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空間書店開到杭州 進門是巨大書牆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19-01-12 10: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月紅

杭州正在迅速成為全國知名書店的集聚地。今天(1月12日),繼西西弗、言幾又、鍾書閣、曉書館相繼落戶杭州,中國著名獨立書店品牌「單向空間」正式入駐杭州遠洋樂堤港。

這是單向空間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開出的第一家書店,全國第四家門店,也是長三角首家旗艦店。

單向空間是由學者許知遠和幾位朋友共同在北京圓明園一座院落裡創立的書店,原來的名字叫單向街書店。店名源自德國文學家瓦爾特·本雅明的著作《單向街》。

「單向空間不僅是一家書店,它更是一個場域和氛圍,在這個氛圍中,你可以逃離日常生活的平庸、惡俗和逼仄,可以尋找到精神和審美的同道」,許知遠對書店如是定位。自2006年創辦以來,書店持續提供以閱讀、思考、人文智力為軸心的精神產品,目前已成為北京的一個重要文化地標。

杭州新店位於樂堤港三樓,整體面積逾2000㎡,涵蓋圖書、沙龍活動、藝文創作、展覽演出、生活方式、餐飲等業態。

進門就有一面足足有12米高的超高書牆,單向空間稱之為「Knowledge Map單向人文地圖」。

什麼意思呢?就是這面牆上擺放的書,都是書店向讀者介紹的值得推薦的經典書籍,涵蓋古典哲學、啟蒙運動、當代社會問題、文學藝術及生活審美等數個大主題坐標,其下又各自分支出更多小主題坐標,書籍把各個坐標相互連接,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知識路徑,從而組成一張「Knowledge Map」。

書店二層的主體書區,涵蓋人文社科、文學、生活方式、設計、藝術等各門類的書籍。除了書店中常見的「暢銷榜」,亦首次帶來「滯銷榜」。此外,還加入由各個部門輪流做莊的「最愛榜」,由書店各部門同事定期推薦他們喜愛的新書:最佳寫作榜、最佳封面設計榜、最佳陳列選書等等。

據介紹,選書嚴格秉持獨立思考、現代觀念、公共意識、國際視野之精神,打開每一本書去判斷其內容。如此反覆數月之久,才在開業前一周,敲定全部書籍。

除此之外,杭州書店還引進了一批有創新力的原創品牌。如,蘑菇空間是從繪畫跨界到空間設計,又再次跨界到家具甚至鍋碗瓢盆設計;花廬,產品從鮮花到香囊、花釀、花露等等,全部由花而生;果簍,一門心思做「最文藝果汁店」的美好生活家;徠單享,提供從專業的攝影器械採購、租賃到攝影文化分享活動的全方位服務等。

在二層延伸上至三層的樓梯旁,是整面布滿藝術書的書牆,這裡正在進行佳作書局的「藝書志——百部佳作」藝術書展。

抵達三層,聯合佳作書局打造的外版藝術書區映入眼帘,5 千餘冊外版藝術書,既引介適合初學者入門的經典名作,也提供面向專業人士的深度研修專著,亦不乏數百年歷史的珍本古籍。

在書店三層,有一處L形長廊,是書店的單向藝廊,以主題展覽為主。首個展覽是由青年藝術家拉黑帶來的《走失》。拉黑親自手執蠟筆,在牆上書寫他面對故鄉與異鄉的感悟。

此外,網際網路二手書流轉平臺「多抓魚」,在單向空間開設線下二手書區。以後,讀者可以在這裡輕鬆賣掉閒置書籍,也可以買到經過正版鑑定和消毒翻新的二手好書。

為什麼是杭州?許知遠在《豔遇圖書館第十九站:杭州》中,曾這樣描述這座城市:

「杭州對我來說充滿混雜的記憶。流傳下來的故事就不去說了,蘇東坡、白居易還有昔日的白娘子,這些都不講。公元12世紀,北宋淪陷之後,大批北宋人南遷,選擇杭州作為他們的首都。那時生活在杭州城的人,是一群失敗者,一群難民。在這段歷史中,杭州是一片逃離之地,逃離日常生活和歷史的嚴酷性。

北宋人丟掉了故國,離開北國家鄉的風光,躲在被稱為臨安府的這個地方,面對自己政局上的失敗,自我創造。

緊接著它迎來了創造的時代。在巨大政治壓力下,南宋卻產生了特別燦爛的文化傳統。13世紀是一個世界性的時代,在南宋的杭州城,產生了如此壯觀的城市,令馬可·波羅震驚。活字印刷在宋代出現,造就了當時的技術革命,技術的突破使得人們把思想和知識通過紙印刷出來,傳遍全國各地。

……

以歷史為鑑的時候,我眼中的杭州獲得了新的意義。此刻的杭州是新的中心,今天的革命由電子商務產生。一千年來,這個城市以山水、詩詞和柔美的生活著稱,現在它變成商業革命的中心。

一個城市的命運很有趣,這樣的繁華,是不是很像馬可波羅回憶中杭州當時新的繁盛。從一個充斥著文人記憶的城市,到一個充斥資本、數據和技術的城市的轉變,這種變化非常有意思。」

如果能捕捉到這種新的杭州精神,它會是什麼?來到杭州,意味著一場巨大的知識冒險。這與許知遠對書店的定位是契合的:特別期待我們都能夠參與新的巨大知識冒險,想想歷史中很多時刻,想想一個十三世紀流亡的宋朝人,他們面對嶄新生活時,出現新的印刷術,出現運河運輸結構,出現到訪的外國人,這對他們造成了什麼影響。我們現在整個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知識構成方式都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時刻?

他特別喜歡梅特林克筆下的「非凡的普通人」——「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個醉,卻安靜地待在他的蘋果樹下讀書的農民;不去街上唱粗俗的歌或哼些無聊的曲子,卻走向田間或者到城牆上看日落的工人。他們全都把一塊無名的,無意識的,可是決不是不重要的柴薪投進人類的大火之中。

一本本圖書,就是一個個傳遞者。它們傳遞著不僅僅是生活庸俗化的品質提升的意義,更是非常堅信嚴肅的思想、最有尊嚴的思考、更高水準的審美、倫理的道德的精神,對社會文明的延續至關重要。「當我們抱怨一切平庸和桎梏的時候,我們要把它解開,重建這些事物,帶到我們的生活裡,它將是非常了不起、看不見的、但影響深遠的文化和觀念的革新。」

1547261776000

相關焦點

  • 超文藝的單向空間來杭州了!2018杭州還開了這麼多新書店!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 攝影 朱丹陽 對獨立書店如數家珍的粉絲,一定會報出一長串國內城市文化地標:北京的單向街、上海的季風、臺灣的誠品、南京的先鋒…… 現在,單向空間來杭州了,而且還是長三角地區的首家單向空間旗艦店。1月12日,它將正式在杭州遠洋樂堤港開業,目前處於試營業階段。
  • 杭州單向空間:織一張審美的知識地圖
    1月13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位於杭州遠洋樂堤港商區的單向空間,這裡被作家許知遠稱讚為「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個場域和氛圍……可以尋找到精神和審美的同道」。  「聽說商場裡開了個書店,我早上9點多就從家裡過來了,商場10點開門,我還到早了呢。
  • 單向空間在上海有「新家」了!這一次開在酒店裡
    今年8月,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在閔行區愛琴海購物公園亞朵S酒店正式開業,這是單向空間在上海開出的第一家分店。在上海書展期間,「乾淨的完整——《汪曾祺別集》上海分享會」也將在這裡舉辦。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上海是一座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海派文化』兼容並蓄,各式精緻有特色的書店都與其有很好的融合,所以我們做了這次嘗試。」
  • 單向空間在上海開出首家分店,許知遠:拍照打卡也挺好
    9月12日,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耶律胤,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衡山·和集書店創意總監令狐磊與知名主持人駱新一起出現在「打開世界的門——單向空間×亞朵 主題分享會暨聯名發布會」上,探討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 單向空間入駐酒店,十米書牆的確美矣……
    從年初,單向空間就提出「走出孤島」,發起眾籌自救;創始人許知遠還聯合國內幾家獨立書店直播帶貨;甚至關停了北京愛琴海店。這次在上海開新店著實是個好消息,和酒店合作的嘗試無疑是「走出孤島」中重要的一環。10米書牆、8000本著作為什麼選擇上海?
  • 單向空間:一家「不務正業」的獨立書店
    《2018-2019年中國書店產業報告》顯示,西西弗書店、樊登書店、中信書店、機遇空間等均計劃在1-3年內開100家新店。即將關閉的愛琴海店作為單向空間的一家門店,僅僅只是因為整個商場收回而不得不關。去年10月單向空間從花家地搬到東風鄉也只是因為租地問題。更何況去年單向空間已經走出北京,在杭州和阿那亞開了新店。
  • 從單向街到單向空間 跟著單向長大
    飯後遛彎兒,就去單向空間。傍晚走進去,很安靜。我在單向空間的文創區站了很久,看著單向歷貼滿了整面牆,有一種熟悉的味道。這種熟悉,不只是空間設計,還有耳邊傳來的背景音樂,比如科恩的《In My Secret Life》。來成都生活後,我最近一次去單向空間是去年7月,在杭州。那段時間,我在杭州拍書店視頻,見到了單向空間杭州店的店長鄒棟林。
  • 單向空間攜手11家書店 點亮「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
    在 2020 年疫情當中,包括單向空間在內的全國許多書店遭遇寒冬,但書店從業者們並沒有放棄,仍堅持著自己的初心和理想,為所在城市中的人守護著書店,守護著城市中的精神之光。這些堅持和努力促成了「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單向空間將攜手7座城市的11家書店一起分享疫情期間的感受,暢談獨立書店的未來,也與每一位在寒冬中對書店伸出援手的讀者一起相聚,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再次感受書店文化,與書店一起同行,守護城市之光。
  • 單向空間求救 發起眾籌續命!雲逛書店、外賣點書、火鍋配書...
    而據實體書店品牌書萌對全國1021家書店的調查,受此次疫情影響,目前90.7%的書店選擇停業,超過99%的書店沒有正常收入,如果疫情持續,77.62%的書店表示堅持不到三個月,對中小型書店影響尤其巨大。
  • 書店夜未眠,單向空間瘋狂的360小時直播實驗
    新華書店為了教材印發配送,加班加點一個月;單向空間焦慮中等待,許知遠不得已向社會眾籌;鍾書閣和曉風書屋探索線上模式;當然也有嘉興的書店宣布促銷倒閉……撐不住的是真撐不住了,撐得住的頂住不小壓力。4.23世界讀書日,本來應該是他們一年最開心、最熱鬧的日子。然而,即便在疫情之下,在4.23到來之際,他們還是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策劃,慶祝這個屬於愛書人的節日。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原本是慶祝開店15周年的日子,單向空間書店卻發出了一份求助。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留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維持營業,客流量大幅下滑,收入預計同比減少超八成。儘管單向空間也曾展開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活動以謀求自救,卻也收效甚微。
  • 單向空間發起「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 探訪城市的精神地標
    首席記者 張磊上周末,單向空間裡又一次被從各地趕來的讀者給擠滿了。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主持人李蕾和他們一起開啟了雷克薩斯聯合單向空間,發布的「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首站活動,這一年對於各個行業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對於獨立書店來說尤甚。頻繁傳來的獨立書店倒閉的消息,讓每個城市裡的愛書人聽到就覺得難過,但愛書、愛閱讀的人向來不乏同行者。
  • 單向空間與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最近兩年,以西西弗書店、言幾又、春風習習為代表的新型書店風靡街頭,成為年輕白領和中產階級繼星巴克之後「第三空間」的另一選擇。   然而,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些重線下體驗的第三空間亦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重創。   今日,單向空間書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續命」眾籌,懇請粉絲們通過提前購買儲值卡的方式給單向空間「續命」。
  • 夜訪書店:適合呆一天的單向空間,大氣精緻的令人想刷朋友圈
    大家好,我是老鄭,鄭在杭州,在古運河畔,有一家超文藝的書店,剛剛開業,聽說是文藝青年打卡之地,今天晚上特意過來看看。坐落在杭州樂堤港的這家單向空間,總面積達到2800㎡,三層貫通,挑空結構。一、二樓的圖書以人文社科、生活、藝術、文學為主。
  •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 求眾籌續命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求眾籌續命疫情籠罩之下,實體書店行業面臨危機。2月24日,「單讀」微信號發布許知遠的一封求助信: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單向空間希望以眾籌的形式徵集書店資金,保證書店的持續運營。
  • 實體書店「窒息」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起眾籌
    文章中附有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在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低沉的語調和懇切地措辭中,聽得出一個文人對於實體書店的堅守與作為經營者在此時的無奈。文章最後是單向空間發起的眾籌請求。1單向空間的困境截止到2月24日,單向空間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書店人類學觀察圖鑑 | 單向空間裡都是些什麼人?
    書店最重要的,除了書,更是人,有「人」,就有了品味、有了情感、有了共鳴。最近,我採訪了在書店工作的年輕人們,這些人剛好有自己的專長、獨特的觀察視角和適當的表達欲,對於「在單向空間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他們每個人都像一本隱秘的好書,有很多話從未和人提起。
  • 本周依然以陰雨天為主 杭州這些書店都恢復營業了
    之前「求續命」的單向空間恢復營業前段時間,一條「走出孤島,保衛書店,堅持了15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的微信刷爆朋友圈,引發大家對疫情下實體書店困境的關注(詳見2月25日B01版《單向空間發起眾籌計劃「求續命」,鍾書閣在線賣書,言幾又推出火鍋送書套餐,實體書店能撐下去嗎?》)。
  • 上海愛琴海亞朵S酒店單向空間,睡在書店裡是種什麼感覺?
    同時,聯合獨立人文書店——單向空間打造的閱讀空間也首次亮相,與亞朵和亞朵的用戶一起共建新知社區。「睡」在上海最潮的「書店」裡,成為了不少年輕人如今的願望。酒店中庭據介紹,不同於亞朵版圖中的其他酒店,上海愛琴海亞朵S酒店對於亞朵集團來說有著更多的創新和意義。
  • 推出書店盲盒!今晚,單向空間將走進薇婭直播間,開啟一場書店保衛戰
    今天(3月9日)晚上8點,網紅主播薇婭viya將聯合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開啟一場書店保衛戰。在薇婭直播間,還將推出保衛書店盲盒。在這個盲袋中,你可以獲得優選書籍、閱讀方式、書寫體驗、旅行生活等等,它們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陪伴,是可以隨時躲進去的小小「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