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2020-12-04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

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

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俗話說「一月睡二月哭」,其實寶寶普遍都是頭一個月睡覺多、不愛鬧人,滿月後就哭鬧得很兇,很正常,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01寶寶哭鬧,是為了表達需求

這是個大前提,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說話,對周圍的環境也不了解,只能通過哭表達需求和情緒。

月子裡,寶寶身體發育還不完善,為了快速生長,每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喝奶,醒著的時間很少,因此哭鬧也很少。

除非身體出現不適或者沒有安全感,向媽媽尋求安撫,總體來說還是特別乖的。

不過在出了月子後就不一樣了,寶寶的身體素質各方面都有提高,清醒的時間變長,而且感官也都敏銳了,對外部的感受能力大大提升。

平時冷了、熱了或對陌生的東西感覺到害怕等,都會通過大哭來表達不滿或害怕,目的是讓家長們知曉並安撫。

也就是說,孩子不是無緣無故就哭鬧的,一定有讓他不舒服的事,家長要了解緣由,會針對性緩解,才能從源頭減少哭鬧。

02導致孩子經常哭鬧的因素有哪些?

1)腸絞痛

經科學調查,大約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嬰兒會在2到6周出現腸絞痛,4到6周是高峰期。

而且,腸絞痛一般出現在夜間,導致寶寶哭鬧,睡不踏實。不過家長也不必太憂心,腸絞痛不會一直存在,一般情況下到了三四個月大左右就會消失。

至於寶寶為什麼會出現腸絞痛,有很多可能。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孩子腸胃發育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母乳和奶粉裡的蛋白質和糖分。

還有就是,家長要注意餵奶時不要讓寶寶哭鬧,或餵養過度,否則也容易腸絞痛。

2)餓了或是尿了

處於嬰兒時期,寶寶的身體會快速發育,因此頻繁感覺到餓,想喝奶補充身體所需。由於不會說話,就只能通過哭來要奶喝。

或者是尿了、拉了後感覺不適,滿月後感覺越來越敏銳,哭得也就多了。

3)尋求安全感

寶寶雖然懂得不多,但有最基本的本能,向媽媽尋求安全感,而且還有很強的佔有欲。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或不搭理他,都會感覺不安全,於是用大哭吸引注意力。

這種情況,只要平時多安撫陪伴寶寶就可以了,沒什麼大問題。

4)身體不適

寶寶和成年人不同,身體比較脆弱,吐出的奶水流到脖子上沒擦淨,就有可能會潰爛,身體不經常清潔可能會出疹子,尿布不經常換可能會出現紅屁股等等。

這些都會讓寶寶感覺不適,平時為孩子塑造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也是重中之重啊。

03如何緩解寶寶哭鬧?

第一步:首先抱起寶寶安撫一下,然後看他是不是尿溼了,如果是就替寶寶擦乾淨屁股,再換上乾淨的尿不溼。

第二步:計算好上次的喝奶時間,如果距上次喝奶超過了兩個多小時,那很可能是寶寶餓了。媽媽可以用手指試一下,如果寶寶急著吸吮那就是餓了,餵奶就可以了。

第三步:如果寶寶哭鬧時既不是尿了也不是餓了,且沒有其他不適,那就是缺乏安全感了。可以抱抱寶寶,給他唱歌或看著他聊天,感覺你的注意力在他身上,他就會不哭了。

第四步:如果寶寶怎麼哄也哄不好,那媽媽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身體出現了不適。首先觀察是不是捂出疹子或紅屁股,如果是就要好好護理多清潔,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狀況。

第五步:如果排除後孩子還是哭鬧不停,臉通紅肚子還鼓鼓的,那就可能是腸絞痛,要做到安撫和護理。

04腸絞痛如何護理?

⑴注意餵奶姿勢

餵奶時一定要讓寶寶含住大部分R暈、R頭或是奶嘴,以免吸入太多空氣,之後也不要忘記拍奶隔。

⑵做按摩

平時可以給寶寶做一些腹部排氣的按摩,很有效果的,不過按摩時家長的手最好是溫熱的,可以搓一搓。

⑶趴著或飛機抱

如果寶寶脹氣不是很嚴重,可以採用趴著的姿勢來緩解不適,不過家長一定要在身旁看護,避免窒息。

另外,飛機抱也是緩解脹氣十分有效的辦法,不過要注意安全,最好讓力氣大的寶爸來。

總而言之,寶寶哭鬧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多做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盲目採取辦法,不然會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一月睡,二月哭!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一說到這兒,好幾個寶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真是應了那句「一月睡二月哭」的老話了。那麼,為什麼月子裡寶寶都安靜的如同「天使」一樣,滿月以後卻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小「惡魔」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寶寶的哭鬧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小嬰兒「一歲睡,二月哭」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規律,幾乎每個天使寶寶都會在第二個月變臉,難道是某種玄學?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新手媽媽要抓緊寶寶的清醒時間,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新生兒出生後第2-4周:及時餵奶、換尿布、哄睡。月子娃有自己的成長節奏,還處於按需餵養的階段。新手媽媽的護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配合。
  •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哦!
    「一月睡二月鬧三月攢肚」這句老話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句話體現的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變化過程。 一月哭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古代育兒順口溜有沒有科學道理?
    中國歷史悠久,智慧的先人們也總結了不少的育兒經驗,像這個順口溜:「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就把新生兒從出生到百天,這三個月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講清楚了,可以說是最簡短的育兒說明書。我們先說說「一月睡」。
  • 「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晚上經常哭鬧,多半是這個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當年自己的父母是多麼不容易,寶寶出生以後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但同時又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寶寶一天一個樣,如雨後春筍一般「嗖嗖」生長,這些讓我們驚喜。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不要慌,父母可以嘗試這樣安撫
    月子裡的寶寶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沒有讓她怎麼操心,所以孫女士一直慶幸有了一個天使般的寶寶。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寶寶突然變得愛哭鬧起來,特別是在夜間更是哭鬧頻繁,有時剛把寶寶哄好,沒一會兒她又開始故伎重演。一個晚上往往要重複五六次,讓孫女士感到身心俱疲。
  •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寶寶的發育規律全在這裡!
    十月懷胎,寶寶終於平安降生,在嬰幼兒這個階段是幼年期發育速度最快的階段。作為新手爸媽,此時最關心的莫過於寶寶是否健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俗話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四翻身、五長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隔夜奶、十月說話、十一月站、十二月走。這個口訣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 寶媽還在被「二月鬧」折磨?做好這3點,讓你輕鬆擁有乖寶寶
    文/胡胡育兒日記「一月睡、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十月叫爸媽。」在新生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寶媽會經歷很多的艱辛,尤其在剛帶娃的前幾個月,新手媽媽會比較沒有經驗,常常感覺寶寶好好的為什麼莫名其妙的哭了,寶媽也不知所以然,其實這就是老人口中的「二月鬧」。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那麼,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為啥會突然變得愛哭愛鬧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知「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大家是否聽過?新手爸媽可要記牢了哦!那麼,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月睡尚在月子裡的新生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部分被照顧得比較好的寶寶,通常都是吃了睡、睡醒繼續吃。
  • 都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原來是這樣
    嬰兒一般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因為嬰兒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些不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寶寶逐漸發育的過程。所以寶寶每天都是吃飽了就睡,基本上每天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 0-3個月齡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0-3個月齡的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老人們有句俗語形容0-3月的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 一月的時候,孩子表達所有的情緒和感受都是哭泣,餓了哭、困了哭、癢了哭,父母也需要明白孩子的真實需求。
  • 為什麼寶寶出生後第2個月鬧得最兇?你要的原因和方法都在這裡了
    文|福林媽咪都知道「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但是很少有寶媽提及一月二月寶寶的發育規律。其實很簡單,一月的寶寶睡覺多,二月的寶寶嘛,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這段日子有多難熬。前幾天刷到一個短視頻,寶媽拍攝,寶爸半夜在床上氣到打滾的樣子。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發育口訣背後的規律,你讀懂了嗎
    其實想要了解寶寶的發展情況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訣中就能夠知道一些,比如老人常說的: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抬頭把媽瞧,還有就是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等等,其實這些說的都是孩子每個月齡段該掌握的能力,只要家長用心,肯定能夠找到孩子發展的規律。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為什麼60天的寶寶更愛哭,這些原因要知道
    ,很多父母會被孩子的這一幕逗得哈哈大笑,大家覺得這個小傢伙怎麼這麼聰明,這麼小就會和家長開始對話了。60天寶寶「魔王」的一面60天是嬰兒睡眠的一道坎。民間也有說法是一睡二哭三攢肚。二個月的寶寶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哭鬧。
  • 寶寶「二月哭」,媽媽別崩潰,知道原因並安撫是關鍵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寶寶剛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常常是吃了就睡,醒來再吃,簡直是天使寶寶,讓爸爸媽媽省心不少,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到寶寶第二月的時候就會頻繁哭鬧,這就是老話說的:「一月睡、二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