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上海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泌尿外科、上海梅沃中心共同發起成立國內首個膀胱起搏器公益基金——「蒲公英關愛基金」。來滬務工人員周先生等人幸運成為首批獲該基金救助的患者。
據調查,我國18歲以上人群患尿頻、尿急、尿痛、尿失禁、尿瀦留等排尿功能障礙性疾病困擾的人群比例高達16.6%,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處於慢性疾病的前10位,女性盆底疾病人數更是近2億人。骶神經調控療法(又稱為膀胱起搏器)作為微創療法,是當前泌尿神經調控領域的最前沿水平和高端技術,但因受經濟原因限制,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往往無法得到及時治療。「蒲公英關愛基金」旨在為遭受尿失禁、排尿障礙、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提供手術治療補貼的公益救助,切實幫助廣大排尿功能障礙疾病患者尤其是經濟困難的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救治。
來滬打工的周先生被三年前一場無情的車禍奪去了雙腿,同時周先生大小便功能也出現了障礙。正值而立之年的他是家裡的頂梁柱,唯一的經濟來源者。這三年,四處求醫的他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可還是需要他每天自己導尿才能解決小便問題,這讓他十分痛苦。經多方打聽目前新的膀胱起搏器技術可以解決這一排尿問題,他慕名找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下文簡稱「仁濟醫院南院」)盆底中心呂堅偉副主任醫師,經檢查被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的確只有膀胱起搏器是他恢復正常排尿的唯一希望,但十幾萬昂貴的費用是他所承受不起的。正當他無奈放棄治療之際,恰逢仁濟醫院南院「蒲公英關愛基金」成立,周先生幸運地成為了首批獲贈人員,基金啟動後,將由上海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協助,與仁濟醫院南院泌尿外科共同倡導、動員社會資源,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宗旨,籌集醫療救助資金,助力公益項目在全國範圍內持續開展,救助更多的尿失禁、排尿障礙、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在「蒲公英關愛基金」捐贈儀式上,上海梅沃中心宣布向上海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第一期善款50萬元人民幣,作為「蒲公英關愛基金」的專項啟動基金,用於資助在仁濟醫院南院需要接受膀胱起搏器植入術且經濟困難的患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趙文華表示,蒲公英關愛基金的成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更好地幫助經濟困難或特殊群體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技術,擺脫疾病的困擾。第二,豐富了醫療服務內涵,讓醫學變得更有溫度,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第三,展現了個人、企業、醫者回饋社會的熱情,以期更好地團結社會力量傳遞大愛。仁濟醫院南院常務副院長李勁表示,膀胱起搏器作為微創療法,是當前泌尿神經調控領域的最前沿水平和高端技術,仁濟醫院南院自2016年開展該技術以來,已有超過200名患者植入了膀胱起搏器並獲益,植入數連續3年全國第一。然而,該植入數卻遠遠低於該疾病的患病人數,主要原因還是目前膀胱起搏器費用較為昂貴,沒有納入醫保範疇,而排尿功能障礙的患者中家庭經濟拮据者為多,甚至許多患者都是因先天性疾病或意外損傷導致的殘障人士。蒲公英關愛基金的成立正是代代仁濟人堅守「仁術濟世」信念的一個縮影,其將為遭受尿失禁、排尿障礙、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提供手術治療補貼,切實為廣大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幫助。為了讓更多患者了解膀胱起搏器這一技術,及早接受專業救治,在「蒲公英關愛基金」成立儀式之後,仁濟醫院南院舉辦首屆「仁濟膀胱起搏器」患友俱樂部醫患交流會。通過患者治療體驗分享、科普講座、一對一面對面醫患病情交流等方式,使更多被排尿功能障礙困擾的患者打消疑慮,獲得信心。大家紛紛表示「蒲公英關愛基金」的成立真正讓膀胱起搏器這一高大上技術走向了大眾,期待將來「蒲公英關愛基金」的種子能飄向全國各地,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文韻 編輯:範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