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子女現狀如何?一路坎坷無特權,家教不靠言傳全靠「身教」

2020-12-19 格子說歷史

文/格子說歷史

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曾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如今看來,這句話應該是對錢學森一生最好的總結!

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作為著名的空氣動力專家,錢學森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研製成功,以及之後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都離不開錢學森的努力,因此,他被尊稱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

錢學森在科學上的成就值得我們尊敬,他對祖國的熱愛更值得我們敬佩!新中國建立伊始,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回到落後的祖國,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奮鬥終生!如此偉大之人,那其後人現狀如何?

兒女雙全

要說錢學森的後代,得先從錢學森與蔣英的愛情故事說起!一個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一個是桃李芬芳的藝術家,他們兩人的結合充滿了浪漫的氣息!

錢家與蔣家是世交,兩家都是當時的望族,錢學森之父錢均夫曾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蔣英之父蔣百裡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戰略軍事家。當時蔣百裡生有五女,第三子為蔣英,錢均夫只有一子,即為錢學森,錢家求女不得,蔣家就把蔣英過繼給錢家,改名錢蔣英。

所以錢學森與蔣英乃是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等他們年歲稍長,蔣家思念女兒,又將蔣英要了回去,不過為蔣英與錢學森定下婚約。1935年錢學森出國留學,蔣英隨後遊歷歐洲。12年後,兩人相聚於上海,1947年兩人結婚。婚後生下一子錢永剛一女錢永真。

有子永剛

錢永剛是錢學森長子,1948年出生在美國,1955年隨父母返回祖國,以父親的身份他本可享有特權,入名校學習,但錢學森只將他送入普通中學,中學畢業後,正逢國內高考暫停,無學可上的錢永剛選擇參軍入伍。

當時的錢學森貴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以他的身份本可讓錢永剛在部隊一路綠燈,但錢永剛深知父親秉性,沒有驚動父親,自行入伍。部隊中的錢永剛非但沒有享受到特權,反而因為是錢學森之子備受關注,壓力很大。

1966年,極左思潮蔓延,部隊中的錢永剛受錢學森「牽連」,入黨事宜無限期推遲,工作學習都受到影響。高考制度恢復後,錢永剛考上大學,隨後出國留學,於加州理工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學有所歸後回到祖國,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系統的研製工作,任多所名校教授。

有女永真

錢永真為錢學森次女,195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1955年返回祖國,與其兄長錢永剛一樣,受到高考制度的影響,無學可上,成為工農兵學員,80年代機緣巧合之下出國學習音樂,與其母蔣英一樣成為著名音樂家,回國後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曾經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歌劇系副主任。著《西歐聲樂藝術發展史》,與人合譯《蕭邦傳》,《舒曼傳》等。

「身教」勝「言傳」

縱觀錢永剛與錢永真的成長之路,他們非但沒有享受到父親所帶來的的特權,反而受父親的影響導致人生坎坷,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如果當初錢學森沒有回國,錢氏兄妹在國外接受優秀的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一定比現在大。正如錢永剛在《錢學森回憶錄》中所寫:「如果我不是錢學森的兒子,可能得到的還多一點」。

但錢氏兄妹對此毫無怨言,這得益於錢學森夫婦從小對他們的教育。據錢永剛回憶,父母教育他們重「身教」輕「言傳」,錢學森從來不會和他們講什麼大道理,就算犯了錯也不會大聲斥責。相較於口頭教育,錢學森更看重家長的榜樣作用,他用自己的行動教導子女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例如以錢學森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住進「部長樓」或「將軍樓」,但錢學森不願享受特權,寧願住在有四十年歷史的老樓中。

正是在錢學森的「身教」下,錢氏兄妹可以正視榮譽,不戀特權,於艱苦條件中靠自己的努力成才!

錢學森實乃「完人」,於專業、人品來說都是無可挑剔,難怪我們的偉大領袖稱讚他:「美國人把錢學森當成5個師,在我看來,對我們說來錢學森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人民日報》

參考資料:《人民日報》《錢學森回憶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兒女現狀如何?兒子:沒有沾父親「光」,家教全靠身教
    從1872年中國派出第一批官派留學生開始,一直不缺乏胸懷大志的中華兒女遠渡重洋,為的就是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知識,日後好回國建設從近代以來就積貧積弱的祖國。
  • 錢學森子女現在如何?兒子:沒有借父親「光」,家教靠「身教」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因病逝世,享年98年。 錢學森先生一生的輝煌事跡數不盡數,而他的家庭生活也廣受關注,教育理念更是極為人所推崇。錢學森與夫人蔣英育有一對兒女,長子名為錢永剛,女兒名為錢永真。錢永剛和錢永真在美國出生,後來跟隨著父親錢學森和母親蔣英一同回國發展。
  • 錢學森的子女如今怎樣?每個都才華橫溢,卻常被拿來和堂兄弟比較
    在國家的號召下,一大批海外優秀學子紛紛踏上回國之路,準備用自己的所學幫助祖國進行建設,錢學森就是其中之一。在突破重重阻攔後,1955年,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也正是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為中國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 培育醇正家風「身教大於言傳」
    培育醇正家風「身教大於言傳」 發表時間:2015-03-12   來源:揚州文明網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家風、家教成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3月10日  人民網)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齊家是一個人事業成功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做到齊家,才是真正的「出世」實幹興邦,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而醇正的家風,又是齊家的根本要素。家風不僅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更影響著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和人格的養成。
  • 身教重於言教,錢學森夫婦的智慧家庭教育觀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在回憶起自己父親和母親的時候,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講了幾個令他難忘的小事。雖然我的父親是著名科學家,母親蔣英也是一位造詣很深的音樂家。但在我的記憶中,從來聽不到他們對我講什麼大道理,錢永剛說。
  • 悟者天成:你真的懂什麼叫做身教重於言傳嗎?
    我們說,身教重於言傳。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說,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別人,要比用言語去教育好的多。其實,這只是一部分而已言傳不若身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一句很直白的話,也是身教重於言傳的出處。
  • 父母須知,身教大於言傳!
    因此,老子所說的柔弱並不是實力不濟,而是看似柔弱,實則內部蘊含著巨大能力,只是不與人爭,是無為罷了。道德經: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譯文: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益處。
  • 獻血這件事兒,身教重於言傳
    圖片來源:網絡無償獻血身教重於言傳「言傳身教」這個詞出自《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說的就是要發揮榜樣的教育意義和作用。濰坊市中心血站職工與子女、親人踐行無償獻血「身在血站先獻血」是血站人的文化傳承,是一份無言的承諾,更成就了血站人的家風。在血站,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姐妹同為無償獻血者的例子不勝枚舉。
  • 身教大於言傳——《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36則
    雜評:1、身教大於言傳。教育孩子,一年到頭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孩子你要如何說話,孩子你要如何做事。孩子會覺得,怎麼說的和做的不一樣,難道可以隨便說一說,在做的時候就不是當初的承諾嗎?行為前後不一,容易讓孩子產生不信任感。到底哪個行為,才是你真正的行為,孩子看到的是兩個不一樣的父(母)親,孩子會不知道該相信哪個行為。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去世,他的2個子女現狀如何?
    俗話說得好,虎父無犬子,如果父母格外優秀,大家就會很關注他們的下一代,覺得既然父母成就這麼高,那子女肯定也不會差。這樣的觀點雖然不算特別正確,但事實證明很多時候孩子真的會繼承到父母的優良基因,表現也格外突出。
  • 真正的教育不需要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
    在我看來,真正的教育不需要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最近發生的以身作則的事情。事情概述近日,網上的一個視頻火了,視頻中教官為了教育孩子們節約糧食,當著孩子們的面把垃圾桶裡孩子們丟掉的饅頭吃了下去。
  • 身教造句和解釋_身教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身教(shēn jiào)。反義詞有:言教。用自身的行為教育別人。[身教重於言教。]身教參考例句:1、父母教育子女應該以身作則,言教與身教並重。2、父母教導子女要言教、身教並重。身教有關的成語:1、言傳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面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面在行動上示範。指言語行動起模範作用。
  • 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常常陷入思維定勢!
    言傳身教應是為人父母,為人師者的信條之一,言傳就是通過語言來講解、傳授,身教就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別人。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並且大家很認同身教重於言教,這一認識源於孔子,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科學界的泰鬥錢學森,一生報效祖國,他的後代現況如何?
    但人們了解得更多的,都是錢學森在科技領域的成績,對他的家庭卻知之甚少,那有人知道他的子女現在怎麼樣了嗎? ,而且錢永剛的人生路其實走得並不順暢。這樣看來,錢永真其實發展得也不算差。
  • 蓮花家教| 如何更有效地鼓勵孩子
    蓮花家教| 如何更有效地鼓勵孩子 2020-12-10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能口傳,也不能靠身教,「禪」是如何傳承的?
    這種「神秘經驗」,不能靠口傳,也不能靠身教,而是要靠自身的體驗與證悟。體驗或證悟都是純粹屬於個人的親證親悟,它無法靠別人的口授心傳。也無法和別人全然分享。因為分享或傳授,必須運用媒介或受授之間的往來載體,語言文字就是人類特有載體。偏偏「禪」的神秘經驗,不能用語言文字分享,一用語言文字,這個經驗或證悟就變了形、走了味,就不再是原汁原味的那個「經驗」了。
  • [超級新聞場]溫馨提醒:父母做好榜樣 「言傳」更要「身教」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0月11日 10:21 視頻簡介 溫馨提醒:父母做好榜樣,「言傳
  • 《我們仨》裡的故事告訴你:身教大於言傳
    她性格隨和、謙遜和藹,從來不為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驕傲,同事提起她沒有不豎大拇指的。我們看到錢媛成長為如此優秀的女性,擁有樂觀、善良、合群、有主見、孝順父母等優良品質,就能看到錢鍾書和楊絳先生對女兒「身教大於言傳」的教育。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近況如何
    而當他們得知祖國已經建立,百廢待興時,他們毅然拋棄優渥的生活,不懼前路艱辛,毅然歸國,投身祖國建設工作中,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便是如此,面對美國威逼利誘不為所動,一心回國建設祖國。在錢學森先生帶領下我國成功發射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使中國有足夠底氣應對當時嚴峻國際形勢,抵制武力威脅和核威脅。
  • 「身教」大於「言傳」,孩子不聽話,只是因為缺少榜樣的力量
    可是當真正的為人父母之後,就會非常的困惑,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什麼事都做不好,有些壞習慣教他很多次都改不掉,而且還不能靜下心來學習,那些書中學來的教育方法似乎也沒有辦法實踐,很多父母都會不知所措。其實教育孩子不只是學習書籍中的教育方法那麼簡單,相比刻板或者一味地說教,有時候更加影響孩子的是父母本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