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小護士劉洋:方艙醫院當「翻譯」

2020-12-15 騰訊網

2月15日,大慶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出發前,劉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沒有成家,也沒有太多牽掛,我更適合參加醫療隊去支援湖北武漢。報名和出發的事,一直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惦記我。」

劉洋,今年31歲,大慶油田五官醫院的一名護士,大慶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隊員。2003年,劉洋考入湖北鄂州大學的高級護理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大慶參加工作,當得知市裡要派醫療隊支援湖北武漢,她義無反顧地遞交了請戰書,因為那裡是她第二故鄉。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工作的21個日日夜夜裡,她與隊友和患者結下深厚友誼,許多患者出院前,都與劉洋有約定,疫情過後,一定要到大慶走一走、看一看。

劉洋與方艙醫院患者一起健身娛樂

方艙大慶小護士 對武漢很「精通」

劉洋是個十分開朗的姑娘。3月14日上午,記者連線過程中,她告訴記者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不但諒解了她的「不辭而別」,還十分支持她在戰「疫」前線的工作,叮囑她要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劉洋是個地地道道的「武漢通」,不但能聽懂武漢的地方方言,還十分了解武漢的名勝古蹟和十分有名的地方特色小吃。因為自己在湖北上過大學,表姐家在武漢市,大學畢業後,她幾乎每年都要到表姐家住上一段時間。

在沌口方艙工作的日子,會深深刻在劉洋的記憶裡,因為這其中有太多的不舍和難忘。隊友們無私的幫助,結下患難之交;患者的鼓勵和讚許,也讓他們結下深厚的友誼。

劉洋的工作地點——武漢沌口方艙醫院

主動充當「翻譯」 為隊友解決難題

讓劉洋最開心的事,就是經常給大家當翻譯,一時成了個大忙人。

初到武漢時,隊友們幾乎都聽不懂患者說的地方方言,一時感到不知所措。而劉洋知道這件事後,二話沒說主動上前當起了「翻譯」。大家知道後都樂壞了,這個難題迎刃而解了!此後,隊友們一旦遇到聽不懂的,就在艙內四處找劉洋。不僅如此,就是劉洋下班回到賓館,也能接到隊友諮詢的電話。再後來,劉洋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動教大家說武漢話。同時,她還為隊友們介紹武漢的旅遊景點和地方特色小吃。

「武漢的地方特色小吃可多了,記得有個地方叫戶部巷,那裡是小吃一條街。不但有家喻戶曉的熱乾麵,還有三鮮豆皮、胡辣湯、糯米雞,面窩……,好吃的實在太多了。」劉洋每次說完,姐妹們都有種要流口水的感覺。

防護服上隊友的籤名,帶給劉洋巨大的力量

與患者結下友誼 苦練東北二人轉

有一天,一位女患者看到劉洋的防護服上寫著「大慶」兩個字,就禁不住問她,會不會唱東北二人轉。劉洋當時就想,決不能給咱東北人丟面子,馬上回答說會唱,並約定三天後一起唱一段。下班回到賓館後,劉洋用手機找到東北二人轉《小拜年》的視頻,一有時間她就拿著手機開始排練。到了約定的那天,劉洋和女患者在方艙醫院為大家進行了表演。「正月裡來是新年兒呀啊,大年初一頭一天呀啊,家家戶戶團圓會呀啊,少的給老的拜年呀啊……」

在方艙醫院裡,有部分患者一直感動著劉洋和隊友們。他們既是就醫的患者,又是服務志願者。

「我們初到方艙醫院時,有兩位患者看到我們十分忙碌,他們就主動上前,幫助我們給大家送餐,主動清理垃圾,為大家表演節目等等,他們的舉動,感動了所有的人,所以加入到這支『志願者』隊伍的患者更多了,到3月8日晚休艙時,達到了20多人。這件事,深深地感動著我。我一定要努力工作,讓這份愛心永遠地傳遞下去!」劉洋激動地說。

光榮火線入黨的劉洋與黨旗合影

吃苦在先衝鋒在前 光榮火線入黨

在方艙醫院工作期間,劉洋有一件人生大事,讓她和家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那就是在3月10日這一天,她面對黨旗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記者連線中,劉洋說:「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在大慶時,我就向醫院遞交過《入黨申請書》,在抗擊疫情一線,我終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和認可。在今後工作中,我將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先,衝鋒在前,時刻向老黨員學習,用我的青春和生命,為黨的事業奮鬥終生!」

目前,劉洋所工作的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已休艙快一周時間,她和隊友們原地待命,等候新的工作任務。

責編:李佳明 審核:代寶柱 監製:芊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方艙醫院是什麼意思 方艙醫院收治什麼病人多少錢一天?
    現在疫情發生,某些地區開了方艙醫院,大家知道方艙醫院是供給患者治療的地方。那麼2月5日武漢方艙醫院收治什麼病人?方艙醫院是誰提出的,方艙醫院多少錢一天?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湘雅二醫院:「戰疫」在「方艙」
    接診首批患者 洪山體育館醫療區分為「帳篷診區」(相當於門診)和「方艙醫院」(相當於住院部)兩個區域協調工作。按照診療流程,新就診病人統一在帳篷區首診,鑑別分診後確診的輕症患者將移送至方艙醫院內集中救治。
  • 白衣天使發出真誠誓言 用勤奮工作詮釋大慶精神
    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裡,送餐送藥、打理衛生、呵護關懷患者……處處都有她們不知疲憊的身影,她們是最美逆行者!3月2日中午,晚報記者連線已在沌口方艙醫院工作16天的周曉玉,36歲的她是大慶油田五官醫院的一名護士,有著14年的護理工作經驗。此時,她和隊友剛為患者送完午飯,自己還沒來得及吃飯。她說,雖然工作很累,但感到很溫暖,患者對她們的工作總是稱讚有加。
  • 在江漢方艙醫院工作40天,關艙前我們終於看到了方艙醫院的全貌
    盡心盡力在江漢方艙醫院工作40天,關艙前我們終於看到了方艙醫院的全貌盡心盡力在江漢方艙醫院工作40天,無暇看看它的樣子——關艙前我們終於看到了方艙醫院的全貌徐鴻儒與患者合影「這裡就是我工作的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江漢方艙醫院,還記得第一天來這裡時,我們站在雨中等待領取物資……」昨日,是江漢方艙醫院關艙的第三天,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馳援湖北護士徐鴻儒修整待命的第三天。
  • 中國日記·3月20日丨「我一輩子沒怎麼哭過,卻在方艙醫院裡哭了好...
    作為方艙醫院的親歷者,武漢市民彭黎明和鄭忠傑,都對援鄂醫護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曾在江岸方艙醫院住了20多天的彭黎明說,在這裡,他深深感受到了每個醫護人員的大愛和無私。「我一輩子沒怎麼哭過,卻在方艙醫院裡哭了好幾次。」彭黎明說,有個畫面他印象特別深刻。一天,艙裡有位患者腳指甲發炎紅腫,疼痛難忍。來自河北的一個護士知道後,就主動幫這位患者洗腳、修指甲,這位患者感動得直落淚,說自己的兒女都沒給自己洗過腳。「他們跟我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 抗疫「彈藥」保障,方艙藥師的使命與擔當——記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
    3月8日上午,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接管的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順利休艙。該方艙醫院是協和江漢武展方艙醫院之後,管理的第2所方艙醫院。該方艙總床位682張,自2月21日開始收治病人,截止3月8日上午,累計收治患者281人,治癒出院207人,實現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治癒人員零復發。在這裡集合了天津、江西、廣東、上海及安徽等5支醫療隊的力量,共428名醫護人員駐守。協和醫院派遣的醫療隊大部分前期參與過武展方艙醫院的相關工作,積累了方艙醫院的運營經驗。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即將完工,生命「方艙」正接續投用
    「看見很多建設者都在為武漢建醫院,作為一名工程人,我們也想到現場盡一份力呀。」很快,王家亮期盼的機會來了!2月3日晚間,武漢市首批三所「方艙醫院」開建,2月4日凌晨,王家亮又接到武漢地鐵公司緊急通知,立即抽調安裝技術人員火速支援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建設。
  • 在武漢建設「方艙醫院」的靈感來自於哪裡
    這次在抗擊武漢肺炎疫情的時候,建設的武漢方艙醫院立了大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方艙醫院建設周期很短,收留的病人很多,利用現有的建築,使用完畢後還可以繼續利用,各個方面的條件比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要方便。下面我就聊幾句方艙和武漢方艙醫院。
  • 浦東東方醫院的她 在方艙醫院當起了「文體委員」
    圖片說明:東方醫院(南院)綜合監護室護士長高彩萍,在武漢方艙醫院當起了「文體委員」大團鎮供圖圓滿完成援鄂任務回到上海已經好幾天了,高彩萍依然會不時想起在武漢方艙醫院的那段日子。「怎麼也想不到,我竟然還當起了『文體委員』。」
  • 「治癒系」漫畫書在方艙醫院火了
    原標題:「治癒系」漫畫書在方艙醫院火了   這幾天,一本叫《親愛的朋友我們想對您說》的宣傳冊,在武漢市漢陽體校方艙醫院火了。它的漫畫作者楊俊雅,是第六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辛集市第一醫院崔躍軍的愛人;配文作者是辛集市第一醫院收費處工作人員王炳亮,倆人通力合作,利用閒暇時間完成了這本「治癒系」漫畫宣傳冊。   宣傳冊裡,有醫療隊員對患者的祝福,有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更多的是對患者的激勵、鼓舞和祝福。簡單的話語配上俏皮可愛的插圖,飽含著與患者共渡難關的決心和信心。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今天下午,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市的全部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3日首家方艙醫院建設開始,到27日出現「床等人」現象,歷時僅20多天,就徹底改變了「一床難求」局面。據統計,各家方艙醫院運行30餘天裡,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 震杳:輪椅上「站起」的大慶詩人
    震杳,本名劉洋,1982年出生在大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由於患有先天性全身肌肉萎縮症,他無法行走,無法站立。作家史鐵生在輪椅上坐了38年,如今38歲的劉洋,也已經在輪椅上度過了十幾個春秋。劉洋生命之頑強如史鐵生,對文學夢想的執著也如史鐵生。
  • 最後一家方艙醫院今日休艙!
    【來源:中國網】3月10日下午3點半,隨著最後一批49名患者從洪山體育館走出,運行了35天的武漢市首個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昨天(3月9號)下午3點,隨著最後34名患者出院,武漢首批三家方艙醫院之一的"江漢方艙醫院"休艙,武漢市14家方艙醫院已有13家正式休艙。 至今日,方艙醫院,這一在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發揮了關鍵作用的特殊醫院,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
  • 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我在方艙醫院當院長
    整個白天,他在武漢黃陂方艙醫院的病房查房;當天這裡又新擴建了70多張床位,馬上可以投入使用,他要再復盤一遍流程:院感防護、設備設施…… 在這裡,何強的時間是用分鐘來計算的。雖然任務繁重,但何強非常樂觀,忙了一天,晚上說話依舊中氣十足。 他說,形勢在慢慢好轉,對完成任務非常有信心,「希望到方艙醫院的患者越來越少,最終不需要這裡,我也不用再做這個院長。」
  • 美國各地華裔預備役軍人 馳緩紐約賈維茨方艙醫院
    諸多華裔預備役軍人應召到賈維茨方艙醫院服務,左起為鄭永佳、劉兆凱和廖尚德。(美國《世界日報》/洪群超 攝)中新網4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在美國海軍預備役已服務23年的鄭永佳,儘管半年前剛經歷喪妻之痛,在3月紐約州州長下令將曼哈頓賈維茨中心改造為「方艙醫院」時,仍毫不猶豫應召服務,從臨時醫院建設、到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一日無休堅守至今。他說,「如今家裡就我自己住,不怕萬一染病會感染家人,了無牽掛。」
  • 江漢方艙是武漢累計收治病人最多的方艙醫院
    江漢方艙是武漢累計收治病人最多的方艙醫院 澎湃新聞 2020-03-01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 「方艙醫院讀書哥」的感召力量
    據媒體報導,近日,一位在「方艙醫院」讀書的年輕人走紅網絡,病床上,他手捧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鎮定自若、心無旁騖地閱讀。回武漢探望父母后,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隨後於2月5日晚上作為第一批患者轉到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建成的江漢方艙醫院。他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自己平時很喜歡讀書,這本書也是回武漢後在書店購買的。
  • 上海圖書館優質資源送進武漢方艙醫院
    昨天,上海圖書館聯手湖北省圖書館向湖北武漢方艙醫院的患者和醫護人員開通「上圖方艙數字圖書館」,通過湖北省圖書館方艙數字文化之窗的「浦江伴讀」頻道,把「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活動和上海圖書館優質資源送進武漢方艙醫院。據介紹,此次開通的「上圖方艙數字圖書館」由上海圖書館在海量的數字資源中精心遴選資源包,借鑑方艙醫院的快速組裝方式組織而成。
  • 震杳:輪椅上「站起」的大慶詩人
    震杳,本名劉洋,1982年出生在大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由於患有先天性全身肌肉萎縮症,他無法行走,無法站立。作家史鐵生在輪椅上坐了38年,如今38歲的劉洋,也已經在輪椅上度過了十幾個春秋。
  • 我,走出方艙醫院
    丈夫出於他醫生的職業敏感,堅持要我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2月2日上午,我去漢口新華醫院做了核酸檢測。2月5日11時,核酸檢驗單出來了。看到陽性(+),我心頭一震,大腦一片混亂。後來跟爸媽的視頻中,我幾度哽咽,但是忍住沒讓淚水流下來,我不能讓他們擔心,要讓他們看到我狀態很好。掛完電話淚水再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