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之城》:神話與現實,並無一線之隔

2020-12-13 一淼札記

我的第一次自由行旅遊去了北京。那時候,對於一個自由行菜鳥來說,能解決食住行的問題順利完成旅程,就已經很滿足了。

有一天,我去逛了鼓樓附近的胡同,如果只是把它當成北京的一種特色建築來看,窄小的街巷,老舊的院房,似乎也就是外地遊客看個新鮮的地方。但當我在一些院房前,看到「婉容故居」、「楊昌濟故居」這樣的字樣時這些老房子突然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看著牌匾上的介紹,想像著歷史中的人物曾在我眼前的房子裡生活,在這條胡同裡走過,讓人覺得似乎和歷史有了一種連接,這些景物也就顯得有意思了許多。

北京胡同

從那以後,我學會了無論到什麼地方旅行,都會先通過網絡或一些相關書籍查閱目的地的歷史文化資料,從而讓遊覽變得更有意思,而不再只是「看」景點而已。

《神話之城》就是一本起能滿足這種需求的書。這本書通過一種特別的方式——神話——為讀者們介紹了世界上的20座城市。

本書的作者席路德是一位資深的神話愛好者,她曾在國內奇幻雜誌《飛。奇幻世界》上擔任「神話」專欄作家,出版過數本神話相關的書籍,還創辦了介紹神話知識的公眾號,對世界各地的神話涉獵非常廣博。

在《神話之城》這本書裡,作者跨越五大洲,從15個國家中選取了擁有豐富神話傳說的20座城市進行介紹,書中除了希臘和羅馬神話這些大眾比較熟知的神話外,還涉及了西臺神話,瑪雅神話、印加神話等多個神話體系。幫助我們從神話出發,同時了解相關的歷史和旅行方面的知識,內容十分豐富。

《神話之城》

一、人類的共同性:人都是由泥土造的?

「神話」顧名思義,是指神的故事,來源於原始社會的先民們思考與探索自然,並結合自己的想像產生的故事。它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創世神話

這類神話是用來解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人類是怎麼產生的這類與宇宙觀相關的問題。

在不同的神話體系中,一般都擁有一個或幾個創世的神,像雅典神話裡的五大創世神和中國神話裡開天闢地的盤古。

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不同神話體系中更是有著一些有趣的相似之處。有人統計過,在世界上不同的11個神話體系中,人類都是神靈用泥土造出來的。

女媧造人

2、自然神話

這類神話通常是對日月星辰,風雷雨電這些自然現象的解釋。

比如在中國的神話中,女媧補天後天空留下了向西北傾斜的這一災後痕跡,人們用此來解釋了太陽、星月之所以西沉的原因。

而在希臘神話中,則用愛之女神的情人阿多尼斯每年一半時間死亡一半時間重生的故事,來解釋了春去秋來的變化。

3、英雄神話

英雄神話通過創造出來的具有超能力的英雄形象,表達人們對抗自然的願望。它的產生比前兩類神話晚,但數量卻比它們多。

在中國,像《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便是屬於這類神話,而在西方這類神話就更多了,甚至還在其基礎上誕生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作品。

通過以上的羅列,可以看出在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神話體系中,都存在著一些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其實反映了無論在哪種文化中,對於宇宙、自然、生死和愛情等幾類問題,都是人類關注的重點。

二、文化的差異性:太陽是男是女?

在大多地區的神話中,一般會用男性來代表熱烈的太陽,女性代表溫柔的月亮,但在寒冷的格蘭陵島,這一性別想像卻是相反的。

傳說安甘寧和馬琳娜是一對親密的兄妹,長大後他們分別居住在男人和女人的屋子裡。

安甘寧因為貪戀妹妹的美貌,在夜裡偷偷潛進女人屋子裡侵犯了她。當第二天晚上同樣的事情發生時,馬琳娜用沾了煤灰的手抹了抹侵犯者的臉。這個記號最終讓她發現了哥哥的罪行。

羞憤之下,她割下自己的乳房端到哥哥的面前,並點燃了一支火炬,衝進屋外的黑暗之中。

安甘寧在她身後緊追不捨,前奔後追的兩個人慢慢旋升上了太空。妹妹變成了太陽,而哥哥則變成了月亮。直到今天,他們仍在追逐著,每當太陽從一邊落下,月亮就從另一邊升起。

格陵蘭島風光

在北極圈附近地區,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都籠罩在月光之下,太陽只在一半的時間裡懸掛在地平線的附近,或許正是這種氣候環境賦予了北極神話中月亮和太陽不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性別意義。某些格陵蘭神話故事中帶有的暗黑感,大概也和當地嚴酷的生存環境有關。

而在墨西哥的阿茲特克神話中,人們相信神靈曾創造又毀滅了世界,只有在一個神自我犧牲變成太陽時,世界才能重新開始。

當世界第四次毀滅之後,眾神在一片黑暗中商議選出富有強大的特庫希斯特卡特爾為新太陽,貧困弱小的納納納華特辛為月亮。

然而特庫希斯特卡特爾卻遲遲不敢跳入火中,在神靈的要求下,卑小的納納華特辛果斷的跳入烈火中,特庫希斯特卡特爾這才隨著他衝入火中。天空中隨即出現了兩個太陽。

有一名神對特庫希斯特卡特爾的膽怯感到憤怒,便朝他臉上扔了只兔子,他因此失去光輝,變成了月亮。

太陽與月亮

而後神靈們也一一獻祭了自己的心臟和血液,他們的犧牲產生了風,推動太陽在天空中東升西落,而這也是中美洲古文明中之所以強調鮮血和人祭文化的來源。

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產生了不同地區神話的差異性,繼而又演化出了不同的文化、民族特性和歷史。因此,當我們想要了解一個地方或民族時,神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三、神話可以預知未來?

心理學家榮格提出過一個「集體潛意識」的概念,指的是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由遺傳保留下來的一種具有集體性和普遍性的、沉積在意識深層的精神。神話、傳說、宗教和藝術等都可以反映集體潛意識的內容。

我國意象心理療法的創始人朱建軍則提出了一個更有趣的說法:一個民族的神話,有時候甚至和他們的未來有關。

在阿拉伯的神話故事中,阿拉丁神燈是廣為流傳的其中一個故事。

《阿拉丁神燈》

阿拉丁受外國魔法師的誘騙,魔法師打開一個設有陷阱的地下大門,讓阿拉丁下去為他拿起一盞神燈。當阿拉丁發現被魔法師利用之後,他帶走了神燈,並發現了神燈裡住著一個威力強大的精靈,可以幫人實現任何願望。阿拉丁在神燈精靈的幫助下變得有錢有勢,還娶了美麗的公主為妻。

如果用象徵法去聯想這個故事中的主要元素,現代的科學家就相當於原始社會中的魔法師,阿拉丁代表了阿拉伯人,而地下最珍貴的寶物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一樣東西——石油。

那麼這個故事就可以解讀為:外國的科學家用油井為阿拉伯人打開了大地之門,希望能獲取地下寶貴的石油。阿拉伯人並不信任科學家。而他們因為得到這個寶物,而變得富有。

在這之後就和原版故事裡一樣,阿拉丁和魔法師展開了爭奪油燈的戰鬥。阿拉丁的故事似乎像預言一樣,在今天都實現了。

煉油廠

這樣的解讀,可能有人覺得大開腦洞,也有人會認為是胡編瞎造,但無論如何,都給神話增添了一層有趣的內涵。

結語

《神話之城》告訴我們:傳說與現實,並無一線之隔。從地理、氣候到文化、特性,不論茶餘飯後,還是極往知來,神話中蘊含的豐富內容,正是它們之所以能亙古流傳的原因,也是《神話之城》這樣的書籍讀來有趣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神話與現實並無一線之隔,它是人類對世界最初的構想與認知
    神話是先民們最初的構想,是他們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最樸素的解釋,神話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他們對自然現象、社會、宇宙萬物、未知世界的認知、理解和探索。雖然不同的民族、國家創造的神話在表現形式上有一定的差異,但總結起來,神話講述的內容無外乎關於創世、始祖、洪水、戰神、發明創造……古今中外,概莫能是。
  • 《神話之城》:全世界的神話,可不止宙斯、維納斯這些希臘羅馬系
    但後來我漸漸明白,「神話」的意義,並不能簡單以「有用沒用」或者「真假」來衡量。讀了席路德的《神話之城》後,我的這種感觸更深了。席路德,神話考古愛好者,西方奇幻粉絲,《奇幻世界》神話欄目撰稿人,熱愛收集、發掘、整理現代奇幻背後的古國神話,古國神話背後的種種八卦。
  • 拿地圖尋訪全球的《神話之城》:神話與現實結合,演繹活著的神話
    在《神話之城》中,作者希路德的一系列文章,不止讓我們看到她積累的大量翔實的資料,把複雜的神系、神譜梳理清楚。《神話之城》全書以城市為引導,前後共講述了20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介紹了希臘神話、西臺神話、波斯神話、凱爾特神話、瑪雅神話、阿茲特克神話、北歐神話、美索不達米亞神話等等多個神話。
  • 《神話之城》:一場跨越五大洲的世界神話之旅
    作為一個從小聽著神話故事長大的人來說,對神話故事頗為有興趣,無論是中國的精衛填海還是古希臘的依俄的故事都深深的吸引著我,一直想了解下國外的神話故事,但是一看到各種大部頭或者是晦澀的翻譯就望而卻步。無意間遇見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神話之城》,打開了一扇神秘的大門。
  • 神話之城:20座城市裡的歷史光影,從南美到北極的神話之旅
    01 《神話之城》:另闢蹊徑讀神話,20座城市裡的神話掠影城市與神話有如此深厚的淵源,那麼從城市入手讀神話,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其中的難度可一點兒也不小。最近讀到一本新書《神話之城》,作者席路德是一位神話考古愛好者,曾出版多本神話學著作,對世界各神話體系有深入研究。在《神話之城》這本書裡,作者以20個城市為切入點,細緻講述12大神話體系,從希臘神話到北極神話,從瑪雅神話到西臺神話,甚至還有近些年流行的克蘇魯神話,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
  • 《神話之城》:用20座城的神話,為人生連結虛構與現實的意義
    《神話之城》,她將帶領我們一起週遊世界,去探尋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之都以及它們背後的瑰麗故事。作者席路德,曾用筆名:冰之璇璣。浙江舟山人,神話考古愛好者,《飛·奇幻世界》神話欄目撰稿人,著作有《妖非妖》,《男神考》,譯作有克蘇魯神話圖文小說《無名之城》。其中《男神考》獲長江傳媒集團「2019年度十佳圖書」。
  • 《神話之城》:神話是歷史在時間之海的倒影
    隨著《大聖歸來》、《哪吒》、《姜子牙》等一系列封神宇宙的開啟,中國古老的神話故事在高科技的影像下獲得了新生。那麼國外又有哪些著名的神話形象,他們是否也有自己的「封神宇宙」呢?在《神話之城》這本書裡,我們將追隨作者的筆觸穿越古今,一邊尋找答案,一邊來一場有趣的世界神話之旅。
  • 《神話之城》:不止是兒童,成人也同樣需要神話
    或許再像小時候那樣讀幾篇神話,感悟幾個故事,就依然能召喚到迷失已久的快樂呢?我相信,神話故事依然能夠帶給我們心靈的鬆弛與休憩,只是我們在太多的繁雜中忽略了,逃避了,充耳不聞了。你覺得讀神話是小學生的事,長大的人不需要一座如此精美又似乎脆弱的幻樂之城。可我想說,不是的。
  • 我們穿古越今 只因為每個人都生活於神話之城
    ,整理編撰了這本《神話之城》。作者在書中也給出「神話之城」別具特色的觀察視角。雖然和很多神話著作一樣,《神話之城》將神話與其產生歷史結合展開,但它的視野並非停留在神話產生和興起的時代,而是延伸到了中世紀甚至現代,有效地拓展了神話的長度,拉伸了時間尺度,讓神話更全面地反襯人類歷史。
  • 《神話之城》:探尋20座城池的前世今生,廢墟之上感受神話魅力
    從北歐到兩河流域,從斯裡蘭卡到南美大陸,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閃爍著,講述著古老的信仰與傳說。《神話之城》正是這樣一本書,選取了20座有故事的城池來述說各地不同的神話,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故事書,更像是旅遊時的所感所想,或者是一名資深導遊從古到今的侃侃而談。
  • 《神話之城》一個神話故事、一段歷史、講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2、探尋20座西方神話之城說到古希臘神話中的城市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雅典,這裡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然而近期低音聯合出版了一本《神話之城》讓我大開眼界,作者席路德介紹二十個古代城市相關的神話,跨越五大洲15個國度,這本書不僅僅講古城中發生的神話故事,更像是講這些城市的前世今生。
  • 《神話之城》:透過神話,更懂一座城,也更懂人
    近年來國產動畫片的水平大有提升,從《大聖歸來》《哪吒》到最近火熱上映的的《姜子牙》,無一不是給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話賦予新的故事脈絡和內核,這些傳頌千年的神話重煥新生。神話故事在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留下痕跡,從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等等,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的傳承。中國的神話,但是對其他國度、城市的神話故事相對陌生。前幾天入手的這本《神話之城》,讓我眼前一亮。
  • 一座城,一個神話,遠古的神話不僅曾經活過,現在也依舊觸手可及
    而新天鵝城堡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由於城堡的建造者,路德維希二世,對神話傳說中的「天鵝騎士」羅英格林的感同身受。這個城堡背後的故事被資深神話考古愛好者席路德寫進了《神話之城》一書,書中帶領我們在不同國度、不同城市暢遊,尋找隱藏在城市角落的古建築的足跡,也把那充滿傳奇的神話故事應景地展現,讓我們感受到來自遠古的神話不僅曾經活過,現在也依舊鮮活,仿佛觸手可及。
  • 《神話之城》|奇琴伊察古城的瑪雅文化,神話與城市的傳承
    國慶檔的電影市場給大家帶來極大的衝擊,其中根據神話故事改編的《姜子牙》赫然在其中,引起大家的關注。中國歷史悠久,遠古的神話傳說眾多,像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等在民間眾口傳誦,直到今天依然還是大家熱衷的話題。而神話故事,在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有其豐富的存在。
  • 書評|《神話之城》:曉古通今,讓你更懂一座城
    直到今天看了《神話之城》,我才徹底明白當時世行老先生在說些什麼——原來他講的是神話,印度史詩《羅摩衍那》!通過《神話之城》的第十三章《斯裡蘭卡》,我讀懂了這個神聖魔王島的古都神話,也明白了中國古代為什麼把斯裡蘭卡稱為獅子國,長見識!可惜當年出行前沒有讀過這本書,現在可要好好讀一讀。
  • 書評 |《神話之城》:曉古通今,讓你更懂一座城
    直到今天看了《神話之城》,我才徹底明白當時世行老先生在說些什麼——原來他講的是神話,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神話之城》講述了20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向讀者介紹了希臘神話、西臺神話、波斯神話、凱爾特神話、瑪雅神話、阿茲特克神話、北歐神話、美索不達米亞神話等等,可以說這是一部用20個城市串聯起來的世界神話史。
  • 《神話之城》:每座城市都有著獨特的神話
    近期,由低音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神話之城因為這本書不僅僅講述的是神話故事,而且還有講述了很多關於神話發生所在地的風土人情的概況。而且書中還有大量精美的神話之城的風景畫,在抱著愉快又驚奇的心情讀著墨氣四逸的這本書之餘,也可以徜徉在歷史與虛構的神話之間找到一份地理歷史的震撼感,更也是一本神話愛好者以及旅行愛好者踏上古文明遺址的探索之旅的旅程指南書。
  • 《神話之城》為何西方諸神風流倜儻,中國諸神卻「克己復禮」?
    但是對於西方神話體系,單是那些長串長串的外國名字都讓人眼花繚亂,更別說那些複雜的人物關係了,每每提及總是捋不清人物關係。最近看了席路德的新書《神話之城》,再對比中國神話體系,才感覺到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不是西方神話晦澀難懂,而是我們缺乏系統的了解和橫向的對比。
  • 《神話之城》為何西方諸神風流倜儻,中國諸神卻「克己復禮」?
    但是對於西方神話體系,單是那些長串長串的外國名字都讓人眼花繚亂,更別說那些複雜的人物關係了,每每提及總是捋不清人物關係。最近看了席路德的新書《神話之城》,再對比中國神話體系,才感覺到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不是西方神話晦澀難懂,而是我們缺乏系統的了解和橫向的對比。
  • 世上的神話到底有幾種?《神話之城》帶你穿越古今、領略世界神話
    同事誇了一句,「你還知道得挺多的嘛」,我內心一陣暗喜,表面卻仍不動聲色,其實是因為最近剛看了一本書,書裡正好提到了這個知識點,這本書就是《神話之城》。席路德在《神話之城》中,用20座城市將世界神話串聯起來,這其中既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希臘、羅馬、北歐神話,也涵蓋了相對冷門的西臺神話、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印加神話、南太平洋神話、薩米神話,甚至連現代人造的克蘇魯神話都囊括在內。閱讀本書,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許多神話並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神話其實是人類生活的投影,大多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