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晚上經常哭鬧,多半是這個原因

2020-12-13 京媽說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

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

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

月子裡的寶寶 睡眠多,相對很好帶;等滿月後,寶寶 白天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活動逐漸增多,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包括睡眠問題、哭鬧等。

就像這個媽媽說到的,2個月寶寶白天睡得安穩,晚上放在床上就哭鬧,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寶寶哭鬧,肯定是有需求

對於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來說,「哭聲」 就是寶寶表達需求的 「語言」。

當家長能及時準確的幫寶寶 「解決問題」,寶寶就不哭鬧了;

若是家長沒能準確的判斷出,並及時的解決寶寶需求,那寶寶就會持續哭鬧,甚至一直到 「哭到累著」。

到了第2個月,寶寶已經會開始表達自己的 「情緒」 了,當寶寶 不舒服時,他會用哭聲來表達。

一般這個月齡的寶寶,哭鬧可能是 餓了、尿了、拉了、想讓媽媽抱抱等,這些基本需求外。

還有個更主要的原因可能 「腸脹氣」尤其是持續哭鬧、每天固定點哭鬧、特別不好哄的那種哭鬧。

為什麼這個月齡的寶寶容易出現 「腸脹氣」?

有些家長可能聽說過嬰兒腸脹氣,但不清楚具體怎麼判斷。

因為 小月齡寶寶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全,再加上新手家長沒有經驗,照顧寶寶時方法不正確,比如:

餵奶時姿勢不對、方法不對,導致寶寶同時吃進去很多空氣;並且每次餵奶後 不給寶寶拍嗝;平時也 不注意給寶寶保暖,尤其是小肚子的保暖等。就會容易讓寶寶 出現不同程度的腸脹氣,寶寶肚子不舒服就會哭鬧不止。

新手家長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 」腸脹氣「?

不過,家長們也不用太緊張,當寶寶出現腸脹氣時,也會有些表現,平時注意細心觀察寶寶,若是發現寶寶有這些表現時,及時幫寶寶緩解,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寶寶哭鬧了。

① 哭鬧有規律:每天固定時間的哭鬧,多在傍晚或晚上,哭鬧時餵奶也不緩解,甚至拒絕吃奶;

② 身體有表現:比如經常放臭屁(有時會帶著大便)、蹬腿、蜷縮身體、抱著時打挺等,並且是憋紅臉的那種;而且 肚子鼓鼓 的,摸上去有些發脹,有時還咕嚕嚕的響;

③ 睡眠有影響:寶寶肚子不舒服,自然會難受的睡不著,抱在大人懷裡一來有助保暖二來有助擠壓排氣,相對會好些,等把寶寶放下後,會睡不踏實,很快醒來。

若是這些表現,寶寶都中招的話,那基本就是這種情況了。找到哭鬧原因後,正確的幫寶寶緩解和預防就可以了。

發現寶寶有 「腸脹氣」,該怎麼辦呢?

分兩方面做好護理和預防。

① 當寶寶正脹氣難受時,這樣緩解:

快速的幫寶寶 「排氣」,是快速有效的緩解方法。

具體的比如 飛機抱(讓寶寶趴在大人胳膊上,通過對肚子擠壓,有助排氣)、熱敷肚子(注意別燙著寶寶)、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讓寶寶趴在自己肚子上等,都有助排氣。

另外,緩解寶寶的哭鬧情緒,可以播放白噪音 給寶寶聽;平時也經常給寶寶聽些舒緩的輕音樂,安撫寶寶情緒。

等寶寶 順利排氣了,肚子不脹痛,自然也就哭鬧停止了,也就能睡的踏實了。

② 平時做好預防:

平時要做的,只有2條:預避免吃進去太多空氣,避免受涼。

避免吃進去空氣:

就要注意 餵奶方法方式要正確,並且每次給寶寶餵奶後要拍嗝;

吃母乳的寶寶,媽媽的飲食注意 少吃產氣食物等。

避免受涼:

就是要幫寶寶 做好保暖尤其是小肚肚的保暖。

可以給寶寶在裡面 穿個小背心;

家裡溫度不要太低,室溫保持在20-24℃;

穿脫衣服、換尿不溼 時不要時間過長,注意保暖;

睡覺時 穿個嬰兒睡袋(防驚跳款式的最好)一來保暖,二來有助給寶寶形成一個類似在子宮內的 「包裹環境」,有助增加寶寶的安全感,讓寶寶睡得更踏實

基本以上這些方面都做到位了,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寶寶出現腸脹氣了。

都說「小兒難養」,其實大部分情況是新手家長沒有經驗,不能很好的照顧寶寶。

小月齡寶寶是相對問題多一些,但只要 餵養護理方法都正確,就可以避免出現很多問題。

你家寶寶在2個月時愛哭鬧嗎?有沒有出現過腸脹氣呢,來分享分享你的育兒經呀。

相關閱讀推薦一:婆婆認為尿布透氣,我覺得尿不溼方便,到底哪個好?真得說道說道

相關閱讀推薦二:0-12個月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寶寶心靈手巧,越玩越聰明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一說到這兒,好幾個寶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真是應了那句「一月睡二月哭」的老話了。那麼,為什麼月子裡寶寶都安靜的如同「天使」一樣,滿月以後卻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小「惡魔」呢?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文|全文共185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向我「求救」,原來是她家中的2個月小嬰兒,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開始半夜頻繁大哭,而且哭的撕心裂肺。餵過奶、換過紙尿褲還是哼哼唧唧的扭動身體。孩子媽一晚上起來五六次,睡眠嚴重不足。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寶寶的哭鬧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小嬰兒「一歲睡,二月哭」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規律,幾乎每個天使寶寶都會在第二個月變臉,難道是某種玄學?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月子裡的寶寶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沒有讓她怎麼操心,所以孫女士一直慶幸有了一個天使般的寶寶。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寶寶突然變得愛哭鬧起來,特別是在夜間更是哭鬧頻繁,有時剛把寶寶哄好,沒一會兒她又開始故伎重演。一個晚上往往要重複五六次,讓孫女士感到身心俱疲。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俗話說「一月睡二月哭」,其實寶寶普遍都是頭一個月睡覺多、不愛鬧人,滿月後就哭鬧得很兇,很正常,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這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新生兒發育口訣,各位媽媽們記住了,再照顧寶寶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哦!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時間平均每天在18-20個小時左右,一般需要睡2-3個小時就要起來喝奶了。月子娃護理的重點,就是需要新手媽媽打好一切配合,讓寶寶睡得好,這樣才能讓娃更健康的成長,不給寶寶發育拖後腿。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清醒10-15分鐘就會覺得累。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前3個月的寶寶確實比較難帶,記得當時的睡眠時間一天合計4個小時,每次都不會超過2個小時,也就是說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你家寶寶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呢?一月哭剛出生的寶寶最主要的語言就是哭,餓了會哭、醒了會哭、困了會哭、熱了會哭、疼了會哭、尿了會哭、煩了會哭,用哭聲向世界證明他的存在。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
  • 「一月睡黃、二月哭腸、三月攢肚急壞娘」,發育口訣媽媽讀懂幾分
    2個月大的嬰兒總愛哭,婆婆一看便知問題所在,帶娃經驗很重要侄子現在已經兩個月了,是個活潑愛動的寶寶,在一個月的時候特別好哄,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表姐常常誇讚自家孩子乖,轉眼到了第二個月以後,寶寶似乎變了性情,平時特別愛哭鬧。
  •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四翻身,寶寶每天一個大變化,真喜人!
    一月睡:寶寶除了每天餓了吃奶,幾乎都在睡覺狀態。每天睡20小時左右,即使拉了、尿了,也幾乎不會醒來。每次睡眠在2~3小時,接著就會醒來吃奶。寶寶的入睡,其實是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所以,家長不必擔心,讓他睡就可以。
  •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寶寶的發育規律全在這裡!
    十月懷胎,寶寶終於平安降生,在嬰幼兒這個階段是幼年期發育速度最快的階段。作為新手爸媽,此時最關心的莫過於寶寶是否健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俗話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四翻身、五長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隔夜奶、十月說話、十一月站、十二月走。這個口訣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為什麼60天的寶寶更愛哭,這些原因要知道
    60天寶寶「魔王」的一面60天是嬰兒睡眠的一道坎。民間也有說法是一睡二哭三攢肚。二個月的寶寶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哭鬧。睡眠越來越差月子裡寶寶的睡眠會比較多,進入第二個月嬰兒的睡眠會變得越來越差,黑白顛倒、落地醒、睡眠時間過短、夜醒頻繁等,媽媽們發現孩子哄睡一小時睡眠不夠半小時;晚上喜歡哭鬧,夜醒頻繁,喜歡抱睡放不下。
  • 從整天睡覺的天使寶寶到成天哭鬧的磨人精,原因都在這了!
    很多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寶寶大都是「一月睡二月哭」,剛剛出生的寶寶往往比較好帶,可是大概一個月過後,原本成天睡覺的乖巧「天使寶寶」突然變得又吵又鬧了,累得一家人人仰馬翻,尤其是還在坐月子的新媽媽,更是苦不堪言。
  • 為什麼寶寶出生後第2個月鬧得最兇?你要的原因和方法都在這裡了
    文|福林媽咪都知道「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但是很少有寶媽提及一月二月寶寶的發育規律。其實很簡單,一月的寶寶睡覺多,二月的寶寶嘛,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這段日子有多難熬。前幾天刷到一個短視頻,寶媽拍攝,寶爸半夜在床上氣到打滾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