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是一種極其稀少的石頭種類,憑藉其獨特的造型以及自身的紋路,獨具觀賞性,深受諸多收藏家們的喜愛。
奇石並不是某種特定的石頭品類,而是指那些天然形成的形狀看上去很不一般的石頭,它們的材質、造型、色彩或者花紋不同於尋常所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滿足人們獵奇的心性,所以在古玩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奇石之所以奇,就在於一個自然,奇石的成型是不加任何人工雕琢痕跡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純天然作品,而且這些石頭的造型多古怪,在收藏品鑑方面就獨具趣味性。
當然,並不是所有天然生成的石頭都可以被稱為奇石的,有關的奇石造型也是頗有講究,其自身須得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或者是代表著某種寓意,可以當做某種文化的載體才可以被稱為奇石。
在我國歷史上奇石還有很多另外的稱呼,如怪石、象形石、雅石、巧石等等,而且在國外也有奇石市場,在日本奇石被稱為水石,而在韓國則普遍被稱為壽石。
在我國有四大奇石,分別是《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以及《小雞出殼》,都是觀賞性極高的奇石,其中《中華神鷹》含中華二字,意義更顯不凡。
關於奇石的觀賞,古今的觀賞風格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在古時候人們更多的是沿用具象觀賞法,比較側重於奇石本身的形狀以及外部輪廓的整體變化。
若是石頭表面跌宕起伏,富有變化,便會在石頭上體現出一種滄桑之感,若石體玲瓏多孔且布局自然,則有七竅玲瓏或九竅玲瓏之意,從外形上給觀賞者一種直觀的震撼。
而今的觀石則與古代有所差別,現如今人們更加注重的是在觀賞奇石時心境上的變化,也就是一種打磨心境藝術,心境藝術是觀石中的最深境界,從觀石悟出自然之理,才是喜愛奇石的真諦。
奇石之奇,其實也就是自然之奇,觀石也是領悟自然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