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

2020-12-18 上海新聞網

明代文徵明《江南春詞意圖卷》再現古代江南文人的詩書畫印創作。 記者 蔣迪雯 攝

  「如今『江南』二字已經超越地理區域概念,更像是一個形容詞,象徵著溫潤、富庶、精緻等諸多美好。」昨天,「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內容策劃、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谷嫻子說。展覽的197件(組)文物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借展全國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從歷史縱軸講述更全面的江南。展覽今起對外開放,將展至8月23日。

  江南文化「矛盾統一」

  康熙曾六下江南,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也留下無數民間傳奇故事。此番上海博物館的江南文化展,就以這個故事為開端——從清代王翬《康熙南巡圖粉本》引出五大板塊。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王夫差鑑、越王者旨於睗劍等,帶領觀眾回顧吳越爭霸的殘酷歷史;宋拓《淳化閣帖》中的王羲之《秋月帖》、元代王冕《墨梅圖軸》、明代徐渭《竹石牡丹圖軸》、南宋—元代哥窯五足洗等,再現江南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從良渚文化鳥紋玉璧到西晉青釉堆塑樓閣飛鳥人物紋罐,無不體現出江南「倉廩實而知禮節」;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拓片、明代陳洪綬《雅集圖卷》等講述了江南生活的「自由」與「詩性」;而明代唐順之《草書杜詩卷》、蔡世新《王陽明肖像圖軸》、倪元璐《行書五律詩軸》等文物則重在講述「江南人物」的責任、思想和氣節。

  此次展覽中,一批平時深藏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將與觀眾見面。五代董源《夏山圖卷》,描繪了江南夏日峰巒疊翠、雲霧繚繞、山民勞作的景致,極為珍貴,出於文物保護需要,將僅展出一個月。而明代繆瑞雲顧繡竹石花鳥人物合冊(共十開)較為脆弱,展覽中將僅展出五開,並在開幕一個半月後換展另五開。此外,展覽中的三國·吳朱然墓出土宮闈宴樂圖漆案,被視為目前僅存的三國(裝飾)繪畫實物資料,向來以複製品示人,此次展覽借來原物展出。

  谷嫻子表示,此次展覽是一次主題性展覽,突破單一門類,突破時間脈絡,側重文物闡釋,講述江南文化的「矛盾統一」——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安禮樂儀又曠達灑脫,治平濟世又明德修身,陽春白雪又市井浮生,抱誠守真又海納百川。

  197件(組)文物門類眾多

  此次展覽2018年6月即立項籌備,展覽中的197件(組)文物,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諸多門類。

  昨晚19時,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上海博物館共同推出的「江南文化講堂」第一季第一期,在上海博物館學術報告廳開講。首期講堂由谷嫻子和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圍繞「江南文化發展與海派文化、紅色文化誕生」「江南的柔和剛」以及「從『江南文化藝術展』談江南文化」展開闡述討論。

  「江南文化講堂」是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上海博物館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項目,每季(1季周期為1年)至少舉辦10期活動。待疫情稍緩,講堂系列活動將逐步向廣大市民開放。(解放日報記者 簡工博)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
    上海博物館「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 2020-05-25 20:54:51 夏俊龍 攝   中新網上海5月25日電 (王笈)「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25日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等諸多門類。
  • 上海博物館「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
    5月25日,「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諸多門類。本次展覽將持續到8月23日。
  • 上海博物館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江南文化講堂」同時啟動
    「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今天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諸多門類。因受疫情影響,本次展覽較原定計劃略有延遲,展覽將於5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持續到8月23日。
  • 上海博物館舉辦江南文化藝術展
    5月25日,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展廳內觀展。當日,「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涵蓋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諸多門類。展覽將於26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持續到8月23日。
  • 上海博物館「江南文化藝術展」開幕
    5月25日,「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清 王翬等 康熙南巡圖卷(粉本 局部)南京博物院藏江南文化藝術展是典型的主題性展覽,展覽以清代王翬《康熙南巡圖粉本》開篇,強調江南的重要地位與影響力,繼而引出五大板塊,每個板塊又分為若干小主題,以此來講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安禮樂儀又曠達灑脫的江南,治平濟世與明德修身的江南,陽春白雪與市井浮生的江南,抱誠守真與海納百川的江南
  • 「展訊」上海博物館舉辦江南文化藝術展
    5月25日,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展廳內觀展。當日,「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涵蓋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諸多門類。展覽將於26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持續到8月23日。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5月25日,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展廳內觀展。
  • 《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書畫篇下:無極齋分享
    ——江南文化藝術展掠影系列之書畫篇下無極齋分享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25日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等諸多門類。
  • 上博 | 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帶你「雲遊」江南
    關於江南的景,江南的物,江南的人,江南的詩,江南這片土地擁有著讓人訴說不完的獨特魅力。上海博物館年度大展《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即將於5月26日與大眾見面。就在剛剛過去的5·18國際博物館日,為了呼應今年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樣性和包容性」,上海博物館在全網推出了直播節目「春風千裡 詩畫江南:江南文化藝術展搶先看」,通過在線「雲觀展」,撥開上博年度大展的神秘面紗,逐一揭曉展品的亮點與看點,讓觀眾足不出戶也能暢遊春風千裡,領略最美江南。
  • 好書·書摘丨上海博物館「江南文化藝術展」憑什麼以它開篇?
    江南文化藝術展5月,「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以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主,並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5家文博單位的重要文物,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等諸多門類。
  • 上海博物館年度大展:呈現江南文化「前世今生」
    新華社上海5月26日電(記者孫麗萍)江南園林、白牆黛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移步換景、曲徑通幽……歷時兩年籌備的上海博物館年度大展「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2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該展匯聚全國15家文博機構的197件(組)精美文物,以特別的江南韻味娓娓講述江南文化的「前世今生」。
  • 上海博物館江南文化藝術展:帶你走進夢中江南
    南宋哥窯五足洗,上海博物館藏動脈影攝明朱稚徵竹雕高士圖筆筒,上海博物館藏上海博物館供圖明宣德景德鎮窯青花纏枝花卉紋執壺,上海博物館藏沈 量攝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中,江南是一個可以勾起無限想像的詞。它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美景,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柔情,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繁華,也是「長江白浪不曾憂」的淡泊……上海博物館歷時兩年打造的「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力圖用文物闡釋「江南」這一內涵豐厚的文化意象。展覽精選16家文博單位的197件組文物,以清代《康熙南巡圖粉本》開篇,繼而引出五大板塊,講述江南的悠久、文秀、詩性、氣節、精緻與開放。
  • 上海博物館江南文化藝術展:帶你走進夢中江南
    ▲ 展廳裡的浙江海寧皮影人與明成化年間說唱本,上海博物館藏上海博物館供圖▲ 南宋哥窯五足洗,上海博物館藏動脈影攝▲ 明朱稚徵竹雕高士圖筆筒,上海博物館藏上海博物館供圖▲ 明宣德景德鎮窯青花纏枝花卉紋執壺,上海博物館藏沈 量攝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中,江南是一個可以勾起無限想像的詞。
  • 春風千裡 詩畫江南——詩書畫「憶江南」系列節目於上海博物館展開...
    春風千裡 詩畫江南——詩書畫「憶江南」系列節目於上海博物館展開拍攝 2020-05-19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走進春風千裡 詩畫江南 上博近兩百件組文物立體呈現江南文化藝術
    央廣網上海5月2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期待已久的上海博物館年度大展「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今天正式開幕。展覽共展出文物197件組,涵蓋骨角器、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諸多門類,多方面立體呈現江南文化藝術之美。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
    本報訊(勞動報記者唐一泓)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上博方面表示,經過多方溝通協商,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現公布如下:1、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時間:4月29日—6月28日地點:四樓第三展廳2、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時間:5月21日—7月19日地點:三樓書法館3、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時間:5
  • 「江南文化藝術展」下月亮相滬上
    宋代紅陶童戲像(一組五件)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江南,緣何總是令人魂牽夢縈?記者獲悉,呼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上海博物館將推出「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這是國內首個以江南文化為主題的文博展,將展出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品190餘件(組),囊括骨角器、石器、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刻本藏書、漆器、畫像磚、玉器、家具、印章、竹刻等眾多品類。    相關研究表明,江南地區在新石器時期已經孕育出輝煌的文化,其後泰伯奔吳、吳越爭霸、晉室南渡,在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幾度成為政治重心,並最終因發達的經濟貿易與厚重的文化積澱令世人心馳神往。
  • 「注意」上海博物館今年展覽計劃調整,部分展覽延期
    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延期至3月29日。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度首次進行夜間開放 這趟「文化夜遊」讓不少觀眾...
    6月6日晚,上海博物館舉行2020年度的首次夜間開放。上海博物館 供圖中新網上海6月7日電 夜幕下漫步展廳,感受江南文化的春風千裡;手捧一杯江南綠茶,品茗一份春意盎然;或是在琳琅滿目的文創盛宴裡,「淘」幾件中意的「雅意閒趣」……6月6日晚,2020年度首次進行夜間開放的上海博物館內,「久違」的這趟「文化夜遊」讓不少觀眾感嘆「意猶未盡」。
  • 「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特展講座
    1 講座主題:明清江南地區文人篆刻藝術講座時間:2020年8月15日(周六)上午10:00-12:00講座地點:上海博物館學術報告廳主講人:韓天衡作品曾獲上海文學藝術獎、上海文藝家榮譽獎等。2010年被專業媒體評為「2009年度中國書法十大人物」,並由《書譜》社三十五周年海內外五百七十一家專業機構署名問卷公布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來最傑出的篆刻家」(書法為啟功先生)。2015年榮獲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榜首。2016年被命名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上書法」代表性傳承人。
  • 服務國家戰略,彰顯城市特質:上海博物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博物館積極響應,努力發掘館藏文物優勢,服務國家和上海城市發展戰略,2020年5月舉辦了提升至「江南文化」層面的主題展覽「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獲得第十六屆(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獲得2019年度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