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ID: alpworks),作者: 非完全進化體
前瞻網已獲授權轉載
不是專家,僅從一名用戶角度,來聊聊社交娛樂類APP的商業邏輯。
有朋友問,(NASDAQ:MOMO)能橫插一腿做好直播?而其他有更廣泛用戶基礎的APP如QQ、抖音,卻做得一般般。
我的看法是,直播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更多是一種形式與工具。這種工具如果恰好能夠契合你本身的商業模式,那麼便可以做好。如果與你原有商業模式無法很好契合甚至形成衝突,那麼很難做成功。
網際網路產品的商業模式有很多維度:
從形式上可以分為文字,圖片,視頻,直播,文字與視頻還可以分為長與短;
從使用目的上可以分為通訊、社交、娛樂、信息獲取,從關係上可以分為熟人、陌生人、垂直互動社區、粉絲與大V;
從信息的傳播範圍上,可以分為封閉的與開放的;
從信息的傳播方式上,可以分為通訊、交流、問答、主動瀏覽、搜索,訂閱,算法推送;
從信息的質量上還可以分為精品與平民化,從信息發布源還可以分為個人、組織,以及實名、匿名。等等等等。
這一系列維度上的屬性,經過有機結合後,便能夠形成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與網際網路產品。而在絕大多數時候,同一產品很難兼容兩種相互衝突的屬性。
為什麼微信無法同時做好陌生人社交?
因為與熟人社交的發現、交互方式以及信息呈現方式,會存在很大的差異與衝突_誰也不想將隱私輕易暴露給陌生人,更不願意讓熟人看到自己裝B以及騷浪的樣子。
同樣是陌生人社交,為什麼有了陌陌,還會出現探探?
也是因為探探的信息交互方式更加可控與封閉,在很大程度保護了隱私以及不被騷擾,而陌陌的信息展示更加開放。
為什麼陌陌能夠做好直播?
因為直播這種工具能夠很好地滿足陌生人社交(並可以延展為線下)的需求。而同樣是直播,虎牙、鬥魚等專業平臺遊戲直播,才藝展示、美女帥哥陪聊等模式,更多地是滿足娛樂需求以及純線上社交需求。
為什麼抖音很難做好直播?
是因為大家上抖音主要的目的是追求精品化的娛樂享受。而這種模式決定了信息傳播的方式更多是被動算法推薦,而不是關注式的訂閱。而能夠生產精品短視頻的創作者,大多並不願意進行直播。
而頭部化的創作者,也很難與粉絲進行有效互動。這幾種屬性都與直播這一形式存在著較大的衝突。
所以說,抖音的基因幾乎是與社交是絕緣的。而算法推薦與關注式訂閱的衝突,也決定了抖音很難走向或影響到微博的模式。
而抖音與快手,一個定位於年輕人做頭部精品化娛樂視頻,一個定位於草根做獵奇與趣味類視頻,不同的定位與屬性也決定了產品形態與模式上的各種差異。雖有競爭,各自的定位與根基仍是非常牢靠的。
顯而易見,在很多時候,熟人與陌生人是衝突的,開放與封閉是衝突的,長與短是衝突的,實名與匿名是衝突的,訂閱與算法推送是衝突的,精品與大眾是衝突的。
而形式與工具,只要能與原有底層商業邏輯形成契合,就有可能啟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以上並不是絕對的,有時在不重要的維度上可以一定程度兼容。大多數產品的雞肋功能也不少,基本也不會造成直接衝突,但冗餘是難免的。)
所以說,大多數網際網路APP更多只能專注於自身的定位,即便擁有用戶基礎與流量,想要進行模式上的多元化,幾乎邊界都是非常明顯的。
而對於遊戲這種與原有產品幾乎能夠隔離,只需要流量就可以存活的模式,幾乎又是大家都可以做的(更多時候會選擇合作)。
而作為網際網路產品,只要在自身所專注的領域,形成「越多人用越好用」的商業特徵,就能夠形成較深的護城河。
前提是,這一商業模式自身不會失衡或坍塌(比如隨著用戶的增長,信息的質量整體下降,以及不可避免地出現很多破壞生態的行為),以及不會被更高維度的模式所替代。
陌陌作為基於位置信息陌生人交友的平臺,符合越多越人越好用的特徵。而視頻、遊戲以及直播等多種互動形式,避免了尬聊,增強了交互的豐富度與有效性。
如果能同時避免被虛假信息、騙子、各種推銷以及非法商業活動所破壞,那麼它就能夠成為一家具有護城河,業績持續增長的網際網路公司。
對以往思考隨筆寫下一篇總結,略欠深研與推敲,歡迎大家討論及斧正。
本文來源阿爾法工場,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