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人三大愛好:泡澡、看戲和角鬥,看看他們存世的劇院

2020-12-07 海國遊志

兩千多年的羅馬人,絕對比你想像中得還會享受人生。在徵戰打仗和集會選舉之餘,泡澡、看戲和角鬥,是古羅馬人的三大愛好。泡澡要去在各個城鎮修建的公共浴池,看戲和看角鬥士競技,則要去專門的露天劇場(amphitheater),也成為鬥獸場和競技場(arena)。

羅馬露天劇場結構

好馬配好鞍,好戲得去好地兒看。第一個羅馬露天劇場,也是競技場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由木頭蓋成。羅馬人不辭辛勞,讓露天劇場在帝國的疆域內遍地開花。現今被發現的古羅馬競技場有230多個,從義大利的羅馬到突尼西亞的埃爾傑姆,到處可見帝國遺風。

7、Roman Arena in Arles——法國阿爾勒的羅馬競技場

這是法國南部久負盛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建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上下三層能容納2萬多名觀眾。從1830年開始到現在,競技場已經變成鬥牛場。相信古羅馬人如果知道了,也會很欣慰,畢竟鬥牛和角鬥士、戰車比賽性質類似,但是血腥味兒少了不少。

法國阿爾勒的羅馬競技場

阿爾勒羅馬競技場內部

6、Amphitheatre Nimes——法國尼姆的露天劇場

這是古代高盧(Gaul),也就是如今的法國地區最大的羅馬圓形露天劇場,建於公元1世紀末期,能容納2萬4千名觀眾。大到在中世紀的時候,居然能在劇場內建起一座宮殿的地步;後來劇場內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居住700多人、擁有兩個教堂的小社區。從1863年開始,競技場改建成了鬥牛場。時至今日每年仍定期舉辦兩次鬥牛比賽,還有其他不定期的公共活動。

法國尼姆的露天劇場

5、Pompeii Spectacula——義大利龐貝的露天劇場

建於公元前70年,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古羅馬露天劇場之一。而它得以完整保存,竟得益於公元79年8月24日那天的維蘇威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大劇場可以接納約2萬名觀眾,相當於當年龐貝古城的全部人口。

義大利龐貝的露天劇場

義大利龐貝露天劇場內部

4、Pula Arena——克羅埃西亞普拉的古羅馬競技場

這是現存於世的第六大羅馬競技場,也是克羅埃西亞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古蹟。普拉競技場建於公元1世紀,能容納2萬6千多名觀眾。可能是因為古羅馬人當初的用料實在,在15世紀的時候,周圍的民眾盜用競技場的石料來修建房屋,一時間竟蔚然成風。所幸的是,這個風氣被及時制止了,大競技場的整體結構才沒有破壞。現今,大競技場仍是克羅埃西亞人舉辦各種節日和夏季表演的場地。

克羅埃西亞普拉古羅馬競技場

克羅埃西亞普拉古羅馬競技場內部

3、Verona Arena——義大利維羅納的古羅馬競技場

小城維羅納不光有著名的朱麗葉陽臺,還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三大古羅馬競技場的家鄉。競技場建於公元30年,可以容納3萬名觀眾;在1117年的大地震中,外圈的白色和粉紅色相間的石灰石几乎毀於一旦,所幸的是內圈的結構得以完整保留。競技場的作用也在與時俱進,從古羅馬時代的角鬥士比武,到中世紀的騎士格鬥,再到現在的義大利歌劇演出。

義大利維羅納古羅馬競技場

義大利維羅納古羅馬競技場內部

2、Amphitheater of El Djem——突尼西亞埃爾傑姆的露天劇場

埃爾傑姆從前是羅馬帝國的重要城池—Thysdrus,這是迦太基之後的北非重鎮。大劇場修建於公元前3世紀,能夠容納3萬5千名觀眾,是有史以來的第二大古羅馬劇場。一直到17世紀之前,大劇場都保存得相當完整。17世紀,許多石頭被搬去修建了凱魯萬(Kairouan)大清真寺。這裡也是著名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角鬥士》的取景地之一。

突尼西亞埃爾傑姆露天劇場

突尼西亞埃爾傑姆露天劇場內部

1、Colosseum——義大利羅馬的鬥獸場:這是古羅馬時代最大和最著名的露天劇場

它的建設始於公元72年,由弗拉維王朝的Vespasian下令修建,在公元80年,由他的兒子Titus舉行了隆重盛大的開幕典禮,持續了100多天,有5千多隻動物和2千多名角鬥士喪生。鬥獸場能容納5萬名觀眾,有80多個入口,還有當時極為現今的遮陽擋雨的「天幕」。羅馬鬥獸場早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和羅馬的城市標誌。

義大利羅馬鬥獸場

義大利羅馬鬥獸場

義大利羅馬鬥獸場內部

相關焦點

  • 在古羅馬的文化中,為什麼很多人都熱衷於泡澡?
    對於熟悉古羅馬歷史的人來說,一定會對古羅馬人熱衷於泡澡的行為感到驚訝。儘管古羅馬帝國已經在歷史上消亡很長時間,但從現存的一些畫作和著作上,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古羅馬浴場的描繪。即便古羅馬人掌握的健康知識不如現代人多,但肯定也會發現一些頻繁泡澡的弊端,既然這樣的話,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古羅馬人熱衷於泡澡呢?根據現存的一些記載和古羅馬城池的遺蹟中,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以下幾種原因。首先是古羅馬時期有完善的水運和供熱系統。
  • 古羅馬娛樂活動—角鬥:暴富破產朝夕間,「狂歡」背後尚武精神作祟
    角鬥士是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期參與羅馬競技場死鬥對決的武裝鬥士,他們在與其他角鬥士、野獸甚至是死囚在激烈的暴力對決中娛樂觀眾,死在角鬥場上可以說是角鬥士的榮耀。 有些角鬥士是冒著失去生命危險決鬥的自由人,他們都是抱著發財的念頭成為角鬥士的。
  • 世界三大古羅馬競技場說,角鬥士不會和野獸搏鬥,我們被誤導了
    埃爾傑姆競技場的規模僅次於古羅馬鬥獸場,與義大利維羅納競技場並稱為世界三大古羅馬競技場。站在它的牆外抬頭望去,巍峨壯觀,36米高的石牆是故宮城牆的五倍。因為它太大了,從人的渺小角度看以為是個圓形,其實是個橢圓形。
  • 泰州退休企業家自費上千萬辦劇院 每周請人免費看戲
    免費看戲工廠裡建起劇院每周好戲連臺小雨天劇院位於泰州海陵區臺通電氣(泰州)有限公司的工廠裡。出資建這座劇院的人,正是這家工廠的老董事長王根桂。劇院落成後,他邀請外地專業演出團體來小雨天劇院演出,所有的費用由他承擔,不收觀眾一分錢。
  • 愷撒穿紫色絲綢長袍去劇院看戲,為何會在古羅馬引起巨大轟動?
    史書上有段很有趣的記載:古羅馬獨裁者愷撒曾經穿著紫色絲綢長袍到劇場看戲,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段小故事在中學時的歷史課本裡面出現過,意在強調我國絲織品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提升民族自豪感,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
  • 太陽神請賜予力量 暗黑之光穿越古羅馬決戰角鬥場
    在《暗黑之光》中有一個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地方,這裡受到太陽之神的庇護,在這裡只有1V1的對決,這裡是力量和榮譽的殿堂,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角鬥場。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去往角鬥場,感受一下《暗黑之光》決鬥場裡的激情。
  • 一部古羅馬題材的動作片電影,戰神將軍與王子角鬥最後同歸於盡
    跑到了自己的家裡想要救走妻子和孩子。但是還是晚來了一步。他的妻兒都已經被小白殺死了。而悲痛欲絕的胡哥也暈倒在了妻兒的墳前。醒來後胡哥發現自己被當成奴隸抓了起來。抓了他的人將他賣給了奴隸主財叔。財叔則讓他去當角鬥士為自己賺錢。另一邊小白順利地當上了國王。還舉辦了一個鬥獸場的競技活動。
  • 古羅馬人沉溺於沐浴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記得之前有人在參觀了古羅馬帝國的遺蹟後說:古羅馬人有三個愛好,那就是雕刻,洗澡和上劇院。為什麼羅馬人這麼喜歡洗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那其實熱澡堂最我們來說也不是很陌生,就是我們說的用熱水或者熱氣來洗澡的澡堂,但是在古羅馬,這個熱澡堂可是非常的發達。除了有熱水浴室、熱氣浴室再,還有冷氣浴室和冷水浴室。一些高檔的浴室裝修的非常豪華,功能也很齊全。除了具備洗澡的功能外,裡面還有商店、咖啡屋、酒店、有些甚至有圖書館和劇院。
  • 古羅馬競技文化特性研究-評《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
    日照 2768262、 江蘇科技大學,江蘇 張家港,215600摘要:楊弢教授所著《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是一本關於古羅馬競技文化溯源的一本研究性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史學價值。奧運會主要起源於古希臘,在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古羅馬競技文化取代了古代奧運會,並對現代競技體育造成了一定影響[1]。從現代體育運動發展歷程上進行分析,現代體育運動有效的繼承了古羅馬競技文化的政治內涵,也滲透了古羅馬競技文化的娛樂功能,充滿了競技性和趣味性。而從古羅馬競技運動特定時期社會作用視角進行分析,競技文化是羅馬人的一種消遣方式。
  • 《角鬥場外的紳士》:強盛到沒落,羅馬國勢與羅馬精神的浮沉與共
    我們前面提到過古羅馬的元老院和市民大會,這兩個重要權力機構的存在讓很多人認為古羅馬是個「民主國家」。不可否認,相對於古中國的帝制,古羅馬的確頗為「民主」。但是,古羅馬的「民主成色」不僅無法與現代的民主國家相提並論,而且也遠遜於同時代的雅典。
  • 古羅馬角鬥賽:奴隸主們的殘暴娛樂行為,最終被基督教「毀滅」
    羅馬角鬥場古羅馬,作為一個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留下了許多的燦爛文明。而角鬥比賽,就是古羅馬燦爛文明的重要象徵之一。很多人對於角鬥比賽的印象都是不好的,認為這種角鬥比賽充滿血腥,並且罔顧生命。但其實,古羅馬的角鬥比賽,在處於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之下,是有著一定的存在意義的。因此,本文想要討論的,就是關於古羅馬時期角鬥比賽的一步步發展到終結,這其中和古羅馬自身社會的發展存亡又有著嚴密的邏輯關係。
  • 古羅馬競技文化:貴族的門面、帝國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徵服旅途
    但是競技慶典作為古羅馬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的一種,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喜愛,主要這一場場的死亡盛宴與當時的文明觀念並不背離,他們嚴格的社會等級意識和尚武的觀念與當時的核心精神體系是相符合的。精心安排的儀式和競技慶典所展示優越種族心理,是羅馬貴族安撫平民、震懾敵人和塑造自己貴族身份,維護貴族統治的重要手段。
  • 古羅馬文明——伊達拉裡人和拉丁人
    這裡的居民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開始耕作、畜牧和制陶了。到公元前8世紀,伊達拉裡亞人進入義大利的第伯河和亞努河流域,並不停地擴張勢力範圍。歷史學家認為,伊達拉裡亞人是受當地小亞細亞移民維蘭諾瓦人的統治,經過許多年的融合才形成的。伊達拉裡亞人出現階級社會的時間是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7世紀,國家也產生了。
  • 這裡是古羅馬建築中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永恆的象徵
    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古羅馬帝國永恆的象徵——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羅馬競技場大致建於公元70-公元82年。
  • 對外戰爭捷報頻傳,工農業繁榮發展,古羅馬奴隸的數量急劇增加
    並且古希臘和古羅馬眠、,能夠在奴隸制國家的發展道路上,不斷進行政治和經濟革命,由此催生出了輝煌而又燦爛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這成為日後歐洲文明進一步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歷史文化積澱。
  • 奢侈之風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強大的古羅馬的?
    1、古羅馬的徵服與擴張,輝煌之下危機暗伏早期的羅馬人勤儉節約、善良淳樸,有強烈的愛國精神與尚武精神以及高度集中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每個人將保衛國家視為一生的最高追求目標,將國家的利益視為個人的最高宗旨。
  •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如今,角鬥士的身影已經不可見了,鬥獸場門口是那些假扮著羅馬戰士的義大利人與遊客收費合影的生財之地。鬥獸場內,人聲鼎沸的遊客將破落的競技場擠得滿滿的,完完全全地淹沒了來自兩千年前的嘆息。生活在和平和自由的國度的人們大概再也不可能體會到,那些被迫為了自由和生存而戰的鮮血淋漓,和無法揭去的深深的傷疤。鬥獸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 古羅馬角鬥:從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與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古羅馬的角鬥活動是後世觀察羅馬時代生活一面鏡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羅馬政治上專制集權色彩,經濟上貴族財富積累的豐碩程度,文化上的暴力審美。羅馬角鬥活動最初源於墓地葬禮儀式,後來才隨著羅馬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接受,逐漸演變成了公開的表演活動。
  • 古羅馬城市之古羅馬大鬥獸場
    古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前30年)的城市建築,是在羅馬統義大利以後興盛和發展起來的。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築上,在羅馬帝國期間,羅馬城市建築如萬神廟、大鬥獸場等建築,天然混凝土大顯身手。
  • 古羅馬的皇帝為何這麼任性
    羅馬鬥獸場作為當今羅馬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這個古老的建築遺蹟除了保留了古羅馬建築的藝術風格和技術特點,還向我們揭開了這一段關於古羅馬角鬥士的歷史。如很多人所熟知的,角鬥士們通常是奴隸、罪犯或戰俘。此外還有很多自由角鬥士,而康茂德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