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的羅馬人,絕對比你想像中得還會享受人生。在徵戰打仗和集會選舉之餘,泡澡、看戲和角鬥,是古羅馬人的三大愛好。泡澡要去在各個城鎮修建的公共浴池,看戲和看角鬥士競技,則要去專門的露天劇場(amphitheater),也成為鬥獸場和競技場(arena)。
好馬配好鞍,好戲得去好地兒看。第一個羅馬露天劇場,也是競技場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由木頭蓋成。羅馬人不辭辛勞,讓露天劇場在帝國的疆域內遍地開花。現今被發現的古羅馬競技場有230多個,從義大利的羅馬到突尼西亞的埃爾傑姆,到處可見帝國遺風。
7、Roman Arena in Arles——法國阿爾勒的羅馬競技場
這是法國南部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建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上下三層能容納2萬多名觀眾。從1830年開始到現在,競技場已經變成鬥牛場。相信古羅馬人如果知道了,也會很欣慰,畢竟鬥牛和角鬥士、戰車比賽性質類似,但是血腥味兒少了不少。

6、Amphitheatre Nimes——法國尼姆的露天劇場
這是古代高盧(Gaul),也就是如今的法國地區最大的羅馬圓形露天劇場,建於公元1世紀末期,能容納2萬4千名觀眾。大到在中世紀的時候,居然能在劇場內建起一座宮殿的地步;後來劇場內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居住700多人、擁有兩個教堂的小社區。從1863年開始,競技場改建成了鬥牛場。時至今日每年仍定期舉辦兩次鬥牛比賽,還有其他不定期的公共活動。

5、Pompeii Spectacula——義大利龐貝的露天劇場
建於公元前70年,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古羅馬露天劇場之一。而它得以完整保存,竟得益於公元79年8月24日那天的維蘇威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大劇場可以接納約2萬名觀眾,相當於當年龐貝古城的全部人口。


4、Pula Arena——克羅埃西亞普拉的古羅馬競技場
這是現存於世的第六大羅馬競技場,也是克羅埃西亞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古蹟。普拉競技場建於公元1世紀,能容納2萬6千多名觀眾。可能是因為古羅馬人當初的用料實在,在15世紀的時候,周圍的民眾盜用競技場的石料來修建房屋,一時間竟蔚然成風。所幸的是,這個風氣被及時制止了,大競技場的整體結構才沒有破壞。現今,大競技場仍是克羅埃西亞人舉辦各種節日和夏季表演的場地。

3、Verona Arena——義大利維羅納的古羅馬競技場
小城維羅納不光有著名的朱麗葉陽臺,還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三大古羅馬競技場的家鄉。競技場建於公元30年,可以容納3萬名觀眾;在1117年的大地震中,外圈的白色和粉紅色相間的石灰石几乎毀於一旦,所幸的是內圈的結構得以完整保留。競技場的作用也在與時俱進,從古羅馬時代的角鬥士比武,到中世紀的騎士格鬥,再到現在的義大利歌劇演出。


2、Amphitheater of El Djem——突尼西亞埃爾傑姆的露天劇場
埃爾傑姆從前是羅馬帝國的重要城池—Thysdrus,這是迦太基之後的北非重鎮。大劇場修建於公元前3世紀,能夠容納3萬5千名觀眾,是有史以來的第二大古羅馬劇場。一直到17世紀之前,大劇場都保存得相當完整。17世紀,許多石頭被搬去修建了凱魯萬(Kairouan)大清真寺。這裡也是著名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角鬥士》的取景地之一。


1、Colosseum——義大利羅馬的鬥獸場:這是古羅馬時代最大和最著名的露天劇場
它的建設始於公元72年,由弗拉維王朝的Vespasian下令修建,在公元80年,由他的兒子Titus舉行了隆重盛大的開幕典禮,持續了100多天,有5千多隻動物和2千多名角鬥士喪生。鬥獸場能容納5萬名觀眾,有80多個入口,還有當時極為現今的遮陽擋雨的「天幕」。羅馬鬥獸場早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和羅馬的城市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