石的國畫級別有多高?有史學家研究傅抱石的筆墨後表示,他已經達到了最高級別,是當之無愧的國畫大師!中國國畫大師眾多,為何專家偏偏對傅抱石情有獨鍾,追捧他為國畫最高級別?這就要從傅抱石的藝術經歷開始說起,傅抱石曾經在日本留學過,回國後致力於中國畫教育事業,他把中國的筆墨結合日本畫進行了創新,最後開創了一個新的國畫風尚,而且他是打破筆墨束縛第一人!時至今日還有人在學習傅抱石的國畫,但是卻很難超越。

傅抱石是憑藉什麼打破了筆墨束縛的要知道齊白石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如果說齊白石的國畫是清新靈動,那麼傅抱石的就是豪放雄健,是完全截然不同的畫風。傅抱石僅僅靠著亂筆散鋒就成就了一個傳奇,而最初的時候不過是一次巧合罷了。傅抱石學習山水畫的時候也是按部就班的跟著前人臨摹,章法規整,結構嚴謹。但是偶然的一次他試著不考慮那些東西,而是跟著心去描繪,竟然無意中頓悟了繪畫的真諦,好的作品從來都是隨心而動的!

後來傅抱石試著用沒骨畫法畫山水,更是自創了「抱石皴」,使得中國山水面貌煥然一新!其中的「散鋒筆法」更是山水畫的精髓技法,他充分的把毛筆的潛能給開發了出來。傅抱石表示自己畫畫的時候會把毛筆故意往下壓,然後塑造出「散筆開花」的效果,其實仔細考究起來自己的技法十分的拙劣,但是卻恰恰把筆墨發揮到了極致,而出來的繪畫風格也就不同凡響了!

這次的認識絕對是一個質的飛躍,也開啟了傅抱石創新國畫的端緒。傅抱石為了更加真切的感受山水的氣息,選擇了進入四川,四川山勢集雄壯秀麗於一體,是一個極好的寫生之地,他潛心描繪多年,把自己對於蜀地山水的感受融入了進去,因此他的山水畫是帶有情感的。在中國畫中最重要的兩件要素就是「墨」和「線」,而把墨與線結合在一起的就是畫法,但是傅抱石改變了這一點。

在傅抱石的畫中最常見的就是「風雨山水」的樣式,這就是用「散鋒筆法」塑造而成的。藝術家總是會來上一些小酒,而傅抱石也是如此,他抽菸喝酒,尤其是在畫畫的時候比較常見,處於思考中的他需要這兩樣東西來激發自己的靈感。他以酒氣入畫,一種類似於潑墨實則掃墨的筆法迅速的呈現在紙面上,他的創作激情通過那一個個凌亂但是美感的筆觸體現了出來。

本文為小雅帶你趣讀文化原創,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著名出處,謝謝!

更多精彩內容:

農村大媽畫畫被專家質疑:沒靈氣!後來竟與油畫大師作品不相上下

手撕範冰冰後,崔永元曬出書法作品,網友看後紛紛稱讚:真性情!

黃賓虹的山水畫入不了範曾的眼?而且他自稱在中國國畫界是第一人

相關焦點

  • 畫中酒仙——傅抱石,筆墨之趣味與畫外之風骨
    他是近現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藝術人物,尤其在人物與山水上極具心得體會,其筆下的魏晉古風人物頗具畫外之風骨,又顯筆墨之趣味。而在山水畫上面,後人更是用他的名字去命名「抱石皴」。那麼傅抱石從石濤的畫面中跟他的性情找到了某種契合點,所以他從石濤的畫中感知到了一些東西,以此為依據,或者以此為出發點將自己原本的「條框」給打破,從而得到了新的突破。《麗人行》,此乃聲色靈肉之交響。
  • 傅抱石《雨花臺頌》拍出單幅國畫新高(圖)
    近日,中國國畫大師傅抱石個人作品中最大的《雨花臺頌》,在2006年北京嘉信藝術品拍賣會上以4620萬元成交(包含10%的買家佣金,下同),創下單幅國畫拍賣最高紀錄。這無疑像一道驚雷打破了沉寂的國畫市場。值得回味的是,10年前傅抱石的《麗人行》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以1078萬元成交,創造了當時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最高價,並帶動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蓬勃發展。十年一輪迴,傅抱石畫作無疑將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動機」。  現代中國畫壇上有三位代表人物,即徐悲鴻、齊白石和傅抱石。
  • 傅抱石的紅色路
    但題材上突破卻為他獲得了新生,也顯示了傅抱石的過人之處。他的作品開毛澤東詩意畫創作的先河,使之後來成為「紅色山水畫」的一個重要方面。筆者無法考證國家當時為何會選擇傅抱石作為文化使者出訪東歐,但之前國畫大師齊白石、徐悲鴻相繼謝世,張大千又移居海外,中國畫壇處於改革創新且人才青黃不接的特殊時期,政治及意識形態也迫切需要湧現出一批領軍人物和國畫旗手。
  • 傅抱石: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周總理審閱,毛主席親自提名
    但是傅抱石卻對修傘完全不感興趣,反而對藝術有著濃厚興趣。傅抱石的兒子後來回憶說,在他們的修傘鋪旁邊,有一家纂刻鋪子,他父親小時候便跟隨店裡的師父學習纂刻,十幾歲時就能自行刻出許多印章,還能裝訂印譜。當時的很多畫家都在用傳統的辦法作畫,傅抱石認為必須要做出創新,打破常規,他認為在新的時期要有新的筆墨和理念,傅抱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傅抱石畢業後留校任教,期間雖然作過不少畫作,但也只是讓他在南昌小有名氣罷了,直到遇到了徐悲鴻。在此之前,傅抱石從沒想過要出國深造,但是徐悲鴻看中了他的才能,為他爭取到了江西省公派留學的名額。
  • 【國畫周刊】趙啟斌 | 石魯與傅抱石繪畫思想差異性比較研究
    傅抱石對於傳統的認識則多傾向於史的闡發,他非常善於從繪畫創作理論、美學以及繪畫創作的動機和功能方面認識傳統繪畫的精髓和本質。傅抱石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繪畫思想之進展》《壬午畫展自序》《中國繪畫之精神》《筆墨當隨時代》等專題文章和論著中,尤其以《壬午畫展自序》所表達的最具有代表性。
  • 歷史上的今天 畫家傅抱石去世
    > 在55年前的今天,1965年9月29日(農曆1965年9月5日),畫家傅抱石傅抱石傅抱石是現代山水畫大家,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便是他與關山月合作的傑作。傅抱石原名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1904年,卒於1965年。生在江西南昌。傅抱石出身貧寒,少年時代在磁器店裡當學徒,因體弱多病而被辭退。在家中附近的裱畫店裡有位左師傅成為傅抱石的啟蒙老師。
  • 江山如此多嬌:認識國畫大師傅抱石
    傅抱石是我國現代一位偉大的美術教育家,國畫大師,我國現代「新山水畫」的開拓者。他以石濤的「我用我法」為格言,勇於創新,吸納古人繪畫技法與理論精華進行繪畫實踐,精研中國繪畫歷史,為現代美術創作寫出大量指導性書文,是我國20世界的畫壇巨匠。
  • 國畫學習系列(三)
    筆墨這裡所說的筆墨,不是指國畫繪畫工具材料的筆和墨,而是指國畫技法及其蘊含的文化、理念、規律等的總稱。作為技法,筆墨技法可以分為筆法和墨法,筆法又可以細分為勾、勒、皴、擦、點等具體方法;墨法則可分為烘、染、破、潑、積墨等。
  • 傅抱石的"兩個女人",3800萬
    同出一人之手,同出一個黃金創作期,為何會隔出2000萬的差距?可見「金剛坡」三字雖有意義,但意義有限——畢竟去年被劉益謙2.3億收入囊中的《雲中君和大司命》就是傅抱石離開金剛坡之後的作品。,因為傅抱石的本名並不是「抱石」,他以抱石為名完全是出自對屈原「抱石投汨羅」之舉的仰慕和崇敬。
  • 中國書畫拍賣第一人——傅抱石
    近幾年的各大拍賣場上,中國書畫作品價格屢創新高,而在這些作品中,拍賣價最高的既不是齊白石的蝦也不是徐悲鴻的馬,是傅抱石大師筆下的山水畫。業界均知,傅抱石的畫作在市場上價格非常之高,他的畫作屢破拍賣紀錄。
  • 傅抱石:中國畫的生命須永遠寄托在『線』和『墨』上
    正如傅抱石在《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所說: 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辜負了四川的山水。 傅抱石 巴山蜀水 1943年作 不過,為何是蜀地山水,而不是別處
  • 傅抱石筆下美女
    《傅抱石年譜》,第11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希古與幽懷:傅抱石的人物故事畫》,第364頁,中華書局,2020年。,精品則是更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自然還是其值得永恆流傳的藝術性,傅抱石堪稱是近現代畫壇打破筆墨束縛的頂尖藝術家,他提出「其命唯新」,創造了「抱石皴」—散鋒筆法,完成了自己的中國畫圖式革命,同時把山水畫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 張大悲——無論是國畫山水還是國畫人物,都是筆墨文化的一種體現
    所以,無論是國畫山水還是國畫人物,都帶有獨特的中國畫味道,都是用筆墨展現出來的。要說國畫山水和國畫人物,哪個更能體現出「筆墨」文化?這個並不能一言定局,畢竟同為國畫,山水與人物之間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尤其是經過不同時代的發展,古人的思想觀念、審美情趣都在不斷發生變化,時代感的融入也會讓畫家的語境、意境發生變化,因而國畫中的筆墨文化也會有深有淺,有濃有淡。那麼,為何只有中國畫中有筆墨文化呢?為什麼其他文明古國沒有形成這種筆墨文化呢?
  • 張大千、傅抱石等五位國畫大師筆下的巴蜀山水,精妙各殊
    二、傅抱石的巴山煙雨之淋漓「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是辜負了四川的山水……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隨處都是畫人的粉本。」傅抱石曾深有感觸的說。傅抱石先生居蜀八年,居住在「金剛坡下山齋」,是一幢極簡陋、凋零朽敗的農舍。就是在這裡,孕育並誕生了其「打破筆墨約束的第一法門」——「抱石皴」和其絕作「雨景」山水畫。
  • 傅抱石的寫生足跡
    ,他的山水畫以雄渾恣肆的藝術風格徵服了新中國初期的無數觀者,也影響至今。傅抱石作為20世紀中國山水畫壇的革新者,他的藝術是用傳統筆墨來重新面對大自然之後的天才創造,其風格的形成是以寫生為門徑的,尤其是他的一生中四次比較重要的寫生實踐,對他的藝術風格生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每次的寫生足跡都對其畫風促成一個重大的轉變,也產生了一批經典作品。
  • 傅抱石|中國畫壇奇才的一生
    於是,他不斷地去舊書店研讀一些古代畫史畫論的書,當他讀到記述石濤《瞎尊者傳》(陳鼎著)中的一句「我用我法」時,茅塞頓開,並對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思想欣賞不已。1925年,年僅22歲的傅抱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國畫源流述概》,這是一部關於傳統繪畫變遷史的學術研究著作。
  • 傅抱石和人民大會堂國畫《江山如此多嬌》
    劉智勇 劉聿文▲懸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凡參觀過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人都會注意到,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經常會見外賓的大廳裡,有一幅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江山如此多嬌」的巨幅國畫。它,就是由國畫大師傅抱石和關山月共同創作完成的。
  • 「霞光」與「紅日」的筆墨嘗試:抱石山水中的光色生成及其現代性
    傅抱石在《關於國畫問題的幾點體會(1960.10.22 成都畫家座談會)》中提出「光與色的問題」,其中有三點論述:一、「不是向西洋看齊。而是發展自己的優良傳統」;二、「打破舊框框。有些材料,很不實用,也很落後的,要大大革新」;三、「也連繫到紙(布、絹)的問題。要豐富他」。
  • 君藝拍直播鄭希林直播預告——礪金國畫第一人
    12月21日15時將邀請礪金國畫第一人---鄭希林老師在北京德貞文化藝術館,通過北京君祉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線上拍賣軟體---君藝拍進行直播,屆時,鄭希林老師將會進行現場繪畫,讓大家感受到國畫的魅力所在。
  • 歷史上的今天1965年9月29日畫家傅抱石逝世
    1965年9月29日 (農曆九月初五),畫家傅抱石逝世。 傅抱石       傅抱石是現代山水畫大家,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便是他與關山月合作的傑作。       傅抱石原名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1904年,卒於1965年。生在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