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歌盛世,賞菊詠昇平。"濟寧市詩聯學會重陽節詩詞專輯

2020-11-09 齊魯詩聯

五絕 • 又逢重陽

蒙 建 華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登高歌盛世,賞菊詠昇平。

蒙 建 華

七絕 • 深秋麗景

莫道深秋景色涼,遙瞻金菊洩春光。

歷經霜降重陽豔,浪漫楓香紅粉妝。


七律 • 感悟重陽

漫漫生涯韻味長,匆匆歲月又重陽。

昔年登眺無殊致,此際清齋悉究詳。

蒼狗白雲催逝景,青絲韶綺染銀霜。

承歡膝下隆賢孝,禱福祈禳臻壽康。

趙 志

七絕• 重陽賞菊


茱萸漸紫菊金黃,閒坐籬前煮酒觴。

興起簪花圖一醉,衰翁不負少年狂。


七律 • 遊孟子湖公園

攜侶提壺煙水東,波光灩瀲夕陽紅。

群鷗自樂疑天外,徵雁排空落鏡中。

除去浮華尋瘦影,醉來採菊笑陶公。

登高且放詩心遠,萬裡秋聲唱雅風。


王傳菊


七絕 重陽節

西風淅淅覺悽涼,中有黃花獨自香。

誤以陶公籬畔外,一番醒悟賦詩章。

七律 重陽節感懷

秋高氣爽望堤圍,迎面西風旅雁飛。

紅葉淺深偏照眼,黃花香豔欲沾衣。

莫因白髮歡娛好,無奈南山友侶稀。

但願東籬溪上隱,舉杯醉臥送斜暉。

安殿軒

七律·庚子重陽節感懷

秋高氣爽山川美,廣場鮮花意不休。

初度微霜來北雁,已經清冷識南鷗。

籬邊香滿無蝶舞,山頂雲飛有鳥愁。

重九登高千裡碧,舉國上下樂豐收。

王美生


七絕 重陽寄情


楓橋野渡滿清霜,荻花蘆絮入懷涼。

一簫斷腸憑欄處,幾許雁書寄汴梁。

七絕 重陽寄情


一曲九九唱重陽,歲月何添兩鬢霜?

多少紅塵隨客夢,唯有家懷未滄桑。

張開秋


七律 野菊


仙姿玉蕊媚重陽,珠露晶瑩顧盼香。

寒迴寂寥仍守夢,容妝煥發更臻詳。

天高風急山含瑟,野莽汀寧菊寵光。

卻見他花多萎謝,此花盎盎簇高岡。

王萬新


七律 重陽


歲至重陽草木傷,東籬釀酒菊飄香。

摘枝丹桂迎明月,抓縷清風寄故鄉。

詩寫南飛徵雁志,詞書北望旅人腸。

青山不語忠魂在,綠水流連夢裡藏。


七律 重陽


重陽時節上高樓,盡覽紅楓染暮秋。

徵雁南飛歸意切,閒雲北上去人愁。

青山含笑松花落,綠水攜波歲月流。

愧嘆芳華離去遠,賦詩借韻可回頭。


孫雲芳

七律 重陽

流光逝水送年華,又到重陽日夕斜。

但見雲煙千嶺竹,猶懷桂影一溪紗。

凌寒金菊如香玉,潤露紅楓若晚霞。

葉落深秋人易老,登高逐夢走天涯。

楊先進

七律.重陽秋色

披霜陌菊鬱金香,桐葉村前次第黃。

兩對秋鶯鳴翠柳,一藤瓜果墜籬牆。

水流雲淡飛蘆影,山染霞明映鷺翔。

嶺上紅楓飄律韻,登高敲句話重陽。

七律 .重陽節感懷

晚霞照壁映山城,案上新詩韻仄平。

稻墜畦田金燦燦,菊黃野徑翠叢叢。

重陽佳日吟秋賦,寒露時節話黍豐。

歲月沉香思舊友,登高笑望滿川紅。

寧靜致遠

七律 重陽

流光逝水送年華,又到重陽日夕斜。

但見雲煙千嶺竹,猶懷桂影一溪紗。

凌寒金菊如香玉,潤露紅楓若晚霞。

葉落深秋人易老,登高逐夢走天涯。

聶尚奎

七律.霜降感吟

氣肅凋殘落葉黃,銀流滿地掩秋光。

千山渺渺鴻聲遠,一路蕭蕭雁陣長。

且趁華年穿繡色,還憑淡墨弄晴霜。

紅塵冷暖隨風去,日月輪迴任弛張。

聶培棟

七絕 情義如山

重陽九九老人節,唯有舒平獻愛多。

澆田汗水地瓜好,群友香甜唱讚歌。

李宏允

七律 重陽懷古

鬢白髯蒼歲月催,又臨佳節釀新醅。

東籬陶令賞花豔,西牖易安憐菊頹。

遍插茱萸人已去,獨登鬱閣鳥相偎。

西風蕭颯過茅舍,雁唳聲中飲幾杯。

濤聲依舊

五律.重陽感懷

九九重陽至,登高向北方。

秋風攜綠走,寒月夜更涼。

雁陣排空掠,心繫在故鄉。

舉杯邀瘦影,醉眼望天蒼。

七絕.重陽節感懷

西風朔朔到重陽,葉落沾花淚感傷。

已是深秋知寂寞,而今又嘆暮雲藏。

孫雲芳

卜算子. 近重陽

晚月映窗紗,紅葉凝霜露。

已近重陽菊蕊香,且看籬園處。

昂首立寒風,笑傲迎朝暮。

一世清純別樣幽,欲與蒼天訴。

張義鳳


鷓鴣天.重陽登高抒懷

鴻雁南飛振客袍,梁山攬勝正登高。

欣觀水泊聽濤遠,勁賞巒楓蕩葉絛。

邀友伴,共詩聊。凝香金桂嗅魂銷。

松風佐酒清歡醉,美好夕陽福運驕。


高陽臺.重陽

金桂飄香,松風亮韻,紅楓淺笑吟秋。

雁過南山,雲舒雲卷難留。

黃花頻顧峰巒意,吐香馨、綽約風流。

望斜陽,溫暖清波,泛曲蘭舟。

詩朋同得登高趣,正重陽好景,愜意巡遊。

雅興當添,千言詞韻相酬。

心弦撥動聊今古,且高歌、美夢悠悠。

看今朝、崛起中華,譽滿全球。

李宏允

玉蝴蝶 · 重陽

極目昊天雲碧,雁飛人字,時至重陽。

遍地黃花,無限旖旎秋光。

望天涯、西風漸緊,憐百草、葉覆寒霜。

竹林旁、有人彈瑟,音韻悠揚。

尋芳,林丘曲陌,亭中橋下,自有幽香。

遍插茱萸,共登高處喜擎觴。

與諸友、東籬賞菊,佳節至、心倍思鄉。

望東方、巧雲層迭,煙靄茫茫。

孫者奎

望雲間—重陽

賢傑逢杯,籬菊問秋,登高祈福誰人。

看晴空物語,飛雁驚魂。

何歲頑皮語笨,今宵敬老情真。

有疏黃山滿,溼露池清,相會鄉村。

蒼臺盡醒,再敘前緣,淺思寂水微痕。

還憶詩軒酬唱,杯酒時溫。

惆悵概因遲暮,清明不過歡欣?

慢吟長闋,旅行依舊,過客當論。


遙天奉翠華引 —重陽賞菊


沁香疑滿山。正秋思、壽客誰觀。

涼膚弱骨,當知君子輕寒。

露華高韻覓,幾歲牽、多少落英瀾?

造化何人,東籬把酒長談。

微霜豈懼,本色妍, 歡暢世間。

不提舊音,難識流歲清歡。

傲世孤標者,數秋菊、風雨素心寬。

移步來看。俏花容、點翠流鬟。

探芳信—重陽節抒懷

睹黃葉。正薄晨微明,旭輝濃烈。

本欲探金菊,吟詩賦君閱。

飛天寒雁南巡了,嵐黛何其鬱!

近重陽,再起幽懷,看那天闊。

佳節細端貼,是大愛無疆,長歌添闕。

敬老祥和,當把孝心接。

神州自古親情顧,河嶽都知徹

!願殷勤,常伴高堂不竭。

相關焦點

  • 重陽節 | 九九登高 詩詠重陽
    重陽節 | 九九登高 詩詠重陽 2020-10-2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農曆九月也被稱為"菊月",重陽節又叫做菊花節,重陽賞菊早在晉朝就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
  • 重陽節為何要登高、賞菊、佩茱萸?
    今日重陽節,經過了兩千多年的變遷,重陽節逐漸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但登高、賞菊、佩茱萸依舊是重陽節生生不息的習俗。為什麼要在重陽節這天同時做這三件事情?由於重陽節的成型期正是在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而且菊花的花期又正好契合重陽節,這就讓重陽節賞菊具備了天時。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修仙求長生的風氣非常濃厚,而菊花素來被視為養生延壽的有益道具,這種修仙求長生的風氣,最終讓這一時期的菊花大放異彩,被文人雅士普遍追捧,這就構成了人們在重陽節賞菊活動的人和。
  • 今日重陽節,蘇軾在這一天登高賞菊,寫下了頗有哲理的《定風波》
    這一年的重陽節,懷才不遇的張祜來池州拜訪杜牧,此時的杜牧也正是鬱郁不得志之時,兩人頗有同命相連之感,於是一同登上齊山,登高遠眺,抒發心中的苦悶,杜牧此時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了《九日齊安登高》。》,在重陽節這一天,與好友徐君猷也登高賞菊,一路大談詩詞歌賦和人生哲學,並寫下了這首頗為曠達的詞作《定風波·重陽》。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
  • 上杭客家重陽節習俗,除了登高、賞菊,你還知道哪些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也稱「重九」。古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 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九月初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上杭客家 民間稱之為「尾節」。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俗。
  • 重陽節為什麼有賞菊習俗?菊花為何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
    賞菊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重陽節賞菊的習俗。一、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時,每逢重陽節是最佳的賞菊時期。
  • 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等傳統習俗至今流傳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一、重陽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因為什麼賞菊
    我們都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古代文人墨客都會寫很多關於重陽的詩句,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有被後人稱為「七律之冠」的《登高》也是寫的重陽。大家都知道重陽賞菊,但是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重陽節在古代似「大型嘉年華」 盤點詩詞名家重陽賞菊佳句
    在古代,重陽節就像大型嘉年華,人們秉著娛樂與風雅,從菊花中延伸出諸如賞菊、詠菊、飲菊花酒等項目,也因此,重陽節常被人稱為菊花節。作者:柳樹下釀酒資料圖 新華供圖今人最熟知的關於重陽節的詩詞莫過於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中了解到,可以看出古人過重陽節的習俗——「登高」和「插茱萸」。
  • 古人的重陽節竟然是賞菊
    重陽節(九月初九)"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詩中看到了重陽節習俗,不僅有「登高」,還有「插茱萸」。古代人過重陽節,不僅有這些,其實還有很多都是和菊花有關的,例如賞菊、詠菊詩、戴菊囊、喝菊花酒等等登高重陽之所以要登高, 漢末 曹丕 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 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 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成為主題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九月是一年中的黃金時節,「九九豔陽天」,雲淡風輕,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季節,橘紅橙黃,金桂飄香。古人在重陽節喜歡結伴郊遊、賞菊品糕、遍插茱萸、賦詩飲酒。現代社會,人們賦予重陽節新的內涵,那就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 重陽佳節,秋色正好,登高賞菊。
    ,因此又叫做「登高節」。 一歲韶華,雲煙過眼,趁這重陽日正是登高時,可邀約兩三好友清秋賞菊,聚會飲茶、賞菊賦詩超然以風物,放達於人情。而重陽節,就是秋天詩卷裡一頁雅致的風景。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
  • 朗誦:重陽節——賞菊登高覓秋色,感恩敬老傳孝道
    朗誦:重陽節——賞菊登高覓秋色,感恩敬老傳孝道 感情文章
  • 重陽節的詩句:自古不少詩人寫了吟頌重陽節的詩句
    從以上所引重陽節的詩句,亦可窺見賞菊之風盛行的一斑。有的重陽節的詩句,情趣盎然;有的重陽節詩句,富於哲理,值得細加品味。此外,尚有不少詩人寫了吟頌重陽節的詩句。詩中反映了重陽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也表現了詩人雖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卻怡情自然的曠達襟懷。詩中的「落帽」,涉及重陽登高的一個典故。據《晉書·孟嘉傳》記載,孟嘉是東晉權臣桓溫部下的參軍。九月九日桓溫遊龍山(今安徽當塗東南),他屬下的官吏都參加遊宴,並且都穿上整齊的軍裝。
  • 敬老、登高、賞菊,其實重陽節的習俗裡還有一項是……
    吃貨們會好奇,重陽節咋就沒個好吃的?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陽節時人們品嘗享用的佳品。2018年全國重陽登高健身大會北京主會場暨「九九重陽」北京市第九屆登山大會在這裡舉行,來自全市的2022名登山愛好者參加。順義區舞彩淺山,秋日燦爛陽光下,登山者在愉快運動。
  • 重陽節帶父母去京郊登高賞菊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的重陽節,每逢重陽節,人們都要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本期旅遊周刊為您推薦金秋最適合帶父母登高、賞菊、踏水、訪鎮的出遊景點,趁秋色正濃,父母正健康,來一場重陽節的秋遊之旅吧。
  • ​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本周日(25日)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那麼大家都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嗎?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重陽節吧!重陽節那天的活動非常豐富,如爬山、觀賞菊花、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傳承到現在,在重陽節這天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重陽節當天享受宴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期,重陽節這天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 重陽節登高表達的願望有哪些 除了登高還有什麼習俗呢?
    重陽節登高表達的願望有哪些 除了登高還有什麼習俗呢?時間:2018-10-14 16: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登高表達的願望有哪些 除了登高還有什麼習俗呢?
  • 登高、賞菊、納福!北京公園、博物館一大波重陽節活動來了
    登高賞菊、名園納福……周日就是重陽節了,北京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將在重陽節前後開展菊藝獻壽、福喜賀壽、演出樂壽、活動祝壽四大類、31項金秋系列遊園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為市民遊客營造遊園品秋、團圓過節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