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大姨媽有多可怕?被看成是一種可怕的禁忌
女子入夜,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為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本草綱目
前言:
因為女生先天的生理條件的原因,女生在一個月中總有那麼幾天會覺得不舒服。而這個期間,我們現在一般稱其為大姨媽或是例假。而在古代,這個名字就不會像現在這明顯了,一般稱其為月事,月水或月信。
這些名字聽上去倒還可以,但是古代女子對於這件事情的討厭一點都不比現代女性少,不僅如此,還有社會方面的偏見和歧視。我們都知道古代以男子為尊,社會地位本就低下的女子又有著這樣的生理條件,可想而知她們過得有多艱難。
古代例假期間的禁忌
在醫療等方面不是特別發達的古代,大姨媽可以說是一個禁忌的話題,沒有人願意去觸碰它。因為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大姨媽是汙穢,骯髒,邪惡的東西。但凡汙穢,骯髒,那都是不吉利的代表,所以人們一般不會談論這件事。
在古代的醫書當中,關於女子在月事期間不能和丈夫同房有著明確的記載。當然,這並不是出於對女子健康的方面考慮的,是出于吉不吉利這種事情考慮的。
對女子來說,在婚假期間趕上月事,那可以說是非常不幸的。因為封建思想的荼毒,人們會認為在嫁娶期間來到來大姨媽的女子會為整個家族帶來不幸。甚至已婚的女子在月事期間甚至不能和丈夫同一張床上睡覺。
除此之外,她們是甚至被限制了一定的自由,在古代的時候不乏有婚禮,產房,祭祖,葬禮等等場合,而古代的神論也是十分頑固的,所以男女老少會經常的去廟裡燒香拜佛,但是大姨媽期間的女子卻絕對不能出現在這些場合之中,在古代的人的思想中不會是絕對不能沾染這些大雅之堂的,所以有了大姨媽期間不能去寺廟拜佛的習俗。
古代的衛生巾
女性大概都不會對衛生巾,衛生棉這類東西感到陌生,這些東西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必備品啦。但是古代的製造業加上在對大姨媽的忌憚,古代的女子在月事期間要如何面對大姨媽期間的問題呢?
其實衛生巾也有著一段它的發展史,遠古時期暫且不提,來談談工業和製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社會。在麻,布,棉等材料出現後,人們會將一些吸水材料放進小布袋裡,再用細繩系在腰間。
當然,雖然都是吸水材料,但因為女子的身份不同,裡面的材料也是不盡同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選擇草木灰,有一定條件的人家會選擇草紙,而那些所謂的達官貴人家的女子用的普遍都是祭祀專用的白紙。這種被吸水材料填充的布袋就被稱為月事布。
這種月事布的存在也是有據可依的,因為考古學家就曾經在古墓中發現這種衛生帶,你說是衛生巾的前身了。
古代的大姨媽為什麼會被看成是一種禁忌呢?
在我們發展的歷史中,月經羞恥的局面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
第一點原因無疑是父權社會了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父權社會。如果討厭一個人,恐怕他身上的所有東西你都會討厭。雖然談不上討厭的地步,但女子在古代的社會地位低下,那麼跟女子有關的一切也就變得卑微了。
第二點原因恐怕就是保守了
與西方國家形成強烈對比的都是中國人談性色變,哪怕到現今社會,仍然有人不願意隨便去觸及到這個話題,自然而然的有關於女子的月事就劃分為這類禁忌文化中的一員了。
除了以上提及的這兩點之外月經妖魔化。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經血是一種劇毒,無論是什麼生物碰到都會觸發可怕的結果。
與之相對的還有一部分人則認為經血有闢邪的功能,絕不亞於當時流傳的黑狗血。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有清末的義和團運動,當中的人認為染驚險的布條可以抵擋大炮。
結束語:
大姨媽並不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生活在科技和文化都發達的現在我們應該感到十分的慶幸,與此同時,希望每個女孩兒能得到尊重和愛。
【參考資料】《女子月經布研究》《常識》《月經禁忌:我們的文化是如何製造月經羞恥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霧朦