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稚嫩的我們總是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們愛好廣泛,好友成群,對於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而言,這個世界無疑是充滿希望與光明的。
可惜的是隨著歲月的變遷,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認清了這個殘酷的世界,我們開始了解到了社會與人性的醜陋。
自此之後,我們不得不如同他人一樣戴上虛偽的面具在這個骯髒的世界上苟延殘喘;我們不得不為了生存而卑躬屈膝;我們不得不為了幾分錢財而對他人笑臉相迎。
在那一刻,我們已然失去了自尊與底線,為的就是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多存活哪怕一天。
漸漸地,我們丟失了快樂、信任、真情,我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自己當初最厭惡的模樣。
有多少人曾以為是自己笑點太高,殊不知,其實是自己遺失了愉悅的感受,是現實的折磨讓我們曾經好勝的內心歸於沉寂,是現實讓我們不再享受交友的樂趣與團聚的歡愉。
我們長大了,有錢了,終於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了,可是,我們並沒有為此而感到快樂,我們多麼希望能夠有一臺時光機帶著我們回到過去,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幼年時代。
可是,這終究只是我們的一個美好願想,我們沒有時光機,也沒有後悔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直面這個社會,直面自己的內心,直面未知的未來。
長大之後,我們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到真正值得交心的朋友,身旁所有的事物也都早已與利益牽扯上了關係,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虛與委蛇,心中的鄙夷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奈何這就是現實本來的面目。
還記得小的時候,老師教導我們要心存善念,正直做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他們向我們傳輸了積極向上的三觀與樂於助人安分守己的為人處世之道。
一直以來,我們都謹聽教誨並且嚴於律己,可當我們真正踏入社會的那一刻起,我們卻發現這樣的自己不僅很難融入集體,甚至還很可能會被人惡意中傷,並且因此丟了飯碗。
曾經的我們也想過要改變這種現狀,可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們雖然渴望著世人能夠就此決心,但是萬惡的「羊群效應」卻一次又一次地阻礙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面對著這份沉重的無力感,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或許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是至少我們能夠守護住自己最後的底線。
不願意與他人同流合汙的我們開始了獨自漂流的人生,身邊朋友的日益減少也為我們迎來了悲哀悽涼的孤獨。
老實說,這種悽切的感受任誰都不會喜歡,但是為了守護住這個世界僅剩的一點美好,我們最終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直面孤獨。
這就是大部分成年人的默契,從厭惡孤獨、直面孤獨,再到習慣孤獨,享受孤獨,這種寂寥的人生旅途看似可憐萬分,可實際上這樣的人生恰恰才是最富有人生價值的。
世界的美好需要我們來守護,而守護這份美好的代價就是直面孤獨、習慣孤獨、享受孤獨。
為了我們自身,為了我們愛的人,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一定要守護好這份珍貴的美好。
只有這樣,黑暗才會逐漸退去,光明才會重現人間,而要想達成這樣的成果就需要我們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夠取得一定的默契,學會直面孤獨、習慣孤獨、享受孤獨,以此保住自己心中的一點溫暖與希望,將這份光明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直至取代現實遺留的糟粕。
今日話題: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歡迎留言。
—— THE END ——
作者:水三番,情感原創作者,聚焦人間真情,笑看情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