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遊人冷漠令人心寒(組圖)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遊人冷漠令人心寒(組圖)

2005年04月05日 06:56
李燦 王駿勇 汪洪新


    由於雨花臺在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上的特殊作用,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它的投入,近20多年的建設費用就達1億多元,目前每年財政補貼270萬元,使這裡的紀念建築日臻完備,展示手段日益豐富,環境越來越優美。但是,因為規模大,負擔重,陵園管理部門不得不進行經營創收。

    從1992年起,雨花臺開始收門票,最初票價1元,後來隨著一批旅遊景點的增添和運行經費的增加,逐漸漲到25元。對此,社會上一直有人強烈反對。有人指責他們"昧著良心拿烈士賺錢"。有群眾說,像雨花臺這樣的地方搞經營,本身就破壞了緬懷先烈的氛圍。到處都是叫賣雨花石的小攤,出租黨旗、花圈、《國際歌》磁帶,哪裡還嚴肅得起來!如果陵園中沒有商業氣,那些行為不檢的人也會收斂得多。

    今年3月底,經市政府同意,雨花臺宣布把清明節期間的4月4、5兩日定為"緬懷日",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但只接受團體參觀、憑弔,原則上不接待個人。該決定一宣布,立即引來強烈反對。反對者說,憑什麼剝奪我們憑弔先烈的權利?還不是怕損失門票費麼!

    王光凡局長對記者說,他們的初衷的確是為了保證安全,怕人太多出現意外。零散的憑弔者如果真的來到門口,只要不是人山人海,還是會讓他們進去。

    王光凡說,經費短缺是雨花臺的一大難題。陵園裡一直沒有消防設施,也沒有電視監控系統,一旦出事將很難收拾。因為經費不夠,紀念廣場沉降、地下大廳漏水、電腦觸控螢幕損壞、紀念館光電設施出故障,都沒有錢修。職工生活條件也比較差,他們也認為在紀念區域中擺攤設點不好,可一時又找不到更好的創收方法。

    "充分發揮雨花臺巨大的教育作用,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免費向全社會開放只是遲早的事。"王光凡說。從今年2月1日起,這裡已經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

    "革命烈士所表現的偉大獻身精神永遠不會過時。隨著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全社會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日益重視,那些不尊重革命烈士的現象一定會逐漸消失!我們的困難也一定會得到解決。雨花臺必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王光凡充滿信心地說。

相關焦點

  • 雨花祭——踏訪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
    中新社南京六月二十九日電題:雨花祭——踏訪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  中新社記者關向東楊豔  交響樂《紅旗頌》的作者、著名作曲家呂其明,最近傾心創作了一部新作——管弦樂《雨花祭》。這部作品將由中央交響樂園,在中國共產黨八十壽誕的前夜,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廣場露天獻演。
  • 旅遊:尋訪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追尋英雄足跡,緬懷雨花英烈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把雨花臺當成屠殺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鄧中夏、惲代英等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在雨花臺被殺害。新中國成立後南京市政府在這裡建立了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雨花臺烈士陵園依東崗和中崗而建。
  • 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代祭英烈
    每一年的清明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內都會舉行公祭儀式。今年受疫情影響,為避免大規模人群聚集,雨花臺烈士陵園安排工作人員集體代祭,並將"2020雨花清明祭"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市民們在家中就可以參與祭奠英烈的活動。
  • 愛國團體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12月5日下午,冬日的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格外莊嚴肅穆。由延安延水情公益促進會嶽飛文化研究中心、延安延水情公益促進會、志願軍鐵軍精神研究分會籌委會、南京梧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組織的黨員代表,來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緬懷英雄先烈,追憶革命歷史,賡續革命精神。陵園廣場正中,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蒼松翠柏環繞四周。
  • 雨花臺烈士陵園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建在高約60米長約1000米的山崗上。此地因盛產五彩鵝卵石,又附會南朝梁武帝時佛教「落花如雨」故事而得名「雨花臺」,1927年至1949年間,國民黨反動派在此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各界愛國人士。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緬懷先烈,啟迪後人,於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園。
  • 南京市委中心組在雨花臺烈士陵園集體學習 張敬華參加
    本報訊(記者 吳明亮) 4月2日,市委中心組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集體學習活動,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雨花英烈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憑弔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黨性教育,宣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信念,決心在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開闢的道路上不懈奮鬥、永遠奮鬥。
  • 雨花臺烈士陵園等入選---深圳特區報
    據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20日公布了第六批包括雨花臺烈士陵園、平型關烈士陵園等96處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名單。 據了解,烈士紀念設施施行分級保護管理,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有277處。
  • 千秋吟詠攬勝地 碧血深藏雨花臺——南京,南京!
    學生時代深深印在記憶的課文中雨花臺是紀念聖地,從未將其與景區攬勝聯想在一起,及至親歷方知南京註定引烽火連天之戰,不僅兵家之爭中南京有其戰略意義,更因雨花石平臺本身有其三千年的歷史,並且是南京千年兵家之戰的「制高點」及「咽喉」之地。
  • 雨花臺,英烈精神與日月同輝
    原標題:雨花臺,英烈精神與日月同輝追尋先烈足跡 弘揚雨花精神1927年到1949年,雨花臺這座南京城南的山崗成為了中國革命者的殉難地,難以計數的英烈犧牲在雨花臺,他們之中今天能夠查到姓名的有1519位,留下的照片總共只有100多張。
  •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江蘇蘇寧瞻仰雨花臺烈士陵園
    北京時間9月23日上午,中共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支部委員會全體黨員、江蘇蘇寧易購隊入黨積極分子吉翔、李昂、顧超、黃紫昌一同走進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展了「弘揚雨花英烈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基因」主題黨日活動。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黨支部自成立以來,一直都非常重視黨建工作,這次雨花臺之行旨在緬懷先烈,激發黨員同志及球員的愛國主義情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參加活動的球員代表紛紛表示,非常榮幸在新中國即將迎來70周年的日子裡,跟隨俱樂部黨支部來到雨花臺烈士陵園,革命先烈的事跡永垂不朽。
  • 江蘇南京總統府舊址、雨花臺、南京長江大橋等旅遊景點遊記心得
    江蘇南京總統府舊址實拍圖三二、江蘇南京雨花臺旅遊景點推薦雨花臺位於南京中華門城堡南面,它由東崗、中崗和西崗組成,這是革命烈士犧牲的地方,這裡犧牲了十萬多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南朝梁武帝時期,雲光大師在這裡築壇講經時落花如雨,雨花臺由此得名,自此便開始使用。雨花臺是一座美麗的小山,松柏環繞,它大約有100米高,3.5公裡長,它的頂部呈高原狀,它由兩個緊密相連的山組成:東崗叫梅崗,中崗也叫鳳臺崗。從歷史上看,延伸到安德門門外的西崗,與前兩座山並稱為聚寶山。明代南京的南門,聚寶門(現為中華門),就是以這座山命名的(西崗是石子崗)。
  • 雨花臺烈士陵園(圖)
    位於南京城南1公裡的雨花臺丘陵中崗,面積113公頃。  陵園包括雨花臺主峰等 5個山崗,以主峰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 廣場、 紀念館、紀念橋、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群、東殉難處烈士紀念亭等。  紀念館坐落在主峰南面的任家山上,平面呈向南開口的矩形結構,東西長92米,南北長49米。
  • 南京烈士陵園外指示牌翻譯拼音英文混用(圖)
    指示牌翻譯拼音英文混用  昨天,記者接到市民爆料稱,在雨花臺烈士陵園南門外有一塊指示牌,上面寫著「黃線內禁止停車,入園車輛請從大門進入。」  對此,過往的遊客頗有看法:「稍懂點英文的人都知道黃線應翻譯成yellowline,作為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出這錯實在不應該。」  對此,雨花臺監察大隊的相關人員解釋道,他們也不記得指示牌是哪個部門豎起來的了,估計當時牌立得太倉促才出了錯。昨天下午,監察隊員就把指示牌拆了下來,表示重新豎起時保證準確無誤。
  • 尋訪三八紅旗手精神 | 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講解接待科:手持話筒...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關注她們,創新宣教形式,用心用情講好信仰故事;她們,挖掘英烈史料,做實做細紅色基因傳承;她們,開展志願服務,做深做廣英烈精神弘揚……她們,就是2018年度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社會教育部講解接待科的姐妹們
  • 與祖國一起追夢 南京雨花臺區舉辦「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分享會
    中國江蘇網4月22日訊(通訊員史汶 記者袁濤)1949年4月23日,百萬雄師過大江,南京迎來新生。此去七十年,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繁榮而又現代。大美雨花,則是南京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慶祝南京解放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動的開篇,4月21日下午,「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分享會首場活動—「我們都是追夢人」雨花臺區百姓分享會舉辦。
  • 不負「少年的你」——南京雨花臺區「未檢」十年記
    少年法學院輔導南京中華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參加模擬法庭大賽,獲得江蘇省二等獎、南京市一等獎。「轉化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我給師傅送魚吃!」未檢科檢察官田園傳給同事們看一張照片,引起大家會心微笑。照片裡的小夥子叫小陽,在職校期間涉故意傷害,被判緩刑。
  • 南京紅色聖地——雨花臺烈士紀念園,緬懷先烈,感恩奉獻!
    沿群雕環陵大道而上,即可到達矗立於雨花臺頂的烈士紀念碑。該碑高42.3米,寓意為1949年4月23日南京城獲得解放。整個紀念碑由碑額、碑身、碑座三個部分組成。碑額形如紅旗和火炬,碑身正面為鄧小平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幾個大字;北面為當代書法名家武中奇先生書寫的碑文。紀念碑前方為紀念廣場,建有倒影池、紀念橋等。
  • 雨花臺,灑滿烈士鮮血的地方
    據記載:南梁初年,高僧雲光法師曾在此設壇說法,說至精彩處,頃刻間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臺」。古雨花臺也是舊時金陵48景之一。雨花臺梅崗也是南京最早種梅、賞梅之處。但就是這樣一清靜幽雅,風景絕佳之地,自1927年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事變開始,卻成了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共產黨員和愛國人士的刑場。
  • 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 網絡大V雨花臺感受革命初心
    揚子晚報網(記者 熊越)11月16日上午,由江蘇省委網信辦主辦,揚子晚報網、江蘇自媒體聯盟承辦的「i江蘇e同行」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正式啟動。40名網絡人士通過聆聽紅色講座,瞻仰紀念場館,開啟為期四天的紅色初心之旅。
  • 文壇大咖將操刀紀實文學《雨花臺》,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首演
    6月30日上午,「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聯盟、南京紅色文化志願者聯盟成立暨紀實文學《雨花臺》創作分享會」在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舉行。交匯點記者了解到,南京紅色文化志願者聯盟是由南京市文明辦指導,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牽頭成立的,以雨花臺烈士陵園「小雨滴」志願服務隊為龍頭,聯合文旅、教育、民政、團委、部隊、學校、大型國企、各區等志願服務力量的組織,組建了紅色文化宣講志願服務、紅色文化挖掘志願服務隊、紅色文化展示志願服務隊、紅色文化保護志願服務隊4支特色志願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