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浪漫演繹海頓莫扎特

2020-12-1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記者 方婧)10月26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內將奏響來自莫扎特故鄉的聲音,法國著名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將與薩爾茨堡室內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兩首莫扎特的協奏曲《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和《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此外,樂團還將帶來海頓的兩首交響曲《G大調第27號交響曲》和《A大調第59號交響曲「火」》。在本場音樂會中,樂迷們不僅將全面感受雷諾「熱烈的抒情」和「豐富的聲音」,還將聆聽到由薩爾茨堡室內樂團演繹的「來自莫扎特故鄉的非凡之音」。

琴弦上的樂之甘醇

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呈現臻典弦奏

在法國古典音樂圈,有一對著名的卡普松兄弟: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和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他們都是從小學習音樂,十幾歲時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深造。2000年和2001年,這對兄弟曾分別拿下了《法國音樂捷報》的年度新人獎,成為世界音樂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對於古典樂迷來說,雷諾·卡普松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從1991年獲得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一等獎後,卡普松便開始了輝煌的小提琴演奏生涯。作為獨奏家發展之前,他曾加入歐洲共同體青年管弦樂團,這讓他獲得了與阿巴多、朱裡尼、羅斯特羅波維奇等著名指揮家合作的機會。21歲時,雷諾·卡普松被指揮大師阿巴多欽點,成為馬勒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在布列茲、小澤徵爾、巴倫博伊姆等大師的指導下迅速成長。此後,他作為獨奏家與世界各大樂團和指揮家合作,包括海丁克與柏林愛樂樂團、馬祖爾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帕沃·雅爾維與巴黎管弦樂團、哈丁與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等。

在雷諾·卡普松發行的三十餘張唱片中,他曾和蘇格蘭室內樂團合作錄製過兩首莫扎特協奏曲。《衛報》給這張專輯打出了四星好評,樂評人安德魯·克萊門茨稱讚他的《降B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非常引人注目,而《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放鬆的慢板和精妙的華彩更是理想化的演奏。卡普松對室內樂演奏抱有極大的熱忱,他也是歐美各大音樂節的常客。

來自莫扎特故鄉的古典派樂音

世界頂級室內樂團傾情演繹

此番與雷諾·卡普松合作演出的薩爾茨堡室內樂團,由薩爾茨堡音樂節聯合創始人博爾哈德·包恩伽特勒創立於1952年。薩爾茨堡是世界上第一音樂勝地,這裡不僅是音樂巨匠莫扎特的誕生地,還有聞名遐邇的薩爾茨堡音樂節。薩爾茨堡室內樂團與莫扎特故居毗鄰而居,由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的師生組成,駐紮在久負盛名的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廳。

自成立以來,薩爾茨堡室內樂團曾與多位國際知名音樂家合作。忠實於樂團「追求卓越」的宗旨,薩爾茨堡室內樂團一直攜手知名指揮家、獨奏家上演一系列高質量的音樂會。在樂團合奏中,每位成員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演奏個性,這種演奏風格也被譽為「薩爾茨堡之聲」。經過六十多年的磨礪,薩爾茨堡室內樂團曲目豐富,包括小型的弦樂四重奏、浪漫主義交響樂以及為大型管弦樂團所作的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作品。樂團經常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和莫扎特音樂周的演出,演奏風格既恪守古典主義又具有現代風範,而海頓、莫扎特的作品更是樂團多年來闖蕩古典樂壇的「金字招牌」。10月26日,薩爾茨堡室內樂團將攜手雷諾·卡普松帶來兩首莫扎特的作品:《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和《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此外,樂團還將帶來海頓的兩首交響曲《G大調第27號交響曲》和《A大調第59號交響曲「火」》,樂團精雅細緻又不失明快靈動的演繹將為中國樂迷帶來美妙的「古典之夜」。

相關焦點

  •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將抵津 帶來經典小提琴作品
    人民網天津10月18日電 繼今年6月小提琴女神穆洛娃攜手日內瓦室內樂團登陸天津大劇院後,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雷諾·卡普松和來自莫扎特故鄉的薩爾茨堡室內樂團也將與天津觀眾見面,10月25日他們將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為觀眾們帶來多首經典的小提琴協奏作品。
  • 雷諾·卡普松演奏《莫扎特降E大調雙提琴交響協奏曲》
    雷諾·卡普松1976年出生於法國尚貝裡。在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他師從傑拉德·普萊和維達·雷諾茲,又隨託馬斯·布蘭迪斯在柏林學習,後來又跟隨伊薩克·斯特恩深造。
  • 奧匈海頓愛樂樂團演繹海頓的音樂精神
    莫扎特和貝多芬不僅常受到他的照顧,他們的作品也深受海頓的影響,都稱他為「父親」,因此人們也給他起了個綽號「海頓老爹」,其音樂有著難以複製的非凡成就和鮮活的藝術感染力,風趣幽默,充滿喜劇色彩。以海頓為名,小提琴家雷納·霍內克乘2013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將攜手奧地利匈牙利海頓愛樂樂團(簡稱「奧匈海頓愛樂樂團」)於2013年5月1日登陸國家大劇院,引領聽眾進入一個完全海頓的喜劇世界,聽眾可撥打訂票電話010-66550808、010-66550809查詢演出詳情。
  • 天津交響樂團精彩演繹海頓與莫扎特的經典之作
    海頓與莫扎特都是音樂史上震古爍今的名字,兩人的經典作品可謂百聽不厭。   一個是高產大師,以「交響樂之父」的美譽被視為交響樂這一音樂形式的締造者;一個是不世出的少年天才,在音樂史上留下過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歡快樂章,海頓與莫扎特都是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本場音樂會天交特地為觀眾選取了莫扎特《費加羅婚禮序曲》《第四十一號交響曲,「朱庇特」》與海頓《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三首不同題材的作品令觀眾多角度地感受到兩位作曲家的鮮明風格與偉大成就。
  •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將抵津 帶來經典小提琴作品
    天津北方網訊:繼今年6月小提琴女神穆洛娃攜手日內瓦室內樂團登陸天津大劇院後,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雷諾·卡普松和來自莫扎特故鄉的薩爾茨堡室內樂團也將與天津觀眾見面,10月25日他們將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為觀眾們帶來多首經典的小提琴協奏作品
  • 小提琴名家卡普松演繹布魯赫經典
    6月9日晚的深圳音樂廳,法國小提琴名家雷諾·卡普松將與深圳交響樂團攜手2016-17音樂季「大師經典系列」之「憂鬱」音樂會,演繹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布魯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與雙胞胎弟弟並稱「古典樂壇雙傑」 對於古典樂迷來說,法國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他與雙胞胎兄弟——大提琴家戈蒂爾·卡普松,同為當下最活躍的器樂獨奏家,出生於1976年。
  • 雷諾·卡普松:這些奏鳴曲充滿了我的回憶
    雷諾·卡普松雷諾·卡普松  薛穎佳  去年4月,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曾與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攜手,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拉威爾的小提琴與樂隊作品《茨岡狂想曲》,他高超的技巧精準地詮釋了樂譜中的奇思妙想。  在古典音樂圈裡,有一對著名的「卡普松兄弟」:哥哥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和弟弟大提琴家戈蒂埃·卡普松。他們都是從小開始學習音樂,十幾歲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2000年和2001年,雷諾和戈蒂埃先後拿下《法國音樂捷報》年度新人獎,成為歐洲音樂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開啟了他們輝煌的職業生涯。
  • 要真正理解貝多芬和莫扎特,去聽室內樂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10月28日的星期廣播音樂會——由小提琴家寧峰領銜的舒伯特小提琴作品專場。寧峰之外,參演的另兩位小提琴家,一是晉級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小提琴比賽決賽的新秀斯蒂凡·塔哈哈,另一是天才少女蘇千尋。所選的三部作品更為有趣:一是舒伯特罕見的炫技作品《C大調幻想曲》,這是他聽到「琴魔」帕格尼尼公演後創作的;另兩部是他的典型「室內」風格,堪稱最為「舒服」的音樂。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慢板與迴旋曲》K.617莫扎特最心愛的朋友,是他精神上的父親,「海頓爸爸」。海頓比他大24歲,亦師亦父。在那個年代,只有海頓真正認識莫扎特的才華,他對莫爸爸說,你兒子是最天才的音樂家。如今大眾知道海頓,是因為他寫了德國的國歌。其實海頓的功績遠不僅在此,他是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創始人,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爸爸」。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在倫敦,接觸到巴赫的復調作品和亨得爾的清唱劇,與海頓交往,學習了交響曲和四重奏的寫作方法。莫扎特的作品數量驚人,他最大的成就在於歌劇創作,他一生中創作近20部歌劇,成為德國歌劇的奠基人。另外,莫扎特在器樂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視,他將協奏曲固定為呈示部和華彩樂段的形式。他的創作是歐洲音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
  • 回放 國家大劇院系列音樂會:聆聽莫扎特、海頓巔峰之作
    回放 國家大劇院系列音樂會:聆聽莫扎特、海頓巔峰之作
  • 「你終將從海頓手中得到莫扎特的精神」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被譽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傑」,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近幾周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節目中,無論是交響曲還是弦樂四重奏,都可看出貝多芬在音樂傳承上的巨大貢獻,怎奈才華卓絕的莫扎特英年早逝,於是海頓對貝多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曾有人如此語重心長地勉勵貝多芬:「通過不斷勤奮,你將從海頓手中得到莫扎特的精神」。
  • 小提琴家祖克曼分飾兩角演繹莫扎特名曲
    本場音樂會由提琴家祖克曼執棒指揮阿德萊德交響樂團,曲目包括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土耳其」》和埃爾加《謎語變奏曲》等作品。演出前,阿德萊德交響樂團藝術指導Simon Lord 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非常高興能參與此次藝術節,並認為上海的社區文化很不錯,藝術氛圍很好。
  • 維也納古典樂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天才成長之路多坎坷
    莫扎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七。1760年4歲的莫扎特跟父親列奧波爾得·莫扎特學習鋼琴並開始作曲。第二年海頓到匈牙利的公爵埃斯特哈齊的宮廷任職長達30年,可以說是失去自由的30年。宮廷裡每周要演出兩部歌劇和兩場長的音樂會,外加客串演出的歌劇或音樂會以及幾乎每日一場的室內樂演奏。
  • 器樂作家約瑟夫海頓
    海頓的責任範圍很廣,包括作曲,管理樂團,與他的顧客一起演奏室內樂,並最終演繹歌劇作品。儘管這樣繁重的工作量,[N 10]的工作是在藝術方面的海頓一個極好的機會。[11] Esterházy王子(保羅安東,然後從1762-1790尼古拉斯一世)都是音樂鑑賞家,他們欣賞他的作品,並讓他每天都能接觸到他自己的小樂隊。在海頓在Esterházy法庭工作的近三十年中,他創作了大量作品,他的音樂風格不斷發展。
  • 海頓:他是世界音樂大師莫扎特老師,也是音樂的奠基人
    海頓:他是世界音樂大師莫扎特老師,也是音樂的奠基人 2020-11-26 00:00
  • 呂嘉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莫扎特經典
    2月7日,國家大劇院歌劇總監及首席指揮呂嘉,將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莫扎特經典。屆時,《降E大調嬉遊曲》《降B大調第33交響曲》《C大調第41交響曲「朱庇特」》這些莫扎特經典旋律,將輪番愉悅你的耳朵。說起此次演奏的曲目,可以說是莫扎特經典中經典。
  • 人文課堂|2009年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巴倫博伊姆的「海頓年」
    在奧地利狹長的極不規則的版圖上,匯集著無數光輝的音樂歷史:它是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世界,也是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樂園,還是布魯克納和馬勒的煉獄。在《音符上的奧地利》中,知名音樂評論家劉雪楓帶領我們行走奧地利,共享音樂盛宴。
  • 音樂神童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馬丟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誕生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父親宮廷樂師萊奧波爾德·莫扎特是一個小提琴家、管風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  莫扎特3歲時就顯出音樂天才,他時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他能輕鬆彈出他聽過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