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聖歸來》、《哪吒》、《姜子牙》等一系列封神宇宙的開啟,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在高科技的影像下獲得了新生。那麼國外又有哪些著名的神話形象,他們是否也有自己的「封神宇宙」呢?在《神話之城》這本書裡,我們將追隨作者的筆觸穿越古今,一邊尋找答案,一邊來一場有趣的世界神話之旅。
《神話之城》這本書的作者席路德,是一位資深神話考古愛好者。曾在《飛.奇幻雜誌》上開闢了「神話」專欄發表了大量文章,十分受歡迎。
他還曾經出版過《妖非妖》《男神考》《無名之城》等熱門神話小說,在國內神話界頗有威名。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神話、愛上神話,並享受一場神話與歷史的旅行盛宴,席路德在搜集了大量神話故事資料的基礎上,從五大洲的15個國度裡,精心選取了20座擁有豐富神話傳說的古城。在《神話之城》這本書裡,他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為我們一一講述這些城市的前世今生,帶領我們跨越時空,去探尋這些從人類文明曙光中崛起的偉大城市。
這本書所講述的神話故事時間跨度極大,從人神共居的年代,一直延展到中世紀及近代。而且,除了希臘神話、羅馬神話等廣為人知的神話體系外,我們還將看到北歐神話、凱爾特神話、兩河流域神話、美洲神話、南太平洋神話等冷門神話體系,就連現代人造的克蘇魯神話也囊括其中。因此,將這本《神話之城》稱為一部名副其實的「世界神話旅行手冊」,是絲毫不為過的。正如《科幻世界》主編拉茲所評價的那樣:
《神話之城》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新意的神話學著作,有料但不粗造艱澀,不但適合神話愛好者,更適合幻想愛好者和普羅大眾,甚至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特別的旅行書,來安排自己的美好假日——捧著《神話之城》徜徉在神話之城,你不但會收穫更多的神話故事,也能比其他人更懂一座城。
那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席路德的腳步,一起穿越古今,徜徉於虛實交融的歷史現場,踏上這場關於古文明遺址的探索之旅。
神話不但反映了我們人類發展的歷史,其本身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同時又影響了後來的歷史。
神話是人類創造的,被賦予了創造者的特色,這個特色包括創造者所在地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不同的地域特色造就了不同的神。
我們先來說說地中海地區,地中海氣候的典型特徵是夏季溫暖乾燥,全年溫度差異小,擁有葡萄酒這一特色飲品。
地中海充裕的陽光和熱量賦予了地中海地區葡萄酒更飽滿的酒體、更成熟的單寧、更高的酒精和更低的酸度,使得地中海地區成為了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也造就了地中海區特有的神——葡萄酒神狄俄倪索斯。
狄俄倪索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不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還護佑著希臘的農業與戲劇文化。
再來看看南美洲地區,南美洲地區的主食是玉米,因此也誕生了飽含當地特色的神——玉米神。在南美洲的阿茲特克神話中,就有掌管玉米生長的神,並且這個神不是一個,而是有四個,他們分別是掌管玉米幼苗的男神希朗,玉米花神「花王子」紹奇皮利,玉米收穫神奇考每特爾,以及象徵著玉米種子發芽前失去外層的「剝皮之主」希佩託特克。
玉米對於南美洲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主食,為了顯示出對它的重視,古代南美洲人就創造出了四個神來守護它。獨特的玉米文化,造就了獨特的玉米神。
馬克思曾說過:「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但很多神話都是活的,它們活在曾經,也活在現在,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後來又影響了歷史的發展。
神話雖然不是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但它包含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基礎。
神話傳說是人類文明的童年階段,它記錄著人類改造摸索、認識自然的真實狀態。回溯人類的童年,反思以前的人們曾經犯過的錯誤,可以幫助今天的我們走得更好、更遠。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堅信世界在本質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認識的這一信念,是一切科學工作的基礎。」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