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金剛經》對我們的智慧啟示

2020-12-05 淺說傳統文化

先從歷史上兩個著名的偈子說起。

一個是神秀所做。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另一個是慧能所做。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偈子代表了漸修的方法。大多數普通人修行的方法,日常時時勤修,步步明了,最後到達悟道的境地。心的明鏡臺需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的偈子表明他頓悟到禪宗「緣起性空」的真諦。直接破除表象,直達本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有上等根性的人才能做到。《金剛經》就是給上等根性的人講的。佛說,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金剛經》文字簡練優美,這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功力深。《金剛經》實際內涵深廣,是非常高深、非常難的一部經典。我們學習時要恭敬用心,反覆領悟。不可隨便、大意。

我淺說《金剛經》其實內心誠惶誠恐,只怕錯解了佛陀的原意。《金剛經》比如大海,浩瀚無邊。我只是在大德高僧的解讀幫助下,舀了一瓢海水。見解非常有限。只是分享個人學習領悟的一點點知見心得,希望給各位有點啟發、幫助。更多的是引導大家重視《金剛經》,恭敬學習領悟《金剛經》無量無邊的大智慧。照亮前進的道路,為家人和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

智慧啟示一:

《金剛經》啟示我們,追求真知正見,不能被表面現象迷惑,應當透過表象看到背後的實質。沉迷於表象、愛搞表面文章的人不會有大作為。

看佛陀是如何回答須菩提的提問,如何步步啟發、點撥須菩提,立相又破除表相的執著,開示正知見的。點出宇宙萬物「緣起性空」的真相。

須菩提問佛: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訴須菩提:佛陀其實沒有度脫任何人。為何這樣說呢?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不能執著於四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不可以音聲求見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回答佛陀提問: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如來無法可說,不要執著於法相和非法相。如來所說的法只是幫助你渡河的舟,到達彼岸後就應當捨棄舟。何況非法呢?更不能執著。

最後如來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非相,只是假名而已,不是實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呢?佛陀說: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就是答案。

智慧啟示二:

人學法求道不能只局限於眼前利益得失,那樣所得甚少。應當擴展心量眼界,觀察思索擴展到整個國家、整個人類乃至太空宇宙。探索思考越廣闊越深刻,這樣才能領悟更根本,才能逐步體悟天道、大道和宇宙事實真相。探索研究的成果造福的範圍越廣大,功德利益越大。

舉例子對比,我們考試的教材,只是用於考試。作用範圍很窄。比如養花的書只作用於養花。餐飲的書只是用於飲食方面等等。

孔子的思想,告訴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修己安人,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的思想對地球人類都有永恆價值,孔子是照耀整個人類世界的一盞明燈。老子的思想告訴我們如何順應天道,與自然和諧相處?造福的是自然界所有人類、所有生物。說的是根本大道,利益地球眾生無量無邊。

佛陀的悟道是宇宙事實真相,造福的不僅是整個地球人類、地球萬物生靈,造福的更是廣大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六道眾生。可以說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遠非我們的思維可以想像!

《金剛經》裡佛陀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我們布施不住於相,福德如虛空一樣不可思量。我們應當聽從佛陀的教誨。讀誦受持《金剛經》。時時勤修,時時勤拂拭,不要讓自己的心惹上塵埃。這樣日久精進,自然智慧愈發顯現,個人的福德智慧日漸增加。

路兵

2020年3月10日

相關焦點

  • 三水國學│淺說《金剛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在中國佛教的地位超然,無論是大眾學者談經論道,還是佛門龍象講經說法,往往會引用《金剛經》中的經句,古今大德高僧對《金剛經》尤為鍾愛,譯本不下六種,註疏不下500種。若論境界的話,大乘佛法中與《金剛經》比肩的經書不在少數,由於禪宗自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大師推崇此經,加之禪宗在中國佛教的地位以及《金剛經》文字的簡練,所以因緣際會之下《金剛經》成為了中國佛教流通最廣也最享譽盛名的經書之一。
  • 如何讓金剛經的智慧照亮我們人生之路?
    金剛經是人生智慧的集大成者,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們誦讀金剛經,領悟金剛經,更要把金剛經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用金剛經的智慧照亮我們人生之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
  • 《金剛經》的智慧
    這種全新的視角,用哲學視角命名都略顯蒼白,如果可以,我想可以用智慧勉強稱呼。需要說明的是,智慧和聰明是兩種東西。聰明是了解外部世界的能力,了解的對象往往是具體的形而下的事物,我們稱之為知識。這樣的知識,學習起來永無盡頭,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 《金剛經》的啟示:一個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
    《金剛經》的啟示:一個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的經典,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南懷瑾先生稱此經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不識字,在一個富人家賣柴的時候,聽到有人念經,特別是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覺智慧湧現,忍不住上前探問。那人說自己剛從蘄(qí)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縣)東山寺弘忍大師那裡歸來,嘴裡念的是《金剛經》。惠能聞道,身心開悟,如獲至寶。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小結
    後世讀《金剛經》的人會生起這樣的疑問,既然鳩摩羅什已經參透了《金剛經》的大智慧,但也只能是如此表現,那麼看來我參透不參透《金剛經》好像是沒什麼大用的,即使參透了,不也是如此嗎?面對戰爭與屠殺,用《金剛經》能保證城池嗎?不能!面對軍隊的裹挾與綁架,用《金剛經》能神勇越獄嗎?不能!
  • 金剛經常識: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
    心經和金剛經是眾生都能修的經文,而天眼看心經與金剛經只是更全面的了解了這些經文。有很多人認為天眼看這兩部經文,與普通人看這兩部經文是有不同的。其實天眼只是看透了心經和金剛經所講的內容,也看透了事物的本身。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16
    比如作者寫這部金剛經的讀書札記,發心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能了解金剛經,這種發心是好的,所以即使有說錯的地方,也不算是惡業,也是值得原諒滴。惡道佛教認為,人們生前如有罪惡,死後輪迴轉生則墜入惡道,惡道有三種: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
  • 《金剛經》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的鄰居:這樣初識《金剛經》
    題外話問:《金剛經》能幫我們賺到更多錢麼?答:可以,《金剛經》是我們的人生財富,可以幫助我們趨吉避兇,吸納正氣,遇見貴人,自然也有助堆高我們命中的財庫,(笑一笑) ,言歸正傳。初識《金剛經》《金剛經》全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初期大乘佛教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
  • 《金剛經》的核心是什麼?對俗人有何啟示?六祖說…(學壇經)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
  • 《易經》與《金剛經》,變化與不執著的智慧
    而《金剛經》是佛教最高深的經典之一,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佛門智慧的集大成者,通篇討論的都是空的智慧,研究的都是怎麼樣破相破法的問題,是佛門弟子必學之典籍,特別是在禪宗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之後,《金剛經》更是被提升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成為中國人智慧的另一個結晶之一。
  • 《金剛經》告訴我們什麼?
    範仲淹的母親死後,範仲淹就請僧人念金剛經來超度他母親。以前超度最多的經典是金剛經和法華經。所以念金剛經最重要,一天至少要念一部,慢慢的福報智慧就會來。除了念,還可以書寫,書寫金剛經也可以得到很多功德。注意念金剛經不要念裡面的三十二品名,那是昭明太子分的,就因為他分了這個品而墮落了。過去的金剛經不允許分,分了是有罪過的。
  • 惟覺長老:《金剛經》的智慧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圖片來源:資料圖)《金剛經》云:「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所以,無論是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這念心都有定力、有智慧,這就是《金剛經》的智慧!禮誦自性佛 定慧不二禮佛、誦經也是一樣,有能禮、所禮,有能誦、所誦。誦經的時候,能誦的這個心要清楚,心靠在經上,誦《金剛經》的時候,不要想到《普門品》,乃至打其他妄想。誦了以後,這念心沒有能誦、沒有所誦,不要執著,就是定慧現前。
  • 大乘《金剛經》,顛覆你的人生觀,捂得大智慧!
    如用簡單的用佛家用語來說,開悟就是懂得佛理,捂得智慧。所以,佛家的開悟,即是讓人懂得佛理智慧,離苦得樂的方法。中國的禪宗文化史上,禪宗祖師開悟的人許多,悟道的人許多。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金剛經》悟道,進入佛門,成就了中國又一聖人。其中,他的雕塑,佛家稱之為法相,就豎立在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被西方人稱為東方三聖之一。
  • 《金剛經》對現代人的啟示 - 8
    我此生第一次接觸《金剛經》,應該是拜南懷瑾先生的因緣,他寫了一本書叫《金剛經說什麼》,那時候我還在讀大學吧,買來這本書,看到在封面的第一頁上就赫然寫著「千餘年來,無數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為金剛經而悟道,因為金剛經而得到不可思議的感應,為什麼?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禪宗為什麼提倡金剛經?金剛經的威力是什麼?本書解答你的一切疑問。。。。。。」
  • 金剛經之義
    釋義:何況有人可以受持讀誦金剛經,須菩提知道這樣的人,就成就了最上乘的法門。假若金剛經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尊重弟子。啟示:1.受持讀誦金剛經的意義有:收斂精神,是心靈的智慧以及安心。2.佛自己說了金剛經的重要性,這到其他經典中是沒有的。足一見金剛經的不可思議。
  • 《金剛經》的人生智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這部佛教經典,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詳細介紹了。今天主要分享一下經典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年六祖惠能大師,五祖為他講《金剛經》,在講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大徹大悟了,後面的就不必再學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 《金剛經》裡的九大人生智慧
    《金剛經》是佛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揮,讀懂《金剛經》中的九大智慧,人生從此不再有煩惱。智慧一:心境決定處境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金剛經》讓你放下煩惱走向智慧
    古人讀書向來是以研讀經典開始的,今天的我們也決不可數典忘祖。前些日子讀了一遍《金剛經》,感覺自己對人對己的認識有了徹底的變化。《金剛經》的全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為到達極致智慧的彼岸。這是一本開啟人生智慧的書籍,不同的人可以讀出不同的智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南懷瑾:《金剛經》的大智慧
    《金剛經》是佛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揮,讀懂《金剛經》中的九大智慧,人生從此不再有煩惱。智慧一:心境決定處境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時間是相對的,真正的時間,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沒有古今,沒有去來,等於一首古詩:「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
  • 佛陀為什麼會說 金剛經智慧不可思議
    再有,須菩提,如果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在理解讀誦修持這部金剛經以後,還受到他人輕賤,這是因為這個人以前犯下很多應墮入惡道的罪業,所以才造成現在被他人輕賤。如今,他以前所造的罪業會立即消滅,能很快得到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指學習佛法解脫善道的男人們和女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