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Ryohin Keikaku Co)7月10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自今年3月中旬以來,無印良品在美國的18家門店均因疫情原因而關閉,該公司在破產申請中列出的負債高達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
在這裡,我只想說:越是疫情,越能看出一個品牌的實力。你懂我意思吧?
無印良品是指「沒有名字的優良商品」。
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起點是通過實現商品生產流程的合理化,製造了簡潔而舒心的低價位商品。
具體通過「精選材質」、「 修改工序」、「 簡化包裝」重新審視了商品。
無印良品自始至終堅持3個基本原則。
1.原材料的選擇
2.工序的改善
3.包裝的簡化
從合理的生產工序中誕生的無印良品的商品非常簡潔,這並非是極簡主義風格。可以用「空容器」做比喻。
正是因為它簡單而空白,所以才會誕生接納所有人思想的高度靈活性。
以上摘自無印良品官網。
作為中國消費者,看到「製造了簡潔而舒心的低價位」這一句話,心裡是有許多話想說了。
作為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主打「低價位」的它居然「水土不服」,漲價了!沒辦法誰叫它在中國的定位是「輕奢」呢……
購買過無印良品的產品的朋友們都知道,它家商品的價格標籤上,是保留了日語原文的。只要你有基礎的匯率知識,你就能當場看出裡面的價格差。當場購物體驗就「不舒心」了!
作為一個生活零售品牌,應該專注的就是生活。但如此多「坑爹」的產品設計,你應該知道是什麼拖垮無印良品了吧?
千萬不要買!
1
香薰機
這款香薰機,有三種型號。大、中、小的價格分別為↑配套的精油,也是100元起售。
「挺好看的啊,我在實體店體驗的時候感覺挺香、挺舒服的」
為什麼不推薦呢?
因為它吵!
我們回歸到這個香薰機的根本,作為一個外帶一點加溼作用的香薰機,本質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生活環境的質量,讓我們周圍變得舒適宜人。
想像一下,一個靜謐的午後,音響播放著舒緩的卡農,你躺在瑜伽墊上伸展。旁邊的無印香薰機,噴出陣陣香香的煙霧。「呲呲呲、嘟嚕嘟嚕」的聲音,打破了這午後的寧靜。
它工作時的內小風扇以及超聲波震蕩的水聲,在有背景音樂的無印良品門店內,沒那麼容易令人察覺。但在安靜的室內,就不一樣了。
B站的一位UP主做過測試,這款香薰機產生的噪音高達48分貝。是什麼概念呢?是你在可以聞到香氣的範圍內,它的噪音完全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了。
而且最長可設置工作時間只有3小時,想聞著香味睡覺的同學,還是早點睡吧!
2
鋁製筆盒
這款售價為62人民幣的鋁製筆盒,在網店上的廣告示例圖十分有趣。
都是這樣一字排開給你看它的外觀的,又或者是敞開放一支筆進去,並不會給你展示實際使用時的樣子。
為什麼?
因為它放不下!
很多稍微粗一點的鋼筆,放進去,就蓋不上了。筆,疊著放,在這個筆盒身上肯定是行不通的了。
那我把筆並排放吧?嘻嘻,也不行。它最多也只能放進4支筆。
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筆盒失格的筆盒,62塊錢買回來,當成裝飾品還是可以的。
3
文具大類
找到了一份有趣的表單。上面記錄的都是無印良品部分文具,及其代工廠生產的相應產品。
上面可以看到,當這些文具蛻去外皮,以一身極簡風登場時,身價是翻了一番。
如果你只是追求無印文具的性能而不是外表的話,大可以購買代工廠生產的產品。如果不是,當我沒說。
無印的凝膠中性筆在小編高中時代十分流行,小編也跟風買了一支。書寫的時候,順滑是十分順滑,耐用的話,就和普通晨x差不多。
但畢竟筆是每天都要握的,手握時的舒適程度也很重要。巧的是,它並不舒服!
在筆帽和筆身的連接處,是沒有做鈍化處理的。雖說不至於到讓手指磨損的地步,但稜角分明的筆周相當硌手。用了它,讓你愛不上寫字!
4
羽毛枕
這款枕頭如圖所示,120元一個枕芯,配套的最便宜的水洗棉枕套也要60元,也就是說一個枕頭最少需要180元才能到手。當然啦,這也不是簡單的小學加法,買東西還是要看性價比。如果一個枕頭好用,180元也不貴啦。
「很軟」、「很舒服」,是這款枕頭給使用者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一第一印象,讓消費者產生消費的衝動。
但眾所周知,選擇寢具不僅要看舒適程度,還要看對人體的支撐。枕頭尤其要注意對頭部和頸肩部的支撐,如果沒很好的支撐,就容易落枕,久而久之,容易落下病根。
而這款羽毛枕,又踩雷啦!因為填充物是灰鴨毛,所以枕頭很柔軟,但同時毫無回彈,睡上一個星期就會塌陷變形。而且如果你有鼻敏感,那這灰鴨毛就會讓你很難受了!
180元買一個「星期枕」,值嗎?
5
拖鞋
無印良品的拖鞋性價比真心不高,30多塊錢的價格可買到質量很好的國產拖鞋。
除了鞋底材質上的選擇以外,基本上沒有做防滑處理。遇到光滑的地面或者有水漬,立刻讓你體驗居家溜冰的快感!
同時,作為一雙鞋,它不耐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國和日本的穿拖鞋習慣不同,穿的場合不一樣呢?
小編個人對於無印良品的體驗有限,還有更多的使用感受,大家可以體驗完告訴我噢!
後話
對於MUJI的解讀,"Without Brand",沒有品牌的影響下,給消費者提供最「本真」的產品。但是發展到如今,MUJI真的還記得初心嗎?
刻意強調產品的「無品牌標籤」,也正正加深了人們對 MUJI的品牌印象。或許有人真的會支持MUJI許多好用的產品,但不可否認,有相當有部分人,是因為「MUJI」而去買MUJI的產品,而不是因為好用而買。18塊人民幣,原料只有白糖,甜到發齁的棉花糖,如果不是因為MUJI你會買嗎?提著印有MUJI字樣的紙袋,趾高氣昂,你喜歡的是這個紙袋嗎?
很顯然,在中國市場定位為輕奢的無印良品,正是靠著它的「印」、「Brand」和品牌,才能在中國年輕一代中如此吃香。在中國,它並不用擔心自己的產品和銷量,更不用擔心破產,因為它有「印」,會有一大堆人衝著它的品牌來買單。
但這也滋長了MUJI無印良品對待中國消費者的傲慢。起初,剛進入中國市場MUJI產品的定價不低,幾乎是日本定價的1.5倍。要知道中國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並不如日本,這「1.5倍」並沒有那麼簡單。雖然近年來,由於部分產品銷售不太理想,無印良品方面也有對這些產品進行降價調整。
價格問題似乎得到緩和,那強行販賣日式生活方式呢?既然進入了中國市場,那也應該要因地制宜地為中國消費者考慮,對相應的產品也要做出相應的設計調整。
在寫中文的國家,售賣適合書寫日文的6mm橫紋筆記本,合適嗎?售賣中國並不常見尺寸(220*240cm)的床品,有考慮過消費者嗎?在中國的消費者,大部分都是要在中國本土使用產品,難不成還有人要郵寄給日本友人嗎?一個能把生活用品做到這麼極致的企業,能設計出這麼多讓人種草的好用單品的企業,是得花多麼多的心思啊,為不同地區消費者做不同考慮都做不到嗎?
當今年輕人對待MUJI無印良品,有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大家不再一味地隨大流和追品牌,而是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同等價位下,有質量更好,服務更周到的國產商品,來代替無印良品的產品,為什麼還要選擇無印良品呢?還會為了無印的簡約而選擇無印嗎?
如果不想在中國破產,收起你的傲慢,多點為中國消費者著想。
(以上內容為鳳凰網家居綜合整合,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