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孔子學院眾多,花費資金巨大,為何卻屢遭關停?

2021-01-10 史海殘雲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論語》

前幾個月,瑞典趁著今年的疫情宣布關閉其在本土的最後一家孔子學院,這也就意味著北歐國家的最後一家孔子學院結束了營業。其實疫情並非是主要原因,這也不是它的第一次的關門大吉,隨著2014年以來孔子學院在國外已經連續遭遇關閉,或許遲早有一天會迎來它全部結束營業的日子。

這個建立之初打著面向外國人免費公益性質的弘揚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漢字的文化輸出的推廣模式為何會頻頻遇冷呢?它在國外生存不但無法落地生根,甚至慘遭挫折的原因又是什麼?

其實關於它關閉的消息傳到國內後並沒有引起大眾的遺憾之情,反而獲得一片叫好聲。很多人都曾質疑它存在的意義和它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它在推廣中國文化方面建樹到底有多少呢?它的存在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一切還要從它的前世今生說起。

孔子學院的初成立

孔子學院是2004年中國漢語國際推廣協會,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非營利性機構。設立之初其重要的目的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現代漢語教材,以及正規漢語教學渠道,傳播漢文化。

隨後十幾年間它在遍及世界154個國家,覆蓋歐盟、中東等地。建立500多所的孔子學院和1000多所孔子課堂。當然因為它免費的性質,也曾吸引一批外國人前來學習。據不完全統計其註冊在籍的會員有210萬,中外教師高達4萬多人。

按理來說這樣的學院組成有條件有設備,那為什麼它會如此遭國人的唾棄呢?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它運行這麼多年以來暴露出來的弊端,以及和設立時的概念產生的偏差。

高額的開銷

孔子學院在運營之時,最受眾人的質疑的就是它龐大的開銷支出。

據悉,每一所孔子學院的建設需要花費50萬美元,每一個孔子課堂的建設費用需要6萬美元。這還只是初期建設費用,不包括後期維護費用、設備費用、修繕費用等等。

此外,一所學院啟動資金都需要在5-10萬美元,加上教職工的薪酬、課本費用、志願者的食宿費用,另外還有專項補貼等等。由於孔子學院都是免費的非盈利機構,那麼這些款項的支出則完全是由中國政府承擔。

如此高昂的費用支出無疑是燒錢的行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孔子學院的每年的花費支出約在10億美元以上,但是即便是這樣龐大的耗費也未必能取得外國人對中國的尊重和信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本土教育資源並不均勻,很多地區義務教育水平和條件根本就跟不上,甚至還有少部分的兒童面臨輟學的困境。與其像這樣每年做著教學外國人的花費輸出,還不如將這些資金資助本地的貧困兒童上學或是注入到教育設備和教育經費的方面,提高中國本土的文化教育水平。

教育的脫節

之前提到孔子學院的教授主要以學習漢語文化為主,參加漢語水平測試為輔。當然它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茶道、繪畫、漢服等為主題漢文化活動,旨在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文化。

但是這些內容除了增加成本外,對外國人學習中文的興趣的提高並沒有多大的作用。他們既然沒有對中文的認識,也不曾有過遊歷中國的過往,自然對這些中國的傳統風俗半懵半懂,更不知要從哪裡興起。

很多應邀前來的外國人要麼只是走馬觀花的來參加活動,要麼別有用心的來加入活動。總之,它並不會讓所有的外國人通過臨時參加活動來加深認識並且著迷於中國文化。

同時,孔子學院在教學課程上也存在諸多問題。儘管它的教材和教師都是精挑細選適應外國人學習的,但是枯燥的教學內容和填鴨式的課程進度只會讓外國人倍感學習壓力。

加上中國文言文、古詩詞都是深層理解的內容,如果沒有在中國生活或是學習中文5、6年時間的人,不要說加深中文水平,怕是只會越學越一頭霧水。這樣固定的內容模式學習不但起不了應有的作用,反而只能打擊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樂趣。

此外,孔子學院創立也沒能讓大多數外國人對中國的這個國家產生認同,更別說中國文化的認知了。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概念還是50年代的破落、貧窮的人口大國,或是一些國外電影裡對中國的封建時期妖魔化描述。

很多人說不清中國在什麼位置,也數不清中國有哪些城市。這些人對中國基本概念都存在欠缺,更不能指望他們會欣然接受中國的文化。

加上中國與一些國度微妙的局勢關係,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會因為自己國家的關係而產生偏差,甚至是衝突。再加上外國政府某些原因的打壓,孔子學院初衷就不復存在了。

文化的輸出

因此孔子學院對中國文化傳播上只是單純的表象刻畫,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而與此同時,我們一些鄰國的傳播文化方式顯得更加的相得益彰。

比如韓國靠著推出男團女團流行音樂的組合紅遍世界,讓很多外國人學唱學跳韓文舞曲;而日本有著深遠的日劇和日文歌曲的輸出,更是讓很多外國人模仿日劇中的打扮,學講日劇的臺詞。以這樣的方式把自己國家的文化漸漸滲透進外國人的思想和習慣中,不是更能讓人產生興趣且逐漸適應嗎?

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我國也可以借鑑這樣的方式。其實中國已經有一些產品已經初具規模。例如中國的一些武俠小說的連載已經在外網上吸引大量外國人的興趣,讓無數的粉絲爭相追看。中國的美食文化也是得到過全球的肯定;中國的優秀電視劇輸出量已在逐年的上升;中國的抖音、美圖秀秀等等的APP在國外甚至大行其道。

這種種的一切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有很多傲人的方面可以抓住外國人眼球,讓外國人驚豔。它們作為文化輸出的類型已經獲得外國人的認可,作為國際傳播的媒介已初具萌芽,需要只是長時間的浸透來作為等待爆發的火候。而並非單一依靠孔子學院的力量。

小結:

在中國文化的傳播之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文化傳播靠的是相互的交流、彼此的欣賞,再引起共鳴。我們能找到外國人的興趣點或是文化盲點切入,從他們喜歡的東西入手同他們分享,再進行中國文化的介紹。這樣的交流形式不是更能容易人接受麼?

而孔子學院的這種形式的機構存在一來太過時,不符合現在的意識流形態,二來在文化交流上的起到的作用有限但卻花費巨大。孔子學院的建立顯然是不入流了,因此它的存在感越來越薄弱,甚至走向滅亡也將是日後的常態。

我們很歡迎能將自己的國家的文化傳播給國外,但是也需要用對的方式、好的手段。我們只希望用最正確方式去宣揚自己的文化,用不知不覺的形態深入外國人的思想。甚至在衣食住行、休閒娛樂上能讓外國人意識到都有中國的身影存在。

我想與其用無償形式教授外國人漢語,還不如哪天能讓外國人能自掏腰包買我們的文化產品,或者中國習俗作風、節日文化能出現尋常人家的家庭環境之中,才是中國文化真正崛起的時刻。

相關焦點

  • 孔子學院屢遭關閉,難道就表明其失敗?中國文化該如何影響世界?
    然而,歐洲孔子學院基本上關閉,在美國也從一百多所銳減到四十多所。孔子學院屢遭關閉,難道就表明其失敗?中國文化該如何影響世界?因而,孔子學院的運營陣容非常豪華。根據目前的官方資料來看,孔子學院由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負責。基金會匯集了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國內頂尖名校。所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的師資力量,不乏國內頂尖大學教授。
  • 孔子學院在歐洲被關停,現狀如何?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早在古代就開始起源,而要說起孔子以及孔子文化流傳國外,就可以追溯到幾百年之前了。當初關於孔子的學說在西方眾多國家開始流行起來,是一次非常神奇的契機。因為在400年之前的有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他非常熱衷於孔子學說以及孔子文化,所以將《
  • 海外孔子學院紛紛關停,原因何在又意欲何為?
    近日一些歐美國家紛紛關閉孔子學院,原因為何?關於歐美國家關掉自己國家的孔子學院,他們的理由幾乎如出一轍。一直以不信任的姿態去揣測中國興辦孔子學院的真實目的。如果這樣想,真的大錯特錯了。退一萬步講,中國也是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雖然在某一時間段弱小過,但絕不可否認中國的文化有過最鼎盛的時期,其中的文化始終是豐富的。一方面,選擇關閉孔子學院的海外國家可能並沒有理解儒家思想文化。
  • 孔子學院開辦數十年,投入近十億美元,被關停後國人為何紛紛叫好
    自從2004年設立以來,它已經在15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院和孔子課堂。孔子學院吸引了一大批當地的外國友人前來學習,參觀讓他們對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過從六年前開始,孔子學院陷入了倒閉的危機。
  • 花費10億美元的孔子學院,陷入關門危機後,為何國人卻連連叫好?
    如果反觀這十多年來孔子學院對外文化輸出的過程,就會發現其中明顯存在許多不足,這也是孔子學院陷入關閉危機的真正原因。龐大的資金投入中國的孔子學院其本質上,只是一個中國自己對外輸出傳統文化的海外機構,並不是由其他國家自行建設的文化學院,這也就代表著,孔子學院的開支,必須由中國一手承擔。
  • 孔子學院被關閉,為何一片叫好?
    孔子學院存在的宗旨,就是致力於文化輸出,適應世界各國人民學習漢語的熱情,同時增強他們對於中國的了解。如今的孔子學院免費幫助外國人學習中國話,已經存在了15年,在世界各地影響頗豐。第1所孔子學院開始於2005年,依照其獨特的辦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以及中國背後強大的資金支持,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極大的影響。
  • 「孔子學院」在國外為何被陸續關閉,原因原來是這樣!
    時至今日,孔子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絲毫未變,不僅是在中國,以「孔子學院」為載體,孔子的教育文化影響也折射到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孔子學院是我國為外國人免費學習中華文化所提供的一個平臺,希望將中國文化推向全世界,早在2004年的時候,全國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因為有著只屬於中華文化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我國在背後的強大資金支持,受到了當地社會各界的好評。
  • 孔子學院回應「60多所學院被美關停」:純屬捏造
    孔子學院回應「60多所學院被美關停」:純屬捏造 2016-05-29 13:16:46(國家漢辦)的「孔子學院」微信公號昨天發布嚴正聲明,聲明稱,微信公眾號「今聞解讀」發表題為《美國下令60多所孔子學院全部停辦》的微信文章,此新聞純屬捏造,完全失實。
  • 孔子學院被關了,為何一片叫好?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了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穩固平臺,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到漢語語種,海外的第一家孔子學院於2005年,在國際知名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成功籌辦了起來。在此之前的我國一直被歐美日文化輸入「侵襲」著,如今孔子學院的海外景象讓不少中國人揚眉吐氣。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476所孔子學院和851個中小學孔子課堂。
  • 孔子學院為什麼在全球遭到牴觸與被關閉?
    今年開始,我國在海外的孔子學院開始頻頻被關閉,在西方開始打壓!這在筆者的心目中是意料之中的事!五四青年、胡適、魯迅等有識之士紛紛把矛頭指向孔子,因為新文化運動提倡&34;,&34; 而以孔子為代表的保守傳統的儒家思想是其最大阻礙!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有焚書坑儒的行為。(當時儒家並不受重視,秦始皇採納了丞相李斯的奏議,將民間流傳的秦以外的《史》、《詩》、《書》和百家之言通通燒掉,有敢私議者殺,敢以古非今者滅族,見之不舉者同罪,只有醫藥、卜巫、農耕、種樹之書可以保存。
  • 同為中國文化,為何孔子學院處處尷尬,老子備受西方推崇?
    從2005年紅紅火火閃亮登場到發展成為1000多家的海外孔子學院,如今卻在西方遭到越來越多人排斥,並不斷被關停?且連國內民眾也對這一舉動拍手叫好?為什麼會這樣?曾經著名的孔子學院當初,孔子學院建立初衷,是將其作為一種文化傳播途徑,一個橋梁,希望以此作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橋頭堡,讓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而達到讓世界了解中國
  • 海外接連遇冷,孔子學院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呢?從幾百家到幾十家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他們走進傳統文化的課堂,近距離感受中國古代大聖人孔子的深刻哲理。與此同時,中國與部分國家合作創辦了中國的學習機構,其中孔子學院數量巨大,分布範圍也十分廣泛。孔子學院在其他國家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無數人自願加入孔子學院,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孔子學院在外開辦失敗,中國文化又如何走向世界?
    中國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傳播傳統文化,開設了孔子學院,改革開放後,隨著世界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孔子學院也在世界各國相繼開設,並一度掀起了「中國熱」。但是近段時間以來孔子學院在各國卻屢遭失敗,歐洲開設的幾乎全遭關停
  • 投入10億美元的孔子學院,陷入關門危機後,為何國人卻叫好不斷?
    龐大的資金投入中國的孔子學院其本質上,只是一個中國自己對外輸出傳統文化的海外機構,並不是由其他國家自行建設的文化學院,這也就代表著,孔子學院的開支,必須由中國一手承擔。作為一個沒有任何盈利性質的中國傳統文化推廣機構,孔子學院的資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以瑞典舉例,如果想要在瑞典境內開辦這樣的一所文化輸出學院,首先就要自行承擔將近50萬美元的建設費,其中相應教學推廣的孔子課堂也是多達6萬美元之多。建好了之後,同樣還要有一部分資金投入,用來維持後續的運營。
  • 孔子學院——興衰之感慨
    隨後,美國又開始查辦孔子學院在本國的教學資質,緊接著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始終止了與孔子學院的合作,美國境內的很多大學陸陸續續的都與孔子學院撇清關係。在歐洲和美洲,孔子學院進展得都不順利,不過自從孔子學院開辦至今的數十年以來,中國已經投入了近十億美元,隨著它的不斷關停,這些資金很可能付諸東流。消息傳回國內以後,網絡上引起一片譁然,大家紛紛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並為之叫好。
  • 「孔子學院」為何屢屢被拒?看看《易經》怎麼說
    近幾年,孔子學院的海外布局屢屢被西方國家敵視,瑞典更是將境內的孔子學院全數關停,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現象呢?一切事件都有因果關聯,站在《易經》的角度看,這並不難理解。作為東方文明的代表,唯一具備音形意三位一體的漢字又完全具備全球推廣的條件,孔子學院似乎應該順理成章地遍布全球,為什麼卻頻頻遭受挫敗呢?所謂「強國」,不僅僅是硬實力的強大,更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作為五千年文明傳承的國度,國家在物質領域確實已經很強大,但卻沒有建立起基本的文化自信。
  • 瑞典借疫情攻擊中國,還關停最後一所孔子學院,我大使館強硬發聲
    瑞典關停最後一所孔夫子學院早在2005年,中國便在瑞典開設了第一所孔夫子學院,這也是歐洲第一所孔夫子學院。而就在此前,瑞典也是關停了其國內最後一所孔子學院。加之瑞典此前的4所孔子學院關閉,目前瑞典境內再難覓孔夫子文化蹤影。從歐洲第一所孔子學院開設到如今最後一所孔子學院的關停,也是充分折射了兩國的政治立場關係的變化。
  • 孔子學院為何在全球遭到牴觸被關閉?背後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直到2004年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正式成立,隨後相繼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秉持著增進國家友誼,傳播優秀中國文化,促進合作交流的本意,孔子學院開展了有關漢語的教學,同時提供給外國友人最正規的漢語教學和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學院是非盈利的,幫助很多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可是,近年來,以美國為首,以及歐洲各國卻陸續關停孔子學院,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和好奇?
  • 孔子學院為何在全球遭到牴觸被關閉?背後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直到2004年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正式成立,隨後相繼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秉持著增進國家友誼,傳播優秀中國文化,促進合作交流的本意,孔子學院開展了有關漢語的教學,同時提供給外國友人最正規的漢語教學和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學院是非盈利的,幫助很多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可是,近年來,以美國為首,以及歐洲各國卻陸續關停孔子學院,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和好奇?
  • 孔子學院不會關閉,不會改名孔子學院只會越來越好
    就有部分網友認為孔子學院馬上就要更名,孔子學院就要不復存在了。 網友為何對於孔子學院會有這種情緒?孔子學院到底是什麼? 對於孔子學院的資金管理,孔子學院有《孔子學院總部資金管理辦法》,以下是摘錄的幾條: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孔子學院總部向各孔子學院提供的資金(以下簡稱「總部資金」)的管理,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中國政府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