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總統夢:蒙古相撲狠人朝青龍,除了摔跤還有遠方

2020-12-05 大鄉村說體育

緣分只有一種,生活中有許多選擇。成功的人生之路有萬千條,親手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才能實現人生價值,成為一個優秀的摔跤選手也是如此。談起相撲,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但在蒙古卻很陌生。

事實上蒙古相撲早在清代就已流行。在日本相撲後繼無人的情況下,蒙古人被日本選為後備種子選手。一個蒙古相撲選手,名叫朝青龍,他以摔跤技術在日本相撲界「搏擊」得風生水起。在世界人眼裡,四肢發達的他,對生活充滿幻想,他還想重新當上大總統。蒙古相撲是一項深受皇帝喜愛的日本國動作,它是一項起源於中國的運動。這種類似摔跤的運動早在戰國時期就已開始發展。至宋代,官府又設立相撲專管機關,國家又聘請相撲手。

清朝,相撲在中國的官府和民間都非常盛行。尤其在滿族,蒙古族極為盛行,尤以蒙古族為甚。有資料記載,相撲這種表演,是蒙古族宴會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乾隆時期,流行在木蘭圍場舉行相撲比賽。舉行宴會時,蒙古各部將舉行相撲等民俗表演。那時的相撲表演,並不只是比賽如此簡單,而是體現了一種盛世景象,具有國力強盛,威震四海的寓意。

乾隆皇帝對相撲比賽極為中意,不但能直接叫出好相撲手的名字,有時還能直接提拔。

相撲在日本是一條難走的創業之路,但在傳承方面卻出現了危機。1980年代,日本很少有人願意從事相撲這一職業,也很少有人願意去公司當「小白領」。為繼承此項國技,日本必須來中國物色培養對象。

在蒙古,摔跤這個傳統依然存在。而日本人也有耳聞。要想找出好的苗子,日本人就會遠道而來地來到蒙古,從幾代從事摔跤運動的家庭中挑選出孩子,然後帶到日本去訓練,以便將來充實相撲隊員。

年,一個15歲的少年DolgorsurenDagvadorj,在那達慕大會上一躍成為冠軍,並因此成名,成為新晉的黑馬。立即得到消息的日本人,火速向它拋出橄欖枝,請它的孩子到日本留學深造。

這名少年在相撲探的幫助下,來到日本明德義塾高中就讀。本來認為生活會有不同,但是成功的生活都離不開奮鬥。這個年輕人進入了一所專門培養相撲選手的學校。

來這兒學習,一點也不容易。除文化課外,蒙古人每天都要上的必修課程是相撲訓練。每天3到5個小時的訓練強度也很大。

相撲選手都看著肥肥胖胖的肥肉,一天三個多小時的運動量怎麼長肥?為蒙古人準備的午餐是豐盛的,定製的相撲火鍋。進食後一定要做個午休,以便養肥。

長胖了並不難,可怕的是長得這麼高的人運動起來,肌肉非常容易受傷。受傷後的治療費用昂貴。為了節省治療的費用,蒙古人採用了用馬肉敷肌肉的土法來治療傷口。

青龍寺附近住著蒙古小夥,寺裡的僧人見他生活悽慘,常常想方設法救濟他。那是一位懂得感恩的蒙古小夥,1999年他羽翼豐滿,正式加入相撲界後,給自己起了一個「青龍門」藝名。

常言道,天道酬勤。朝青龍在日本讀書的幾年裡非常用功,對自己也很「狠」。朝青龍正式進入相撲戰場後,立即出眾,所向披靡。他憑著蒙古特有的騎射、捕獵、爆發力、圍殲等戰術,在比賽中鶴立雞群。

在四年裡,朝青龍以穩定的「摔跤力」贏得了相撲界的最高頭銜「橫綱」。相撲界的頭銜是相撲界的頭銜,「橫綱」是每個相撲選手的最高追求和夢想。一旦被授予「橫綱」稱號,可終身享受相應的待遇。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取消這個稱號。

佩戴了「橫綱」頭銜後,青龍的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不但有35連勝的好成績,而且有一個完全獲勝的超水平紀錄。比賽場上,相撲好手向青龍猛撲,猶如打雞血,每一次都在上演著趕盡殺絕。

相關焦點

  • 你一無所知的蒙古,有個相撲狠人想當大總統
    達到人生贏家的道路有萬千條,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當一名優秀的摔跤運動員同樣可以。說到相撲,也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日本,卻對蒙古很陌生。其實蒙古相撲早在清代就流行起來了。日本相撲後繼無人時,蒙古人被日本選為後備的種子選手大力培養。一位名叫朝青龍的蒙古相撲手,憑藉摔跤技能在日本相撲界「打」得風生水起。
  • 蒙古相撲選手橫綱朝青龍改寫日本相撲賽歷史
    新華網烏蘭巴託1月23日電(記者阿斯鋼)23日,日本相撲新年第一場賽事進入第14天。蒙古國籍大力士、日本相撲史上第68位橫綱朝青龍以完美的倒扣技巧戰勝總能給他帶來「麻煩」的同鄉、大關日馬富士,提前一天奪冠。日本相撲賽的歷史由此被這位蒙古國選手改寫。
  • 送羊的蒙古總統是個狠角色:摔跤手、奧運冠軍、霸道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送羊的蒙古國總統可是個狠角色,摔跤手、奧運冠軍、霸道總裁都是他身上的標籤,他把人生活成了傳奇。1963年,哈·巴特圖勒嘎出生在烏蘭,父親是一名摔跤教練。哈·巴特圖勒嘎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再加上自己天賦驚人,很快就脫穎而出,成功加入了蒙古摔跤國家隊。
  • 蒙古籍相撲橫綱今歸化日本 父親是蒙古奧運英雄生前曾竭力反對
    我這個人,並沒有變化 。未來,我的肩上,背負的是兩個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日本國籍法,一名原國籍是外國的人士取得日本國籍,才叫「歸化」。對於這類「歸化」,日本設定有相當的門檻,必須符合規定者,才有可能被批准歸化。 另一方面,白鵬的祖國蒙古,採用單一國籍制。
  • 蒙古相撲手稱霸日本卻被迫退役 或有損兩國關係
    雖然日馬富士已公開道歉,並表示「以退役之身,不辱相撲之榮譽」,但日本相撲界近年來的多個「醜聞」已嚴重損害日本國技的聲譽:今年4月,多名蒙古相撲手參與賭博;2010年,首名蒙古橫綱朝青龍·達格瓦道爾吉酒後毆傷友人。有日本個別媒體呼籲,要將蒙古相撲手趕出日本,維持嚴肅傳統與紀律。
  •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日本「國技」相撲,已經逐漸被蒙古人統治
    從2003年開始,誕生了第三位外籍橫綱,第68代橫綱朝青龍明德,本名道勒格爾蘇倫·達格瓦道爾吉,來自蒙古國烏蘭巴託的蒙古相撲手,出身於一個蒙古的摔跤世家,17歲被明德義塾高等學校校長偕同相撲部教練特地來蒙古探尋人才是發現,因此被看上輟學,開始了相撲事業,2002年,成為首位蒙古出身的大關力士,2003年成為蒙古出身的第一位橫綱,直到2010
  • 蒙古摔跤不只是力的韜略 跤王除了領到讚譽和獎賞 還有姑娘的青睞
    古老的遊牧文化中,蒙古民族創造了「草原三藝」的競技,即摔跤、賽馬和射箭,如果說賽馬和射箭是在速度中競演技能,那摔跤就是去表現「力」的雄風與韜略。跤王除了領到英雄般的讚譽和豐厚的獎賞 還有草原姑娘們的青睞。摔跤蒙語意為「搏克」,是蒙古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
  • 摔跤源於我國古代的角牴和相撲,是一項古老的競技體育運動
    摔跤,又稱為摜跤,是我國一項古老的競技體育運動,源於我國古代的角牴和相撲。據古文獻記載,西漢初年,河北古冀州一帶民間流行一種遊戲,稱為角牴,又叫「蚩尤戲」。南朝的任眆《述異記》中記有:炎黃時期,南方有一個蚩尤部落,頭上都長有角,與人鬥時就用角牴,使人無法抵擋。「蚩尤氏耳鬢如劍,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牴人人不能向。」
  • 看蒙古搏克比賽,想到日本相撲,翻閱歷史或許兩者源於同一個地域
    這是在西烏珠穆沁旗的冰雪那達慕中,分會場裡,來自內蒙和外蒙古的搏克手們,紛紛做好準備,穿著專門的摔跤服:上身著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短袖背心,後背中央還有代表著"吉祥"類的字樣,背罩紅、黃、藍三色做成的"布條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褲,外面在套一條繡有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腳蹬蒙古靴。
  • 蒙古摔跤的彪悍歷史
    也有匈奴人所作「摔跤人裸著健壯的身軀,正在深山曠野中比試高低」的場面,「兩個人正在上肢相接,兩腿相切的摔跤」的情節,從而判斷自匈奴時代就有了摔跤 的習俗。據《多桑蒙古史》記載窩闊臺喜觀角牴一節,對蒙古與波斯力士摔跤的描述:「二人相撲時,蒙古力士投比列於地。比列戲曰:『緊 持之,否則我將脫身而起』,語甫畢,亟反蒙古力士而投之地」,可知倒地並非摔跤勝敗之標準;在《巴都罕》一書中,記載蒙古軍那達慕一節:「三輪交鋒中,雙 肩一次未著地者,譽為巴圖魯(即蒙古語「英雄」之意)」,指明不僅要肩著地,而且是雙肩著地。
  • 美國人評論中國功夫 VS 蒙古摔跤 (原版+翻譯)
    13世紀的金帳汗國時期,蒙古人把蒙古式摔跤帶到了俄羅斯,之後與柔道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實戰桑搏。直到今天喬治亞的傳統摔跤手們依然打扮的像古代的蒙古摔跤手一樣,在草地上摔跤。中國式摔跤同樣源自於蒙古摔跤,滿洲與蒙古聯盟建立清國後,又在1644年徵服了中國,蒙古摔跤在整個國家成為了最流行的運動。
  • 日本人為何那麼喜愛蒙古?一半因為成吉思汗,一半因為他
    還有一個依據:「成吉思汗」的日本讀音和源義經很相似,而且,蒙古部族的徽章和源氏家紋很相似。圖:日本動漫喜歡穿越到蒙古  這種說法的荒謬不經,一望可知。     日本人有多熱愛成吉思汗,從一部電影就知道。
  • 蒙古相撲巨星正式加入日本國籍,日本還希望在中國挖掘培養相撲手
    蒙古相撲巨星白鵬表示,他已經放棄了蒙古國籍,獲得了日本國籍,為今後經營自己的相撲俱樂部掃清了道路。據悉,這些年很多蒙古相撲運動員在日本獲得成功,而日本希望更多優秀選手湧現,比如在中國挖掘培養相撲手。34歲的白鵬的父親是蒙古摔跤冠軍、奧運會摔跤銀牌得主,出生在摔跤世家,娶了日本的白富美紗代子為妻,有了4個孩子。他15歲時來到日本,進入相撲界。白鵬年輕時並不胖,當時身高1米75,體重70公斤:「我周圍的人可能認為我很特別,但我15歲的時候一點都不特別。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之後,我變得強壯起來。在過去的18年裡,我一直全心全意地追求相撲。」
  • 日本相撲迎蒙古三橫綱時代 華人選手復出創最佳
    他能否打破日本相撲的「白鵬統領時代」也成為一大看點。  相撲迎蒙古選手戰國時代  橫綱是被日本人稱為「國技」的大相撲運動員資格的最高級別,成為橫綱級的選手會得到人們極大的敬仰。在鶴龍之前,共有5名外國出身的選手晉升橫綱,其中有三人來自蒙古。日本相撲界迎來史上首次的蒙古人3橫綱時代:白鵬、日馬富士和鶴龍。
  • 蒙古國總統表彰相撲選手 授予安馬"北極星勳章"
    新華社烏蘭巴託2月5日奧運專電(記者郝利鋒)蒙古國總統那木巴爾·恩赫巴亞爾5日授予相撲選手安馬蒙古國最高榮譽「北極星勳章」,以表彰他在1月份日本東京相撲比賽中的優異表現。    安馬雖然沒有在1月份東京幕內賽上奪冠,但他取得了多場勝利,戰勝了相撲最高(橫綱)級別的白鵬,並獲得「技能獎」。
  • 蒙古兒童摔跤手,個個都是靈活的胖子
    相撲運動,原產於中國,現在在日本十分流行,可以說是日本的國技。兩個200多斤的大胖子互相角逐,一方扳倒一方,即為勝利。攝影師凱薩琳(Catherine Hyland)記錄下了蒙古的小小相撲摔跤手。你看這個小相撲選手,看起來很瘦,仔細一看都是蠻肉呢!這個小胖夥看起來就十分像個相撲手。相撲選手被稱為最靈活的胖子,看他的動作就知道了。蒙古因為有遊牧文化的緣故,他們的相撲選手都十分厲害。
  • 捐了3萬隻羊贈給中國的蒙古總統,其實是一個了不得的「狠角色」
    為了支持中國的抗疫戰事,曾有一些國家向我們捐贈了物資,其中有一個國家的「禮物」很特別,它就是蒙古贈送的3萬隻羊。據媒體報導,雷神山醫院的工作人員已經先吃上了羊肉,而且還表示「特別香」!有些網友感嘆蒙古此舉「禮輕情意重」,實際上並非如此,這3萬隻羊對於現在的蒙古來說已經是舉國之力了,了解蒙古真實情況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實際上可能連我們的一個三四線城市都比不上。而且一說道蒙古就不得不聊聊總統哈·巴特圖勒嘎了,雖然這位總統沒有普京那麼「全能」,那麼出名,但了解了他的事跡後,你會發現這人也是個深藏不露的「狠角色」。
  • 相撲VS蒙古跤!"拳星時代"打出亞洲最強力士
    當日本大相撲遇到摔跤,又是否會像街頭霸王遊戲中那樣碰撞出異樣火花?中國原創頂級職業搏擊賽事「拳星時代」第四戰將於2016年7月2日走進深圳市寶安區體育館,在這場匯聚了眾多世界格鬥豪強的對決中,「拳星時代極限戰」將帶來相撲與蒙古跤將首次激情碰撞,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異種格鬥」決出亞洲最強力士!
  • 鳳凰山陵墓出土木篦,上面有一副相撲圖,專家卻說:相撲不是摔跤
    相撲是如何形成的?鳳凰山秦墓中出土的漆繪人物畫木篦,上面就有一副相撲圖,可是專家卻說:「相撲並不是摔跤。」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仔細觀察圖案,只見右邊有兩個人在博弈,左邊有一個人在旁觀,三個人穿著一樣的衣服,頭上沒有戴冠,只梳著髮辮,上身是赤裸著的,下身穿著短褲繫著腰帶,腰帶在後面打了一個長長的結。右邊互相搏擊的二人,向雙方衝過來,左邊的那個人像是觀察著對方,又像是在指點著對方,漆畫用筆簡練傳神,區別現如今的摔跤,這是一種什麼運動?
  • 低谷時一年僅56人申請加入,傳統相撲為何走向失落?
    2003年1月30日,22歲的朝青龍奪得職業桂冠,成為第68代「橫綱」,並在接下來的四年中獨霸「橫綱」寶座。但自從他是「大關」開始,品行問題就受到日本民眾關注。2002年,還是「大關」的朝青龍與時任「橫綱」的貴乃花進行了一場惡戰,貴乃花險勝。比賽結束後,朝青龍一句「畜生」引得日本民眾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