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治癒了世人1000多年

2020-12-14 慶餘說詩詞

和諧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價值觀念和傳統的思維模式,也是我國古典詩詞的內在精神和顯著特徵。我國古典詩詞的和諧意蘊,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張志和的《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等,就是典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

那麼我國古典詩詞的和諧意蘊,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與價值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王維的一首詩《竹裡館》,先來看看人與人的和諧,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和諧意蘊來看,這首詩寫的正是王維與自己心靈的和諧。

對於人來說,孤獨應該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心理感受。而隱居無疑又是讓自己深陷極度孤獨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王維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與孤獨的和諧共處。因此古典詩詞的和諧意蘊,它可以讓我們現代人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和諧。簡單來說,就是它具有治癒心靈的作用。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首句「獨坐幽篁裡」,即王維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個「獨」字,說明王維正處於人生的一個孤獨狀態中。一個「幽」字,則說明王維所處的環境是格外的寧靜。由此可見,王維隱居藍田輞川時的「幽獨」。「竹裡館」,是輞川別墅二十勝景之一,因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那麼問題來了,王維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他不覺得孤獨難受嗎?

次句「彈琴復長嘯」,意思是說,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很顯然,彈琴、長嘯是王維抒發孤獨的一種方式。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王維獨坐幽深的竹林之中,彈琴、長嘯,本身還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所體現出來的則是一種高雅閒淡、超然脫俗的氣質。就抒發孤獨的方式而言,王維的這種是很難在現代社會做到的。

最後「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它的意思是說,沒有人知道,我在這竹林深處彈琴、長嘯,只有明月相伴和照耀。我們都知道,孤獨最常見的特徵,就是無人理解,無人可以傾訴。王維這裡的「深林人不知」,說的便是這種特徵。至於「明月來相照」,就是王維的境界了。也就是說,王維隱居深林之中,並不覺得孤獨,因為還有明月在時時照耀自己。

明月相照,是擬人手法的運用。在這裡,王維顯然把明月當成了那個志趣相投的知己。一方面,凸顯了王維新穎而獨到的想像力。另一方面,這就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而結合整首詩來看,王維這裡又著重表現了人與人(心靈)的和諧。由此可見,孤獨是可以通過找到自己的喜好所在,以及寄託於某一物象上,以達到和諧的意蘊。

熟悉《竹裡館》的人,肯定知道這首詩是《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單個的用字造語上,而在於短短20字,結合起來所凸顯出的絕妙意境。即月夜是那麼的空明澄淨,月下彈琴長嘯之人是那麼的安閒自得。正如清人施補華曾在《峴傭說詩》中說:「意境清幽絕俗」。而清幽絕俗意境的背後,正是王維孤獨的人生處境。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無論是刻畫景色,還是抒寫自我情懷,無疑都是匠心獨運的。而從開頭所說的古典詩詞的和諧意蘊來看,王維這首詩,可以說是治癒了世人1000多年,直到今天的我們讀後,依然可以撫平我們孤獨而浮躁的心靈。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17歲的王維,寫下一首隻有28字的小詩,卻流傳了1000多年!
    譬如,14歲的王勃寫下了《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6歲的白居易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8歲的李賀寫下了《雁門太守行》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17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王維寫牡丹的一首詩,短短20字「角度刁鑽」,後人傳唱了1000多年
    據記載,這首詩大概的創作時間是公元752—公元755年,也就是唐代的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此時的王維已經步入晚年,幾乎是萬事不關心的狀態了,可此時整個國家展現出來的腐朽和動蕩,仍舊能夠波及到他的心境。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王維的這首詩,悽美至極,短短20字,從花開寫到花落
    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隱居終南山輞川別墅時,所作的《輞川集》詩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雖然它只有短短20字,卻以高度凝練及富含禪意的語言,從花開寫到花落,悽美至極,又淡泊自然。另外,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但是隨著李林甫一派的勢力上臺,朝政還是走向了黑暗,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因此《辛夷塢》一詩中的花開花落,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不著痕跡地寫出了一個時代環境的落寞。
  • 王維的這首詩,悽美至極,短短20字,從花開寫到花落
    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隱居終南山輞川別墅時,所作的《輞川集》詩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雖然它只有短短20字,卻以高度凝練及富含禪意的語言,從花開寫到花落,悽美至極,又淡泊自然。 另外,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但是隨著李林甫一派的勢力上臺,朝政還是走向了黑暗,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畫》,便是其中一首驚豔之作。《畫》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小學就背過,它曾被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選為課文。正如詩題所說,王維這首詩的宗旨便是讚譽一幅畫。但王維卻在短短20字中,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將原本畫上靜止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有形神兼備之妙,歷來令人拍案叫絕。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別情,被稱古今第一
    從先秦的《詩經》,到兩漢的樂府,再到唐詩、宋詞、元曲,離別之情是唱之不盡,離別之詩是不勝枚舉。而這之中,尤以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渭城曲》為最。宋人劉辰翁更是在《王孟詩評》中說:「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的一生篤志奉佛,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創作的詩歌題材也十分廣泛,尤其擅長山水田園之作。蘇軾在他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那麼,為你打開詩詞世界大門的那首詩,究竟是哪一首呢?相信大家都有著自己的回憶,可以寫在評論裡一起交流,看能不能找到「同學」。在我的印象裡,啟蒙的詩詞是王維的一首五絕,短短20字,在我心裡種下了詩詞的種子。
  • 王維的這首詩,讀懂了,一定能治癒你的孤獨
    讓我們通過王維的一首詩《竹裡館》來探討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意義和價值。這首詩是王維隱居藍田望川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和諧的意義上講,這首詩是關於王維與他的靈魂之間的和諧。對所有人來說,孤獨應該是最常見的心理感受,總會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們的內心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孤單。而選擇隱居也無疑是一種讓你深感孤獨的生活方式。
  • 王維晚年的這首五言絕句,短短20字,看似平淡但卻被評為千古佳作
    其中最喜歡竹子的怕要屬王維了。王維,字摩詰,一心學佛,淡泊名利,被後人尊稱為「詩佛」,因為他的詩中常常蘊含著一種佛系的哲理,那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描繪了多麼美麗的畫境,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還有詩」,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品鑑、欣賞一幅沁人心脾的山水畫。
  • 王之渙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
    據史書記載,王之渙的友人要向東行離開長安,詩人便來到東門為友人折柳送別,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送別》。雖然王之渙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語言也樸實無華,但是它言淺意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早已躍然紙上,讀後令人回味無窮。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
    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稱得上唐詩中的精品,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解讀此詩之前,先大致了解一下王維的才華。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雜詩·其二》,正是一首這樣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組詩作品《雜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維擬江南樂府民歌風格,所寫的一首思鄉懷人之作。而根據王維的《雜詩·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我們可以得知王維所懷之人,正是遠在家中的妻子。
  • 當你煩躁時,讀讀王維這首詩,「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在這些詩人中,我最喜歡的是王維,因為他的詩總有一種治癒人心的力量。無論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寧靜,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然,亦或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總是那樣令人心醉。
  • 王維最治癒的一首詩,讀懂了最後10個字,再也不怕孤獨
    」王維的詩句,如圖畫一般,每每讀完,眼前就出現了美麗的畫面。有人說,王維的詩,很治癒,每每讀完,就感覺自然很美,生活很美,隱娘很同意這個觀點。王維有一首詩,短短20個字,非常治癒,讀懂最後10個字,就再也不怕孤獨。
  • 王維別具匠心的一首送別詩,短短20個字,寫出別樣的送別
    導讀: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僅僅用20個字,別具匠心的手法寫出了不一樣的送別詩經典。 送別詩是中國傳統詩歌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大多數名詩人都有送別詩的經典之作。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作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詩作向來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著稱。在這些山水田園詩中,詩人不僅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幽靜的自然山水,還表現了自己閒居生活的閒逸蕭散,極有情趣。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不過,與其他山水田園詩人的詩作不同的是,王維的詩歌不僅極有畫面感,內容豐富,而且充滿了禪意,寧靜悠遠,韻味十足。讀王維的田園詩,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其中,他在長安南郊的輞川別業中所寫的組詩更是其山水田園詩的典範之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
  • 詩詞:史上最治癒的詩,溫暖世人100年
    治癒是晴朗、是溫暖、是樂觀、是豁達、是明媚的春光,是暖心的牽掛,是燃燒的希望,是恬淡的心境,史上最治癒的詩,溫柔世人一千年。恰好,信使打這走過,他要往北方去。陸凱忙折下一枝梅花,遞到信使手中,「幫我傳給我朋友,我寫首詩, 一併帶去。」他回身拿出紙筆,寫下四句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