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往年的命題規律來看,今年道德與法治科目中考命題依然會圍繞『一點四面』,指向核心素養。其中,『一點』即立德樹人,『四面』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泉州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組老師與泉州第十一中學初三政治備課組老師張碧香均表示:「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明確考核要求,抓住重點,精準練習,做到科學有效複習。」
側重考查綜合能力
複習應抓時政熱點
「與往年相比,今年道德與法治科目全省並沒有制定統一的複習考綱,而是採用《教學複習基本要求》,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部包含在內,知識點增加了很多,在重點要考查的內容上就不太好把握。」泉州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組老師表示,教師一定要更加緊扣今年時政熱點材料,結合命題中可能出現的考查點進行重點記憶及訓練,如戰疫專題、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安全等,如此複習才更有傾向性。在複習備考中就應該把一年來的時政熱點材料進行歸類,哪些可能會在命題的「一點四面」中得以體現,要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提高複習的有效性。
同時,今年中考試卷的命制對時事分數作了一定調整,從原先的20分降為16分,選擇題從14分降為10分。泉州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組老師建議,針對時事選擇題,更要注重把握重大新聞、我省時政、學生生活有關新聞及傳遞正能量的事件加強訓練;針對時事點評題問法變化,務必要跟學生說清答題的步驟,容易提高學生的得分率,而且對這方面的解法要加強訓練。
2019年道德與法治科目中考試卷中七年級教材內容約佔22%,八年級教材內容約佔30%,九年級教材內容約佔32%,時事政治約佔16%。「分析2019年的試題,不難發現,中考試卷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比較少,更多的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論證能力。試卷命題既體現基礎性,又注重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張碧香老師表示,整個複習過程除要緊抓住中考命題的「一點四面」,還要多加關注重點知識和新增考點,尤其是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新增了十個考核要求,九年級下冊新增了七個考核要求。
設問方式靈活多樣
學會巧用思維導圖
去年中考命題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問法上,與往年相比,都更加靈活。其中選擇題知識覆蓋範圍廣,選項設計靈活,而且開始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同時,問答題需要考生理解題意,提取和解讀有效信息,通過對各選項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才能得出正確答案;此外,試卷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和應用能力,尤其是理解能力。今年的試卷命制應該會延續去年命題「靈活不變」的原則,因此在複習中,如何針對這類試題進行有選擇性訓練是至關重要的。
「複習備考中,教師可巧用思維導圖。第一輪基礎複習,教師可指導學生按單元和課製作思維導圖,抓住主題、設問和關鍵詞;第二輪專題複習中,可根據《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時政熱點,重構知識體系,即將一個框題或者一個單元的重點知識進行整合。」張碧香老師介紹,初中各年級都有涉及法治、文化、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可以以重熱點為背景將有關的考點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歸納,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活化,進而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十九屆四中全會、國家安全、全面小康、抗擊疫情等專題。
與此同時,要學會理清易混知識。張碧香老師建議,對同一類知識進行比較,例如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繫,我們可以通過表格將它們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對包含相同學科術語關鍵詞的內容進行比較,例如「制度」類,我國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而對於強化題型訓練,建議學生可以進行單項選擇題、判斷說理題、時政點評題、圖表題以及開放性試題專項訓練等。選好題,選準題,精確練習,會的不練,簡單的少練,重點的多練,在練中鞏固、強化重點知識,提升解題能力。
□本報記者 陳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