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詩,悽美至極,短短20字,從花開寫到花落

2020-08-19 慶餘

花開花落,一個聽上去就很悽美的詞語。然而花不因誰而開,亦不因誰而落。它只是大自然正常運行的一種規律。一如荀子在《天論》中所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又如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所說:「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辛夷塢》,便與花開花落有關。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隱居終南山輞川別墅時,所作的《輞川集》詩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雖然它只有短短20字,卻以高度凝練及富含禪意的語言,從花開寫到花落,悽美至極,又淡泊自然。

另外,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但是隨著李林甫一派的勢力上臺,朝政還是走向了黑暗,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因此《辛夷塢》一詩中的花開花落,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不著痕跡地寫出了一個時代環境的落寞。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首先,詩的前兩句「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寫的便是花開的情態。它的意思是說,枝條最頂端的辛夷花,在山中綻放鮮紅的花萼。辛夷花初放的時候,尖如筆椎,故又稱木筆。其色與形似蓮花,而蓮花亦稱芙蓉。因此開在枝頭的辛夷花,便是「木末芙蓉花」。

春回大地的時候,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動下,便會在高高的樹梢上,俯臨深澗,綻放出猩紅豔麗的花朵。由此可見,王維這裡濃墨重彩,不僅表現出了辛夷花的勃勃生機,還表現出了辛夷花高潔傲世的美好品格。而它亦是隱居的王維高尚情操的寫照。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也就是對花落的情態描寫。它的意思是說,山澗一片寂靜杳無人跡,辛夷花就這樣紛紛揚揚獨自開了又落。結合前面兩句詩,我們便可以知道辛夷花在山澗開得多麼火熱,就敗得多麼落寞。

但是花開花落,本是自然規律。它可以自滿自足,不求有人欣賞。這就與王維「空寂」的禪心不謀而合。即在朝政黑暗的時代,王維仕途的順利與否,早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所以不如順其自然。禪家也曾說過:「枯的由它枯,榮的由它榮」。

草木也好,人心也罷。各有各的自持,各有各的因緣。這是禪的態度,也是王維這首詩的精髓。短短20字,王維既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又寫出了辛夷花的落寞景況。它不僅讓人感到悽美至極,還有一種時代環境的落寞感。同時它也透露了王維隱居生活的淡泊自然。

花開花謝是平常,人生起伏亦是平常。正如王維在另一首詩中所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淡泊閒適,即便對於千年後的我們來說,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畢竟對待事物太執著,往往就會徒增煩惱。總的來說,王維的《辛夷塢》,「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維的這首詩,悽美至極,短短20字,從花開寫到花落
    花開花落,一個聽上去就很悽美的詞語。然而花不因誰而開,亦不因誰而落。它只是大自然正常運行的一種規律。一如荀子在《天論》中所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又如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所說:「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不過,與其他山水田園詩人的詩作不同的是,王維的詩歌不僅極有畫面感,內容豐富,而且充滿了禪意,寧靜悠遠,韻味十足。讀王維的田園詩,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其中,他在長安南郊的輞川別業中所寫的組詩更是其山水田園詩的典範之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不過,與其他山水田園詩人的詩作不同的是,王維的詩歌不僅極有畫面感,內容豐富,而且充滿了禪意,寧靜悠遠,韻味十足。讀王維的田園詩,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其中,他在長安南郊的輞川別業中所寫的組詩更是其山水田園詩的典範之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
  • 王維一首經典五絕,短短20字卻有很高的境界,讀懂需要悟性
    王維《輞川集》含二十首五絕,描繪了他所隱居輞川一帶的風物。其中,有一首專門寫到了一種花,詩前兩句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芙蓉花,是什麼花?圖片很迷人,也很寫意,從來沒讓人看清楚每一朵花到底長什麼樣子,只知花開時是一樹一樹的粉,花落時是一地一地的紅。花的模樣,就跟花的名字一樣,透著點神秘。舊時的辛夷花,在王維的筆下,也就那樣寂寞地在輞川盛開了千年;如今的辛夷花,依然長在深山,任時節而自如地開落,罕有人至。辛夷花別稱很多,木蓮花、木筆花、木蘭花都是它。
  • 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駱賓王7歲寫《詠鵝》,黃庭堅7歲寫《牧童詩》,寇準7歲寫《詠華山》,魚玄機13歲寫《賦得江邊柳》,王維17歲寫「每逢佳節倍思親」,白居易17歲寫「離離原上草」。寫出這些經典時,詩人們的筆力都算不得成熟,但卻都成了千古絕唱,靠的或許就是靈感和天賦。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妙手偶得的詩作,詩名《五歲詠花》,來自唐代高僧釋知玄。
  • 王維寫牡丹的一首詩,短短20字「角度刁鑽」,後人傳唱了1000多年
    據記載,這首詩大概的創作時間是公元752—公元755年,也就是唐代的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此時的王維已經步入晚年,幾乎是萬事不關心的狀態了,可此時整個國家展現出來的腐朽和動蕩,仍舊能夠波及到他的心境。
  • 王維的這首詩,把禪學的空靈寫到了最高境界!
    《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寫了「人閒桂花落」很是具有禪意,桂花為什麼要在人閒的時候飄落呢?其實這就是佛家修禪的一種主張「明心見性」,只有你的心真正靜下來了,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動與靜,也正是在人閒的時候,才感受到桂花的飄落,所以才由此一說。次句「夜靜春山空」則是運用了襯託的藝術手法,但是和我們平常經常看到了以動襯靜又不一樣,這裡是以靜來襯靜。夜很靜了,春天的山谷中格外的現得空曠,其實空曠在這裡就是空靈安靜之意。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的一生篤志奉佛,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創作的詩歌題材也十分廣泛,尤其擅長山水田園之作。蘇軾在他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因此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把王維對故鄉和妻子的思念,在短短20字中含蓄、濃烈、深厚的表現出來。那麼王維在這首詩中是如何具體來表現這種鄉土之思和親情之念的呢?《雜詩·其二》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治癒了世人1000多年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王維的一首詩《竹裡館》,先來看看人與人的和諧,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和諧意蘊來看,這首詩寫的正是王維與自己心靈的和諧。對於人來說,孤獨應該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心理感受。而隱居無疑又是讓自己深陷極度孤獨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王維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與孤獨的和諧共處。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那麼,為你打開詩詞世界大門的那首詩,究竟是哪一首呢?相信大家都有著自己的回憶,可以寫在評論裡一起交流,看能不能找到「同學」。在我的印象裡,啟蒙的詩詞是王維的一首五絕,短短20字,在我心裡種下了詩詞的種子。
  • 說無關的事,表至深的情,王維1首詩短短20字,讀哭了多少人?
    關於故鄉的唐詩,我們多少都讀過,李白的《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張籍的《秋思》……每一首都是絕唱,而要說哪首更好,只能是各花入各眼。我之最愛,還是王維的《雜詩》。
  • 讀經典 唐代大詩人王維6首經典禪詩,你讀過幾首?
    此詩短短四句,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一前後境況迥異,由秀髮轉為零落。儘管畫面上似乎不著痕跡,卻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
  •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王維這首山水小令,詩意含蓄卻富有韻味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下來,傳世的詩詞何止千萬首,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文化瑰寶和精神財富,而今天要介紹的名篇佳作是什麼呢?快來看看吧!如果要說哪位詩人筆下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得上是詩中有畫,那肯定非詩佛王維莫屬了。王維是盛唐非常傑出的一位山水田園詩人,在他妙筆生花的筆下,一道非常簡單的風景也能夠讓王維描繪得如痴如醉。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畫》,便是其中一首驚豔之作。《畫》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小學就背過,它曾被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選為課文。正如詩題所說,王維這首詩的宗旨便是讚譽一幅畫。但王維卻在短短20字中,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將原本畫上靜止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有形神兼備之妙,歷來令人拍案叫絕。
  • 王維的這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寫出了「靜」的至高境界
    而《鳥鳴澗》這首詩,可以說是王維遊覽所見,即緊扣「靜」字,通過描繪山間春夜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顯山間春夜的幽靜,從而達到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它是王維心境和環境相契合,又互相作用下的感受。也就是說,萬籟俱寂,都陶醉在夜的幽靜中了。結合首句「人閒桂花落」,顯然,王維前兩句詩是以花落來突出顯示春山的幽靜。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它的意思是說,明月的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息的鳥兒,不時地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 王維的這首詩,短短20字,淺白如話,盡顯濃濃的思鄉之情
    今天給大家分享王維的這首《雜詩》,人在他鄉,想念故鄉的梅花。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開頭詩人就說,你從故鄉歸來,應該知道故鄉的發生的種種事情吧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的雕花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詩人看到好友,急切地想探求到家鄉的消息。詩人最先詢問的不是家裡的某個人,不是愛妻而是家裡的一株梅花,藉助梅花拉開話匣子。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禪詩,短小精煉,卻又意味深遠
    王維之所以被後世尊為「詩佛」,因為在他的詩中,有其他詩人所難以企及的禪學境界,如這首《辛夷塢》,這首詩清幽絕俗,無一點人間煙火氣,超出了一般山水詩的清新自然美的境界,達到了禪宗所說的妙語境界。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 王維的這首詩,寧靜自然,短短4句就寫出「靜」的最高境界!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而今天,我們在給大家分享一首王維的「更靜」的詩《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是王維為他的好朋友皇甫嶽的雲溪別墅題寫的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之首。
  • 王維對仗很工整的一首詩,短短24字,可以說一字難改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田園樂·其六》,便是王維「詩中有畫」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王維晚年退居輞川別墅時,創作的組詩作品《田園樂七首》中的第六首,是較為少見的六言絕句。雖然說少見,但畢竟還是格律詩,就必須要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講究對仗。除了「詩中有畫」的特點外,對仗工整也是王維這首詩的藝術匠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