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海則廟小黑龍真靈驗

2020-12-18 左書文苑

安鎖堂/文圖

海則廟自古便是府谷境內著名勝景之一。小黑龍廟歷史悠久,且非常靈驗。廟前不遠處有股清泉,碗口粗細,甚是奇特,天旱雨澇,水流如常。清代之前舊省志記載:「山形盤屈紆迴,上有高峰特立,樹木蔭翳。建有龍王廟,旱禱輒應。」乾隆縣誌亦云:「縣東北海子廟,計二十五裡。廟外石山類峭壁。下有靈泉,水甚甘美。寺僧作小溝。名為靈泉芳潤」。這股泉水除供周圍群眾飲用,多餘的水,在廟前灘地衝旋出大坑,汪下一潭清水,清澈如璧,遇天旱,灌溉周圍數百畝田地。鄉人把這泓清水稱為「海子」。俗傳:昔黃河水漲時,有黑龍王神像,乘浪飄入岸上,當地因立廟祭之。海子之後有小黑龍廟,就把這地兒呼為「海則廟」。

關於黑龍文化,曾在海則廟召開過專題學術研討會,會後集有學術專著,我再展開說就顯得多餘。因此,就這次跟著海則廟村老支書趙福馬先生考察時,聽到他及有關人士關於小黑龍如何靈驗的故事,記述如下:

有點脾氣的小黑龍

傳說某年南方蝗蟲飛到北方,鋪天蓋地,把北方的莊稼吃了。小黑龍惱怒,要教訓一下南方。他帶著布雨,趕中午到南方,見一老翁在烈日下鋤地。於是變化成人形問,你這麼老了還在勞作?又裝作口渴,問有水沒,老漢遞過一票水給喝了一口。問家中還有什麼,老漢說連甚都沒有了。小黑龍心中不忍,給老漢說,你回去拿上些紅綠栽在自家的田地裡。說完小黑龍現原形走了。

正午時分,黑雲滾滾,電閃雷鳴,雞蛋大的冷雨(冰雹)把漫山遍野的莊稼打得赤土攤平,唯獨老漢家的莊稼安然無恙。

地方上將發現的情況告到衙門,說老漢是個妖怪,是他在作祟,要求官家鎮妖除怪。這時,小黑龍現了形,說是他幹得,與老漢無幹。

官司打到天庭,玉帝責問小黑龍為什麼要冷雨打南方?小黑龍說,南方的蝗蟲飛到北方把北方的莊稼吃了個淨光!已經夏天了,眼看今年沒有收成,人們將要餓死。於是玉皇大帝派司農之神向北方大地下了一場「黑雨」,雨後地上全出來些蕎麥。紅花綠葉,結的黑籽。人們當時不認識蕎麥,不敢吃,先餵豬羊等六畜,吃了都沒死好好的,人們才敢吃了。才知道「蕎麥麵」是天上下的救命莊稼。

話說老漢莊稼沒有被冰雹打,豐收了,又沒有被治罪,心存對黑龍的感恩。就和老婆商量,每年六月十三,要給黑龍唱三出大戲。後老婆老漢實在走不動了,就在黑龍廟上放下一筆錢,每年用利息在六月十三唱戲。後來存放在廟上的錢讓三個會首給花光了,但每年六月十三的戲還要唱,負擔由周圍三個村共同承擔。當地百姓習慣上叫六月十三的戲為「聖誕戲」,也叫「三社戲」。

「靈驗」

民國時期,有個高營長帶隊伍駐守府谷,久旱不雨。高營長把小黑龍請回府谷祈雨唱戲。抬樓子路過村鎮,要擺供迎,禁止吃葷。當時府谷縣城有外國人傳教土的「耶穌教」,不擺供,不敬神。四個抬龍王樓子的都是年輕人,用樓幹把「耶穌教」的門牌砸了。外國傳教士不讓了,官司打到政府,高營長說,三天內不下雨我管,打壞的東西負責賠償;三天之內如下了雨,一概不賠。耶穌教徒說,三天之內果真下了雨,他們就退出府谷。

於是高營長用鐵鏈套在龍王樓子上說,三天內你不下雨,就一同入黃河。

第三天,果然開始下雨,連著下了三天三夜好雨。外國的耶穌傳教徒們灰溜溜地退出了府谷。

過去祈雨時,抬小黑龍樓子的四人要抬著樓子跳進黃河,還要有一人手持水瓶跳進黃河取水,很危險。這個取水人出發時,身穿老衣(人去世後穿的衣服叫老衣),做好了叫黃河水捲走的準備,大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悲壯。後來有一任縣令廢除了進入黃河深處取水這一環節,只在河邊取水。

立竿見影

小黑龍廟會戲在每年七月份之內還唱一臺「秋報戲」,意即豐收了報答神恩。沒有固定日子,但必須在七月內。有一年,七月二十九起戲,小盡。第二天八月初一,遲了一天。這年大秋收前,冰雹把海則廟範圍打了。

文革前六月十三的戲是「三社戲」,後來是全鄉「十四個半社」共同負擔的戲。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次唱戲,會上派人各村去收社戲錢,磁窯溝村不出,提出在海則廟唱一年,也要在磁窯溝廟會上唱一年,輪流,沒有交戲錢。六月十三唱罷戲後,偏偏七月冷子就把磁窯溝莊稼打了,周圍村莊沒有打。後來再唱戲他們乖乖地把錢交來了。

中國歷史上是長達幾千年的農耕社會時期。在漫長的農業社會裡,靠天吃飯,天旱雨澇,冷雨霜凍等,都構成了對農業的直接危害。因此人們敬畏大自然。而傳說中的龍王又掌管著行雲布雨事,為了風調雨順,人們就修廟供奉著龍王,天旱抬著龍王祈雨。等等。這是農耕社會的產物,又是一種農事活動,形成一種龍文化民俗。

當一種民俗在社會群體中形成之後,便會成為一種穩定的文化、風尚、習俗延續。龍文化亦然。

相關焦點

  • 府谷海則廟,黃河岸邊的一顆文化明珠
    海則廟,黃河岸邊的一顆文化明珠楊建勳/文 王嘉寧/演講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海則廟便民服務中心的王嘉寧,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海則廟,黃河岸邊的一顆文化明珠》,請指正。
  • 安鎖堂:府谷海則廟——黃河北岸的一顆寶珠
    海則廟地處晉陝大峽谷北岸,自古便是府谷境內著名風光名勝。以龍泉水和黑龍廟最為著名,號稱「靈泉芳潤」。站在山上,目之所見,五山聚攏,珠峰特立,古寺煌煌,滿目蒼翠。是一幅優美的山水風光畫。地下有富集的煤礦、鐵礦、鋁礦,鋁釩土、高嶺土、石灰石、耐火粘土、膨潤土等資源,每個人腳下踩的都是寶。海則廟集各種礦產資源之大成。實乃黃河北岸一顆耀眼寶珠。
  • 安鎖堂:陝西省府谷縣海則廟磨刀石和砂鍋
    海則廟磨石名馳晉陝蒙,特別在內蒙古草原,遊牧民家經常要割草、鍘草、宰畜,鐮刀鍘刀等隨時要磨,因此海則廟的磨石主要賣於內蒙。過去牛車拉運,有的甚至肩挑,後來整汽車販運到大後套,每塊磨石大小從20斤到100斤都有。那時內蒙誰家有塊「海磨石」,是比較牛氣的。
  • 我是一條小黑龍!你是一條…?
    誒嘿,今天夭夭來給你們爆料, 即將降臨桃源的新精靈 【小黑龍 實裝效果 喜提小黑龍的桃夭夭立馬出現在洛陽逛
  • 「真靈驗」高瑾:演繹傳統文化創富傳奇
    走進這家香港「真靈驗」全球連鎖店第九分店,人頭攢動,雖然這些真靈驗開光吉祥物【官方網站:www.4006688029.com】價格不菲,但顧客趨之若鶩。而這家生意紅火、經營有道、口碑極佳的吉祥物品店店主就是豁達的西北姑娘高瑾。高瑾的「真靈驗」分店位於水司十字東南角。她算是這條街上開店比較晚的,但她的店鋪卻從來是男女老少,絡繹不絕。
  • 秦曄:府谷文化的古韻新風
    秦曄/文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府谷報曾登載過一首《府谷是個好地方》的詩歌。這首詩一度時期在府州老城文廟內的文化牆上展示,引起了一位遊覽記者的關注,於是投稿到中央黨校的專刊上發表,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應,從而使好多人知道了地球村中還有府谷這麼個好地方。
  • 四大工程提升府谷文化軟實力
    近年來,府谷縣按照文體工作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不斷開拓創新,重點實施了四大文化工程,全面提升府谷文化軟實力,各項工作取得較大成績。(餘美豔 陳倩) 以二人臺為重點,著力打造地方品牌文化工程,擴大府谷文化影響力2008年3月,府谷二人臺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年12月,府谷縣成立了二人臺藝術團
  • 府谷早期革命,薪火相傳,如火如荼
    人文之歷史篇:府谷早期革命,薪火相傳,如火如荼府谷縣革命委員會的建立中共府谷縣委建立以後,多次遭到敵人破壞。1932年10月,陝北特委第四次派楊國棟巡視員來府谷開展工作。10月下旬在清水鎮趙寨村恢復了中共府谷縣委,趙希賢任縣委書記,王巨武任組織部長,楊岐山任宣傳部長,柴培桂任委員。由於白色恐怖嚴峻,1934年1月,縣委所在地由趙寨遷到木瓜鄉榆家坪村。
  • 柴良:「府谷」乃山谷聚集之地
    無意對此厚非,只想從府谷的地貌與歷史入手做一番論證。論地貌,自然離不開說山道水。 論水,府谷身居黃河秦晉大峽谷的西岸,於是,先有「昆源德水」之譽,繼有「秦源德水」自詡。黃河,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流經府谷東緣約一百公裡。府谷境內的河流全屬於黃河水系,黃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馬川、胡橋溝幾大支流直接入黃河,?牛川等支流匯入窟野河後從神木市境入黃河。
  • 老雨:府谷酸粥及其地方飲食文化摭談
    府谷的黃米酸粥,冬食生津和胃,夏食止渴退暑。莊戶人家以此為早餐主食,城裡人以調劑飲食為主,而且改吃黃米酸撈飯。夏季食酸撈飯最為適宜。酸乾飯一吃,午休一覺,喝一碗酸米湯,打涼解火,好不舒服。府谷黃米酸粥,僅是府谷酸飯之一種。
  • 陝西府谷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文化)
    嗩吶是府谷的弱項,90年代前元宵節所用嗩吶手都是從河曲,原平,米脂花高價僱用的。近幾年將攔會變為單位匯報演出,集中在河濱公園進行。四、晚會。元宵節文藝演出下午、晚上都進行。集鎮演出以二人臺為主,也有小歌劇。縣城以縣晉劇團演出為主,或者請山西省級劇院來演出。
  • 【老王有話說】漫話府谷地名(二)
    府谷歷史上有文字可考的人口遷徙發生在明洪武(1368—1398)和成化(1465—1487)年間,絕大多數由山西遷來,府谷地名大多從那時開始流傳下來。府谷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村莊很多,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村名姓氏與居民姓氏不符。
  • 騰格爾最新單曲《府谷等你來》歌曲歌詞
    今天,由「二次元大爺」騰格爾演唱、張路作詞、楊飛作曲的新歌《府谷等你來》正式上線!府谷,坐落在黃河中遊秦晉蒙交匯處,長城文化和黃河文化交相輝映,黃土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並蓄,西口文化和晉商文化交錯並行,素有中國「海紅果之鄉、二人臺故裡」之美譽。
  • 府谷二人臺:綻放在陝北大地上的藝術之花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藝術之花是府谷二人臺。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府谷成為陝晉蒙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同時也吸引了許多知名藝人和戲班子。一些外來的戲班子為了迎合當地民眾的欣賞口味,與府谷的二人臺演員聯合組成了「風攪雪」(既唱其他戲曲又唱二人臺的演出班子)。在這種同臺演出、相互借鑑的過程中,府谷二人臺藝術逐漸走向成熟。
  • 2020陝西府谷長城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舉行
    11月4日,由中共府谷縣委、府谷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府谷縣委宣傳部、府谷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承辦的「2020長城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論壇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專題片;李新功作了致辭;樊小榮介紹了府谷縣情及境內長城情況;董耀會、於春雷、陳出新、尚珩、劉景純、李恭、蔡輝分別作了題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大意義和建設內容」「府谷長城的歷史與價值」「關於府谷長城保護的幾點思考」「長城考古—保護—修繕—利用」「長城保護的價值與應該注意的問題」「長城保護的價值與應該注意的問題」「建設國家長城文化公園的作用和意義」的主旨發言;參會人員與各位專家
  • 府谷胡橋溝歃血會盟祭祀塔林導遊詞
    遠古時候的府谷,同樣處在黃河流域的中遊區,也是眾多部落的中心位置。但歃血會盟祭祀壇為何會選在這個深溝裡面呢?雖然當年還沒有我,大約推測既然是會盟,必然要有盟主。盟員分為盟伯、要堆砌成三層以上石塔。盟侯、要堆砌成兩層石塔。盟公只能堆砌單層石塔或放一塊大石頭。
  • 陳出新:「府谷」之名之爭論從此可以休也
    「府谷」之名之爭論從此可以休也陳出新/文「府谷」命名之爭是近幾十年的事。總之,「府谷」作為一地名,入典進史,但從沒有如「北京」「鄭州」「綏德」等讓人言簡意賅,一目了然之確定地彰明。近日翻閱《府谷文庫 文史雜俎》,從楊國威先生「縣名與故城」一文中,發現「府谷」名字由來,就連歷史地理學大家史念海教授也參與了解讀,他說:「可能還是由於當地有這樣一條溝谷的緣故。」(《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陝西人民出版社)意思是,啥為「府谷」?
  • 府谷:鎂合金壓鑄產業實現「零」的突破
    導讀: 近年以來,陝西省府谷金川鴻泰鎂合金公司通過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引進重慶元和利泰公司組建陝西鴻泰元和鎂業公司,並於日前成功產出鎂合金安全頭盔,標誌著府谷縣鎂合金壓鑄產業實現「零」的突破。近年以來,陝西省府谷金川鴻泰鎂合金公司通過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引進重慶元和利泰公司組建陝西鴻泰元和鎂業公司,並於日前成功產出鎂合金安全頭盔,標誌著府谷縣鎂合金壓鑄產業實現「零」的突破。據了解,金川鴻泰鎂合金公司建設的年產5萬噸鎂合金壓鑄件項目,主要生產鎂合金汽缸蓋罩、鎂合金安全頭盔等鎂合金下遊終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