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2 10: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月紅
杭州正在迅速成為全國知名書店的集聚地。今天(1月12日),繼西西弗、言幾又、鍾書閣、曉書館相繼落戶杭州,中國著名獨立書店品牌「單向空間」正式入駐杭州遠洋樂堤港。
這是單向空間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開出的第一家書店,全國第四家門店,也是長三角首家旗艦店。
單向空間是由學者許知遠和幾位朋友共同在北京圓明園一座院落裡創立的書店,原來的名字叫單向街書店。店名源自德國文學家瓦爾特·本雅明的著作《單向街》。
「單向空間不僅是一家書店,它更是一個場域和氛圍,在這個氛圍中,你可以逃離日常生活的平庸、惡俗和逼仄,可以尋找到精神和審美的同道」,許知遠對書店如是定位。自2006年創辦以來,書店持續提供以閱讀、思考、人文智力為軸心的精神產品,目前已成為北京的一個重要文化地標。
杭州新店位於樂堤港三樓,整體面積逾2000㎡,涵蓋圖書、沙龍活動、藝文創作、展覽演出、生活方式、餐飲等業態。
進門就有一面足足有12米高的超高書牆,單向空間稱之為「Knowledge Map單向人文地圖」。
什麼意思呢?就是這面牆上擺放的書,都是書店向讀者介紹的值得推薦的經典書籍,涵蓋古典哲學、啟蒙運動、當代社會問題、文學藝術及生活審美等數個大主題坐標,其下又各自分支出更多小主題坐標,書籍把各個坐標相互連接,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知識路徑,從而組成一張「Knowledge Map」。
書店二層的主體書區,涵蓋人文社科、文學、生活方式、設計、藝術等各門類的書籍。除了書店中常見的「暢銷榜」,亦首次帶來「滯銷榜」。此外,還加入由各個部門輪流做莊的「最愛榜」,由書店各部門同事定期推薦他們喜愛的新書:最佳寫作榜、最佳封面設計榜、最佳陳列選書等等。
據介紹,選書嚴格秉持獨立思考、現代觀念、公共意識、國際視野之精神,打開每一本書去判斷其內容。如此反覆數月之久,才在開業前一周,敲定全部書籍。
除此之外,杭州書店還引進了一批有創新力的原創品牌。如,蘑菇空間是從繪畫跨界到空間設計,又再次跨界到家具甚至鍋碗瓢盆設計;花廬,產品從鮮花到香囊、花釀、花露等等,全部由花而生;果簍,一門心思做「最文藝果汁店」的美好生活家;徠單享,提供從專業的攝影器械採購、租賃到攝影文化分享活動的全方位服務等。
在二層延伸上至三層的樓梯旁,是整面布滿藝術書的書牆,這裡正在進行佳作書局的「藝書志——百部佳作」藝術書展。
抵達三層,聯合佳作書局打造的外版藝術書區映入眼帘,5 千餘冊外版藝術書,既引介適合初學者入門的經典名作,也提供面向專業人士的深度研修專著,亦不乏數百年歷史的珍本古籍。
在書店三層,有一處L形長廊,是書店的單向藝廊,以主題展覽為主。首個展覽是由青年藝術家拉黑帶來的《走失》。拉黑親自手執蠟筆,在牆上書寫他面對故鄉與異鄉的感悟。
此外,網際網路二手書流轉平臺「多抓魚」,在單向空間開設線下二手書區。以後,讀者可以在這裡輕鬆賣掉閒置書籍,也可以買到經過正版鑑定和消毒翻新的二手好書。
為什麼是杭州?許知遠在《豔遇圖書館第十九站:杭州》中,曾這樣描述這座城市:
「杭州對我來說充滿混雜的記憶。流傳下來的故事就不去說了,蘇東坡、白居易還有昔日的白娘子,這些都不講。公元12世紀,北宋淪陷之後,大批北宋人南遷,選擇杭州作為他們的首都。那時生活在杭州城的人,是一群失敗者,一群難民。在這段歷史中,杭州是一片逃離之地,逃離日常生活和歷史的嚴酷性。
北宋人丟掉了故國,離開北國家鄉的風光,躲在被稱為臨安府的這個地方,面對自己政局上的失敗,自我創造。
緊接著它迎來了創造的時代。在巨大政治壓力下,南宋卻產生了特別燦爛的文化傳統。13世紀是一個世界性的時代,在南宋的杭州城,產生了如此壯觀的城市,令馬可·波羅震驚。活字印刷在宋代出現,造就了當時的技術革命,技術的突破使得人們把思想和知識通過紙印刷出來,傳遍全國各地。
……
以歷史為鑑的時候,我眼中的杭州獲得了新的意義。此刻的杭州是新的中心,今天的革命由電子商務產生。一千年來,這個城市以山水、詩詞和柔美的生活著稱,現在它變成商業革命的中心。
一個城市的命運很有趣,這樣的繁華,是不是很像馬可波羅回憶中杭州當時新的繁盛。從一個充斥著文人記憶的城市,到一個充斥資本、數據和技術的城市的轉變,這種變化非常有意思。」
如果能捕捉到這種新的杭州精神,它會是什麼?來到杭州,意味著一場巨大的知識冒險。這與許知遠對書店的定位是契合的:特別期待我們都能夠參與新的巨大知識冒險,想想歷史中很多時刻,想想一個十三世紀流亡的宋朝人,他們面對嶄新生活時,出現新的印刷術,出現運河運輸結構,出現到訪的外國人,這對他們造成了什麼影響。我們現在整個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知識構成方式都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時刻?
他特別喜歡梅特林克筆下的「非凡的普通人」——「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個醉,卻安靜地待在他的蘋果樹下讀書的農民;不去街上唱粗俗的歌或哼些無聊的曲子,卻走向田間或者到城牆上看日落的工人。他們全都把一塊無名的,無意識的,可是決不是不重要的柴薪投進人類的大火之中。
一本本圖書,就是一個個傳遞者。它們傳遞著不僅僅是生活庸俗化的品質提升的意義,更是非常堅信嚴肅的思想、最有尊嚴的思考、更高水準的審美、倫理的道德的精神,對社會文明的延續至關重要。「當我們抱怨一切平庸和桎梏的時候,我們要把它解開,重建這些事物,帶到我們的生活裡,它將是非常了不起、看不見的、但影響深遠的文化和觀念的革新。」
15472617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