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天后,北方多地降雪,天氣乾燥寒冷,每天早起嗓子都特別不舒服,不開暖氣冷,開了暖氣室內就特別乾燥,看來下次得搞個溼毛巾搭到暖氣片上。為了應對這種乾燥的天氣,北方人一到冬天就開始煮各種湯。
俗話說「無雞不成席」,相對於其他做法,雞湯在冬天喝是最適合的,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味道鮮美,喝完全身特別暖和,幸福感爆棚。
很多人覺得雞湯好做,不就是把雞放進砂鍋裡,加入香料燉。其實想要做出來湯鮮肉嫩的雞湯,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有些人做出來的就特別腥,而且雞肉吃起來很柴,就是因為方法不對。燉雞湯時,牢記「1泡1放2不放」,燉出來的雞湯湯鮮肉嫩沒腥味。
燉雞湯時,牢記「1泡」
肉類本身就自帶腥味,腥味的來源一方面是新鮮的肉味,另一方面就是肉中殘留的血水。所以在燉雞湯前,要將雞切成塊,然後放入冷水中浸泡,去除裡面的血水,有效的去除腥味。
一般浸泡2個小時就可以,中間可以根據水的顏色進行更換,直到水變得清澈就可以了。尤其是現殺的雞,如果血沒有放乾淨,做出來的湯腥味就特別重。
燉雞湯時,牢記「1放」
單純的浸泡是不能完全去除雞肉的腥味,所以下一步還需要進行焯水。雞塊冷水下鍋,加入老薑片,一定是老薑,老薑富含姜辣素可以有效去除肉中的異味,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同時,老薑的辛辣味進入雞肉,增加湯的驅寒能力,也更加提味,這樣燉出來湯不僅鮮美,而且還更加暖胃。
燉雞湯時,牢記「2不放」
一、不放香料
想要雞湯味道鮮美,花椒和大料等這些香料儘量不要放,因為香料的味道會遮住雞湯的鮮味,並且久煮的香料會讓湯色發黑,成菜效果大打折扣。
營養美味的雞湯一般都是清湯,喝的就是原汁原味。所以,在清燉雞湯的時候,不要放香料。
二、不放雞精
雞精是從雞肉中提煉的,雞湯本身就有鮮味,放雞精反而是畫蛇添足,畢竟雞精是加工品,鮮味會比雞湯更濃。而燉好的雞湯,味道更加鮮美,喝完以後胃裡特別舒服。而加了雞精的湯,喝完後口乾舌燥,還特別容易上火。所以,在燉雞湯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雞精。
到這裡,大家就知道了什麼該放,什麼不該放,下面跟大家分享雞湯的製作。
食材:土雞半隻、薑片、枸杞、紅棗
1、將雞剁成大塊,放入冷水中浸泡出血水;
2、冷水下入雞塊,加入老薑片焯水後撈出洗淨;
3、起鍋燒油,油熱後下入雞塊煸炒至微黃後,加入薑片炒香;
4、砂鍋水開後加入剛才炒好的雞塊,計入老薑片,燒開後轉小火燉1個小時;
5、加入枸杞和紅棗,燉5分鐘即可出鍋。
寒冷乾燥的冬天,來上一碗美味的雞湯,不管是心靈還是身體,都是滿滿的享受。學會的,趕緊在家做起來。我是小曹食記,分享美食,分享故事,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關注我,你的分享、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