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古厝生態銀行」論壇暨2020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新聞發布會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宗陶齋舉行。本屆藝術季由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政府和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共同主辦,將於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巨口鄉開幕。
據介紹,本屆藝術季以「藝術賦能鄉村」為主題,與2018年藝術季的「藝術喚醒鄉村」和2019年藝術季的「藝術激活鄉村」主題一脈相承。同期舉辦的「古厝生態銀行」論壇將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如何通過機制創新,發揮生態優勢,用好資源稟賦,引入發展要素,激活古韻古厝,增強鄉村的發展活力,真正讓綠水青山更好地轉變為金山銀山。
市民參觀古厝風光。陳楠 攝
市民參觀古厝風光。陳楠 攝
本屆藝術季在傳承和總結往屆活動基礎上,突出鄉村「夜經濟」,配套的夜遊古村落+鄉村音樂節活動,將在開幕式前晚在巨口鄉餘慶村、谷園村舉辦。該活動邀請廈門、福州和本土樂隊傾情演繹,帶活酒吧、咖啡吧、戶外觀影等時尚元素,植入古街美食和鄉村文創市集以及漢服古村遊,讓遊客感受和體驗不一樣的鄉村之夜。
配套的稻田藝術節,含稻田音樂節、稻田造物展、「稻花香裡說豐年」穀物美食展等內容,呈現大地最原始的魅力,展示鄉村與藝術的融合,讓遊客體驗到傳統的農耕文化,感受濃濃的鄉野氣息,尋找難忘的童年記憶。
配套的「築夢鄉野美宿延平」鄉村民宿論壇將在谷園村禮堂舉辦,屆時將邀請浙江省民宿產業聯合會、全國知名民宿品牌業主等行業精英,論道實現鄉村民宿品牌化路徑。
配套的「守道創藝」造物展,將在餘慶村、谷園村舉辦,含藝術作品展、民藝復興展、鄉村文創集市、鄉村振興成果展等子項。屆時,讓遊客感受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碰撞。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小康之年。舉辦本屆藝術季,也是為了展示和提升近年來巨口鄉以『藝術』為媒介,探索『鄉村品牌化』路徑的經驗與做法,更好地助力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建設。」延平區巨口鄉黨委書記陳羚介紹說。延平區以巨口為試點,以藝術為媒,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賦予當地的文化和自然資源產生更大的附加值,並結合「武夷山水」「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形式,探索形成藝術+旅遊+農業+手工藝等新經濟形態,力爭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之路。
記者了解到,延平至今已有1800多年建縣史,是福建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散落在延平大地熠熠生輝的13個國家級傳統村落,以及風情各異的古厝民居,賦予這座千年古城新的內涵和氣質。2018年,延平區乘著入選財政部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的東風,把巨口鄉作為具體試點區域,創建 「古厝生態銀行」機制,整合、盤活零散的古村、古厝等碎片化資源,集中委託、集中管理,通過市場運作手段,借鑑銀行分散化輸入、集中化輸出的模式,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振興之路。
在實施「古厝生態銀行」機制過程中,巨口鄉組建股份形式多樣化的南平市巨福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將其作為多渠道投融資、項目建設提升、招商包裝推廣的有效載體。同時,找準藝術旅遊這個細分產業門類,以藝術喚醒鄉村,用藝術激活鄉村,實現了巨口鄉的文化資產、自然資產、閒置資產和人力資本有效集聚,開拓了 「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高效路徑,打通實施「古厝生態銀行」的最後一公裡。
目前,巨口鄉已修繕古厝100多座,吸引社會投資1.1億元,25戶農戶將古厝改造為民宿240多間,共有30多批次1800多名藝術院校師生前來寫生、實踐、教學,帶動農戶就業300人,新增農創客27人。期間,還吸引了10多家國內文化旅遊企業前來洽談養生項目、民宿改造旅遊項目、農業旅遊項目等。
受巨口鄉「古厝生態銀行」機制實踐的啟發和帶動,延平區其他鄉鎮紛紛行動起來,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古厝生態銀行」模式。越來越多農舍、禮堂、校舍和倉庫,被賦予新的功能,體現新的價值,煥發新的生機。「古厝生態銀行」的內涵,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不斷提升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