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晚年的這首五言絕句,短短20字,看似平淡但卻被評為千古佳作

2020-11-29 張赫赫的小宇宙

竹子想來都是君子的代稱,它象徵著挺拔堅勁與高潔,很多古代文人都對竹子有種偏愛之情。其中最喜歡竹子的怕要屬王維了。

王維,字摩詰,一心學佛,淡泊名利,被後人尊稱為「詩佛」,因為他的詩中常常蘊含著一種佛系的哲理,那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描繪了多麼美麗的畫境,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還有詩」,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品鑑、欣賞一幅沁人心脾的山水畫。

儘管王維的詩看上去很普通,只是仔細去品味那濃濃的韻味就會隨之而來,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那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比如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竹裡館》

王維因為太喜歡竹子了,他就在自己隱居的山裡建了一座別墅,名叫「輞川別墅」。而「竹裡館」則是輞川別墅勝景之一,因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得此名。

有天夜裡,在竹裡館吟唱,一時興起,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所謂幽篁指的就是竹林,幽靜的竹林。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唱著那悠長清悅的歌曲。

開頭兩句句仍然是交代背景:王維一個人獨自坐在山中幽靜的竹林裡,面前只有竹子和一張琴,雖然別人看來我很孤獨,但是與我而言確實那麼的享受,一生大風大浪地過來了,這樣悠閒恬靜的時刻真實來之不易啊!「長嘯」就代表著王維此刻的心情,歌中帶有一種高雅閒淡、超然脫俗的音律,表達著王維此刻平靜的心理狀態。

這裡要注意的是,王維此刻可不是在亂彈琴,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王維其實也是一個音樂奇才。因為王維的他爺爺曾是宮裡的樂師,二王維第一個官職也是太樂丞,加上天生的樂感好,彈一手好琴對於王維而言不算難事。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句話的本意是:這茂密的竹林裡,沒有人知道我在這裡,只有天上那輪明月與我相伴,它靜靜照耀這我,照耀著這片幽靜的竹林。

這首詩與那首著名的《鹿柴》中都出現了照亮王維的那束月光(復照青苔上)。深挖一下就知道「人不知」仍然說的是王維獨自在這裡的那種孤獨,可是「明月來相照」,就是王維自己獨有的境界了雖然一個人,但是卻不覺得孤獨,因為還有明月在時時照耀著自己,還有著竹林陪伴著我,還有這張琴注視著我。明月和我難道不能說是彼此的知己嗎?

這首詩是《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是王維信手拈來將幾種事物結合起來為大家展示了一幅「月夜竹林圖」,多麼的和諧、多麼的絕妙。

這首詩最是能夠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平淡,也只有王維能夠真正做到心如止水。

相關焦點

  • 6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20個字,但每一首都名垂千古
    受字數的限制,五言絕句只有20個字,創作時對其語言和表現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簡練、概括,創作難度就更大。清代學者張謙宜曾以「短而味長,入妙尤難」八字概括五言絕句寫作之難。可是,再難的體裁也難不住古代詩人,他們用智慧創作了許多經典的五言絕句,今天,詩詞君推薦最著名的6首五言絕句,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五言絕句短短20個字,這在表現手法上要求更加簡練,所以創作難度也相應地加大了不少。歷代詩人寫五言絕句,都是力爭由小見大、以少總多,不僅僅要包含豐富的內容,而且還要意境深遠,言之有物。雖說詩詞歌賦浩如煙海,但是好的五言絕句卻鳳毛麟角,因此五言絕句成為詩壇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唐詩中的精華。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王維的「紅豆」,詩名叫《相思》。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可是人們忘記了,王維又被稱為「詩佛」在佛的眼中,相思就僅僅是相思而已,與性別無關。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這個名字大家應該聽著很熟悉吧,杜甫也曾經為李龜年寫過詩,《江南逢李龜年》。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雜詩·其二》,正是一首這樣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組詩作品《雜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維擬江南樂府民歌風格,所寫的一首思鄉懷人之作。而根據王維的《雜詩·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我們可以得知王維所懷之人,正是遠在家中的妻子。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作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詩作向來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著稱。在這些山水田園詩中,詩人不僅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幽靜的自然山水,還表現了自己閒居生活的閒逸蕭散,極有情趣。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只有短短20個字,卻將自然之美寫到了極致
    對很多中國人而言,王維的詩歌是學習古典詩詞時的必背篇目。不過,與其他山水田園詩人的詩作不同的是,王維的詩歌不僅極有畫面感,內容豐富,而且充滿了禪意,寧靜悠遠,韻味十足。讀王維的田園詩,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其中,他在長安南郊的輞川別業中所寫的組詩更是其山水田園詩的典範之作,幾乎首首都是經典。
  • 王維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清新脫俗,可媲美孟浩然的《春曉》
    孟浩然的詩清新優雅,同時用詞也是極為簡練,例如他最著名的那一首《春曉》,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個字,但是詩人卻是把早春美景,描寫的活靈活現,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其實王維的詩作也是同樣的寫得很簡練,可儘管簡練但同樣的意境高遠,例如他的這首《田園樂七首·其六》,那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而且這首詩完全是可以媲美孟浩然的《春曉》,兩首詩應當說是各有特色,也都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 杜甫最出名的一首五言絕句,短短20字,寫盡諸葛亮的千古遺恨
    《唐詩三百首》是我國流傳最為廣泛的一本詩歌集,書中共收錄了唐代77個詩人,311首詩。在收錄的詩歌中,杜甫的詩作數量是最多的。眾所周知,杜甫擅長律詩,他的《登嶽陽樓》被譽為「五律之冠」,《登高》也是「七律壓卷之作」,《唐詩三百首》共收錄了他23首律詩。
  • 王維的這首詩,悽美至極,短短20字,從花開寫到花落
    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隱居終南山輞川別墅時,所作的《輞川集》詩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雖然它只有短短20字,卻以高度凝練及富含禪意的語言,從花開寫到花落,悽美至極,又淡泊自然。另外,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但是隨著李林甫一派的勢力上臺,朝政還是走向了黑暗,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因此《辛夷塢》一詩中的花開花落,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不著痕跡地寫出了一個時代環境的落寞。
  • 王維的這首詩,悽美至極,短短20字,從花開寫到花落
    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隱居終南山輞川別墅時,所作的《輞川集》詩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雖然它只有短短20字,卻以高度凝練及富含禪意的語言,從花開寫到花落,悽美至極,又淡泊自然。 另外,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還沒有爆發,但是隨著李林甫一派的勢力上臺,朝政還是走向了黑暗,社會矛盾也日趨尖銳。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治癒了世人1000多年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王維的一首詩《竹裡館》,先來看看人與人的和諧,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和諧意蘊來看,這首詩寫的正是王維與自己心靈的和諧。對於人來說,孤獨應該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心理感受。而隱居無疑又是讓自己深陷極度孤獨的一種生活方式。但王維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與孤獨的和諧共處。
  • 李白和王維的送別詩,都是20字,千年來無人超越!
    我們再看看王維這首《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李白和王維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語言非常簡單明了。兩人都是前兩句點明送別這個主題,李白的送別處是在勞勞亭(勞勞亭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南,三國吳國所建);而王維是在山中送別。李白和王維都寫到了春天最典型的兩個意象,李白將「春風」賦予了人格化的內涵,春風知道離別是很傷感的,所以它也不忍心讓這柳條變得青翠;李白暗用了「折柳」的典故。而王維的「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畫》,便是其中一首驚豔之作。《畫》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小學就背過,它曾被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選為課文。正如詩題所說,王維這首詩的宗旨便是讚譽一幅畫。但王維卻在短短20字中,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將原本畫上靜止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有形神兼備之妙,歷來令人拍案叫絕。
  • 六首五言絕句,每一首都名垂千古!
    受字數的限制,五言絕句只有20個字,創作時對其語言和表現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簡練、概括,創作難度就更大。清代學者張謙宜曾以「短而味長,入妙尤難」八字概括五言絕句寫作之難。《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唐詩歸》:鍾云:通是猜境,妙!妙!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短短20個字便驚豔千年
    王維之所以被稱為「詩佛」, 是因為他晚年全身心向佛,全家人均虔信佛法。禪法要求一切皆空,王維把禪作為詩歌創作的主導思想,整個詩構成了空靈流動的意境。或許就是因為王維的「空」,清代王漁洋在《唐賢三昧集》裡才把稱王維為「詩佛」。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短短20個字便驚豔千年
    王維之所以被稱為「詩佛」, 是因為他晚年全身心向佛,全家人均虔信佛法。禪法要求一切皆空,王維把禪作為詩歌創作的主導思想,整個詩構成了空靈流動的意境。或許就是因為王維的「空」,清代王漁洋在《唐賢三昧集》裡才把稱王維為「詩佛」。
  • 王之渙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別》,便是此類詩歌作品中的一首佳作。《送別》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據史書記載,王之渙的友人要向東行離開長安,詩人便來到東門為友人折柳送別,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送別》。
  • "詩佛"王維晚年寫了一首唯美詩,短短20個字,充滿了詩情畫意
    在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詩人,最為熟悉的是&34;李白,&34;杜甫,當然也少不了&34;王維。可是人生的心酸、苦楚、艱辛、絕望,又讓晚年的他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做官,功名,都去死吧。這個時候的王維只想安安靜靜的,寫好他的詩文,畫好他的畫卷,陪年邁的母親,誦一誦佛經。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世上最難懂的文字,不是那些長篇大論,而是那些看似簡單的寥寥幾句,卻有著讀不盡的餘味,這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言盡意未盡。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
  • 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句句都是千古佳句,藝術魅力已臻化境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發現,這些第一時間想起的詩詞,都是千古名句,而作者也都是一代文壇領袖,不論是李白、李商隱還是王維,都堪稱是一代大咖,這就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只有那些我們認識的作者才能寫出千古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