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大學取消自主招生考試,36所高校作為試點開始推行「強基計劃」,從招生專業、入圍校考的依據、錄取方式、培養模式等方面都與自主招生有很大的區別。目前試點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已經相繼出臺,而浙江大學更是亮出「王牌」,宣布通過浙大「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將納入竺可楨學院培養體系,實施「特別培養」。
浙大對強基計劃學生的特別培養,不僅配備專業的導師隊伍,還會對「強基計劃」學生按專業單獨編班,單獨制定本碩博銜接培養方案等。
本科階段主要強化學科專業基礎和全面素質提升,研究生階段注重國家戰略需求領域和科學前沿研究,大四提前對接研究生培養,通過課程分階段遞階銜接、研究方向連續一貫等措施保證人才培養各階段有機銜接。
強基計劃的學生從入學開始配備德育導師和專業導師,實現對人生和學術的全面領航,培育更遠大的人生理想。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完善「三全育人」機制,將家國情懷的培養作為第一要求,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課程思政建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人格俱佳的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
很顯然,浙江大學強基計劃把德育教育放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強調培養素質和人格俱佳的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聯想到之前教育部副部長孫堯在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教育教學大討論開幕式上的講話,他提到對於許可馨等一些留學生發表的不當言論,學校應該反思,尋找自身短板,並加以改進。從孫堯部長的講話中不難看出,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而浙江大學的反應也是很迅速了。鑑於近年來不斷有個別大學生暴露出品德和人格方面的缺陷,甚至是嚴重的不合格,浙江大學的這一新舉措正是應運而生,符合當前教育形勢的迫切需求,深得人心。
反觀近年來大學生由於道德缺失和人格扭曲而造成的悲劇不在少數。相信中科院研究生謝雕被高中同學、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的周凱旋刺殺一事還記憶猶新,這場慘劇直接毀了兩個家庭。謝雕更是無辜慘死在變態的嫉妒和仇恨之下,令人悲憤不已。還有北大高材生吳謝宇殘忍殺害母親一案,如今也不知道究竟起因是什麼。
那些殘酷的事例無不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所謂的立德樹人,立德當放在首位。如果在育人的過程中,忽視了品德的培養,忽視了人格的培養,我們培養出的人才在學術方面再優秀,最終這個人的人生也可能是失敗的,會因為自己道德的缺陷和人格的扭曲而走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使自己的美好前程毀於一旦。前車之鑑,讓人深思。
浙江大學為強基計劃學生配備專門的德育導師,不得不說這一決定是非常明智和必須的,響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遵循育人規律,值得大家點讚。相信在浙江大學之後,會有更多高校和中小學、幼兒園加強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在這樣的育人理念下,我們一定能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真正符合時代要求的公民。關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說出自己的觀點,暢談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