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精華8句,古人智慧,今人受用!

2020-12-15 騰訊網

《夢溪筆談》為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編撰,全書共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是北宋時期的一部百科全書。

1. 館閣新書淨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

出自《夢溪筆談·雌黃改字》。在館閣撰寫的本質上,如果存在錯誤,便用雌黃粉塗抹,然後修改。

2. 大滷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鹽。

出自《夢溪筆談·辯證》。鹽池裡的滷水,如果用甘泉水去摻和,就不能生成食鹽。

3. 學士院第三廳學士閣子,當前有一巨槐,素號「槐廳」。

出自《夢溪筆談·槐廳之爭》。在學士院的第三個廳堂學士閣前,有一顆巨大的槐樹,素來被人們稱為「槐廳」。

4. 棗與棘相類,皆有刺。棗獨生,高而少橫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為別。

出自《夢溪筆談·藝文》。棗樹和荊棘相似,都有刺。棗枝往往單獨生長,長得高,枝條較少;棘往往叢生,長得矮,密集得形成樹叢,這就是它們的區別。

5. 書字極須用意,不用意而用意,皆不能佳。此有妙理,非得之於心者,不曉吾語也。

出自《夢溪筆談·補筆談·藝文》。寫字要非常用心,不用心卻假裝用心,就寫不好字。這其中有著精妙的道理,沒有心得體會的人,是不會懂得我說的話的。

6. 士人應敵文章,多用他人議論,而非心得。時人謂之語曰:「問即不會,用則不錯。」。

出自《夢溪筆談·謬誤譎詐附》。士人在寫應對文章時,大多喜歡借用他人的現成議論,而不是出於自己的心得體會。當時的人評論這種現象說:「問即不會,用則不錯。」

7. 信安、滄、景之間,多蚊虻。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多為蚊虻所斃。郊行不敢乘馬,馬為蚊虻所毒,則狂逸不可制。

出自《夢溪筆談·謬誤譎詐附》。信安、滄、景一帶,蚊虻很多。夏季時,當地的牛馬都要用爛泥來塗抹身體,不然大多都會被蚊虻咬死。人們到郊外去時不敢騎馬,一旦馬中了蚊虻的毒,就會狂奔不止。

8. 其葉極芬香,秋後葉間微白如粉汙,闢蠹殊驗。南人採置席下,能去蚤蝨。

出自《夢溪筆談·辯證》。芸的葉子十分方向,秋天后,葉子微微發白,就像是塗抹了麵粉一樣,使用它防止蛀蟲效果十分明顯。南方人會將他們採集起來,放置在席上,可以去除跳蚤、蝨子。

相關焦點

  • 《夢溪筆談》中的10句精華,句句精妙,百讀不厭!
    《夢溪筆談》是宋代文言軼事、瑣談小說,北宋沈括撰,作者晚年卜居潤州夢溪園時作此書,故名。二十六卷,《補筆談》三卷、《續筆談》一卷。1. 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出自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四《藝文一》載王安石集句詩。這是王安石集前代詩人之句表現一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優美境界。2. 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出自宋·沈括《夢溪筆談》二十三。登龍虎榜:考中進士。鳳凰池:魏晉時中書省,掌管一切機要,因接近皇帝,故稱「鳳凰池」。
  • 朱熹與《夢溪筆談》
    沈括,字存中,北宋最著名的科學家,「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李約瑟語),他的《夢溪筆談》被稱為「中國科學史的裡程碑」。朱熹,南宋最著名的理學家,孔子之後「集儒學之大成者」(錢穆語)。然而,在《夢溪筆談》成書之後的整個北宋到南宋時期,朱熹是「最最重視沈括著作的科學價值的唯一的學者,他是宋代學者中最熟悉《筆談》內容並能對其科學觀點有所闡發的一人」(胡道靜語)。
  • 《夢溪筆談》10句傳世名言,句句有內涵,富含人生哲理!
    《夢溪筆談》10句傳世名言,句句有內涵,富含人生哲理。1. 唯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古人謂之「鉛黃」,蓋用之有素矣。選自《夢溪筆談·雌黃改字》。語出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能夠任用那些同自己關係疏遠,但是有才能的人,這樣才能夠成就一番大的事業。3. 古人鑄鑑,鑑大則平,鑑小則凸。凡鑑窪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出自《夢溪筆談·器用》。古人鑄造銅鏡時,如果是大鏡子就鑄成平的,如果是小鏡子就鑄成凸的。
  • 《夢溪筆談》人類智慧的結晶
    《夢溪筆談》全書26卷,《補筆談》1卷,《續筆談》3卷,共30卷,609條,分故事、辯證、樂律等17目。除了論述文學、史學、藝術等外,主要記載論述了我國古代特別是當時的自然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反映了十一世紀我國科學的輝煌成就。
  • 夢溪筆談:古時的百科全書告訴你「雜誌」其實在宋代就開始流行了
    夢溪筆談:古時的百科全書告訴你「雜誌」其實在宋代就開始流行了在中外交流史上也有很多中國人在世界文化和科技領域都可以稱之為開山鼻祖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名人那就是《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古代你讀書認字就已經算是文化人了,所以在古代有帶你文化的人大豆希望給自己的住宅或者其他的東西起一些名字來表示我跟你的不同,沈括的夢溪筆談,筆談不用說就是用筆記下來的事情,因為夢溪筆談是北宋時期的著作,所以南宋的記載跟它很近,很真實嗎,我們來看下南宋怎麼說夢溪筆談的。
  • 《夢溪筆談》簡介
    沈括與《夢溪筆談》□林炳偉(浙江衢州一中)沈括是北宋杭州錢塘縣人。元朝修的《宋史》稱讚沈括「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能」。他所寫的《夢溪筆談》,被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技史上的裡程碑」和「中國科學史的坐標」。夢溪筆談》是宋朝的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於1086年~1093年,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
  • 子篇 《夢溪筆談》之一
    《夢溪筆談》集其一生研究和見聞的精華,涉及天文、數學、曆法、地理、地質、水利、物理、生物、醫藥、軍事、文學、史學、考古及音樂。(明天繼續:子篇 《夢溪筆談》之二 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經典概述之一)
  • 《夢溪筆談》中記載的10句話,暗藏著生活中的智慧!
    沈括是北宋時期傑出的科學家、政治家,他重視興修水利和發展農業生產,一生注意科學實踐,並將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心得結集成冊,著有《夢溪筆談》一書。《夢溪筆談》中記載的10句話,暗藏著生活中的智慧。   一、唐以來,士人文章好用古人語,而不考其意。
  • 「夢溪筆談」的前世今生
    ​ 宋代提起《夢溪筆談》,思緒不由得飄回千餘年前的紙墨飛香的宋代。這部他嘔心瀝血的著作就是流傳至今的巨著——《夢溪筆談》,這本沉厚古樸的書籍包羅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文學史學價值非凡。時光荏苒,文化需要代代傳承才能煥發出新的活力。《夢溪筆談》和沈括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又能在今日綻放出何種溢彩?
  • 《夢溪筆談》中你不知道的化學知識
    》古本掃描版《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以下將《夢溪筆談》中涉及的部分化學內容進行列舉,以供讀者參考。一.這段記錄中沈括科學地指出,古人用劑鋼 (含有雜質的鋼)作劍刃,用柔鐵作劍身,如果不這樣就容易將劍折斷。劍如果太剛硬,其刃大多容易缺毀,所以不能用純粹的鋼造劍。現代煉鋼技術中,生鐵的含碳量為2%~4.3%,機械性能硬而脆。鋼的含碳量為0.03%~2%,機械性能硬而韌,彈性好.可以推測《夢溪筆談》這段記錄古人所鑄劍刃的材料是現代的生鐵,而用鋼作劍身。
  • 《夢溪筆談》中的煉鋼和指南針
    編者的話:現在的人都認為現代科學很發達,是古人難以想像的。但從北宋沈括(1031年─1095年)所著《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生物學、醫藥學、考古、語言、史學、文學、音樂、繪畫以及財政、經濟等等的發現和成就來看,事實並非如此。通過介紹《夢溪筆談》,我們與讀者分享中國古代科學的成就。
  • 「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則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以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 風清揚小楷冊頁《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34;。夢溪筆談.藥議篇據現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
  • 《千年一筆談》揭秘沈括《夢溪筆談》
    此次講座,作者除了講授《夢溪筆談》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之外,還把沈括和《夢溪筆談》放在北宋歷史大背景中,結合北宋政治經濟的大環境和沈括家庭教育的小環境來概括沈括和《夢溪筆談》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北宋朝廷一直推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模式,造成國無良將,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受挫;但是另一方面,文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推崇,北宋也因此出現了文化的大繁榮。
  • 中國古代科技百科全書,《夢溪筆談》當之無愧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曾經說過,《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在古代研究自然科學的著作不多,很多文人把精力都投入到研究經史子集上面。北宋時期,《夢溪筆談》橫空出世,內容涉及天文、物理、數學等多個科學門類,讓後人對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發展有了直觀了解。
  • 子篇 《夢溪筆談》之二
    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經典概述之二在聲學上,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精心設計了一個聲學共振實驗。他剪了一個紙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彈動和該弦頻率成簡單整數比的弦時,它就振動使紙人跳躍,而彈其他弦時,紙人則不動。沈括把這種現象叫做「應聲」。
  • 東山書院與《夢溪筆談》
    數年前,我從歷史文獻中驚訝地得知,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的《夢溪筆談》現存最早的版本――《古迂陳氏家藏夢溪筆談》竟出自這裡。       東山書院是東山人陳仁子於元大德七年(1303年)創辦的,因陳仁子號古迂,故又稱古迂書院。有資料稱,這是當時整個湖南最大的一家私家書院。陳仁子在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以漕舉第一名而授登仕郎。
  • 薦讀)《元刊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據現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夢溪筆談》成書於11世紀末,一般認為是1086書名《夢溪筆談》,則是沈括晚年歸退後,在潤州(今鎮江)卜居處"夢溪園"的園名。該書包括祖本在內的宋刻本早已散佚。
  • 淺談《夢溪筆談》及其著者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於1086年-1093年,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
  • 沈括《夢溪筆談》經典名句,中國科學史上裡程碑!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筆記本百科全書式著作,世人稱為「中國科學史上裡程碑」。《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譯文】用力使它彎曲,能彎成像鉤一樣;放開它,就發出清亮的聲響,又直得像弓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