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讀人物傳記有感

2020-11-25 東楚網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李南俊

  我從小就愛讀書,1951年春,不足15周歲,我參加了工作,上世紀50年代,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我讀書興趣更有增無減。從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開始,接著讀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國保爾」吳運鐸的《把一切獻給黨》,以及後來又讀了陳春秀主編的《名人之初》、《大學校長回憶老師散文選》,時間主編的《東方之子》等。讀反映時代精英和傑出人才如何做人與做事的人物傳記、報告文學、人物訪談和回憶錄等類文章和書籍,每每閱讀都情不自禁地肅然起敬,羨慕和敬仰他們的崇高思想和光輝業績。在長期潤物細無聲的感染中,使見賢思齊內化為我精神追求,外化為我自覺行動。並暗下決心,必須學會做一個善良、勤勞、通情達理對國家和人民有用之人,必須具有真才實學,有本領為國家和人民做有益之事。
   前蘇聯英雄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戰鬥中受傷後病情惡化,全身癱瘓並雙目失明,在病榻上他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終於把自己的戰鬥人生寫成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主人公保爾的那段名言:「……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成為我整個人生的座右銘。
   我就是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頑強寫作精神和保爾那段名言的滋潤、激勵和鞭策下,克服人生道路上一個又一個艱難困苦,不斷進步和成長。上世紀50年代,平時工作緊張,晚上還要開會學習,星期天常被佔用又不補假,只有晚上9時以後,堅持讀書與寫作。夏天住在簡陋潮溼悶熱的平房裡, 熱能忍受,蚊蟲叮咬難忍,只得穿長袖長褲長筒膠靴,堅持讀書寫作。上世紀「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本來就吃不飽,還三次下鄉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尤其1960年去大冶縣銅礦公社與農民「三同」,白天勞動——累,晚上開「馬拉松」會——困,90多天每日喝三餐大麥糊子——餓。即使如此,仍堅持讀書與寫作。「文革」十年,說我在報刊上發表的文章是「大毒草」,而被打成「三反分子」,遭受殘酷批鬥、遊街、抄家,關進「牛棚」。在遭受如此精神打擊下,仍不言棄,堅持讀書與寫作。像我這號年齡的人,一生都是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因此,調動工作頻繁,每到一新單位,都以保爾·柯察金為榜樣,幹一行,愛一行、學一行、鑽一行、寫一行。行行是骨幹,行行工作都出色。
   60年來,我始終堅持讀、思、寫、用相結合。讀是「充電」,思是深化,寫是升華,用是檢驗並從幹中學。相互交融,相輔相成,良性循環,不斷充實,不斷完善,不斷進步,不斷收穫。如今不僅擁有一座近萬冊的書房,1992年被市委宣傳部評為「黃石市優秀文藝創作者」,2001年我家還被文化部和全國婦聯評為「優秀讀書家庭」。去年我寫的《我的讀書人生》,在湖北省老齡委舉辦的全省老年人讀書徵文中獲一等獎。如今我已在全國143種(家)書報雜誌上發表文章1800多篇,出版《啟明齋隨筆》及其續集和《我這一輩子》三本著作。其中20篇在全國、省、市級正規徵文中獲獎。因此,我可以欣慰地說,我這一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古訓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讀點人物傳記類文章與書籍,以及見賢思齊,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傳統美德。時代精英和傑出人才,是感人至深的表率,是我們誠服敬仰的楷模,是我們學習效仿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好好地向他們學習,成為人品好、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對國家和人民有用之人。小而言之,才能安身立命,大而言之,方可報效國家。

相關焦點

  • 榜樣的力量有多強大?這23本名人傳記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原標題:榜樣的力量有多強大? 榜樣越多,孩子的責任心會越強。一個兒童或者少年,獲得自我感悟和自省的途徑,最直接便是他看到的「榜樣」和榜樣的故事。 但很多媽媽對於讓孩子閱讀名人傳記是拒絕的,枯燥乏味,孩子都不會愛看的吧~的確,適合孩子讀的傳記並不多,有些為了照顧小孩的心智寫的過於幼稚膚淺,讀來沒意思;而寫得深入的,一般會超出兒童的認知水平。
  • 我為什麼要讀人物傳記?
    ,他們認為讀傳記純粹是為了消遣,因為人物傳記最容易讀。其實不然,人物傳記一般比作品本身更難讀,它跨度時間長且資料零散,不管是自傳還是他人寫的傳記,都不可能完整地拼接出一個人的全貌。試想,連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夫妻們都不可能全方位了解對方,何況跨越了幾十年去認識一個人呢?
  • 名家大師點評中國歷史人物傳記,讓你的人生過得更通透
    」英國畫家威·亞歷山大說「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積極正面的榜樣,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所帶來的影響,遠超想像。往大了說,名人傳記是提升軟實力最好的老師,它讓孩子們從小便有見識、有格局、有智慧、有擔當!實用一點說,讀傳記的孩子,肚子裡有用不完的典故,談吐間散發著不俗的氣質,寫起作文來引經據典、妙語連珠。
  • 我喜歡和孩子讀名人傳記,收穫良多,把這些心頭好分享給你
    這一年來我們因為讀名人傳記討論過很多有意義的話題,所以今天既是來分享好書,也會聊聊讀後感。 01 第一套人物傳記繪本 我們最開始讀的人物傳記是一套很精美的繪本,《Little People, Big Dreams》,我收了足足有12本,因為實在很喜歡。
  • 沈信喆|讀馬克思傳記有感
    《讀馬克思傳記有感——平凡人的童年與學生時代》文/沈信喆說明:《馬克思傳》作者:麥克萊倫馬克思的一世留下了豐功偉績,比起我們尋常人總感覺他有些許神聖馬克思可能直到12歲才在特利爾讀中學,受到了典型而純粹的人道主義的教育。在他的同學夥伴中,五分之四是天主教徒,大部分出生於中下階層,是農民和手工業的子弟。學校非常重視的是語言學,馬克思的拉丁語和希臘詩文好,所以他在校園不僅有孩子般的玩鬧,更能夠毫不費力地寫諷刺詩嘲笑他的對手,馬克思的宗教課程也令人滿意。
  • 寫給孩子的世界名人傳記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確實,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多讀一些名人傳記,不僅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堅毅的品格,更能吸取積極的經驗,讓人生之路更寬廣開闊。 也因此,美國、芬蘭、日本等教育大國,都非常注重引導孩子閱讀名人傳記。
  • 快餐式閱讀的當下,讀人物傳記有什麼用呢?
    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點擊播放 GIF 0.0M在快餐式閱讀的當下讀人物傳記有什麼用呢?被稱為「中國傳紀文學的革新者」,其傳記作品(以《品中國文人》系列為代表)被認為「代表了目前國內歷史人物傳記的最好水平」。
  • 榜樣的力量:大家風範人物榜啟動
    2020年2月27日,「大家風範人物榜」評選活動宣布啟動。據悉,此次啟動的「大家風範人物榜」是大家風範文化傳承公益活動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向對社會或對行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致敬,並通過榜樣的力量影響和帶動更多人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作為一項高品質的綜合性文化系列活動,「大家風範」文化傳承公益活動自籌備開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支持。由著名作家許輝(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矛盾文學獎」評委)擔任總顧問。
  • 家譜人物傳記是什麼?該怎麼寫?看這裡你就全懂了!
    在新續修家譜中人物傳記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人物傳記主要是記述本家族中英賢名臣、能工巧匠和有重要貢獻或有影響的人物事跡。縱觀家譜中人物傳記寫作形式,常見的有通訊式、文學式、鑑定式、履歷式等形式。現存的家譜人物傳記寫作存在很多問題:一、人物傳記純屬個人簡歷,寫作千篇一律,讀之如同嚼蠟。
  • 青少年必讀的五本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增長應事接物之智慧
    梁啓超談及教子經,他說:「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選擇一本好的、對的名人傳記,會成為孩子一生不竭的動力:人生失意時獲得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春風得意時不忘謙虛謹慎。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的人生目標會越來越清晰!
  • 【方志四川•人物】傳遞「榜樣」力量 築夢「書香府青」——記...
    【方志四川•人物】傳遞「榜樣」力量 築夢「書香府青」——記書香文化服務者和傳播者、成都「十大閱讀推… 2020-05-22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代軍事人物傳記面面觀
    原標題:當代軍事人物傳記面面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當代軍事人物傳記和其他領域的傳記一樣,創作出版空前繁榮。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中國內地出版的中國軍事人物傳記達到千部以上。
  • 標兵引領方向•榜樣感召力量
    標兵引領方向•榜樣感召力量 來源:中國空軍網作者:範焱、劉光磊編輯:高立英發布時間:2016-02-04 08:46表演唱《新時代女兵》活動中,微視頻生動感人,標兵訪談有感而發、深情表述,穿插表演源自官兵、更接地氣。
  • 好書推薦——經典人物傳記
    讀人物傳記,是認識高手的好方法。透過傳記,你可以看到這些人身上的優秀品質,效仿他們並踐行,會發現這些道理和方法的真正可用性,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翰林書友會為大家推薦幾本經典人物傳記類好書,深入的去了解這些「高手」人物的切身遭遇、心路歷程,他們成為「高手」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時代賦予的運氣,希望能為你爬上巨人的肩膀提供一把不一樣的長梯,讓你看得更高、更遠。
  • 傳記造句和解釋_傳記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傳記(zhuàn jì)。近義詞有:列傳。記載人物事跡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記述,也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翔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範圍,以史實為根據,但不排斥某些想像性的描述。傳記參考例句:1、我特別鍾情於讀傳記。2、這是一部圍繞一位救援者的傳記片。
  • 成長需要榜樣的力量
    因為沒有追求的人就會不思進取,也不需要尋找心中的榜樣!普通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摸到的,聽到的。而有夢想的人則相信自已想到的,夢到的,並嚴格按照榜樣的標準要求自己,最終將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這裡,我們腦海裡就需要有一個認知:「我心目中的榜樣是誰」我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是怎麼樣的」,要給這個「理想的自己」畫像,我們就可以應用榜樣的力量。
  • 若一定要讀傳記類書籍,讀史蒂芬·茨威格的就夠了
    我一直對傳記類書籍保持著極為謹慎的態度,直到看見德語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寫的傳記作品——若一定要讀傳記作品,讀史蒂芬·茨威格的就夠了。 我對他的傳記作品之所以如此推崇,是在於他傳記作品的藝術魅力有以下3個方面的表現: 1、在歷史的波濤洶湧時刻去透視人的心理、性格、精神,揭示出人性的力量; 2、細膩多姿的心理描寫,在人物內心的尖銳衝突中展示人的心靈的深邃與複雜;
  •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假期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套好書!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確實,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多讀一些名人傳記,看看他們的經歷和苦難,不止是勵志那麼簡單,還能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完善自己的性格,吸取更多積極的經驗,讓人生之路更加寬廣開闊。
  • 愛的力量——讀《飛鳥集》有感
    愛的力量——讀《飛鳥集》有感——文/芷若幽平早在學生時代就讀過泰戈爾的詩,清新的語句,淳樸的情感,溫馨的畫面,以及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懷,無不一一感染著我。讀<採果集>,猶如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通過與神與自然界的對話,表現了他迫切於黑暗的封建勢力早日退去,光明早日到來。「雲對我說:我消失了;夜說:我投進了火紅的曙光。」「大地對我說:我的光明時時刻刻都在親吻你的思想。」「光明啊,你的戰鼓在烈火的進軍中雷響了,紅色的火炬高高地舉起來了,在光芒迸射之際,死亡也喪命了!」黎明終會戰勝黑暗,勝利終會屬於我們。
  • 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多讀這類書籍
    高中時期,一位語文老師告訴我,一定要多讀人物傳記。那個時候,我並不明白其中的奧義。成年以後,經歷了諸多事情,看過許多人物傳記之後,才明白老師當初的建議是多么正確。人物傳記的描寫對象,是真實的人物,一般都是在實際生活中有重大成就的人物,具有相當大的人格魅力,足以成為青少年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