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帶父母去京郊登高賞菊

2020-12-06 央廣網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的重陽節,每逢重陽節,人們都要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本期旅遊周刊為您推薦金秋最適合帶父母登高、賞菊、踏水、訪鎮的出遊景點,趁秋色正濃,父母正健康,來一場重陽節的秋遊之旅吧。

登高尋奇覽山色

古長城

公園推薦最佳遊覽線路全程僅約一小時,登山高差僅百餘米,遊覽輕鬆,適合市民漫步,充分享受紅葉與古長城完美融合的勝景。在這裡,登高遠望,不遠處有火車穿行在山間,詹天佑修建的百年火車老站青龍橋和著名的人字形鐵路就在眼前。今年紅葉嶺景區又新增一座觀景臺,在此處可以飽覽八達嶺長城美景。

門票:兩大一小家庭套票82元。65周歲(含)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免費;離休幹部憑有效證件免費;60周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半價。地址: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和居庸關之間,駕車經八達嶺高速公路,由水關長城高速口出,直行1500米即到。

雲蒙山

雲蒙山位於密雲區和懷柔區交界處,古稱「雲夢山」,被稱為「小黃山」。相傳,戰國謀略家鬼谷子曾在此山中傳授兵法給孫臏、龐涓,因此,山中現存有孫臏廟遺址、鬼谷子峰等。由於雲蒙山地質特色鮮明,形成了雲蒙山四多:奇松怪石多,仙山古洞多,飛瀑流泉多,瑞木瑤草多,自然風景十分優美。入秋的雲蒙山更是多了幾分山趣。山中空氣溼度清新,楊樹、樺樹、松樹、山楂樹在秋日裡五彩繽紛。或驅車或漫步在山谷深處,風起葉落,怡然自得。

門票:成人35元,65歲以上、軍官證、大中小學生(研究生除外)17元,離休證,殘疾證免票。地址:北京市密雲區石城鎮。

定都峰

定都峰是傳說中「燕王喜登定都峰,劉伯溫一夜建北京」的所在地,位於門頭溝區潭柘寺鎮桑峪村東北獅山山頂。定都峰巨石嶙峋,峰頂陡峭高懸,民間有「不到定都峰,枉到北京城」之說。相傳明成祖朱棣登此山後曾感嘆不已:「此峰位之觀景之妙,無二可代,天賜也!」

定都閣風景區作為西長安街延長線的終點,與通州大運河遙相呼應。可以上山一覽北京城的美麗風景,特別是夜景。登山遠眺,夜幕籠罩的北京城,長安街的燈光貫穿東西清晰可辨,環路光帶環城蜿蜒,精緻十分壯觀。

門票:50元,55至65歲老人持證半價,65歲以上老人憑證免費。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定都閣。

百花山

門頭溝區百花山風景區素有華北「天然動植物園」之稱,是北京和河北交界的連片高山草甸形成的一處自然景區。這裡擁有百花山主峰景區、百花草甸景區、望海樓景區、百草畔景區4大景區、35個景點,登山探尋百花山主峰、百花草畔、白草甸、石塘秋色、憑欄觀瀑、松亭夕照、長嶺松濤、古樹擎天、石林花徑、螞蟻山、燕溪跌水、望海樓、瞭望塔等獨特景觀。

地質變遷的歷史遺蹟,形成了「天然長城」、「母子石」、「震山石-錦簇攢天」東梁的「駝峰」及「文殊像」等典型的地質結構景觀、火山熔巖景觀等。百花山的花草多是自然物種,沿路能看到凹舌蘭、珊瑚蘭、鵝觀草等百花爭豔的秋景。獨特的山地氣候帶來濃雲薄霧,遊人漫步其間,心情豁然開朗,開車直達近兩千米山頂一覽眾山小,實為重陽登高佳處。

門票:40元,持老年證半價,老年人優待卡免費。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百花山風景區。

菊韻飄香映重陽

世界花卉大觀園

重陽賞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唐宋時已成風俗。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的菊花文化節每到重陽節前,就開始籌備菊花展。這裡的藝菊展和菊花擂臺賽已舉辦多年。藝菊展自2007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十屆;菊花擂臺賽自2010年已經成功舉辦七屆。菊展期間,漫步菊花海洋,滿園幽香,最是沁人心脾。菊花文化節上,將有可愛的卡通人物,夢幻的童話世界等各種元素匯集到一起,最適合一邊花間漫步一邊拍照合影。

門票:60元,離休人員憑證件免費,70周歲以上憑身份證或老年證免費。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中路235號。

北海公園

今年北海的菊展地點在闡福寺及北岸小西天至靜心齋沿線,參展的菊花有標本菊、多頭菊、案頭菊、小菊盆景、插花、展臺布置等。展覽還邀請了日本菊花花藝師參展,屆時,遊客將看到日本傳統品種菊花及特色展臺,為菊展添彩,使市民和中外遊客大飽眼福。

門票:10元,老年人持老年人優待卡免費,外地老人持身份證70歲以上半價。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1號。

天壇公園

天壇栽培菊花的歷史可追溯到明代,今年的主題是「菊韻新生」,地點設在祈年殿景區內西南側,分別為:「古壇神韻」、「百年公園」、「姊妹同慶」、「盛世菊香」。大立菊、懸崖菊、造型菊、多頭菊等多種類型,展出數量約1500餘盆。菊展期間還將舉辦菊花栽培及鑑賞主題講座、祈年殿專項導賞活動等。

門票:15 元,70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不含園中園)半價優惠。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天壇東裡甲1號。

北京國際鮮花港

隨著氣溫的降低,順義國際鮮花港菊花進入盛花期。在第10屆北京菊花文化節上,精選30餘個露地花卉品種,集中打造8萬平方米花海,菊展期間,遊客還可以看到黃帝菊、麥稈菊、波斯菊、黑心菊等15個品種菊科花卉和馬鞭草、藍花鼠尾草、鳳尾雞冠、紫羅勒等10餘個品種的應季草花,以及各色小菊。全部種於戶外,形成壯美的大地藝術。

門票:80元,60歲以上老年人門票50元。地址:北京市順義區楊鎮鮮花港南路9號。

踏水粼波探清澈

龍門澗

龍門澗風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西部清水鎮,距市中心約100公裡。這裡地質構造豐富奇特,在半乾旱季風氣候及冰劈作用下形成了獨特的巖溶峰林,被譽為中國「北方的地質博物館」,又因山水相映成趣,有著 「燕京小三峽」之稱。

在龍門澗徒步,沿線經過燕家臺-椴木溝-東龍門澗。進入龍門澗峽谷,兩側山峰對峙,澗內溪水涓涓淙淙,踏上一條幽谷之道烏龍峽,走到盡頭就到了黑龍潭飛流直下的瀑布在陽光下幻變為五彩繽紛的水珠。還可探訪紅色旅遊景觀憩英園。秋季遊玩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可以品嘗到核桃、山裡紅等果品。

門票:40元。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鄉燕家臺西北側。

忘憂湖

玉渡山山坡緩緩,適合徒步遊覽。站立於玉渡山頂,則可以看見對面山上三棵筆直挺立的松樹。景區內有一個大草甸。山中有一忘憂湖,湖水清澈透明。忘憂湖水源來自海陀山區,最後匯入龍慶峽,植被茂密,水質清澈。水映群山,山繞碧湖,秋色斑斕,景色宜人。

門票:60元,60歲老人半價。地址:北京延慶區玉渡山風景區。

青龍湖

青龍湖公園園內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湖面寬闊,金秋時節一眼望去是波光粼粼的湖面,順著湖邊走,可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美景,滿地的銀杏葉子讓遊客忍不住停下仰望屬於秋日的金黃。園區北部建有郊野休閒度假區,備有多種風味農家小吃,為遊客提供高雅舒適的居住餐飲娛樂服務,盡享田園風光。

門票:30元,60歲以上老人20元。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鎮青龍湖公園。

北京晨報記者

葉乃馨 王紀辛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為何要登高、賞菊、佩茱萸?
    今日重陽節,經過了兩千多年的變遷,重陽節逐漸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但登高、賞菊、佩茱萸依舊是重陽節生生不息的習俗。為什麼要在重陽節這天同時做這三件事情?由於重陽節的成型期正是在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而且菊花的花期又正好契合重陽節,這就讓重陽節賞菊具備了天時。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修仙求長生的風氣非常濃厚,而菊花素來被視為養生延壽的有益道具,這種修仙求長生的風氣,最終讓這一時期的菊花大放異彩,被文人雅士普遍追捧,這就構成了人們在重陽節賞菊活動的人和。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就像清明前後人們會為了度過漫長冬季而外出踏青一樣,重陽節為了"辭青",人們也會全家一起去登高避災,雖然對於重陽節的意義,人們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解釋,但重陽節的民俗依舊傳承了下來。
  • 上杭客家重陽節習俗,除了登高、賞菊,你還知道哪些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也稱「重九」。古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 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九月初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上杭客家 民間稱之為「尾節」。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俗。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因為什麼賞菊
    我們都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古代文人墨客都會寫很多關於重陽的詩句,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有被後人稱為「七律之冠」的《登高》也是寫的重陽。大家都知道重陽賞菊,但是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成為主題
    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九月是一年中的黃金時節,「九九豔陽天」,雲淡風輕,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季節,橘紅橙黃,金桂飄香。古人在重陽節喜歡結伴郊遊、賞菊品糕、遍插茱萸、賦詩飲酒。現代社會,人們賦予重陽節新的內涵,那就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 今日重陽節,蘇軾在這一天登高賞菊,寫下了頗有哲理的《定風波》
    這一年的重陽節,懷才不遇的張祜來池州拜訪杜牧,此時的杜牧也正是鬱郁不得志之時,兩人頗有同命相連之感,於是一同登上齊山,登高遠眺,抒發心中的苦悶,杜牧此時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了《九日齊安登高》。》,在重陽節這一天,與好友徐君猷也登高賞菊,一路大談詩詞歌賦和人生哲學,並寫下了這首頗為曠達的詞作《定風波·重陽》。
  • 重陽佳節,秋色正好,登高賞菊。
    一歲韶華,雲煙過眼,趁這重陽日正是登高時,可邀約兩三好友清秋賞菊,聚會飲茶、賞菊賦詩超然以風物,放達於人情。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農曆九月俗稱菊月,古人會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深秋時節,菊花盛開,滿城儘是金黃。
  • 今日重陽:除了登高賞菊之外,別忘給父母一聲問候
    重陽節歷史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曆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 敬老、登高、賞菊,其實重陽節的習俗裡還有一項是……
    吃貨們會好奇,重陽節咋就沒個好吃的?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陽節時人們品嘗享用的佳品。2018年全國重陽登高健身大會北京主會場暨「九九重陽」北京市第九屆登山大會在這裡舉行,來自全市的2022名登山愛好者參加。順義區舞彩淺山,秋日燦爛陽光下,登山者在愉快運動。
  • 老北京重陽節習俗:佩茱萸、賞菊、菊花酒、花糕、烤肉、涮羊肉!
    在魏晉時期,民間有了在九月初九這天賞菊、飲酒的風俗。及至唐朝時期,九月九日才被正式定為重陽節,成為正式的民間節日。從此以後,每年的這個日子,民間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活動,以示慶祝。說起重陽節,很多人都會想到「登高」這一習俗。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金秋九月,天高氣爽,在這個日子裡登高遠望可以免災避禍。關於重陽節登高的習俗,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
  • 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等傳統習俗至今流傳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一、重陽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 登高、賞菊、納福!北京公園、博物館一大波重陽節活動來了
    登高賞菊、名園納福……周日就是重陽節了,北京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將在重陽節前後開展菊藝獻壽、福喜賀壽、演出樂壽、活動祝壽四大類、31項金秋系列遊園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為市民遊客營造遊園品秋、團圓過節的氛圍。
  • 朗誦:重陽節——賞菊登高覓秋色,感恩敬老傳孝道
    朗誦:重陽節——賞菊登高覓秋色,感恩敬老傳孝道 感情文章
  • 古人的重陽節竟然是賞菊
    重陽節(九月初九)"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詩中看到了重陽節習俗,不僅有「登高」,還有「插茱萸」。古代人過重陽節,不僅有這些,其實還有很多都是和菊花有關的,例如賞菊、詠菊詩、戴菊囊、喝菊花酒等等登高重陽之所以要登高, 漢末 曹丕 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 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 九九重陽,宜登高賞菊飲茶
    最早在戰國時期,重陽節是作為金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拜天地、感念祖先的活動;後來到了漢代,又增加了祈求長壽的風俗。魏晉時期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文人墨客吟詠,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陶淵明等;到唐朝,重陽節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一直延續至今。
  • 帶上父母去賞秋 重陽節登高目的地推薦
    農曆九月九,又到登高賞菊插茱萸之時。  中國自古就有重陽登高之風,王維的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的便是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九九重陽,自古就有品秋、賞秋的習俗,從1988年開始,我國將農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使農曆「九月九」成為我國法定的老人節。於是, 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敬老的內涵。
  • 重陽節為什麼有賞菊習俗?菊花為何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
    賞菊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重陽節賞菊的習俗。一、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時,每逢重陽節是最佳的賞菊時期。
  • 一秦詩歌:登高賞菊過重陽
    登高賞菊過重陽文/一秦 、 重陽登高,遙望遠方 眼前的秋菊多彩多樣 心裡湧現出滿滿的情懷 兒時的故鄉啊,永遠不忘 、 南山的紅楓親情依舊 東籬的金菊心系蒼桑 沉甸甸的心緒總是說不盡 但願這個吉日地久天長
  • 重陽節的由來介紹。登高賞菊插茱萸,它們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編者按:重陽節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本期我們為大家介紹重陽節的由來和相關活動。>大家都知道,每年的農曆9月9日為重陽節。東漢時期,民間開始出現登高飲酒、佩戴茱萸闢邪的習俗。到了三國時期,已出現了重陽聚會宴飲習俗。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