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368年元廷北遷以來至15世紀中葉蒙古高原的百年政治風雲,始終圍繞著最高的統治權——汗權的爭奪而展開。然而,成吉思汗數百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只有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直系後裔才有資格統治整個蒙古民族,其他任何人,包括也先那樣強有力的傑出人物,想謀求汗位都是非法篡奪,要遭到上至宗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致反對。為了維護這種傳統觀念和保護黃金家族血脈的延續,當黃金家族的孑遺巴圖蒙克(達延汗)還在不明白世事的幼年時候,人們已開始矚目於他了。
達延汗巴圖蒙克的家族,從他的六世祖哈爾古楚克都古楞特穆爾起,就一直生活在風雲變幻的政治旋渦中。哈爾古楚克都古楞特穆爾為元順帝脫歡帖睦爾孫,其父為烏斯哈勒汗脫古斯帖木兒(1379年~1388年)。長兄恩克卓裡克圖汗(1389年~1392年),次兄額勒伯克汗(1393年~1399年)。據《蒙古源流》記載,額勒伯克汗在衛剌特扎哈明安之浩海太尉的調唆下,為了奪取美貌的弟媳,竟不惜殺害親弟弟哈爾古楚都古楞特穆爾。哈爾古楚克都古楞特穆爾的妻子被奪時已有身孕,後來生下遺腹子阿寨。阿寨有三子,一個是遭也先殺害的岱總汗脫脫不花,另一個即在摩倫汗死後登上汗位的滿都魯,還有一個就是阿噶巴爾濟濟農,他是達延汗巴圖蒙克的曾祖父。
內蒙古博物院的成吉思汗畫像
脫脫不花岱總汗雖然在瓦剌權臣也先太師挾持下受到眾多制約,他任命其弟阿噶巴爾濟為濟農,準備與也先決戰。然而愚蒙的阿噶巴爾濟被也先利用,向岱總汗倒戈,最終兩人均被也先殺害。
阿噶巴爾濟的兒子哈爾固楚克(達延汗祖父)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勇士,也先太師將女兒齊齊克許配給了他。當阿噶巴爾濟在也先的調唆下準備反對岱總汗脫脫不花時,他曾極力反對說:「偏袒妻黨者低下,維護同胞者高尚;幫助外人的倒運,愛惜親族的發跡。也先雖是我的嶽父,是您的親家,但無論如何不可背叛自己的人!」當阿噶巴爾濟濟農一意孤行而被坑殺時,哈爾固楚克因早有防備而得以逃出。也先派三十名勇士追趕,他一箭射穿身穿三重鎧甲的一個追兵,嚇退了其餘的追兵。隨後他逃到西方察阿臺汗國境內,卻不料在一次行獵中,他能連續射中一二十隻黃羊的高超箭法引起了他人的嫉妒,竟託詞「失誤」而將他偷偷地射死。
哈爾固楚剋死後,也先多次勸說女兒齊齊克再嫁,但齊齊克矢志守寡。齊齊克當時已懷有七個月身孕。也先兇狠地對手下說:「如果生下女兒,便梳了她的頭髮;如果生了男孩,便梳了他的心(意為殺死)。」1452年,齊齊克生下一名男孩,她怕也先殺害,就將孩子藏起來,抱來伺候她的察哈爾呼拉巴特鄂託克之鄂推婦人的女孩,暫時騙過也先派來探查的人。隨後,她抱著孩子跑到曾祖母薩穆爾公主那裡哭訴。薩穆爾公主憐憫她的不幸,親自找人代為哺育孩子,並為之取名巴延孟克,這就是達延汗的父親。薩穆爾公主又把也先喚至面前怒斥說:「你想害死所有的孛兒只斤(成吉思汗家族姓)後裔嗎?齊齊克的孩子難道不是你的外孫嗎?」也先默默地退出,心中打算「祖母不允,我須背著她絕此後患!」公主知道也先絕不會放過巴延孟克,就找來四個親信大臣,讓他們帶上巴延孟克到東蒙古躲避。護送巴延孟克的四個大臣中就有喀剌沁部之博賚太師(即孛賚),他們在途中遇到察哈爾部的斡羅出少師,斡羅出少師將巴延孟克留在家中撫養,後來把女兒錫吉爾許配給他為妻。從此,巴延孟克長期居住在斡羅出少師家裡。
二十幾年的光陰轉眼就過去了,正值滿都魯汗在位。從輩分上講,滿都魯汗是巴延孟克的叔祖父。此時,巴延孟克在斡羅出少師家已長大成人,就去找已登上汗位的滿都魯汗。滿都魯汗十分高興,說:「我沒有兒子,你可以接續孛兒只斤的後代了。」原來滿都魯汗有兩位夫人,一位是癿加思蘭太師的女兒伊克哈巴爾圖鍾金,未曾生育;另一位是土默特部(原為察哈爾汪古部,後併入土默特)綽羅斯拜丞相之女滿都海哈屯,只生下兩個女兒。此時(1473年)巴延孟克的妻子錫吉爾剛剛生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取名巴圖蒙克,即後來著名的達延汗。
滿都魯汗封巴延孟克為濟農,並賜予孛羅忽之號,故史籍中也稱孛羅忽濟農。大汗、濟農、太師的聯合在太師專權的當時只是暫時的,他們相互猜忌傾軋,很快導致了悲劇的重演。
1476年的一天,孛羅忽濟農手下的大臣鴻郭賚別有用心地向滿都魯汗進讒言,說:「您的侄孫孛羅忽濟農,圖謀不軌,打算加害於你,奪走伊克哈巴爾圖鍾金夫人。」滿都魯汗不相信自己的侄孫孛羅忽濟農會產生這樣的惡念,「遂削鴻郭賚之唇而殺之。」後來,癿加思蘭太師的族弟亦思馬因(即永謝布之伊斯滿太師)欺騙滿都魯汗說,原來鴻郭賚所言確有其事,殺了他實在冤枉。隨後,亦思馬因又前往孛羅忽濟農處,說滿都魯汗現在已證實從前鴻郭賚之言而要加罪於你。濟農不相信他的話,他就說可汗派來向你問罪的使臣即將到達。過了不久,滿都魯汗果然派人前來濟農處。可汗派遣使臣的本意是想澄清事實,消除叔祖與侄孫之間可能產生的誤會,濟農誤認為可汗派使臣前來真的是要問罪,所以對使臣非常粗暴無理。使臣返回後報告可汗,說濟農沒有否認這些謠傳,而且態度十分反常。滿都魯汗遂對亦思馬因之言深信不疑,馬上派遣他率領軍隊攻打孛羅忽濟農。結果,孛羅忽濟農兵敗出逃,途中被永謝布的哈剌巴代等人殺害。亦思馬因掠其財產,又強佔了孛羅忽濟農的錫吉爾夫人。
孛羅忽濟農巴延孟剋死後,癿加思蘭太師更加專橫跋扈,他企圖廢黜滿都魯汗,另立翁牛特部部長毛裡孩之子斡赤來為汗。滿都魯發現其圖謀,遂下令癿加思蘭交出斡赤來,癿加思蘭拒絕,並出兵進攻滿都魯汗。滿都魯汗戰敗出走,約在1479年因疾逝世於瑪克溫都兒。
到此時,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直系後裔只剩下一人,這就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孑遺巴圖蒙克。蒙古高原百餘年的政治風雲,已將黃金家族掃蕩殆盡,那些割據一方的封建主們為了爭霸相互傾軋,使勞動人民陷於更加苦難的戰亂與動蕩之中。(
巴圖蒙克,蒙語意為結實、恆久。此名是滿都魯汗任命巴延孟克為孛羅忽濟農後,希望其兒子生命結實,將來繼承黃金家族恆久的偉業。巴圖蒙古自幼失去父親,母親又被亦思馬因強佔,無人照料,身體病羸。所幸的是他被唐古特部人特穆爾哈達克收養。在巴圖蒙克生痞疾(腹內病)時,特穆爾哈達克的妻子賽海找來九峰初產駝羔的母駝之乳,盛在銀碗裡,溫熱後放在巴圖蒙克的肚子上,日夜不停地按摩,直到磨掉萍藻般的七塊瘡疤,用民間土方治好了他的痞疾。
首先注意到巴圖蒙克的是直接指揮和管理汗廷斡耳雜護衛軍和察哈爾本部屬民的滿都海哈屯。滿都海哈屯生於也先專權的1448年,自幼聰慧,長大後她的父親汪古部的綽羅斯拜特穆爾丞相將她嫁給了滿都魯汗。1479年滿都魯汗去世,滿都海哈屯繼承了丈夫的遺產,她不僅掌握著大汗直屬部落察哈爾八鄂託克,而且還執掌汗廷大權,管理蒙古。作為大汗的遺孀,雖然在政治上不可能再有更大的作為,然而她敏銳地感覺到:必須找到一個黃金家族的後裔來繼承汗位,才有可能使比較穩定的蒙古社會避免再次陷入混亂,而且只能靠聯姻成為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成員,才能名正言順地為振興這個家族、穩定蒙古社會而盡力。
她早已打聽到黃金家族孛羅忽濟農的孑遺巴圖蒙克在特穆爾哈達克家裡,就派人前去說:「把孩子交給我扶養吧!」申明大義的特穆爾哈達克,把他送給了滿都海哈屯。從此,巴圖蒙克的境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年輕的曾叔祖母(滿都魯汗是巴圖蒙克的曾叔祖),像慈母般照顧著他,並讓他學習文化知識。人們紛紛誇讚滿都海,說她「點燃了高貴的孛兒只斤家族的聖火」,尊稱她為賽音哈屯(意為好夫人)、徹辰哈屯(意為賢明夫人)。
正當巴圖蒙克順利成長的時候,科爾沁部部長烏訥博羅特前來向寡居的滿都海求婚。烏訥博羅特是成吉思汗長弟哈布圖哈撒兒的後代,他的父親是科爾沁部著名的英雄巴特爾錫古蘇特,烏訥博羅特不久前也為滿都魯汗立過赫赫戰功。烏訥博羅特進到滿都海哈屯的營帳裡,恭恭敬敬地行禮參拜,說:「請允許我點燃你的灶火,給你指一指下營的牧地吧。哈撒爾的後裔,與成吉思汗聖主本來就是一家!」
聰睿的滿都海哈屯心裡明白,烏訥博羅特向她求婚是因為自己執掌著蒙古汗廷的大權,掌握著已故前夫的屬民察哈爾部和滿都海娘家的部落蒙郭勒津。如果滿都海夫人嫁給她,那麼烏訥博羅特就意味著登上了大汗的寶座。於是滿都海哈屯委婉而堅決地拒絕了他,並且直截了當地教導他說:「有推不開的門扇,有跨不過的門檻。可汗的遺產,哈撒兒的後裔不能繼承,就像哈撒兒的遺產我們不能繼承一樣。」烏訥博羅特一時語塞,知趣地退了出去。
為了考察一下民心,滿都海哈屯就烏訥博羅特向她求婚一事徵求過當時歸屬汗廷的各部落首領的意見。當她來到察哈爾部阿剌克綽特鄂託克的薩岱的營帳詢問時,薩岱表示她應該嫁給科爾沁部強大的諾顏烏訥博羅特。滿都海哈屯又來到科爾沁部郭爾羅斯鄂託克的滿都兀爾魯克的夫人扎罕阿嘎家裡詢問。扎罕阿嘎誠懇地對她說:「倘若嫁給哈撒兒的子孫,就會招致黑道厄運,失去你的廣土眾民,你哈屯名節也被汙損。倘若守候聖主的嗣孫,就會承沐皇天眷念之恩,主宰你的國土和民眾。哈屯啊,你的名聲將會遠揚,如雷聲陣陣!」滿都海哈屯非常滿意扎罕阿嘎夫人的回答,並感激她的指點。
為了儘快重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統治,也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引發更多的麻煩,滿都海哈屯毅然做出決定:她要嫁給巴圖蒙克,以名正言順的哈屯名義扶持他登上汗位!
1479年,33歲的滿都海哈屯與7歲的巴圖蒙克,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據《蒙古源流》記載:管理祭祀禮儀的家臣察哈爾人蒙肯伊剌古主持婚禮。他將馬奶酒灑向天地,祈禱神靈佑護。滿都海給巴圖蒙克穿上三層厚底的高靴,拉著他的手跪拜在額錫哈屯(也寫作也失哈屯,即拖雷之妻唆兒忽黑塔尼別吉)的靈前。滿都海虔誠地禱告:「在不辨黑白顏色的地方我嫁來作媳,榮幸地列為可汗的後裔,哈撒兒的嗣孫欲將我迎娶,我來到母后您的斡耳朵(意為宮帳)這裡。還在不辨花馬顏色之時我嫁來作媳,哈撒兒的嗣孫卻將您嫡孫小覷,他恃強凌弱,我不顧一切地來到您的斡耳朵這裡。倘若我屈從烏訥博羅特的強力,將您的寬闊的門楣看輕,高大的門楣看低,情願讓您伸出套杆將我貶作奴婢。倘若烏訥博羅特欺侮您的子孫,強行聘娶,懇請您廣施緣法將他擒去。倘若母后您相信我的話語,相信我誠心守護您的後裔巴圖蒙克,做他的賢妻,那麼請保佑我,在內襟中賜給我七個男孩,在外襟中賜給我一個女孩。如蒙您慷慨賜予,就起名叫七個博羅特,願他們堅如鋼鐵,將您的香火延續。」
懇切的語言,使在場所有的人們感動。據說,這些話傳到烏訥博羅特耳朵裡,竟使這位勇士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他痛責自己的魯莽,更加敬重滿都海哈屯的品德。
婚禮過後,將要舉行巴圖蒙克的即位大典。即位前,滿都海哈屯將巴圖蒙克領到成吉思汗八白室前,跪拜了聖主和九鼎白纛。在大典上,眾人為巴圖蒙克上尊號為達延汗。達延即大元,表示他仍在繼承大元朝的帝統,意在希望他能繼承先祖偉業,在危難之中振興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7歲的幼汗,尚不能理解婚禮與登即大典對他意味著什麼,而參加慶典的諸王大臣們,心裡或許還殘留著對烏珂克圖汗馬可古兒吉思汗暴死、摩倫汗夭折的記憶。只有滿都海哈屯充滿信心。她決心運用自己的權威,輔佐達延汗成人,使整個蒙古草原重歸成吉思汗的子孫之手。後來事實證明,滿都海哈屯確實擔起了輔佐幼主、重振黃金家族的重任。十幾年後,草原上真的出現了叱吒風雲、威震四方的一代中興可汗。(
滿都海哈屯與達延汗後來果然生下七男一女。七子俱以博羅特(意為鋼鐵)命名。先是孿生兄弟圖魯博羅特和烏魯斯博羅特,隨後是孿生姐弟圖嚕勒圖公主和巴爾斯博羅特,第四子阿爾蘇博羅特,第五、六子是孿生兄弟阿勒楚博羅特和斡其爾博羅特,第七子是阿爾博羅特。
達延汗另外娶了兩位夫人:一個是扎賚爾部呼圖克圖少師的女兒蘇密爾哈屯,生有格哷博羅特、格哷森扎兩個兒子;另一個是瓦剌部孟克類阿古勒呼的女兒古實哈屯,生有烏巴繖察、格哷圖兩個兒子。達延汗共有十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達延汗即位之初,蒙古草原滿目瘡痍,令人心痛;封建割據的權臣領主強橫跋扈,令人生畏。為了穩定和鞏固黃金家族的統治。滿都海哈屯決心輔佐幼主,徵討宿敵,剷平權臣。
滿都海哈屯的第一步行動,就是向「殺元裔幾盡」(《荒徼通考·北魯》)的夙敵瓦剌興師問罪。1480年,滿都海哈屯厲兵秣馬,讓察哈爾克什克騰鄂託克的大臣阿來通作嚮導,自己同達延汗率領騎兵遠徵瓦剌。滿都海哈屯披掛整齊,將長發盤在頭頂,一副巾幗英雄的氣概。8歲的達延汗年幼體弱,滿都海哈屯怕他經不起長途跋涉,遂命人做了一隻有襯墊的大皮箱,將皮箱綁在馬上,達延汗坐在裡面,既不怕旅途顛簸,又不誤行軍速度。滿都海哈屯讓達延汗出徵,一是為讓其鍛鍊,更主要的他是一面旗幟,因為他是聖主成吉思汗的化身,是大元大可汗,只有他才能使成千上萬的剽悍騎士聽從滿都海哈屯的指揮。
逼近瓦剌的營寨。滿都海哈屯列兵成陣,發出進攻命令。銳氣方剛的察哈爾騎士們吶喊著,漫山遍野地向瓦剌的陣營衝殺過去。瓦剌人拼死抵抗,雙方絞殺在一起,草原上捲起無邊的煙塵。滿都海哈屯全神貫注地指揮作戰,不知不覺間頭上的帽子竟被掙壞,跌落下來,被飄帶連著懸掛在脖子上,散亂的頭髮不斷遮住她的雙眼。她無暇顧及這些,只是不斷地指揮和激勵將士們更勇猛地衝鋒。一位察哈爾將士趕緊摘下自己的頭盔遞給她。滿都海哈屯攏起散發,戴好頭盔,揮軍作最後的拼殺。在強大的察哈爾部騎兵的衝擊下,瓦剌的防線崩潰了,丟下成片的屍體和器械,活著的全部投降。將士們簇擁著達延汗和滿都海哈屯,滿都海哈屯向瓦剌人發布了訓令:「你們瓦剌人自古就是大汗的屬眾,怎敢僭越名份,隨心所欲?今後,你們的房舍不許稱作殿宇,你們的冠纓不得高過四指,平時在家許跪不許坐,吃肉時只可用牙撕咬而不能用刀。還有,今後要把烏蘇克(酸馬奶)改名叫扯格!」訓令完畢,瓦剌人懇請夫人恩免吃肉不許用刀以外,其他各項完全接受。據說直到很久以後,瓦剌人仍在奉行著滿都海哈屯的訓令。
在出徵瓦剌部勝利歸來不久,滿都海哈屯和達延汗率領察哈爾和蒙郭勒津兩部大軍,除掉了長期對汗廷構成隱患的癿加斯蘭。
班師之後,滿都海哈屯徵伐的下一個目標,就成了強橫而狡詐的亦思馬因太師了。
亦思馬因是野乜力克部的回教徒,老家在哈密、土魯蕃北部地區。大約在十幾年前,他跟隨族兄癿加斯蘭來到蒙古草原,當上了永謝布部的首領。他曾讒言離間滿都魯汗和達延汗之父孛羅忽濟農,使孛羅忽被殺;他又奪走了孛羅忽濟農的妻子錫吉爾夫人,使達延汗自幼失去雙親;他假借人們對癿加斯蘭專權的痛恨,將其誅殺,自己當上了太師;特別是在達延汗即位之後,他從不把幼汗和滿都海哈屯放在眼裡,暴虐恣睢,唯我獨尊。滿都海哈屯深知,不除掉這個惡貫滿盈的權臣,汗廷永遠也不會安穩。
1483年,亦思馬因又去侵掠福餘、泰寧、朵顏三衛。但這次他失算了,滿都海哈屯早已派人與三衛相約,趁亦思馬因興兵之機,聯合起來誅滅他。三衛人馬嚴陣以待,滿都海和達延汗率領的察哈爾大軍在其身後躡行。當亦思馬因進入三衛地界安營紮寨準備進攻時,突然東邊一陣煙塵滾滾,喊聲雷動,三衛人馬殺來了。亦思馬因急忙指揮部下與三衛人馬混戰一處。早有準備的滿都海哈屯下令以郭爾羅斯部託郭齊少師為首的察哈爾等部20員大將率部從亦思馬因背後襲擊,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打得亦思馬因一敗塗地,他的部下都成了俘虜。西逃的亦思馬因最後來到哈密北部他的老家野乜克力部的地方,又與駐牧在哈密北山的瓦剌小厄魯特部封建主結好,共同對付滿都海哈屯和達延汗的討逆大軍。
1486年,滿都海哈屯為了徹底消除後患,率領察哈爾大軍繼續追殺亦思馬因。據《蒙古源流》記載,託郭齊少師率領軍隊星夜趲行,來到野乜克力地面。這時亦思馬因正在營帳內安坐,管家女傭人阿拉克忙著家務。阿拉克突然聽到遠處隱隱傳來嘈雜的聲音,向亦思馬因說:「外面轟轟聲響,好像大地在震動,莫非發生了什麼事情?」說著,出門解開了馬樁上拴著的棗騮駿馬。亦思馬因翻身上馬去查看究竟,行走不遠,迎面遇見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託郭齊少師。託郭齊少師一眼認出了出現在面前的正是他急切尋找的敵人,迅疾拈弓搭箭,嗖的一聲利箭飛出,正中亦思馬因咽喉。這位強橫一時的太師,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託郭齊少師來到亦思馬因家裡,亦思馬因的妻子,即被亦思馬因搶走的達延汗生母錫吉爾太后,正坐著哭泣。嗚嗚咽咽的哭泣聲,使託郭齊少師十分不快。但他仍然謙恭地對錫吉爾太后說:「請上馬吧!我送你去與你親生兒子團聚。」錫吉爾太后仍不肯動身,託郭齊少師忍無可忍,憤怒地斥責道:「你的丈夫孛羅忽濟農不好嗎?你竟甘心作賊人的妻子!你的兒子達延汗不好嗎?你卻不肯前去相見!你的國家兀魯思(即國家)不好嗎?你怎麼能留戀別人的土地!」說著,怒氣衝衝地拔出大環刀。錫吉爾太后嚇得心驚膽戰,只好跟著託郭齊少師上了馬。
託郭齊少師將錫吉爾太后交給達延汗,說:「我殺死了你的敵人,降服了你的仇人。現在,你們母子團聚吧!」13歲的達延汗第一次拜見了自己的生身母親,他沒說什麼,只是吩咐將太后安頓在西拉木倫河畔的一個營地上,後來太后就死在了那裡。
三年的浴血奮戰,汗廷潛在的危險和軍事威脅得以全面解除。滿都海哈屯以智慧和英明詮釋了察哈爾婦女的高尚美德。她既是古代蒙古歷史上出類撥萃的巾幗英雄,又是傳承蒙古黃金家族血脈衣缽的代言人。(
[責任編輯: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