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面孔系列二丨九位非遺文化傳承人:不忘初心 精神可傳承

2020-12-18 湖南在線

時光總在流轉,城市不斷變遷,

但歲月也需沉澱,總有一些精神可傳承。

在時間的洪荒裡,願陽光打在他們臉上。

1938年11月13日長沙,一場文夕大火燃盡長沙千年。縱然前史燒成灰燼,燒掉的也只是軀殼,它始終留有一絲餘溫,而我們可以重拾記憶,喚醒初心。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歷史留下來的印記,也是我們城市生生不息的見證。

你是什麼看過花鼓戲、麻山鑼鼓?還記得唱長沙山歌嗎?或者打一套八拳?

湘繡、長沙彈詞、銅官窯、望城民間剪紙、長沙綠茶、棕編等傳統文化,你是否還曾記起?

作為有情懷的文旅商娛綜合體--中茂城也在傾注全力在打造一條古長沙街,希望再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長沙時光,滿街都是火宮殿的小吃,雜耍,有戲臺,有人在講相聲、奏彈詞,有人在編織湘繡,有人在做陶瓷,有人在練習八拳,或者一杯長沙綠茶在手,消磨一下午時光。

看見2017中茂城長沙面孔人物系列二:九位非遺傳承人視頻訪談錄,與城市見面了。

江再紅: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國家級湘繡大師、長沙市非遺協會會長

「希望子子孫孫能夠像祖祖輩輩一樣,把湘繡這麼美麗的技藝傳承下去!」

劉坤庭:銅官窯傳承人、國家級非遺項目

「現在的陶瓷更加環保、實用,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希望下一代年輕人能夠喜歡並參與進來!」

陳克輝:山歌傳承人、湖南省省級非遺項目

「活到老學到老,爭先授藝衣缽傳承讓長沙山歌繼續發揚!」

吳幹軍:刀剪匠人、湖南省省級非遺項目

「這麼多年已經愛上了這把剪刀、菜刀,看到了鐵和錘就感到親切!」

羊定國:八拳傳承人、湖南省省級非遺項目

「八拳傳承下去利國、利民,是個很好的東西,所以我一直堅持下來」

吳寧 :湘繡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設計大師

「在湘繡的72種針法上獨創了立體繡,讓湘繡更加美觀和時尚」

周宇:長沙綠茶傳承人、湖南省省級非遺項目

「繼承長沙綠茶製作的傳統工藝,讓採摘和加工體驗來實現製作孝心茶的理念」

周佳霖:長沙棕編傳承人、湖南省省級非遺項目

「長沙棕編的發展與創新重點面向殘疾人,來幫助他們創業,讓棕編傳承下去」

張文:長沙市非遺協會秘書長、長沙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

「非遺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我們要幫助傳承人把這項事業走下去」

中茂城古長沙文化旅遊街也得到了湖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省文化廳、省文化廳非遺處、市文廣新局、市非遺協會的重視。

對中茂城打造湖南首個商娛文旅綜合體,以及保護與傳承長沙傳統文化而打造古長沙文化特色街區給予高度評價,並表示支持中茂城將項目打造成長沙的商業典範!

相關焦點

  • 文脈頌中華丨長沙彈詞rapper王志敏:無懼任何battle 正是非遺春天
    這背後是匠人們不忘初心的堅守,亦是青年一代牢記使命的傳承。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承辦的「文脈頌中華」湖南非遺新媒體傳播主題活動,將以圖文、短視頻、創意海報等形式,全面展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之美,以及非遺傳承人的新風尚。
  • 文脈頌中華丨非遺海報:說的是長沙話,唱的是長沙謠
    這背後是匠人們不忘初心的堅守,亦是青年一代牢記使命的傳承。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承辦的「文脈頌中華」湖南非遺新媒體傳播主題活動,將以圖文、短視頻、創意海報等形式,全面展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之美,以及非遺傳承人的新風尚。
  • 湖南13位非遺傳承人獲幫扶
    瀟湘晨報長沙訊 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暨張新發非遺產業化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等嘉賓共同出席,見證湖南非遺產業化成果。在此次大會上,長沙棕編、瀏陽夏布等13位非遺傳承人進入公益幫扶名單,並獲得50萬元幫扶基金。而這次「非遺傳承人幫扶」,也成為全國首例非遺傳承人公益互幫項目。讓「非遺」走進生活,讓更多的人關注非遺。
  • 助力非遺產業化,湖南13位非遺傳承人獲幫扶
    如何讓非遺走進生活,進而得到更持久的傳承?「非遺產業化」是一條值得推廣的路徑。 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暨張新發非遺產業化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等嘉賓共同出席,見證湖南非遺產業化成果。
  • 不忘初心,傳承中國剪紙技藝五十載!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本期非遺傳承匠人:辛愛英,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辛愛英,1958年出生於山西忻州,家族第四代剪紙傳承人,現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山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太原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太原市民間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太原市大師評審委員會評為,山西民間剪紙藝術大師
  • 天台19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
    」系列展示活動在天台山和合小鎮和合街舉行通過非遺展演、展示展銷、展覽等系列活動大力推進非遺保護工作創新與發展活動對天台縣第五批民間藝術之鄉、民間藝術特色隊伍、民間藝術家、傳統文化優秀骨幹、農村文化示範戶、非遺傳承保護基地、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進行頒獎。
  • 傳承發展文化遺產——27位大師、非遺傳承人走進福建工程學院
    福建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吳仁華、校長童昕、黨委副書記詹松青、副校長劉國買,福建省文化與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蘇忠明、福建省文化與旅遊廳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林徐源、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會長陳文榮、協會黨支部書記、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黃建強、協會副會長、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李甲棧以及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郭東健等27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藝術家,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近
  • 湖南非遺傳承人互相幫扶,他們要這樣做創新、傳承、傳播文章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在長沙舉行。據主辦方介紹,這是全國首例非遺傳承人公益互幫項目。6月,湖南都市頻道、紅網和張新發共同推出了《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系列公益宣傳節目,探訪了20餘名非遺傳承人,把他們的匠心故事搬上了電視螢屏。
  • 長沙:2016雨花"非遺"文化節 市民"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
    瀏陽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將展示長沙彈詞、花鼓戲、湘繡、長沙棕編、瀏陽菊花石雕刻技藝等非遺項目。」傳承人把傳統的九節小龍舞得虎虎生風;湘菜大師許菊雲現場和吃貨們「調口味」……10日晚,雨花區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星光熠熠:200位國家、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大師走上非遺「星光大道」,為市民揭開老口子老手藝的秘密,拉開了2016年中國文化遺產日暨瀏陽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的序幕。
  • 晉城非遺傳承人心路故事:堅守初心詮釋「匠心精神」
    上黨梆子、澤州秧歌、高平繡活......一件件非物質文化瑰寶的背後,藏著一位位傳承人甘於寂寞、執著堅守和繼承創新的工匠精神。他們讓瀕臨消失的文化重燃生命之火,他們演繹著讓人感動的精彩故事。日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公布,晉城市5人成功入選,他們為晉城非遺再披「國字號」。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5位老傳承人,聆聽他們對非遺至愛的情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心路歷程。
  • 非遺獻禮,上海百餘位玉雕傳承人將創作海派玉雕「初心之地」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一幢上海石庫門的老房子裡舉行,13位代表參加了會議,點燃了中國共產黨最初的「星星之火「。 10月19日下午,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市非遺保護中心、市非遺保護協會、海派玉雕協會、市屬非遺保護單位代表和傳承人代表聚集在一起,為「百人百藝•非遺獻禮」主題活動暨海派玉雕「初心之地」創作啟動揭幕。 紅布揭開,一塊約60公斤重的和田玉料呈現在大家面前。
  • 蒙自市發放2020年度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經費
    隨後,蒙自市文化館館長劉雯琦進行了非遺傳承動員講話,並向傳承人提出了今後的工作要求和傳承工作計劃。活動中還組織學習《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條例》,講解了目標責任書籤訂和考核辦法,並就如何提高傳承人素質、帶徒傳承和撰寫傳承工作總結等方面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傳承人的綜合素質
  • 萬榮非遺傳承人李秀霞:守望十餘載 傳承「笑文化」
    從戲曲到笑話的轉身蒲劇作為晉南人鍾情的舞臺藝術,滿足了不少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蒲劇表演事業中的一分子,李秀霞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也為自己以後的角色表演奠定了堅實基礎。21世紀初,萬榮縣拉開了文化興縣的帷幕。代表地方特色文化的萬榮笑話,也由口頭傳播轉向了書籍、撲克、光碟等「套餐」形式,成為萬榮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
  • 湖南舉辦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
    央廣網長沙9月11日消息(記者堯遙)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在湖南廣播電視臺舉行。長沙棕編、銅官窯燒制、瀏陽夏布等13位非遺傳承人進入公益幫扶名單,獲得共計50萬元的幫扶基金。據悉,此次「非遺傳承人幫扶」是全國首例非遺傳承人公益互幫項目。在文化強省的背景下,近年來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產業化,成為了一種社會使命。
  • 常理工大學生:探尋非遺文化,傳承工匠精神
    近日,常熟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大學生「探尋非遺,傳承經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分別走訪了蘇州舟山核雕傳承人虞偉東
  • 長沙市3名非遺傳承人獲省級表彰
    勞模裡的「非遺傳承人」本次受表彰的49名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來自長沙的各個行業、各條戰線。其中,有3名長沙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們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湘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笛,心有所向他們默默堅守傳承了千百年的技藝,讓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之花歷經歲月滄桑依然絢爛多彩。
  • 「非遺」傳承的青春面孔
    「非遺」傳承的青春面孔 」10日在中華世紀壇拉開帷幕,技藝精湛的老師傅們身旁的一張張年輕面龐,讓人們看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未來與希望。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呂品田說,希望觀眾通過近距離欣賞代表性傳承人的絕妙技藝,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活態遺產以人為載體、重在傳承的特點。」    展廳的一角,陽光撒在一幅幅絢爛的納西族東巴畫上,陳四才在一旁微笑著招呼觀眾。這位1986年出生的小夥子,已經學習東巴畫十多年,是納西族為數不多的「東巴」了。
  • 弘揚非遺傳統文化·尋找達州最美傳承人
    >弘揚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精神,讓傳承人大放異彩!尋找對象:正在從事非遺和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截止時間:2019年12月30日活動單位一、指導單位:四川省文聯二、主辦單位:四川省鄉土文化藝術促進會三、承辦單位:四川省鄉促會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中國鄉土文化網達州最美傳承人展示一.
  • 非遺傳承人來到扶貧村,書法大家義送春聯書畫給貧困戶
    楚天都市報1月5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劉亮)文化扶貧,讓書畫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前日,書法大家、漢裱市級非遺傳承人、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等來到礄口區對口幫扶的黃陂區鍾崗村,送春聯、書畫,關懷貧困戶。
  •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在津開館
    人民網天津12月28日電(記者鄭海鷗)近日,我國首個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在天津開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等出席。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