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不需要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

2020-12-19 書生說教育

導語:不管你是老師還是為人父母,你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是通過怒吼來震懾孩子呢?怒吼是否真的管用我想您心裡都很清楚。

在我看來,真正的教育不需要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最近發生的以身作則的事情。

事情概述

近日,網上的一個視頻火了,視頻中教官為了教育孩子們節約糧食,當著孩子們的面把垃圾桶裡孩子們丟掉的饅頭吃了下去。

視頻中的教官面對孩子浪費糧食的行為並沒有選擇嚴厲的怒吼,而是以身作則吃掉孩子們丟棄的食物。

並且耐心地教導孩子們,他說道:「這饅頭難吃嗎?扔垃圾桶裡也能吃,但是我們不希望你們吃這些,我也不希望你們這麼浪費。你們知道中國現在還有多少人吃不上這些嗎?你們知道現在在那些山區裡面,他們還每天的吃草根吃樹皮嗎?在非洲在歐洲他們每天有多少難民因為吃不上飯而死去。」

目前教育的普遍現象

缺乏榜樣的力量父母與老師沒有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光說教,不以身作則。

告訴孩子不能說髒話,不能隨地丟垃圾,不能橫穿馬路,不能這不能那。

可是又有多少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說髒話,隨地丟垃圾,甚至帶著孩子一起橫穿馬路。

孩子可能並沒有記住你的叮囑,而是記住了你的做法。

怒吼式教育現在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現象,怒吼式教育。

對於老師,講了好幾遍的題還是不會,忍無可忍,生氣地怒吼,可是這樣孩子們就會了嗎?

對於父母,告訴孩子這不能做,那不能做,孩子做錯事了也總是用怒吼來解決。自己很生氣,孩子也很害怕。

我的看法

誠然,老師父母那種恨鐵不成鋼心情可以理解,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們好。

對於以身作則可是,你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是否做到了教給孩子們的道理呢?

說服別人的最好辦法不是看你怎麼說,而是看你怎麼做。行動永遠比言語更有力量。

從古至今,我麼一直都在強調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古語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人先正己」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欲 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等,這些名言警句說的就是「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老師與父母是孩子成長階段最為重要的人物,是孩子們的標杆與榜樣,自己的一些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

所以,請給孩子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不要光去說,而要去做。

對於怒吼式教育很多父母老師覺得孩子犯錯了自己一吼,孩子被震懾住了,下次就不敢了。

但是,在我看來,怒吼式教育治標不治本,雖然一時間孩子們害怕了,但是內心裡孩子們並不服氣。

並且,對於一些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來說,怒吼只會是問題更加嚴重,不僅會激化雙方的矛盾,還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嚴重的可能會產生過激行為。

所以,孩子也需要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他,他也會尊重你。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與他們耐心地溝通,告訴他們錯在哪裡,應該怎麼改正。孩子們並不是聽不進話去,而是你跟他說話的方式讓他不想聽進去。

針對這一事情的看法

對於孩子們將吃不完的饅頭包子隨意丟棄這一行為,如果當時的教官選擇怒吼孩子們,呵斥他們,結果會是怎樣呢?

我想,大部分孩子可能並不服氣,覺得不就個饅頭嘛,也不是多貴的東西,吃不完了不就得扔掉嘛。

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讓孩子們對教官心生厭惡,一些調皮的孩子甚至可能會故意扔食物來氣教官。

但是,教官使用以身作則的方式來言傳身教,並且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們,告訴孩子們浪費食物的嚴重性。

若干年後,孩子們可能不記得這位吃垃圾桶裡饅頭的教官是誰,但是這樣的舉動,一定會讓孩子們難忘一輩子。

總結語

我想,目前能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父母與老師並不多,就算是做到了以身作則,也並不代表孩子們就一定會記住。

但是這並不能否定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無論老師還是父母,都要以身作則,不斷貫徹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只有全社會一起努力,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教育風氣,才會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真正的教育並不是怒吼,身教比言傳更加重要。

相關焦點

  • 培育醇正家風「身教大於言傳」
    培育醇正家風「身教大於言傳」 發表時間:2015-03-12   來源:揚州文明網可見,齊家是一個人事業成功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做到齊家,才是真正的「出世」實幹興邦,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而醇正的家風,又是齊家的根本要素。家風不僅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更影響著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和人格的養成。基於此,中國人自古就特別注重庭訓、家教。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等優秀文化與傳統美德,反覆地出現在古人的家訓、家規中。
  • 「身教」大於「言傳」,孩子不聽話,只是因為缺少榜樣的力量
    可是當真正的為人父母之後,就會非常的困惑,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什麼事都做不好,有些壞習慣教他很多次都改不掉,而且還不能靜下心來學習,那些書中學來的教育方法似乎也沒有辦法實踐,很多父母都會不知所措。其實教育孩子不只是學習書籍中的教育方法那麼簡單,相比刻板或者一味地說教,有時候更加影響孩子的是父母本身的做法。
  • 教育,身教大於言傳
    盧梭說過:「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而導致這個局面的始作俑者,往往就是父母自己。小學二年級時,我和隊友配合失利輸了接力比賽,為此我們鬧了矛盾。我平常就勸過你,性子別那麼衝,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炸,這回長記性了吧?!」那一刻,我就像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從裡到外,心寒透了:我也知道吵架不好,但現在我不想聽這些,我只希望你抱抱我,哪怕只是一句敷衍的安慰也好。然而,我卻如鯁在喉,一句反駁都說不出,只是麻木地聽著,最後悄悄別過頭,擦掉了淚水。
  • 悟者天成:你真的懂什麼叫做身教重於言傳嗎?
    我們總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要懂禮貌,不要講謊話。。。我們說,身教重於言傳。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說,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別人,要比用言語去教育好的多。言傳不若身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一句很直白的話,也是身教重於言傳的出處。
  • 身教大於言傳——《世說新語》德行篇 第36則
    雜評:1、身教大於言傳。教育孩子,一年到頭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孩子你要如何說話,孩子你要如何做事。孩子會覺得,怎麼說的和做的不一樣,難道可以隨便說一說,在做的時候就不是當初的承諾嗎?行為前後不一,容易讓孩子產生不信任感。到底哪個行為,才是你真正的行為,孩子看到的是兩個不一樣的父(母)親,孩子會不知道該相信哪個行為。
  • 父母須知,身教大於言傳!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引申的或者說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語言是柔弱的,但看什麼人說,怎麼說,說什麼,如果說的合適,再堅固的城牆亦可破之;人心柔弱,不僅是說心臟本身柔弱,更柔弱的是善良是仁義之心,不忍傷及螻蟻,當然與之相對的,人心也很硬,硬到一將功成萬骨枯。
  • 獻血這件事兒,身教重於言傳
    獻血救人,愛的教育For lov帶兒女去獻血以實際行動奉獻愛心在12月5日世界志願者日當天,吳尊帶著女兒NeiNei和兒子Max參加無償獻血圖片來源:網絡無償獻血身教重於言傳「言傳身教」這個詞出自《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說的就是要發揮榜樣的教育意義和作用。
  • 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常常陷入思維定勢!
    言傳身教應是為人父母,為人師者的信條之一,言傳就是通過語言來講解、傳授,身教就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別人。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並且大家很認同身教重於言教,這一認識源於孔子,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一路坎坷無特權,家教不靠言傳全靠「身教」
    有女永真錢永真為錢學森次女,195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1955年返回祖國,與其兄長錢永剛一樣,受到高考制度的影響,無學可上,成為工農兵學員,80年代機緣巧合之下出國學習音樂,與其母蔣英一樣成為著名音樂家,回國後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曾經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歌劇系副主任。
  • [超級新聞場]溫馨提醒:父母做好榜樣 「言傳」更要「身教」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0月11日 10:21 視頻簡介 溫馨提醒:父母做好榜樣,「言傳
  • 身教造句和解釋_身教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身教(shēn jiào)。反義詞有:言教。用自身的行為教育別人。[身教重於言教。]身教參考例句:1、父母教育子女應該以身作則,言教與身教並重。2、父母教導子女要言教、身教並重。身教有關的成語:1、言傳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傳:語言上傳授、講解;身教:親身以行動教導。一面在言語上傳授;講解;一面在行動上示範。指言語行動起模範作用。
  • 以身作則的身教勝於口若懸河的言傳,要求孩子的,自己先做到
    以身作則的身教勝於口若懸河的言傳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學習不用功,作業馬虎,而且不能理解家長的難處,每天愛遊戲勝過愛學習。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先是望子成龍,然後轉變為做一個優秀生,最後蛻變為能夠與自己互相安好。
  • 身教大於言傳。否則,望子成龍夢難圓
    身教大於言傳。否則,望子成龍夢難圓可憐天下父母心,前世今生種果因。觀天觀地不觀己,望子成龍空溼襟。中國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成材可謂嘔心瀝血,但在教育下一代問題上,很多荒唐的觀點和做法卻成為現今社會的主流,不得不讓人擔憂。荒唐觀念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我們仨》裡的故事告訴你:身教大於言傳
    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塞德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幼兒時期的教育往往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正直、民主、自由、父母恩愛的家庭,帶出來的孩子會更加地合群、有組織能力、有是非判斷力、充滿愛心。
  • 王院峰: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言行,深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王院峰:身教大於言傳!父母的言行,深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有一次,兩個孩子玩的好好的,就突然聽見孩子罵道:這個事情明明就是這樣弄得,你非要那樣弄,你是不是有病呢!當聽見孩子這樣說,心裡一驚,這不愧是我的兒子,說話時的語氣和自己都是一模一樣的。
  • 家庭教育「言傳不如身教」
    家庭教育「言傳不如身教」 發表時間:2015-07-22   來源:張家港文明網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煮了肉給孩子吃。這是一則很好的家庭教育故事,對於初為人母的我,給我很多啟示。   「言傳身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的永恆命題。孔子早就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像一張白紙,家長在紙上畫上什麼孩子就會成長為什麼樣子,對於這點最近我的感觸很深。
  • 54歲護國戰神陳薇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是身教大於言傳
    陳薇從來沒有要求自己的孩子未來成為她這樣的人,從事她的事業,但卻用她自身的魅力與良好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中指引著這位少年不斷地積極向前,緊緊跟隨著自己的母親也許是這位少年從小的目標,是對他這位母親由衷的敬仰,只有最明亮的照路燈才能夠指引最正確的方向!
  • 楊絳:好的教育,榜樣的作用很重要
    在父親擔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時,一位軍閥要來上海,當地士紳聯名登報表示歡迎,他的下屬未經他許可也講父親的名字寫上去了,後來知道後,非常生氣,說「名與器不可假人」,立即登報表面自己並不歡迎那位軍閥。在父親擔任京師高等監察廳廳長時,當時交通部總長許世英受賄,那時候官官相護,父親依然堅持辦理此案,結果被罷免了職務。
  • 6位教育大家談真正的教育,醍醐灌頂!
    今天有幸與6位真正的教育大家談真正的教育,確有醍醐灌頂之功效梁啓超:人生在世,年輕時,趣味最濃,成天價亂七八糟的亂七八糟的;如果不把他引向高雅趣味的道路上,他們便不流於低級趣味。生命正常的活著,對身心健康,對未來的立身處世更有重要意義。除上述六點外,特別要保持孩子們的自尊,不要經常肆意嘲諷,譏諷,指責,歧視他楊絳:「好教育」首先是要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自覺、培養人的積極性、引導人的良學、不斷完善自己。使學生無意識地接受教育,使他們無意識地學習。榜樣在這方面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