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習俗不僅有回娘家,第二條你就不知道了吧

2020-12-17 騰訊網

今天是

相信大家

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

在這一天

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

所以俗稱迎婿日

其實啊

除此之外

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

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還記得那部動畫片

《胖嫂回娘家》嗎?

吃飽喝足

沙發上倒一會兒

重溫一遍兒時的經典動畫片吧!

▼▼▼

開年飯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這一天據說要做早飯,喻新年早吃早發財,這頓飯就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喻能寫會算,喻聰明,喻長長久久等,喻勤勞刻苦。

現在的都市人就沒那麼講究了,而且又不是大家庭飽年飽節也吃不了那麼多,就無必要弄得浪費了,但雞是必不可少的!

開年雖然定於年初二,但祭祀的時間各家不同,有些家庭選擇在年初一剛過,年初二的凌晨進行祭祀儀式及準備開年飯,也有些是在年後第一天上班時公司組織一起吃,這純粹是風俗習慣。

祭財神

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財神是誰?

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比幹: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後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於《史記·殷本紀》。

範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

關羽: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範蠡、比乾等稱為文財神,趙公天師、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漢族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託,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放生

大年初二放生,舊時大年初二清早,天未亮小販就會擔著兩大桶活生生的鯉魚穿街過巷,大聲呼叫:「好生鯉,大生鯉,金銀鯉……」就是可以讓街坊在吃過開年飯之後放生鯉魚,祈禱生意興旺,人口平安。

「食日晝」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大年初二吃啥好?

大年初二什麼不能做?

忌回門禮為單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

忌午睡

白天不可午睡,否則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裡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忌倒汙水、垃圾,掃地

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東西

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忌向人討債

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黴,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來源:瀋陽日報

編輯:曹寧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說法眾多,其中一個民間說法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不管初幾回娘家,就我那飯量,都會把家裡「吃窮」!!!)。其實小編認為,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嶄新開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過年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情感。因為過年的時候不僅家裡人可以團聚在一起,而且忙碌了一大年也希望能夠適當休息一下。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農村的習俗還是挺多的,有的挺有道理,值得一再傳承下去。有的則是一些傳統觀念對人們的束縛,毫無道理可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外嫁女和娘家人的習俗,不知道你們老家有沒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大年初一至十五習俗 這些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一至十五習俗 這些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時間:2020-01-25 15: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一至十五習俗 這些傳統習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大年初一,又是一年春來到,大家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那關於過年的習俗都有哪些呢?
  • 年俗|年初三,回娘家,你必須知道的習俗
    1、赤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 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 今天大年初一,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原標題:今天大年初一,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 在家鄉大同過年有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大同市,也就是以前雁北地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過年有一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 回娘家還有時間要求?十二點前必須到,你知道為什麼嗎
    對於出嫁的女兒來說,回娘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畢竟在夫家的時候你是媳婦,可是回到娘家,你還是那個媽媽跟前長不大的小女兒。尤其是對於剛結婚的新人來說,一時半會兒對於身份上的轉換可能還不適應,這個時候回娘家就更會讓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了。
  • 回娘家、祭財神……大年初二習俗多!
    今天大年初二,你知道這天也被稱為「迎婿日」嗎?你知道這天有什麼習俗嗎?今天,你打算怎麼過呢?大年初二,早安!這一天,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而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也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此外,在過去,大年初二,孩子們還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
  • 端午節能否回娘家?各地民俗差異,不回娘家不吃粽子且夫妻不同房
    同一件事,有的地方允許,甚至支持,有的地方則是堅決不允許。今天就要來和大家說說端午節能不能回娘家這件事,有的地方說可以,有的地方卻說不能回去,還有很多禁忌,一起來看看吧!農村注重孝道的儀式感,所以哪怕人們不知道為何,也會因為害怕被人說閒話而遵守,端午節不敢回娘家。當然,這是針對已婚婦女的,沒結婚的當然端午節只能回娘家了。尤其是山東一帶,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 你們那有回娘家的習俗嗎?
    六月初六,回娘家啦!六月六為什麼要回娘家?農曆六月六又稱「回娘家節」、「姑姑節」,是婦女回娘家的節日。那麼六月六為什麼要回娘家,你了解由來嗎?民間有很多傳說,我們來看看。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即今天的山西一帶。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兒女親家趙衰對他很反感,直言數落了他,狐偃不聽,當眾把親家責怪一番,趙衰年老體衰,不久因氣而死,其子恨嶽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 農曆初二都有哪些民俗?除回娘家與祭財神外,還有什麼習俗
    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比如農曆初二這一天,古時就有回娘家、祭財神等習俗。一、回娘家回娘家又稱歸寧,大年初二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傳統民俗,這一天漢族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俗稱迎婿日。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習俗多多,大家都知道初二要祭財神和回娘家,但是這些傳統規矩是怎麼傳下來的?需要注意什麼禮節?下面就來跟十三夷一同了解一下吧!大年初二祭財神大年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祭財神的日子安排在開年第二天,足以證明人們對於財富的需求之迫切,用心之真誠。可能以前的日子太苦了,人們才祈願財神進門,讓日子好過一些。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二的另一大習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不僅是自己回去,還要帶著丈夫和兒女一起回去。
  •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迎春|打春...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時間:2018-02-04 08: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比如吃春餅、春卷、打春牛,不能理髮
  • 生完孩子以後,多久可以回娘家?答案有2種,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人在苦難的時候往往都會想家,新手媽媽也不例外。但新媽媽已經結婚生子,什麼時候回娘家卻不像以前那麼隨意了。◆第二種答案:坐完月子才可以回娘家如今社會,傳統思想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多了。如果按照以前的舊習俗,月子裡的新媽媽卻是萬萬不能回娘家的。而是要等到月子結束,寶寶滿月以後,才能經由父母同意回去娘家。
  • 大年初二習俗知多少:祭財神,回娘家,不洗衣......
    2月18日(周日)早8:50,今天是大年初二,咱們民間大年初二都有哪些民風民俗呢?北方在正月初二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 民間故事:正月十五,回娘家
    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是:正月十五不能回娘家,她偏要去,結果家裡出了事。民間流傳著許多傳統的民俗,比如說正月十五不能在娘家過、正月裡不能理髮等等,你們那裡有這些習俗嗎?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就是關於民間習俗的,有人沒有遵循這些習俗,那麼真的會有事情發生嗎?
  • 商丘街頭巷尾處處洋溢春節喜慶氛圍,你知道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
    今天小年,在商丘一些地方有蒸棗花饃的習俗非常有意思,饃上放著一顆紅棗。這是當地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拜年時的必備禮品,主要是送給女性的長輩,寓意為報答養育之恩。在商丘,家家都要祭灶。不買,只掃福,老闆也歡迎,商丘人就是這麼豁達,就是這麼熱情好客!小年小團圓,你回家了嗎?還是在歸家的列車上?春節臨近,不回家的也想家了吧?那就快快回家吧!這裡是商丘,這裡處處洋溢在春節的喜慶氛圍中,大街小巷,商場超市,人頭湧動,氣勢恢宏。你在哪?你知道關於小年的一些傳統習俗嗎?異鄉的小年又有什麼不同呢?
  • 大年初三你知道幾條習俗?知道3條算你厲害,一定記住這2條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想在春節的時候過一個順順利利的年,所以年輕人們或者是不知道春節的傳統習俗的人們一定要注意了,在大年的初三的時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豬年是一個非常的幸運的年,本命年的人也不要害怕,三思而後行就可以避免一切不好的事情。在春節的第三天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告訴自己,大家知道大年初三有哪一些習俗嗎?
  • 除夕不能回娘家? 那些不合時宜的春節習俗
    新華網太原2月5日電(記者王井懷 孫亮全)寫春聯、貼門神、包餃子、舞獅子……這些傳承千年的春節習俗,烘託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傳遞著春節特有的溫情。然而記者發現,還有一些過年老習俗並不能增添年味兒,反而徒增煩惱。專家認為,像女兒不準回娘家過除夕、初五不許走親戚、正月裡不能理髮、農村賭博等以前很多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顯得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節拍,也應早日「辭舊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