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瞧瞧老外給中國小吃起的「洋名字」,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2020-11-25 網易新聞

我國作為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國家,同時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現存於世的國家,自然是沉澱了全世界最為濃厚的歷史風情以及美食文化。到了現在,我國民眾對於美食有著全球最熱情的追求,而美食,也是一隻貼在我國身上的標籤之一。這樣強大的美食文化,自然是會吸引很多的老外。那些嘗過了中國美食的外國人,基本都會對我國的美食豎起大拇指。當然,因為文化的關係,我國很多接地氣的美食,一經過了洋人的嘴,瞬間就變得高大上了起來,這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是給這些美食取一個洋名字了。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我們看起來很普通的美食讓洋人取了高大上名字的。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包子。這個東西在我國歷史上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不過在古代這東西一直是被當做是有餡的饅頭,直到近百年才有了單獨的稱呼。如今,包子已經是中國最普遍的早餐。

但就是這樣一份全國人民都不會稀奇的早餐,在外國人的嘴裡,卻變成了「吮指珍翠蛋香可麗餅」。這名字一說出來,絕對會哄住一大票人,很多人第一次聽說這名字,還以為是什麼歐洲的古典小吃,結果等到包子被端了出來才大呼上當,也不知道老外是怎麼想出這個名字的。

第二個要說的,是油條。這東西和包子一樣,也是我國最經典的早餐之一了,油條和豆漿,那可是刻在中國人DNA裡面的絕配早餐。特別是很多的老年人,早餐絕對是雷打不動的油條。

但就是這樣的一種隨處可見的早點,被外國人嘗過之後,名字就被流傳成了「西班牙油炸鹹味法棍」,這東西,比包子那個所謂的吮指餅還要唬人。但是至於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大概是從我國流傳到西班牙後再流傳開的吧。不過後面的法棍是在中國人眼裡一般指的是法國麵包。但是法棍和西班牙這兩個詞是如何拼在一起的,就很難知道了。

第三種是韭菜盒子,對很多喜歡韭菜的國人來說,韭菜盒子也是早點的不二選擇。當然,很多的國人受不了韭菜那種比較重的味道,因此不喜歡韭菜盒子。

但要是說一下它的外國名字——西西里風情細面裹雞蛋香韭卷,那絕對會讓很多討厭韭菜的人瞬間對其的印象稍微改觀了。這充滿了拉丁美洲風情的名字,確實是很討人喜。

最後一個要說的,就是煎餅果子。這可是我國的「機密」,非國人技術不可流傳,廣泛流傳於我國的天津一代。而近些年來,隨著「天津人人人都能來幾段相聲」這個梗的爆火,煎餅果子也是越來越為國人熟知。

到了國外,這個總是和相聲聯繫起來的美食卻變成了「特製甜辣醬汁油焗麵餅配香薄綠豆粉麵皮」,先不說這個名字取的好不好,光是這個長度就夠唬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老外給中國美食起「洋名字」,中國網友:雖然好聽但不知道是什麼
    說到我們中國的美食真的是多到數不勝數的,光是菜系就有8大菜系,而且我們中國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吃,零食種類真的是特別的多,並且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地區的特色美食,而這些特色美食也代表了當地的特色文化,最近這幾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了,我們中國的這些美食也走出了國門,被很多的老外所熟知
  • 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英文名字,老外都笑抽了
    隨著美國文化在國際地位的日益升高,人們總愛給自己起一些英文名字比如Michael(麥可)、George(喬治),來彰顯自己的品味,但是英文名字雖然有逼格,如果選不好可就鬧笑話了接受採訪的美國友人Sam說她曾見過很多奇怪的英文名字,比如說:Coffe
  • 家常菜換個「洋名字」,瞬間感覺吃不起了,看看你能猜出來幾個?
    家常菜換個「洋名字」,瞬間感覺吃不起了,看看你能猜出來幾個?有網友說咱們中國菜的味道都是一級棒,就是名氣聽起來沒有老外的菜名「高大上」。甚至本身非常好吃的飯菜,起的名字卻很普通,感覺有點「土氣」。於是在網上有很多網友說,試著給咱們普通的家常菜換個「洋名字」,你還別說,瞬間就感覺吃不起了,不過越看越感覺很搞笑。下面給大家說幾個,看看你能猜出來幾個?焦糖山地黑豬五花配嫩滑薯粉這第一個菜,只看名字,感覺怎樣?是不是有點文鄒鄒的,還有點拗口?其實這個菜很好吃,你能猜出來是什麼嗎?
  • 原產中國,只因換個「洋名字」,身價暴增,吃貨:換了馬甲也認識
    原產中國,只因換個「洋名字」,身價暴增,吃貨:換了馬甲也認識我們國家很多人喜歡去國外旅遊,那麼同時在我們中國也能夠看到老外的身影,另外我們中國還進口了很多外國的水果,大家彼此交流一下,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只不過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他是一種原產於我們中國的水果,是因為換了一個洋名字,
  • 一些中國菜翻譯成英文名之後把老外給笑趴了,這些哭笑不得的名字
    一些中國菜翻譯成英文名之後把老外給笑趴了,這些哭笑不得的名字。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的提升起來,與各個國家之間相互的交流也都十分密切。這也同時讓我們中國的文化也得以傳播了出去,現在很多外國人都對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飲食文化都相當感興趣。
  • 鄭州多個小區的洋名字被整改:樓盤的洋名字咋來的
    改洋名字想的初衷是是為了保留傳統文化,但一些「洋名字」已經用了幾年,突然改名讓小區居民感覺還是有點兒穿越。 小區的「洋名字」改了 住在威尼斯水城的董先生發現,小區二期門口的「威尼斯」三個字被拆了下來。 「小區改名字了,以後叫城開水城。」
  • 瞧瞧老外怎麼說
    又比如我們吃的豬肉食物(而老外常見的是牛肉)這是因為我們的氣候環境複雜多山地,不適合牛羊的大規模養殖等等。隨著中國菜在國外走紅,很多老外被我們豐富的菜餚種類,美味的食物口味所折服,也開始嘗試烹飪中國菜。在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白人做中國菜是文化挪用嗎?」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明白什麼是文化挪用。
  • 瞧瞧老外的回答,你覺得靠譜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美食大國,這不僅造福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對周邊國家的飲食文化也頗多,比如在日本料理中的許多美食文化都有中國文化的縮影,像麵條、米飯、餃子等等。關於中餐和日本料理的不同之處在國外也展開了熱議,那麼外國人是怎麼看待中餐和日料的呢?一起來看下吧。
  • 老外不服:真是中國遊戲?
    老外眼中的武俠遊戲該是啥樣?要講明白這個問題,不得不翻翻他們製作過的遊戲,你會發現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很大,老外做出來的"中國武俠"遊戲,常常讓人哭笑不得。以李小龍為代表的中國功夫明星,引領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香港武打電影的一個輝煌時期,黑黃運動衫,一身腱子肉,雙節棍加標誌性的喊叫,直到現在人們也常討論,李小龍有多能打,足見李氏功夫在老外心中的影響力,不過當遊戲裡面加入老外理解的武俠元素就是兩回事了,打的是龍爪手,喊的是"拽根死怕母",屬實讓玩家尷尬,因此老外能做出《少林與武當》(Shaolin vs Wudang
  • 被外國人稱為「最摳門」的中國小吃,國人哭笑不得,表示:不識貨
    我們中國的美食種類是非常多的,根據地區的不同,所以美食文化也是有著很大差距的,中國的美食在國際上可以說是非常有名氣的,每年都有很多的外國粉絲為了我們中國的美食慕名而來,甚至一些老外因為吃了我們中國的美食之後就直接定居在我們中國了,表示我們中國的美食好吃得不能自拔。
  • 中國首批老字號洋名字揭曉 "拼音+產品+年代"
    中國首批老字號洋名字揭曉 "拼音+產品+年代" 2008年01月08日 16: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迎奧運—傳神詮釋老字號」公益翻譯活動自二00七年八月初啟動以來,受到來自全球華人華僑的廣泛關注,收到了來自全球翻譯志願者提交的翻譯作品共計二十五萬餘份,志願者除中國地區以外,主要集中在華人聚集較多的加拿大、美國及東南亞等地區。其中來自海外的翻譯作品約佔作品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有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大量中國留學生以及熱愛中文的外國朋友等。
  • 張杰分享謝娜與老外趣事,一旁的陳小春咬著手指頭,聽得津津有味
    張杰分享謝娜與老外趣事,陳小春則是咬著手指頭,聽得津津有味最近芒果tv推出了一檔新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這個節目看點還是非常多的,讓觀眾們更加了解了明星夫妻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而眾多明星夫妻中,就屬張杰和謝娜這對夫妻最有意思了。
  • 中國菜變成「洋名字」,臭豆腐都吃不起了,用小豬佩奇的更搞笑!
    有無聊的網友曾經做過一種假設,當中國菜變成「洋名字」之後,聽起來會是什麼感覺呢?今天吃霸君就給大家來說說,看看你們最喜歡哪一道菜的「洋名字」吧?3、烤冷麵:中國大東北超美味的小吃,變成了「韓式秘制醬加照燒鐵板面與蛋」,怎麼這麼多字還沒有「烤冷麵」三個字更好,更能說明東北這款小吃的特色呢?4、火鍋:冬天怎麼能少得了麻辣過癮的火鍋呢,可惜,變成「秘制香料時蔬山珍雜燴」的名字之後,聽著一點也不好吃,就像亂七八糟的大雜燴似的……還是火鍋更誘人呀,一聽就很溫暖、很好吃!
  • 大米中的「貴族」,被老外稱為土豪米,產自中國卻很少有人吃得起
    大米中的「貴族」,被老外稱為土豪米,產自中國卻很少有人吃得起南北方除了文化差異,飲食也是南北方的一大差異。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大米中的「貴族」,被老外稱為「土豪米」,產自中國卻很少有人吃得起。它的名字也比較獨特,叫做菰米,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是有食用菰米的歷史,差不多都有3500多年了,而且雕特別的喜愛吃這種菰米,所以說人們也把這種菰米叫做是雕菰米,甚至連老外們都把這種米稱作是土豪米,因為這種米的價格實在是要比一些其他的大米高上好幾倍。
  • 中國古代令人哭笑不得的避諱,鯉魚成國寶,「爹」字充滿了無奈
    避諱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由來已久的一種文化禁忌。自古以來避諱儼然形成了一套森嚴的避諱制度,即在封建社會時期,庶人要避聖人的諱、臣民要避皇帝的諱、百姓避官員諱、子女避父母的諱等。這種避諱在今天看來可能就是一種糟粕,有時為害甚巨,比如大家了解的文字獄便是一種,動輒以文字罪人。
  • 外國餐廳翻譯的中國菜:圖3讓人哭笑不得,難怪他們不願吃中餐!
    1.夫妻肺片,在中國是很火的一道菜,老外卻把它翻譯成了另一種:丈夫和妻子的肺片。難怪老外不會吃了!2.豬肝,很好的一種補血的食物,也是中國很有名的一道菜,又叫做土匪豬肝,但老外卻把它翻譯成了土匪窩,雖然感覺這道菜很霸氣,但聽完很多人就不願意吃中餐了!
  • 老外評出世界上最頂級甜品,中國只上榜1種,網友:真是不識貨!
    老外評出世界上最頂級甜品,中國只上榜1種,網友:真是不識貨!現在大家說到甜品,第1個想到的就是蛋糕店裡面的那些樣子漂亮的甜品,其實我們中國最好吃的甜品,就是我們古代的那些糕點了,那些糕點才是真正的美味,現在蛋糕店裡賣的甜品,裡面大部分都有奶油,奶油的脂肪含量是很高的,吃了以後很容易發胖,而且味道吃起來都大同小異的,在網上看到老外評選出世界上最頂級的甜品,我們中國只上榜了一種,網友們看到以後紛紛隔空吶喊:老外真是太不識貨了
  • 老外半空中露營令人匪夷所思,往下一看嚇尿了
    都說老外很愛冒險,經常在新聞上看到老外去挑戰各種各樣的險境,看的人心驚膽戰。而今天這組圖由攝影師拍攝,記錄了老外冒險懸在高空中露營,這估計是最危險的露營了。從圖中可以看出,兩名露營者置身於霧氣騰騰的半空中,其中一名露營者還拿著相機在拍照。看一眼吊床下面的深淵,真是嚇尿了。
  • 組圖:令人哭笑不得的婚禮蛋糕
    婚禮本該是一對夫妻生活中最快樂的一天,可是面對這令人哭笑不得的蛋糕,或許只能苦中作樂了。...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
  • 西餐廳把中國油條加入菜單,老外用刀叉來吃,網友:這吃法太精緻
    西餐廳把中國油條加入菜單,老外用刀叉來吃,網友:這吃法太精緻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但是現在不少朋友是沒有吃早餐的習慣。人們一般都是在外面隨便買點豆漿油條或者是包子就過一頓,油條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