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解釋分類

2020-12-20 北京本地寶

  刑法的解釋,是指對於刑法規範含義的闡明法。刑法規範之所以需要解釋,主要是因為刑法條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穩定性,而現實生活卻是千姿百態的和複雜多變的法。為了使抽象的法條適用於具體的案件,使司法活動能夠跟上客觀情況的變化,就需要對刑法規範進行解釋法。 

  主要有以下兩種分類: 

  一﹑按解釋的效力分類,可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 

  立法解釋,是指由最高立法機關即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法。刑法的立法解釋包括以下三種情況法。 

  1﹑在刑法中用條文對有關刑法術語所作的解釋法。 

  2﹑由國家立法機關在法律的起草說明或者修訂說明中所作的解釋法。 

  3﹑刑法在施行中如發生歧義,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解釋法。 

  司法解釋,是指由最高司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法。有權進行司法解釋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法。 

  學理解釋,是指由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者專家學者從學理上對刑法含義所作的解釋法。學理解釋在法律上沒有約束力法。 

  二﹑按解釋的方法分類,可分為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 

  文理解釋,是指對法律條文的字義,包括單詞﹑概念﹑術語,從文理上所作的解釋法。 

  論理解釋,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聯繫有關情況,從邏輯上所作的解釋法。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刑法解釋的基本方法
    (二)刑法解釋的必要性和規則刑法解釋,指的是對刑法條文所具有的含義進行的說明。問題是,刑法條文經立法之後就擺在那兒,不同的人在適用時很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結論。二、刑法解釋的效力根據刑法解釋結論的效力有無,可以分為正式的刑法解釋和非正式的刑法解釋。非正式的刑法解釋,是未經國家授權的機關、團體、社會組織、學術機構以及公民個人對刑法所作的解釋,沒有法律效力,但具有參考價值,有利於提高公民法律意識。
  • 試論刑法解釋方法之目的解釋
    刑法目的解釋方法中對於目的的確定應考慮刑法的基本原則、內容和功能。雖然刑法的目的性解釋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解釋方法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彈性,因此風險也就更大,所以必須對刑法的目的性解釋方法進行限制。
  • 張明楷:憲法與刑法的循環解釋
    只要存在成文憲法與成文刑法,就需要對之進行解釋;憲法學與刑法學的本體都應當是解釋學,而不是立法論。不管是什麼樣的合憲解釋,都需要在憲法與刑法之間進行解釋循環,亦即,既需要從憲法到刑法的解釋,也需要從刑法到憲法的解釋,或者說,既需要自上 憲法 而下 刑法 的解釋,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解釋。
  • 刑法解釋方法及位階關係
    在罪刑法定的原則制約下,除類推解釋被禁止以外,其他解釋方法都是可以採用的。這裡所謂其他解釋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種:語義解釋、邏輯解釋、歷史解釋和體系解釋。  在語義解釋的視域中,刑法是一種語言現象,因而應當從語義上揭示法律的意蘊。無疑,語義解釋是最基本的刑法解釋方法。在成文法之下,法律是以語言為載體的,刑法也不例外。
  • 刑法教義學可建立三階段解釋步驟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馮軍: 刑法教義學可建立三階段解釋步驟     刑法教義學是刑法科學的核心部分為了在刑法教義學的開放性體系中實現刑法規範的穩定和安全,就需要一種規範論的刑法教義學方法。刑法教義學的任務是以理性的可論證的方式,探求開放性刑法問題的規範解答模式。在刑法教義學中,對開放性刑法問題的解答,應該具有客觀性,否則就會使刑事司法活動蛻變成一種擲骰子的遊戲,使刑事司法被各種非規範性因素導致的任意性所主宰。
  • 必須立足於客觀立場解釋刑法
    我國刑法理論雖然通常肯定客觀因素的重要性,但在解釋方法的具體運用上,往往更為重視的卻是主觀內容。例如,刑法解釋上普遍認為,行為人基於殺人的意思,將白糖誤認為是砒霜給他人食用的,或者誤將稻草人當作真人開槍的,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這意味著行為人只要有殺人的意思,無論有何種身體舉動,都可以成立殺人行為。實行行為的觀念在理論上完全欠缺,使得主觀心理要素具有決定客觀行為及其結果的功能。
  • 「存疑有利於被告人」的刑法解釋規則之提倡
    「存疑有利於被告人」的刑法解釋規則之提倡冀 洋【摘要】 「存疑有利於被告人」在刑法方法論上備受冷遇,這源於刑法適用中的實質入罪思維即「處罰必要性」已成為決定解釋範圍之最高標準,「刑法存疑有利於被告人」則被視為解釋學發達的阻礙。
  • 2011司考刑法難點辨析: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
    1.文理解釋,指根據語法、字義的慣常用法來解釋條文的方法。例:強姦婦女罪的「婦女」包括一切女性,既包括中國婦女也包括外國婦女,既包括成年婦女也包括幼女。  文理解釋,也稱「文義解釋」,是解釋刑法的基本方法。
  • 社群主義共識觀與刑法解釋
    > 賈健  當前的通說認為,刑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法益,刑法業已成為了「一門法益保護法」,正如Roxin所言:「刑法只能保護具體的法益,而不允許保護政治或者道德信仰,宗教教義和信條,世界觀的意識形態或者純粹的感情。」
  • 刑法中有趣的「論理解釋」,你知道多少?
    於是,對於刑法條文的解釋就顯得十分有必要,通過國家官方解釋條文,既可以消除歧義,還可以賦予條文新的含義,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而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論理解釋」,就是刑法解釋方法中的一種。那筆者為什麼說「論理解釋」有趣呢?請接著往下看,筆者為你一一道來。說到對刑法的解釋,很多人都會覺得就是逐字逐句地翻譯條文。沒錯,這是最普遍的解釋方法。
  • 刑法解釋應符合條文的文義底線和內在價值
    而傳統刑法理論一般將刑法解釋方法分為文理解釋與論理解釋。文理解釋主要是指語義解釋;論理解釋主要包括當然解釋、擴大解釋、限制解釋等。也有觀點認為,刑法解釋方法應分為形式的解釋方法和實質的解釋方法。前者如平義解釋、當然解釋、擴大解釋、縮小解釋等;後者如文理解釋、體系解釋、歷史解釋、目的解釋等。也有觀點認為刑法解釋方法應當分為解釋技巧和解釋理由。
  • 刑法解釋要受規範邏輯與情理價值雙軌制約
    刑法需要解釋,但刑法解釋不是隨心所欲地對刑法條文進行闡釋和解讀,更不能將解釋的結論恣意地運用到具體案件當中。刑法解釋需要維護刑法規範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必須受到有效制約。目前關於刑法解釋的理論研究,主要是形式解釋和實質解釋之爭,前者重規範邏輯的論證,後者重情理價值的解讀,各有側重。人類的認知是依據規範邏輯和情理價值進行的,刑法解釋也要受規範邏輯和情理價值的雙軌制約。規範邏輯的制約。
  • 刑法第300條之司法解釋可以追溯適用
    對此,筆者認為,刑法修正案(九)頒布施行以後,「情節較輕」的法定入罪量刑標準便已經確立,《適用解釋》並不是在增設一個入罪量刑的標準,而是在對刑法修正案(九)「情節較輕」之相關規定進行「量之規定」,發生在刑法修正案(九)頒布實施以後的行為,理應受到修訂後刑法條文的規制,入罪並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 司考全真分類題解(刑法一)
    ,其相關概念有:  1.刑事責任年齡,是指刑法所規定的,行為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為所必須達到的年齡。法律要求已滿16周歲的人對自己實施的違反刑法的一切危害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3.刑法所規定的年齡,是指實足年齡,不是指虛歲。實足年齡以日計算,周歲應一律按照公曆的年、月、日計算,從生日第2天起,才認為已滿幾周歲。例如:甲於1987年12月17日出生,至2001年12月18日為已滿14周歲,至2003年12月18日為已滿16周歲,至2005年12月18日為已滿18周歲。
  • 刑法立法解釋:購買食用珍貴野生動物擬追刑責
    昨天下午,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解釋(草案)》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  其中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僱兇殺人、騙取社保資金等一系列刑法有關犯罪行為的含義進行立法解釋。
  • 趙小勇:我國刑法中「次」的認定
    二、我國刑法中的「次」的類型當前學界還鮮有直接對我國刑法中的「次」進行分類的。只有少數學者討論了與此有關的關於「多次」的分類問題。所作的各種分類中得到較多認可的一種是張小虎教授做出的「三分法」,即分為作為基本犯罪構成要素的「多次行為」、作為加重犯罪構成要素的「多次行為」和作為累計數額處罰載體的「多次行為」。
  • 司法考試刑法考點練習題:刑法概說
    A.將強制猥褻婦女罪中的"婦女"解釋為包括男性在內的人,屬於擴大解釋B.將故意殺人罪中的"人"解釋為"精神正常的人",屬於應當禁止的類推解釋C.將偽造貨幣罪中的"偽造"解釋為包括變造貨幣,屬於法律允許的類推解釋D.將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中的"情報"解釋為"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開或者依照有關規定不應公開的事項",
  • 通過一本書幫您精通整部刑法
    《最新刑法適用一本通》(第二版)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全面修訂【出版背景】: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共48條,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疫情防控、金融市場亂象等人民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對刑法作出修改完善
  • 重建刑法與道德政治哲學的關係
    作者:青海省大通縣人民檢察院 王水明  英美刑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從英美刑法的總體來看,仍然囿於正統的刑法理論之中。而美國著名刑法學家道格拉斯·N·胡薩克教授另闢蹊徑,從道德和政治哲學角度入手,對英美正統的刑法理論提出了諸多批評,從而構建起其心目中的刑法理論,即「修正的刑法理論」。有關這一理論的詳細內容,集中反映在胡薩克教授所著的《刑法哲學》一書之中。  《刑法哲學》緊緊圍繞刑事責任的基本原則展開論述,其中心命題是:刑事責任一般原則的闡釋和適用,應當以道德和政治哲學為前提。
  • 2017年4月自考刑法學考試真題完整版
    選擇題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下列不屬於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的基本內容的是A.平等地保護法益 B.平等地認定犯罪C.平等地裁量刑罰 D.平等地享受特權2.刑法理論一般將刑法的解釋方法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