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 立足核心素養 凸顯「一點四面」

2020-12-05 泉州晚報

「從往年的命題規律來看,今年道德與法治科目中考命題依然會圍繞『一點四面』,指向核心素養。其中,『一點』即立德樹人,『四面』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泉州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組老師與泉州第十一中學初三政治備課組老師張碧香均表示:「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明確考核要求,抓住重點,精準練習,做到科學有效複習。」

側重考查綜合能力

複習應抓時政熱點

「與往年相比,今年道德與法治科目全省並沒有制定統一的複習考綱,而是採用《教學複習基本要求》,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部包含在內,知識點增加了很多,在重點要考查的內容上就不太好把握。」泉州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組老師表示,教師一定要更加緊扣今年時政熱點材料,結合命題中可能出現的考查點進行重點記憶及訓練,如戰疫專題、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安全等,如此複習才更有傾向性。在複習備考中就應該把一年來的時政熱點材料進行歸類,哪些可能會在命題的「一點四面」中得以體現,要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提高複習的有效性。

同時,今年中考試卷的命制對時事分數作了一定調整,從原先的20分降為16分,選擇題從14分降為10分。泉州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組老師建議,針對時事選擇題,更要注重把握重大新聞、我省時政、學生生活有關新聞及傳遞正能量的事件加強訓練;針對時事點評題問法變化,務必要跟學生說清答題的步驟,容易提高學生的得分率,而且對這方面的解法要加強訓練。

2019年道德與法治科目中考試卷中七年級教材內容約佔22%,八年級教材內容約佔30%,九年級教材內容約佔32%,時事政治約佔16%。「分析2019年的試題,不難發現,中考試卷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比較少,更多的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論證能力。試卷命題既體現基礎性,又注重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張碧香老師表示,整個複習過程除要緊抓住中考命題的「一點四面」,還要多加關注重點知識和新增考點,尤其是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新增了十個考核要求,九年級下冊新增了七個考核要求。

設問方式靈活多樣

學會巧用思維導圖

去年中考命題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問法上,與往年相比,都更加靈活。其中選擇題知識覆蓋範圍廣,選項設計靈活,而且開始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同時,問答題需要考生理解題意,提取和解讀有效信息,通過對各選項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才能得出正確答案;此外,試卷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和應用能力,尤其是理解能力。今年的試卷命制應該會延續去年命題「靈活不變」的原則,因此在複習中,如何針對這類試題進行有選擇性訓練是至關重要的。

「複習備考中,教師可巧用思維導圖。第一輪基礎複習,教師可指導學生按單元和課製作思維導圖,抓住主題、設問和關鍵詞;第二輪專題複習中,可根據《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時政熱點,重構知識體系,即將一個框題或者一個單元的重點知識進行整合。」張碧香老師介紹,初中各年級都有涉及法治、文化、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可以以重熱點為背景將有關的考點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歸納,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活化,進而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十九屆四中全會、國家安全、全面小康、抗擊疫情等專題。

與此同時,要學會理清易混知識。張碧香老師建議,對同一類知識進行比較,例如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和聯繫,我們可以通過表格將它們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對包含相同學科術語關鍵詞的內容進行比較,例如「制度」類,我國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而對於強化題型訓練,建議學生可以進行單項選擇題、判斷說理題、時政點評題、圖表題以及開放性試題專項訓練等。選好題,選準題,精確練習,會的不練,簡單的少練,重點的多練,在練中鞏固、強化重點知識,提升解題能力。

□本報記者 陳森森

相關焦點

  • 道德與法治:體現育人功能 凸顯核心素養
    點評老師:邢梅(花溪區教育培訓研究中心初中道德與法治教研員)今年雖然是初中政治理論課教材從《思想品德》變更到《道德與法治》後的首次考試,但全卷仍然以請你選擇、請你參與、請你回答、請你評析、實踐探究五種題型呈現
  • 基於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戰「疫」新聞課程研究第二期成果公報
    一是戰「疫」新聞課程已經成型,共分為五個單元十四課時,涉及國家認同、科技創新、勇擔責任、敬畏生命、法治意識等各方面的內容,指向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後續我們也會隨時跟蹤疫情的發展,隨時拓展我們的課程。
  • 淺析核心素養下學校道德與法治課堂培育小學生責任擔當的幾點策略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與學科的調整,課程要求對於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給予了更高的期望。小學道德與法治成為社會、教育關注的焦點。小學道德與法治旨在為塑造學生人格發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建設奠基,從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責任與擔當出發,本文基於我下學校檢查指導的經驗與觀察,結合當前的研究,淺析在核心素養下道德與法治課堂對小學生責任擔當的培養方式,為相關實踐與探索提供一些參考。
  • 中考試卷點評·道德與法治丨試題凸顯生活性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重慶市育才中學初三道德與法治備課組長 周豔華今(13)日,重慶市2020年中考進入第二天,當天進行了數學、道德與法治、歷史的考試。今年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有何特點?對今後的課堂教學有何啟示?命題專家表示,試題突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考查,注重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協調統一,沒有偏題、怪題、超標題,穩中有變,難度適中。試題彰顯奮鬥精神,培養擔當意識。
  • 南京中考道德與法治堅持立德樹人 ,厚植學科情懷
    剛剛,南京中考道德與法治科目名師分析新鮮出爐!中考道德與法治卷有哪些特點?一起來聽聽名師解析。  堅持立德樹人 厚植學科情懷  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王健認為:2019年南京市道德與法治中考試卷立足學科特點,嚴格按照2019年南京市道德與法治《中考指導》的要求,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注重學科知識和品德教育相結合,無偏題、怪題,學科親和力和針對性強。
  • 道德與法治試題: 凸顯生活化、時代化的特點
    2019年的道德與法治試題,在繼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發展。 試卷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主要分為選擇題、情景問答題、材料分析題和實踐探究題四大類。 背景材料選取了2018年9月1日-2019年5月31日之間的時事新聞,凸顯了生活化,時代化的特點,育人導向明確,體現了新教材的立意。
  • 「高效樂學」示範課:凸顯「核心素養」,縱論「課堂變革」
    參加「高效樂學」示範課的9位老師,均是本學科的教學大咖或業務能手,他們立足「新高考」,凸顯「核心素養」,滲透「立德樹人」,變課堂為學堂、練堂,師生高度融合。用「示範課」縱論新高考背景下的課堂變革,把「核心素養」落實為「校本化」的「高效樂學」表達。
  • 中考E解讀|南京中考物理卷:關注學科素養 凸顯科學思維
    試卷整體穩中求進,進中向好,滲透核心素養,凸顯思維品位。   依據課標教材  體現學科融合   本卷試題緊扣《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知識點覆蓋全面;試題大多取材於教材和生活中實際,給考生以親切感,讓考生能輕鬆上手。
  • 南通市2020年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評述
    2020年南通市中考試卷很好回答了全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考什麼如何考的問題。試卷結構合理,難易適度,便於學生理解和答題。穩定中有微調,堅守中有創新,體現能力和素養立意,對初中德法學科的教學將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
  • 鄭州經開區教研室舉行語文和道德與法治素養大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趙騰飛 通訊員 郝光彥 侯凌飛5月27日,鄭州經開區教研室舉行了經開區語文和道德與法治素養大賽。經開區道德與法治教研員王冬梅和經開區語文教研員董效偉全程指導觀賽。大賽分為五個部分:書寫、朗讀、綜合知識競答、才藝和課堂展示。在書寫展示環節,老師們同臺競技,同寫一首詩。在朗誦環節中參賽教師現場抽取朗誦篇目,在短暫的準備過程中速讀詩文,疏通文脈,領會文意,朗讀時字正腔圓,情感充沛,帶領在場教師入情入境。
  • 道德與法治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
    道德與法治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 2016-09-01 來源:教育部   道德與法治教材審查專家組對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進行了嚴格審查,此前還審查了編寫大綱和樣章。
  • 2019年北京市中考道德與法治學科考試說明
    2019年北京市中考道德與法治學科《考試說明》的修訂以《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明確了考試目標與要求和考試內容。在保持試卷結構穩定的基礎上,參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要求及北京市教育教學實際情況,對內容細目作出適當調整,並通過調整參考樣題體現課程改革理念和命題指導思想。
  • 立足核心素養 藝體促進教改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立足核心素養,藝體促進教改」,實驗學校有關領導和藝體組的老師們為此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為到會的領導、老師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研究的平臺。簡短的開幕式上,實驗中學校長舒黎熱情的致辭,學校合唱團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與會領導、老師的陣陣掌聲。
  • @初中師生,2019河南中招考試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命題說明來啦...
    2.立足英語語言能力要求,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理念2019年河南省中招英語試題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五級目標要求,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理念進行命制。試題旨在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充分發揮對教學的導向作用,引導教師不惟教材,樹立學科課程標準與核心素養意識,反思和改變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一師附小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專業素養與綜合技能展示活動
    展教師風採 促素養提升——一師附小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專業素養與綜合技能展示活動為進一步提高《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推動學校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研究課堂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水平,5月13日,開封市一師附小開展了《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專業素養與綜合技能展示活動。
  • 穩中出新,重視核心素養 名師點評江蘇高考六門選測科目
    總體看,六門選測科目試卷穩中出新,重視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考查。政治關注熱點話題,學科特色鮮明楊維風(南京十三中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2019年高考江蘇政治試卷立足現實生活,關注熱點話題,堅持能力立意,考查核心素養,順應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方向,體現出鮮明的學科特色。
  • 核心素養的核心-中國教育新聞網
    2.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核心素養的核心旨歸討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不能離開人,不能離開學生,因為核心素養是關於人的,是為了人的。老子在《道德經》中非常明確地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和道、天、地共同構成域大,因為人不僅能承天接地,而且能夠體現道。康德也早就指出,人永遠是目的,不是手段,不是工具。
  • 貿大附小「學憲法 講憲法」主題活動:師生講述法治故事 提升法治素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法治副校長魯波、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甘巍宏律師、平谷、大興、順義區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及朝陽區部分學校的師生家長一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 上好道德與法治課促進小學課程改革
    日前,哈爾濱市小學道德與法治「燭光杯」課堂教學展示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兩個月,以「聚焦核心素養,優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為主題,來自16個區縣的24位教師進行了有效多元的課堂教學展示,逾400名教師參與活動,共同研討課堂教學新思路。
  • 鄭州八中名師評析2020河南中招數學試卷:立足學科本質 落地核心素養
    2020年河南中考數學試卷以核心價值為統領,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對初中數學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進行了全面考查,保持著河南省所倡導的原創性、科學性、導向性和創新性原則,體現了中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導向作用。試卷結構合理,凸顯數學本質,「穩中有變,變中求新」,充分發揮數學學科培養理性思維的價值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