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祭財神……大年初二習俗多!

2020-12-17 上遊新聞

今天大年初二,你知道這天也被稱為「迎婿日」嗎?你知道這天有什麼習俗嗎?今天,你打算怎麼過呢?大年初二,早安!

這一天,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而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也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此外,在過去,大年初二,孩子們還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

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趙明朗

字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是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

比幹

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後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於《史記·殷本紀》。

範蠡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

關羽

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範蠡、比乾等稱為文財神,趙公天師、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漢族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託,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來源:人民日報微博、金羊網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習俗知多少:祭財神,回娘家,不洗衣......
    2月18日(周日)早8:50,今天是大年初二,咱們民間大年初二都有哪些民風民俗呢?北方在正月初二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大年初二還是回娘家的日子,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 大年初二風俗
  • 大年初二的兩大習俗,回娘家和祭財神的意義和由來
    這兩個習俗應該是都知道的,小時候每年的初二媽媽就會帶著我們和爸爸一起回姥姥家,這一天媽媽的姐妹也會從各地趕來,一幫小孩子熱鬧的很,一天都充滿了孩子的聲音,當然對於那時候的我們最重要的是,中午的那頓好吃的,我想多數人小時候心裡想的都是這個。
  • 正月初二:回娘家、祭財神
    在這一天,我國舊時有回娘家、祭財神等習俗。在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時,必須辦一大袋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禮物頗薄,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這一天,姑爺們精神抖擻,帶著穿戴一新的夫人和孩子,提著豐厚的禮品,專門給嶽父嶽母拜年。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 女婿拜年「法定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所以俗稱「姑爺節」、「迎婿日」。這一天,姑爺要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嶽父嶽母。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回娘家」這個習俗據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當年,朱元璋是怎麼想到要規定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二這天回娘家的呢?原來,朱元璋坐天下以後,他剛出嫁的小女兒——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大年三十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過年。馬皇后辛辛苦苦勸說之後,安慶公主才回到公婆家。沒想到,大年初一一大早,安慶公主就又來拜年了。
  • 大年初二,回娘家,討好丈母娘終極攻略!
    大年初二,女婿拜年「法定日」。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民間稱「姑爺節」「迎婿日」。 你有木有拖上你家那位「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滴回娘家呀?毛腳女婿們,是不是還沒摸著丈母娘的脾氣?
  • 除回娘家與祭財神外,還有什麼習俗
    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比如農曆初二這一天,古時就有回娘家、祭財神等習俗。一、回娘家回娘家又稱歸寧,大年初二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傳統民俗,這一天漢族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俗稱迎婿日。
  • 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財神 還有哪些習俗?
    今天是正月初二,大家都知道這天有哪些習俗嗎?一起來看看! 1、吃開年飯。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廣東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
  • 大年初二各地習俗:回娘家,續家譜,迎財神
    今天(17日)是大年初二,初二的習俗是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出嫁的女子回家時要攜帶禮品,這叫「帶手」或「伴手」。除了「回娘家」以外,大年初二還有哪些特有的風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一陣噓寒問暖過後,全家人圍坐一處,精心準備的家鄉菜便是對回門的女兒、女婿的最佳犒勞。 而在江蘇省丹陽市,每到初二,喝「利市湯」是當地必不可少的習俗。這個利市湯雖然做法簡單,但是象徵著「招財氣,迎財神」,在大冬天喝上這麼一碗,真是暖到心裡又寓意美滿吉祥。
  • 中醫健康養生(初二習俗)大年初二習俗知多少:祭財神,回娘家,不洗衣......
    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祭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 大年初二有哪些習俗?盤點正月初二的習俗及禁忌
    大年初二是指農曆一月二日,祭財神,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這一天漢族民間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大年初二習俗習俗一: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注意了!這幾個禁忌一定要知道!
    大年初二,女婿拜年「法定日」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民間稱「姑爺節」「迎婿日」回娘家的注意了下面的小貼士收好不謝忌回門禮為單: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 大年初二講究多,四大習俗不可不知,為何祭財神卻讓窮人很惱火?
    大年初二講究多,四大習俗不可不知,為何祭財神卻讓窮人很惱火?中華民族關於過年的風俗源遠流長,過年期間講究更多。大年初二就到了,你知道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習俗嗎?這其中有一個習俗讓窮人很惱火,你知道嗎?習俗一:回娘家大年初二,俗稱「迎婿日」,是媳婦回門的日子,這一天要備足禮物,而且要禮品成雙,單數不吉利,不僅要攜帶禮品孝敬長輩,小輩的紅包也必不可少,而且要在娘家吃午飯(今年就算了),午飯後返回婆家。老理兒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 大年初二,都有哪些習俗?
    轉眼間,一個年就快結束了,今年已經是大年初二了。在過年這些天,你們當地都有些什麼習俗呢?今天來看看大年初二的一些傳統!正月初二又有什麼傳統呢?1、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這一天中國各地的漢族都有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的習俗。所以,許多已經嫁人的,到了大年初二,都會帶著孩子和老公,去拜丈母娘和丈人的年。2、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
  • 大年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了解嗎?
    大年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了解嗎?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節日的習俗更是多得數不可數。春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日,更是深受國人的重視。那么正月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知道嗎?大年初二,回娘家在每年的大年初二這一天,相信最忙活的就屬家家戶戶中嫁出去的姑娘們了。因為在這一天裡,作為女兒和女婿,他們都要帶著厚厚的禮物,回女方的娘家拜年。在帶禮物方面,有一個禁忌,就是忌單不忌雙,禮物什麼的記得要準備雙數。
  • 大年初二習俗與禁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夫婿要同行,俗稱[迎婿日]。回家時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一定不要空手,要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否則那可是對娘家的不在乎啊。
  • 大年初二,這些習俗禁忌,你知道嗎?
    大年初二的三大習俗!一、祭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進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 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大年初二, 按照中國春節的習俗, 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
  • 大年初二吃什麼 大年初二習俗有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吃什麼 大年初二習俗有什麼?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這一天大年初二吃什麼呢?民間諺語說了: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
  • 大年初二,習俗、禁忌有哪些?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所以在古代人們專門為出嫁的女人,設定了一個「回娘家」的日子,也就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大年初二。在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由於在大年初二的時候,女人回娘家必須要與夫婿同行,所以這一天又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人不能兩手空手,否則就會違背這一習俗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