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習俗應該是都知道的,小時候每年的初二媽媽就會帶著我們和爸爸一起回姥姥家,這一天媽媽的姐妹也會從各地趕來,一幫小孩子熱鬧的很,一天都充滿了孩子的聲音,當然對於那時候的我們最重要的是,中午的那頓好吃的,我想多數人小時候心裡想的都是這個。另一個習俗祭財神,大多數不知道,因為那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遵守的習俗,我奶奶在這一天很早就起來了準備一下等我爸爸和叔叔把餃子端過來之後就出發,去村頭的關財神廟裡面燒紙,上香,具體說的什麼東西我就不知道了,由於這天奶奶老早就出去了,所以有人過來拜年都找不到人,只有爺爺出來頂著了,導致爺爺不能出去哈哈。
大年初二,是指元月二日,在這一天有許多的習俗,但是最重要的幾個習俗是迎婿日,祭財神。
迎婿日,是指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在外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回娘家,所以才成為稱為迎婿日,回娘家的時候要準備一些小禮物和紅包,分發給娘家的人,畢竟過年的時候不能去娘家,所以也就不能給後輩紅包啦,娘家人在這一天要準備好酒菜,當然也有的是女兒女婿回來之後一起做,這樣比較有意義,不然的話,來了每個人都抱個手機,沒有節日的意義了,它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姐妹們在娘家相聚說說話,敘敘舊,嘮嘮家常。
還有一個民間習俗就是祭財神,在這一天,所有的人家都會舉行祭財神的活動,就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燒了,俗稱燒紙,在北京的大商號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祭品主要有五大祭品,豬羊雞鴨鯉魚,祈禱著今年會發大財,行大運。關於財神爺。主要傳說的財神,有趙公明,範蠡,關羽。當然想要拜他們也可以到財神廟裡面,表達自己的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