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的書籍,讓我們重拾傳統文化信心

2020-12-11 芬芳的月季花

很長一段時間,傳統文化的書籍已經被我們放在最底層,包括我在內。周圍很多人不懂《周易》,和人談論儒家學說會被嘲笑,念佛經會被人趕走。就算是國學愛好者,也對傳統文化的內容不再深信不疑,被當成迷信和糟粕,馬上要被淘汰。文化面臨斷層的巨大風險。

看過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發現儒家學說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在思想混亂的現代社會,我們找到了行為規範,生活目標不再模糊,社會可以和諧穩定。

看過南懷瑾老師的《易經雜說》,發現以前對易經的認識很膚淺,古人的智慧現在仍然有用。

《如何修證佛法》,本來不懂佛教的人也可以被吸引,找到另一個世界。

《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使我們認識到很多後來顯赫的人在初始階段都不被重視。

南懷瑾老師是傳統文化的代言人,精通諸子百家,而且一生都在傳播和推廣。被遺忘的傳統文化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讓我們相信中華傳統文化的力量
    四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要義。20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懷瑾先生以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傳道授業精神,開始講述四書,堅持講學數十年,門人弟子無數,《南懷瑾四書精講》就是其四書講稿的集中整理。
  • 愛國華僑歷經三十年助南懷瑾推動中國文化復興
    一、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李素美姐弟扶持南師事業南懷瑾先生畢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及佛、道兩家數十種著作。南懷瑾先生在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並為海峽兩岸的「九二共識」作出巨大貢獻,眾所皆知。
  • 孫海麟:南懷瑾老師支持我辦教育
    文/孫海麟 編者按: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弘揚者,是於國家民族前所未有之歷史大變局中,投身歷史文化的救亡、清理與重建,續接文化命脈,融通古今中外,為蒼生立心的繼往開來者
  • 南懷瑾: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超越文化的局限
    文化大師逐漸凋零,在某種程度上使文化傳承出現了斷層。這尤其表現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如果說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倒不如說是進入文化浮躁時代。9月29日,著名文化學者南懷瑾去世,一代文化大師的離去,世人感嘆其傳奇。他的一生多有故事,曾習武學文,在臺灣備受推崇後又在大陸掀起傳統文化熱潮。
  • 南懷瑾遺物歸屬糾紛不斷 保存好文化財富應成共識
    據國務院參事仇保興先生介紹,南懷瑾先生所收藏的書籍,有很多珍本,且不乏孤本,對於文化傳承意義極大。  據悉,2012年10月5日,在南懷瑾先生離世7天後,其法定繼承人與南懷瑾先生故居的實際控制人達成一份會議紀要,雙方約定一個月內對南懷瑾先生遺物進行清點且「先保管不移動」,該會議紀要有兩位見證人籤字見證。
  • 南師百問:為何有人罵南懷瑾老師呢?有些是誤解,有些是是非之人
    這一期我們來交流一下,為什麼有人罵南懷瑾老師?,講傳統文化,公布了很多所謂的秘密。南懷瑾老師講的東西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親自動筆寫的東西卻非常少。大部分所謂的書籍,文本資料是他老人家的一些學生自己發願整理的。這些書籍和資料,有些經過他老人家的審核,有些卻沒有經過他老人家的審核。甚至是違背他老人家不願意出版的意思,直接在市面上流通。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前言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淵回說南」節目。淵回說南,還原歷史真相,為大家訴說南懷瑾老師傳奇人生。誰也沒有料到,這麼一個哭叫的小寶寶,就是後來受大家所景仰的南懷瑾老師。大家都知道南懷瑾這個名字,其實南懷瑾老師的名字叫常泰。懷瑾只是南懷瑾老師的一個號,南懷瑾老師還有一個號叫玉溪。號也是名字之外起的別號,比如孔明就是諸葛亮先生的號。
  • 南師百問:假大師南懷瑾的偽學問如何揭露?國學文化都是糟粕嗎?
    弘揚一些糟粕文化,教育出一群言聽計從,不知道思考的奴才粉絲。雖然這言辭有些激烈,但是有些所謂的個別人就是這樣詆毀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歷經千年。肯定有優秀的一面,值得我們傳承的一面。當然,也避免不了有糟粕(po),就需要我們拋棄的那些東西。
  • 墾利區圖書館收到南懷瑾先生國學著作系列書籍捐贈
    1月31日,墾利區圖書館收到由洞山基金會捐贈的南懷瑾先生國學著作全套(48本)書籍。
  • 學員龍秋悅:新東方讓我對英語重拾信心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學員龍秋悅:新東方讓我對英語重拾信心 2012-08-10 17:23 來源:徐州新東方
  • 南懷瑾學生:老師做事成功了就退出,他說古文的好處是能保留文化
    加拿大會計師、南懷瑾香港時期的英文翻譯、事務助理彭嘉恆談南懷瑾:1960、70年代那時候中國文化真的很慘,全世界沒有人看得起中國人,我們自己也看不起中國文化。南老師那時候常常就說我們把舊的東西都丟掉,但是新的東西又不知道再怎麼樣建設起來。
  • 南懷瑾與偽國學風波:名利「搞亂」文化市場
    南懷瑾的打假之路  2007年的春天,南懷瑾主持創辦的太湖大學堂的電話響了。  「南老師,您是不是又出新書了,叫《聽南懷瑾講<論語>》。」南懷瑾的一名學生在北京機場內的書店給南先生打長途電話。
  • 南師百問:南懷瑾出過什麼書?
    首先要知道南懷瑾老師出的書有很多,但是真正寫的書目前已知只有五本:禪海蠡測禪話原本大學微言(南師以口述風格所著)其他書都是學生,或者是弟子自己發,願根據南懷瑾老師的錄音講座整理的出的書都是有關儒釋道傳統文化的。儒家經典南懷金老師講了四書五經。還有一些是日常講座,對當今社會發出的一種感想感嘆。佛家經典就比較多,解釋了很多佛經論述。還有一些關於修行實踐的書籍。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是聖人,菩薩,隱士,國學大師,還是騙子?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是聖人,是菩薩,是隱士,還是騙子?當代「國學大師」的傳奇人生。一、南師懷瑾,一生傳奇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有些人說他是當代聖人,師承孔孟,復興文化。當然,還有少數人稱他為蟊賊騙子……我們回過頭去,重新審視南懷瑾老師的一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堪稱傳奇。二、師者風範,桃李天下南懷瑾老師的學生門人,更是遍及世界各地。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的學問中心在哪裡?重心又在哪裡?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的學問中心在哪裡?重心又在哪裡?學習文化,研究南師,這三本著作不能錯過!導語:南懷瑾老師辭世之後,其生前視頻,音頻資料,包括著述的整理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這句話並沒有任何的誇張,論語這本書在在中華傳統文化裡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南懷瑾老師一生講了很多次《論語》,《論語別裁》的出版也是根據其中的講課錄音整理出來的。南懷瑾老師做事的習慣,一向是平地起風雷,一向是非常謙虛誠懇。
  • 眾賢齊聚太湖大學堂 紀念南懷瑾先生百年誕辰
    太湖大學堂是太老師(南懷瑾先生)為大家提供真修實證的地方,實驗小學也是實踐太老師教育理念的主要基地,今天可以告慰太老師的是,他當年在太湖之濱播下的'種子',已經破土發芽,開枝散葉。""一般的學者是用文獻解釋中國文化,他是在用生命解釋中國文化。"
  • 南師百問:為何對南懷瑾評價很高?是傳承國學文化,還是修行得力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南懷瑾老師一生的所作所為。南懷瑾老師到了灣灣之後,平地起風雷。印書,寫書,出版,講課。在當時的灣灣,堪稱文化的沙漠。南懷瑾老師不辭辛苦,不辭勞累,嘔心瀝血,播種下一顆顆文化的種子。日本,美國,歐洲,南懷瑾老師創辦東西精華協會。硬是一個人,挑起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擔。
  • 南懷瑾辭世8周年紀念 傳承南師精神
    南懷瑾在其95年的生命歷程中,飽讀詩書,潛心參道修行,為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出重要貢獻;以其博大的家國情懷,為祖國統一、家鄉建設發揮重大作用。當天的活動,既是紀念緬懷南懷瑾,也是弘揚他的精神品格、繼承他的未盡事業。 憶南師 最明故鄉月,最念故人情。
  • 讀了梁思成、南懷瑾,才明白我們這代人少了什麼
    節目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講述文化背後的淵源,帶我們真真切切地走進傳統文化,帶我們走進那屹立不倒的文化山脈。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有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這是固本培元,這也是飲水思源,不忘傳統之根本,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 一生不易南懷瑾,不忘初心,建學堂授課,弘揚中華文化
    而南懷瑾老師此次授課講到這個是反過來提醒大家,雖然時代過去了,可是在這個時代他依然很想挽回這個文化,所以更向亂峰深處蹄。南懷瑾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應該是抗戰的晚期,當時他跟他老師有著想法的觀念。他並不認同弘揚文化、佛法還會像過去一樣依靠帝王的政權。而是依靠當下的社會,依靠群眾,依靠資本才能夠推動這個事業的發展。⑤ 不易的一生南懷瑾的學生當時也是遍布各地,但是他不常開課,卻引來冒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